APP下载

开启音乐教学新篇章
——多元化评价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21-12-05福建省光泽县司前中心小学

亚太教育 2021年20期
关键词:多元化节奏形式

福建省光泽县司前中心小学 罗 俊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音乐教学开始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挖掘和培养,在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品鉴音乐、体悟音乐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多元化评价的重要性,在课前预习、课中探讨和课后拓展中,积极发挥多元化评价巨大的教学潜力,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音乐素养,从理论走向实践,在生活中发现流淌的音符,用音乐来感知这个世界的美,提高自身内在修养的同时,学会创作音乐,大胆实践音乐。

一、多元化评价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的重点

(一)评价内容、形式的多元化

传统音乐教学的评价模式,以考查学生的唱歌技能和乐理知识熟练程度为主,形式过于单一和主观,对于不同音乐能力层次的学生培养缺乏公平性和客观性。这种弊端的突破依赖教师对音乐的深度认识和剖析,音乐这种艺术形式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独特开放性和多元化,音乐、绘画、肢体语言是除却口语以外可以突破种族、地域和文化的几种主要交流方式,所以对于艺术的学习,既能开发一个人的另一种情感表达方式,也是提升个人艺术素养的有效途径。

因此,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注重开放性、个性化,在内容、形式上也要积极探索符合小学生年龄成长阶段和身心发展特点的评价手段;切合实际地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帮助小学生真正领悟音乐这种形式的美感,并能够让学生在不同的音乐形式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提升自身对艺术的认识。

(二)注重评价的正面力量挖掘

音乐以其深达灵魂的交流方式和极具人性美感的表达方式,可以让演奏者将自身的感悟结合宛转悠扬的音符发散到周围的每一个人身上,产生情感共鸣的同时,得到美好的心灵慰藉和灵魂层次上的交流,也进而让人汲取到正面的成长力量。这种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方式区别于其他学科过于书面化的教育形式,更加贴合小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

教师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从音乐教学材料中充分挖掘良好的德育素材,在音乐中融合正面、积极、独立、阳光的成长养分,通过多元化评价将音乐教学的心理教育价值充分挖掘出来。

(三)注重评价的兴趣培养作用

音乐教学具有天然的艺术优势,很多学生具有良好的艺术细胞和音乐天赋,教师只需要针对学生的不同天赋进行积极引导和挖掘,就能够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得到音乐美感的熏陶和良好的成长。

音乐教学从来都不拘泥于声乐演唱一种艺术形式进行,而是可以包含舞台演唱、器乐演奏、说唱、合唱甚至打击乐等多种形式;在情感的表达上也不拘泥于优雅、阳光和宁静,可以是激烈的、低沉的甚至是摇滚的方式。教师要注重不同学生对于音乐内容的多元化理解,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音乐天赋展开积极、个性化的鼓励和支持,帮助学生建立起对音乐的良好兴趣。

二、多元化评价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多元化评价要求音乐教师不仅要注重评价手段的多元化,更要注重学生学习态度、情感表达和创新意识的激发和培养,充分利用多元化评价的主动性,帮助小学生提高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感知力。

(一)多元化评价的不同角度评价尝试

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小学生而言,评价的角度也要多元化。

教师从尊重个性的角度出发,将学生划分为不同音乐天赋的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例如,有的学生性格比较活泼,比较喜欢说唱、摇滚类的音乐形式,教师就可以鼓励其多进行这方面音乐的赏析和学习,继而鼓励学生演唱给大家听,并给出积极的评价,也让他在同学的赞许中得到积极的心理暗示,促进其音乐兴趣的培养和音乐素养的建立;而有的学生比较喜欢流行音乐,教师可以鼓励他与大家一起分享他的“收藏曲目”,结合课堂教学知识进行兴趣拓展和延伸,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进行学习。

例如,在学习教材中“小节、小节线和终止线”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在结合教材中所给的基础曲目《出发》《郊游》《山谷回音真好听》进行教学之后,可以询问学生平时喜欢听的歌曲,例如《学猫叫》这种节奏明快、风格可爱活泼的乐曲,不仅很受现在的小学生喜欢,也具有很好的节奏教学价值。教师就可以截取其中一段乐谱,进行“小节”“小节线”和“终止线”的标注,让学生在歌唱中体会这些节奏划分的意义和停顿节奏把控,帮助小学生建立起最初的节奏乐感。

同时,从熟悉的音乐形式出发,区别于陌生曲调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乐理理解门槛,更能帮助教师有效开展多元化的评价教学;从学生积极地参与中更有效地提取出每个学生对音乐节奏和曲调的把控,进而从不同的角度去展开教学,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多元化评价的创造力激发尝试

教学相长,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学会行走、学会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挖掘学生的创作才能,鼓励学生多进行音乐创作的尝试,在评价中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肯定,让学生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融入歌词、节奏和曲调的演奏中,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音乐的看法,允许独特、大胆、特立独行的音乐见解和看法。

教师可以进一步地将这些随堂评价激发出来的看法进行总结和整理,并作为学生日常教学积分的考量,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和创新,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音乐的学习和创作,引发学生之间创作思维的碰撞和创作热情。

例如,在二年级下册第一章节的最后部分,关于《开火车》的小节编创课后练习,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交流,从中总结出小组最优方案,拿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分享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小组在创作中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积极评价,例如:“哇,这个方案的节奏跟前面呼应得很好啊!起到了首尾呼应的效果,棒棒哒!”“节奏明快、活泼!大家一起来拍手,跟着节奏来一遍!没错,这个节奏很适合谱曲了!非常好的节奏把控。”

进而,在补齐13—16小节的节奏、歌词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曲调的谱写。当然,大多数小学生目前还不能有效地把握音准,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借助自己喜欢的音乐曲调来进行引用和改编,教师则帮忙将成型的曲调谱写出来,让学生记录下自己创作出的完整音乐作品,回家唱给爸爸妈妈听。

此种评价方式的引导和鼓励,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认识到音乐创作的乐趣所在,过程中教师不要过多强调曲调的合理性和节奏的精准度,而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对学生创作成果的保护。小学生正处于敏感的自我认知意识培养阶段,这一阶段亟须外界的肯定和尊重来巩固自身自信心的建立,因此教师更应该充分发挥多元化评价的优势,帮助小学生树立起强大的自信心,激发充足的创作热情,从音乐的角度出发,以更加美好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

(三)多元化评价的形式多样化尝试

前文提到音乐的形式不仅局限于声乐这一种表现形式,还包括舞台演唱、器乐演奏、说唱、合唱以及打击乐等多种形式,因此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不拘一格,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表演形式去学习音乐,教师从旁协助指导,并给出适当的评价和改进意见,帮助小学生在树立自信的同时,主动纠正自身的错误,提高艺术演奏、鉴赏水平。

例如,对于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快乐的牧羊人》这一首歌的赏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首歌具有很好的合唱价值这一特点,安排学生就领唱、和声、齐唱等部分进行自主选择,让学生在课下进行对歌曲的熟悉和练习,在课上进行分声部的合唱表演。在大家共同努力完成表演之后,教师可以将表演过程的视频资料进行整理,并发给同学们作为课后赏析作业,提出一些表演中的亮点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让学生在课下的反复观看中进行总结和反思,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艺术水平和技艺,更能让学生在团结协作中获得集体成就感和参与感。

综上所述,多元化评价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充分的可实践意义。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客观的评价和鼓励,这不仅能够帮助小学生树立起对音乐创作的信心和热情,更能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感悟,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为小学生带来更为多元化的音乐课堂。

猜你喜欢

多元化节奏形式
花有自己的节奏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YOUNG·节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