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2021-12-05福建省邵武第四中学徐海燕

亚太教育 2021年20期
关键词:科目法治道德

福建省邵武第四中学 徐海燕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为学生将来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以当前实际学情为基础,通过创新教学理念、转变教育方式,帮助学生提高核心素养,营造更加和谐的校园教学氛围。下面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进行了分析。

一、从教材出发,引导学生树立价值观念

在编写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教案时,初中教师为了培养中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科目的核心素养,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分挖掘与探索,因为道德与法治科目教材本身的编写是充分针对本学科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而进行设计的。教师应该改善传统的教育方式与转变教育理念,加大课程创新力度,以政府及教育部门既定的道德与法治科目教学目标为主旨,充分发挥本学科的育人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例如,在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守望精神家园”一课时,为了让初中生能够充分理解与消化吸收课本中所讲的知识,让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起源有所了解,对我国传统文化各个阶段的发展情况及其关键事件进行理解与记忆,并对当前传统文化整体包含哪些部分,以及各个部分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有所理解记忆,对当代人为何要守望我们的传统文化、守望其有什么意义和作用等作出清楚的概述,通过对教材知识的学习,促进初中生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形成。除了对课本基本内容的学习以外,道德与法治教师还可以此为基础,对学生进行课外更多相关知识的拓展教学,让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本,使学生对教材中所讲的中华文化的宽广内涵能够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感悟与思考。例如,通过多媒体设备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介绍博物馆中珍稀古董藏品的来历与它们身上曾发生的典故,其本身用材制作以及作为工艺品的鉴赏价值,从而以各种感官的刺激让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产生兴趣。以情境氛围的创建吸引学生,让他们参与课堂的学习过程,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产生自己的感触,在发生触动的基础上自觉守卫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二、从时事出发,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科目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了让学生能够对教学内容真正有自己的切实感受,教师可以选一些发生在班级中的真实事件带入课堂教学过程,通过亲身经历的熟悉事件,学生能够更加快速地进入学习的状态。除了班级中的真实事件以外,当下人们所关注的具有即时性的新闻报道以及网络热点事件等都可以作为例子引入道德与法治课堂之中,辅助教材理论知识的理解教学,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例如,在“创新驱动发展”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先让学生明白进行创新的意义是什么。为了对此进行充分说明,可以利用当下人们所关心的时事热点作为教学案例和议论话题,以华为公司推出的“万物互联智能世界建构”的理念和行为思想作为例子,思考与讨论其中有哪些创新的闪光点值得人们学习与借鉴,以及这一大创新举措为华为公司带来了哪些利益,在华为公司的发展历史上能够起到什么促进作用。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对学生加以点拨,启发学生对案例中的事件进行总结,让他们学会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创新理念进行思考和分析。这样一来,通过带入当下人们熟知的新闻事件以及身边能够说明本课创新作用的事例,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体会、感悟与思考,这比单纯的“填鸭式”照搬教材内容进行机械化讲解的教学效果更显著。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在教学前搜集好与创新有关的事件案例以及教学资料为教学做好准备,这样可以充分利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时间,从而让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这些事件与案例的引入教学,也能够让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的学习与时俱进,不只局限于课本,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看到时代的进步与国家的发展,为学生将来的人生可持续发展进行良好的铺垫。

三、从实践出发,引导学生落实道德行动

为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除了课堂中单纯的知识讲解以外,教师还应该依据本校学情寻找合适的实践机会,让学生通过实践的过程对所学知识进行领会与体悟。让学生亲自实践能使他们真正将道德与法治知识化为己用,将课本中所学习的思想与理念真正落实于自己的日常行动之中。例如,在“参与民主生活”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在班级日常管理时,鼓励学生多运用民主决策的班级管理方式进行管理,更好地提升本班学生的班级归属感,帮助班级学生培养属于他们的班级主人翁意识,提高他们参与班级事务的热情与责任感。对于具体的课代表进行民主选举,可以提前约定一个公开时间,然后让学生进行投票。投票时,学生可以自行对每个参与本科目课代表选举的参选学生的优势与劣势在心中进行衡量,从而为自己接下来的民主投票做出选择。具体的民主投票过程可以由教师进行辅导监督,例如先和同学们一起商议整个选举的流程、细节等规划,在选举的时候保证选举的公开、透明,以及充分确保选举的民主性,可以为选举设定专门的民主选举投票箱,确保本次选举结果不会有人提前知晓。这样,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得出学生心中普遍认可的道德与法治科目课代表人选。通过选举活动的开展,学生切实感受到道德与法治科目的学习意义,明白这门课程不仅是空泛的理论化知识教学,也与自己日常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参与了民主生活,道德与法治课程能够动静结合,达成实践与理论教学更加和谐统一的目标,提高了教学效果,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公民应尽的民主义务与所拥有的民主权利,提升了学生的爱国意识,促进了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发展。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科目的核心素养培养是我国时代发展与进步的有效证明。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学会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提高对本科目教学的思想认识,探索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更加有力的途径,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更加高效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学会自主学习,懂得举一反三,消化吸收所学知识,并且落实于自身的日常生活之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明白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需要日积月累的过程,以为学生以后走上社会提供巨大的帮助。

猜你喜欢

科目法治道德
2024年拟在河北招生的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发布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让讨厌的科目“牛”起来
汉语或成俄罗斯高考科目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