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效果提升路径

2021-12-05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亚太教育 2021年20期
关键词:形势教学资源教学效果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潘 曦

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开设是必不可少的。形势与政策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有效地为学生武装头脑、解释疑惑、进行教育引导。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面临严峻的挑战,急需突破当前的教学困境,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的效果。高校应当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改革创新,实现这门课程的高效发展,全面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一、加强课程规范化建设

要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效果,要建设规范化的形势与政策课程,从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案以及课程实施方案等着手,保证整个课程建设的规范性。遵循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以及目标进行教学安排,并且从高校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来进行课程建设,加强从领导、教师到学生自上而下的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为一门政治理论课,要注重课程的思想性、政治性,首先应该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指导文件为依据,从政治层面来引导学生的思想,引导大学生关注国内外的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并且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其次,要注重课程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在教学中积极地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形势与政策的内容初学起来比较枯燥,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当是教师关注的问题。通过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加强这门课程教学的吸引力,让学生在相应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在新时代要把握时代特征,通过形势与政策这个教学平台来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学,需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最新成果出发,与实际相结合,不断地优化课程教学的内容,彰显高校的教学特色。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社会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高校应当从教育部发布的教学要求出发,充分把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重难点,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国内形势的变化以及最新的时事热点内容,以最新的热点问题作为教学案例进行教学,让教学始终跟随时代的发展。同时,也要结合本校的专业特色以及校园文化,将形势与政策课程与本学校的特色结合起来。形势与政策课程不必仅仅局限于教材和教案,而是应当从时代中汲取素材,从新时代的特色出发,从学生所关注的实时热点问题出发,让学生对于身处的环境有深刻的理解,用时事来丰富课程教学的内容,让形势与政策课程能够发挥全方位育人的作用。

三、组建优秀高校教学团队

在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上,有很多学校的形势与政策课程都由辅导员兼职担任教师。辅导员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方面确实能够给予极大的帮助,但是对于课程的理解并不够全面。要推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效果,还是应当组建更加优秀的高校教师团体。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直接对接者,他们的专业素养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所以要组建一支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师队伍,打造课程师资共同体,组建高素质、高能力的教师团体。除了需要领导干部以不同的方式进入课堂中,参与到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对该课程进行补充外,建设一批专职为主、副职结合、数量充足的教师队伍;还要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以及集中的考核管理体系,对这些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师进行培训。通过集中的管理以及考核,加强专职教师的教学紧迫感,让他们在教师团体中不断学习、取长补短、不断进步。当然,考虑到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的特殊之处,在教师的培训过程中,要经常组织教师“走出去”,通过外出培训的方式来增长自己的见识,丰富自己的阅历以及知识储备,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完善课程管理制度体系

要保证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顺利开展,高校应当完善课程管理的制度体系,全方位地保证课程的顺利开展。首先,要明确形势与政策的政治立场,将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为高校教学的一个重点工作来推进,确保教学的条件与质量。其次,要加强校园内各个部门对社会联合与保障,多方面、多渠道地推进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宣传与介绍,创新课程管理。除此之外,还要不断完善该课程。在学校的整体工作规划之中,保证高效推行形势与政策。

五、创新课程教学模式

为了提高高校思政课程的教育活力,还需要创新课程教学的模式。首先,高校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借助网络平台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建设提供一个开放的教学环境。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加强对于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的监测。还应该优化授课的模式,通过小班授课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信息技术利用各种移动设备,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打造随时随地的学习互动模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了解,通过组织师生之间的活动,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感。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的效果。

六、建立丰富的共享资源平台

要保障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有效开展,就必须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作为支撑,不仅包括课程教学的资料,还包括一些相关的支持系统、教学环境等。依托于当今的时代大环境,互联网能够为教学提供广泛的资源。在网络上,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第一时间寻求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当然,为了更方便学生的学习,高校可以建立专门的共享教学资源,建立起大教学资源的观念。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纳入各种教学资源,并且推动高校与高校之间的教学资源共享。比如在互联网上建立一个教师网络集体备课的教学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学资源、教学经验上传,并且在平台上探究教学的经验。通过及时的互动来提高思政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及针对性。形势与政策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开设的时间相对较短,所以高校更应该联合起来,加强相关方面的建设,共同打造一个形势与政策的教学优势资源平台。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当结合自己的实际,联合校内外共同编写相关的辅助资料,不断完善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支持系统,为形势与政策课程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七、发挥教学评价的督促作用

无论在什么教学课程中,教学评价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评价对于学生之后的学习、教师之后的教学都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可以说,教学质量能否提升与教学评价是否到位是密切相关的。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教师的教学工作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当然,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内容变化非常快,几乎每一年都有新的教学内容,这给形势与政策的考核与评价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很多学校对于学生的评价都比较宽松,主要通过平时作业、点名以及开卷考试的方法进行评价。而对于任课教师来说,也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统计与考核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知识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完善教学评价,并且将教学效果的评价与学生的考核结果评价相结合,将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与离校之后的表现进行结合,实施全方位、跟踪式的评价过程,让整个评价体系与考核办法更加系统、规范并且有效。

综上所述,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的形势,把握社会的具体形势,引导学生分析当代的社会现象,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让学生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与担当,做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但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当前仍然需要提高新时代形势与政策的教学效果,不断完善教学方式,加强课程建设。

猜你喜欢

形势教学资源教学效果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论我国器官移植面临的新形势及其立法需求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东南亚地区形势:2015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
2011年中亚形势回顾与展望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