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稳六保”背景下“斜杠青年”就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路径

2021-12-05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蒋文贤

亚太教育 2021年20期
关键词:斜杠就业指导竞争力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蒋文贤

一、“六稳六保”的概念

“六稳六保”政策是两个概念,是国家针对不同时期的情况提出的不同政策。“六稳”政策是2018年7月3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首次提出,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涵盖我国目前经济生活的主要方面;“六保”的提出是在2020年4月的疫情防控期间,当时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了我国经济,造成前所未有的影响,国家及时作出新的安排,在扎实做好“六稳”的基础上,提出了“六保”的新任务,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从而形成“六稳六保”的工作框架。两者相辅相成,“保”是稳的基础,“稳”是“保”的目标,“稳”和“保”之间形成了一个区间,这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区间调控思维的体现。“六稳六保”政策都把就业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就业情况关系社会和国家的稳定,因此高校务必培养出优质人才,以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

二、“斜杠青年”概念诠释

(一)“斜杠青年”名词的产生

“斜杠”一词最早出自2007年《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所著的《双重职业》一书,即英文的“slash”。这个词语延续到现在泛指一些有能力的青年日益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或者想让自己有更多的职业体验,不断地给自己学习充电,把自己的工作趋于多元化,使自己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以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二)“斜杠青年”的种类

“斜杠青年”的种类很多,一是有固定职业,把自己的兴趣爱好作为副业来经营,即“主业+副业”的模式;另一种是自由职业,也称灵活就业,青年个人不受雇于任何一家企业,凭自己的一技之长或者碎片时间帮助客户完成各种项目以收取一定的经济费用。这两种类型的“斜杠青年”各有各的优势,但都具备较高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三)“斜杠青年”产生的原因

首先,收入需求。当今时代物质资源丰富,多元化消费的诱惑日益增强,单一的职业收入渠道难以满足青年人的多种消费需求,做“斜杠青年”增加收入渠道是弥补自身单一收入不足的有效手段。青年人学习能力强、思维活跃,具有较为敏锐的洞察力,他们通过有效的学习可以掌握多种技能,从而从事更多领域的工作以满足其收入需求。

其次,理想需求。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青年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后,会进一步努力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斜杠青年”在稳定经营自己主业的同时,对自己的兴趣进行更深一步的拓展,利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更多的人进步,或者结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发挥自己的力量,这样的举动能更好地凸显青年自身的个性,以满足其理想需求。

最后,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发展。当前,“互联网+”技术与社会各个领域都能高度融合,在创新创业和产业升级的大环境下,激发了青年的创业热情,也给青年提供了很多“斜杠”的机会。如网约经济、共享经济平台、网上购物平台、主播等,都给青年提供了很多创业和“斜杠”的机会,青年只要愿意花时间学习技能就能成功成为“斜杠青年”。

三、“斜杠青年”培养的意义

(一)“斜杠青年”的培养是稳就业的重要保证

“六稳六保”政策都把就业放在首要位置,为了更好地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高校以培养“斜杠青年”为目标,帮助学生提升就业能力是对稳就业的重要保证。高校毕业生是观测“稳就业”情况的重要指标,学生的就业情况关系国家对于产业调整、人才方案制定以及推动就业政策落实情况的决策,只有大学生的就业稳定了,才能保证国家各个部门的工作有序稳定地推进。

(二)“斜杠青年”稳就业是创新创业和国家建设的重要基础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国家各行各业吸收重要人才的重要环节,他们也是新增就业群体中最具有创造力和最具有激情的重要群体之一。就目前来看,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巨大,只有提升自身的技能才能更好地稳就业。从长远看,这部分人群是国家经济建设的主要群体,培养“斜杠青年”有利于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也是为国家建设培养未来希望。

(三)“斜杆青年”的培养更容易满足招聘企业的多元化需求

过去很多年,社会企业招聘都偏向于“唯学历论”的人才观,企业不当的用人观直接影响家长的教育观,这种压力导致家长对学生开始“唯读书论”,具化为家长、学生对名校的追逐。这种对学历的盲目推崇影响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尤其是技术型人才的流失。如果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将“唯学历论”转变为“唯能力论”,吸收更多“斜杠青年”满足多元化需求,会促进企业更加有机科学地发展。

四、高校培养“斜杠青年”及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高校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提升需要政府、高校、学生家庭及学生个人的全面配合。就高校层面来说,培养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高校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调整,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设置专业和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计划,与市场有机接轨以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让学生充分掌握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含义和构成,激发学生内在驱动力,以更好地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让学生能顺利就业,增强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雇佣性。

(二)注重学生生涯教育,为就业提前奠定基础

大学生自身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需要学生自己制定目标并有计划地进行,因此,注重生涯教育能让学生尽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学生充分认识自我,明确发展目标,有针对性地培养相关就业能力。高校在生涯教育方面可以根据学生在校的不同阶段进行个性化指导,如大一期间充分认识自己专业,对生涯进行探索,初步制定自己的目标;大二期间开始实践和调整;大三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职场初探,制定更加细化的目标。

(三)重视就业指导工作,为学生就业提供坚实的保障

就业指导工作质量的高低对学生顺利就业有着重大影响,高校应该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一支专业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包括职业指导课程教师、高校辅导员及就业指导与服务部门等工作人员。这些教师全面掌握就业政策及市场信息,能对学生有效进行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技能培养及职业岗位选择,从而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和竞争优势。

(四)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个性化发展是培养“斜杠青年”和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高校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校应该提供更多的平台和载体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激发学生创造力,拓宽学生就业面,引导其培养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职业认知能力,培养与个性特征相匹配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从而形成自身不可替代和模仿的就业竞争优势。

猜你喜欢

斜杠就业指导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古代也有“斜杠青年”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当青年加上“斜杠”——解析“斜杠青年”
“斜杠青年”的斜与不斜——“斜杠”实际是对青春宽度与广度的追求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