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建设现状

2021-12-05苏州科技大学教育学院黄丹丹

亚太教育 2021年20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网络平台心理健康

苏州科技大学教育学院 黄丹丹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28日,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64.5%;截至2020年3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8.97亿,其中29岁以下青少年网民约占36.9%。关注心理教育网络化的影响,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心理教育,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是指通过互联网,以网站、智能手机与应用软件等方式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阅读文献,我们发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的种类众多。本文从实践建设中的平台和构想中的平台这两个维度出发,分析了各类平台建设的程度、特点、现有的优势与所存在的平台内容单一、不专业、更新速度慢、学生兴趣低、投入支持有限、缺乏个性化与针对性等问题。希望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我们以后可以发展一个开放式的集心理健康知识学习、课程学习、辅导、咨询、测评、危机与干预于一体的,能针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学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一、实践建设中的平台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用平台

鞠鑫等人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用平台——Blackboard教学管理平台,靳松等人提出利用易班优课平台的优势来开展教学一体化的网络心理健康课程,刘文沃等人基于肇庆医专整合微信和Moodle的资源提出随身课堂平台。此外还有微助教,这是一个把微信公众号“微助教服务号”和课程资源师生共享这两种方式相结合的网络平台。微助教平台是由华中师范大学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开发的,方便学生通过微信公众号就可以进入在线课堂进行学习。陈婧通过对使用该平台进行混合式学习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微助教平台的满意度很高。总之,这些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是基于课程的形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把心理课程资源网络化、移动化,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有利于学生自由、灵活、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参与率和活跃度。然而,存在的问题有教师对网络设备操作不熟练、校园网络设备不足、不充足的课程资源以及缺乏专业的平台维护。

(二)微信公众号平台

余燕在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基于微信公众号“心理自助”提出集宣传、教育、咨询、干预和研究功能“五位”一体的平台。许栒等人在广东韶关学院基于微信公众号平台“SGU树洞部落”,通过发挥匿名的“安全阀”作用,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一对一的疏导。总之,这些平台的特点是基于微信公众号普及心理知识,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具有匿名性,保护学生隐私;具有及时性和可读性。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宣传不到位、微信文章更新速度慢、链接路径不利于学生的点击。

(三)心理网络平台

应中正等人在北京师范大学专门针对研究生群体心理危机干预创建了“京师心晴网”(www.xinqing100.net)。朱路等人在重庆交通大学针对在校大学生基于网络平台“心灵之约”进行学生之间的心理互助。李传江等人结合人工智能在中小学校针对小学生进行笑脸识别鼓励,该系统已在上海某小学获得实际应用,笑脸识别效果良好。这些实证研究面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通过了解学生心理需求,利用网络平台的及时性和共享性,提高了学生心理潜能,增强了心理素质。尤其是中小学的笑脸识别系统可以帮助小学生通过心理暗示保持心情愉悦,也有利于教师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帮助下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二、构想中的平台

魏玲为构建网络平台提出宣传知名心理网站与建立校本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张旭探究大学生心理“微解忧”微信公众平台构建,希望实现“学校—学生—家长”三方互动的心理健康教育。王鑫提出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共享平台,进行学业心理指导、人际关系指导、人格辅导等心理健康知识共享,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水平,从而提高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竞争力。李文刚设计心理健康信息服务平台,即通过对学生的心理测评以及结果分析,教师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黄小梅提出建立校园心理咨询公众号网络平台,进行在线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唐青构建一个符合成教学生心理辅导工作需要的网络平台,实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统计分析与在线咨询等。刘淑婷设计以心理测试、他山之石、书籍推荐、心理咨询等模块构成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平台。李德芳等人将人工智能、语音识别、信号处理等技术与心理测量结合开发基于计算机的心理测试与分析系统。张兆楠等人提出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学校心理健康自服务系统。龙朝阳等人提出集心理测评智能专家、心理档案管理、心理咨询、心理知识资源和系统管理子系统为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平台。

这些构想中的网络平台有校本心理课程、知识共享、心理健康信息服务、心理咨询、心理危机与干预、心理测试与分析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等相关内容,具有针对性和专业化的特点,但需要内容专业及时有效、人力物力的帮助以及专业技术的支持。

三、总结与展望

通过文献阅读可以发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的优势如下:第一,获取信息快捷灵活及时,实现心理健康资源的共享,推广心理健康的知识;具有保密性,有利于实现线上线下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互补”。第二,跨越时间限制,增强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具有匿名性与一对多的特性,提高工作效率。第三,贴近学生实际需求,学生乐于接受,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有助于形成他助、互助、自助机制,培养学生心理互助的良好氛围。第四,提高教师教学资源的共享效率与实效性;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生态互动,构建平等双向互动的教学关系。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现存的问题如下:第一,我国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单一化特征,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第二,平台内容单一,信息资源匮乏;第三,信息更新较慢,访问量较少;第四,心理测查系统工作的动态性不强,心理咨询系统工作方式的多样性不够;第五,网络平台安装率低、使用率低、普及度不高等。另外,在教师方面,师资力量不足、相关技术人员没有及时介入,不能很好地完成网上讨论和咨询服务。在网络及设备运行方面,运营和维护存在人手不足的困难;盈利渠道不够,运营的参与度和热情不高,担心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无法真正替代传统的心理咨询与辅导。

本研究希望在大数据时代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学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实现跨时空、跨区域心理资源共享,成为具有针对性与个性化的“一站式服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一)跨时空、跨区域心理资源共享

研究发现,地区间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事业发展并不均衡。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因重视程度、经费投入、工作设施条件、师资配备等方面存在差异,各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明显不均衡。通过建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各地区实现跨时空、跨区域心理资源共享,课程信息化,建设网络心理课程资源库,开设网上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创建网络心理知识学习区域,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各地区青少年不仅有公平的机会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而且缩小了心理健康水平的差距。

(二)“一站式服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目前,许多中学没有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独立网站的需求和能力。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需要建立一个官方的集学生网络心理档案和调查系统、网络心理咨询、心理测评、心理危机与干预、心理测试与分析、心理测量免费开放的“一站式服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在大数据时代,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系统专业、及时有效、免费开放以及高质量个性化的服务,以满足学生的多种内心需求,从而使他们能够在学生时代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保持积极的心理素养,甚至成年后过上充实和有贡献的生活。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我们希望可以发展一个开放式的集心理健康知识学习、课程学习、辅导、咨询、测评、危机与干预于一体的,并且也能针对学生个性化需求以及特定问题的现代化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总平台,这样能让不同区域、不同城市的青少年有公平的机会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而且能以公益性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猜你喜欢

心理咨询网络平台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一种基于5G网络平台下的车险理赔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网络平台打开代表履职新视窗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