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级中学学校管理中目标管理的应用策略

2021-12-05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

亚太教育 2021年20期
关键词:教职工部门目标

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 李 超

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学校管理,尤其注重高中学校的管理,因为高中阶段的学习决定了学生能否进入更好的大学,能否拥有更高的学历。为加强高级中学学校管理,目标管理的实施势在必行,学校教职工、学生共同建立一个目标并为之努力,有利于促进全体学校人员的团结,提升向心力、凝聚力,共同促进学校的创造性发展。

目标管理是现代化模式管理中的重要管理手段。目标管理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划分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将许多管理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以此激发被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管理效率。目标管理的方式方法适用于学生的高中管理阶段。高中阶段,学校管理者通过有效地使用目标管理办法,能使学校的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打造高效的学习环境。

一、高级中学实施目标管理的必要性

(一)明确学校的阶段目标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学校管理不再局限于学生管理,还包括教育内容管理、教学组织管理等。随着管理内容的扩大,学校管理的传统措施难以为继,目标管理为其提供了管理的契机。学校运用目标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目标,确立接下来一段时间内学校发展的方向,有利于确保各项活动或组织的有效落实,合理运用学校资源,促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发展。

(二)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

一般来说,学校在应用目标管理时,首先会设立一个整体的发展目标,确定学校发展方向;其次,为促进总体目标的达成,建立各部门需发展的目标;最后,将部门目标逐渐分解为个人需达到的目标,实现目标的层层递进,最后完成总目标,促进资源结构的合理优化,促进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

(三)有利于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

目标管理的推行有利于教职工明确自身发展目标,承担起自身责任,发挥自身工作职能,促进教职工通过不断学习来完善自我,在完成工作目标的同时促进部门目标的完成,最终促进学校目标的完成。目标的细化有利于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使其主动投入工作与学习之中,快速提升教职工的工作质量,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合理利用人才资源,使员工与学校紧密结合,以个人的发展推动学校的发展。

(四)有利于推进教师的教学进程

学校制定目标,并将其分解为教师教学目标等。教学目标的确立有利于教师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手段或途径来提升教学成果,推进教学进程,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对其采取不同的教导方式,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进行不同进度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特色化教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目标管理应用中存在的不足

目标管理可分为几个阶段: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并明确目标的行进方向、如何实施目标、目标的评价及其标准。目前,学校在应用目标管理时,在以下几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目标的制定不合理且方向不清晰

大部分学校在进行目标管理时,没有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目标,制定的目标过高,易打消教职工的积极性,导致其怠慢工作;制定的目标过低,导致目标极易达成,教职工的工作热情降低。部分学校在进行目标管理时,其发展方向不明确,导致学校各功能混乱,不明确各部门发展目标,降低了工作效率。

部分学校在管理过程中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弱化了德育教育,设置的教学目标不够科学,与教育改革的标准相违背,影响了学生的道德发展。

(二)实施目标时各部门职责不清晰

学校在进行目标管理时较为人性化,导致各部门的职责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对于各部门的职能范围界定不清晰。例如,应国家号召,各学校持续推行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为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不只需要思政教师的教导,也离不开其他教师的教导,教师的教导较为广泛,导致各教师的职能范围不明确,难以界定各部门职责。

(三)目标的评价不够客观

大部分学校是以考核的方式来制定评价标准,但一些教育成果是由多个部门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共同配合完成的,评价时难以界定每个部门或每个参与者的成绩,导致结果的准确性不足。同时,评价时是收集每个人的意见,个人的主观意念参与其中,导致结果的客观性不足,评价结果不够准确。

三、提升目标管理应用效率的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目标管理应结合新的教育理念,促进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发展,保证教育事业顺应时代的发展与需求。

(一)目标的制定科学化、合理化

学校在进行目标管理时,首先应健全目标管理制度,使学校的目标管理有据可循,约束学校各部门、各职工及学生的行为,加强学校目标管理的制度化建设,促进其精细化运行。学校教育理念应以德育为中心,建立现代化的学校管理目标,并将目标逐渐分解到各部门、各工作人员,明确其职责,将各个小目标逐渐落实到个人身上,促进教学工作随时代发展,教学方式不断创新,促进学校的创造性发展。

学校应围绕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来制定学校管理目标,明确管理目标的发展方向,将目标落实到各个学生身上,促进教职工教学方式的更新,促进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

(二)健全绩效考核制度,督促个人进步

学校在进行目标管理时,应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保证目标的评价有据可依,有据可查;还应根据考核成绩来建立奖励机制,督促全体教职工及学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学校在建立考核制度时,应结合教学实际,借鉴较为先进的管理制度,创建属于自己的考核制度。学校应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建立合理的奖励制度,提高教职工的责任感,加强对教职工的管理,保证目标管理的顺利实施,指引教职工建立新的教学方案、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

(三)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高中学校的教学管理涉及范围较广,难度较高,因此目标的实现需要各部门、各职工及学生的有效配合。在细化目标的过程中,应根据各部门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确立小目标,促进教学方案的改革与创新;制订严谨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进度按计划进行;对教师的上课情况进行检查并对其提出意见及建议,促进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实现任务目标。

(四)重视员工的实际情况,进行柔性化管理

学校在进行目标管理时,因组织结构的统一性,较为容易建立目标、实施目标;而教学管理的差异性较大,难以进行统一,因此其管理目标的建立较为困难。为促进目标管理的顺利开展,学校应进行柔性化管理。学校应重视员工的实际情况,围绕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发现教职工与学生的真正需求,以此为基础建立合理的管理目标,促进各部门与教职工及学生的和谐发展,建立和美的教学氛围,促进学校文化的建设,促进校规校纪的顺利运行。

学校管理者应注重教职工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人文关怀,加强二者的紧密联系,提升其对学校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促进二者的协作发展;还应组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促进教职工和学生的交流,增强集体荣誉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遵循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其建立不同的教学目标,实行分层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其学习主观能动性。

人们对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强。人才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培养,人才良好发展的关键在于学校管理的正常进行。目标管理是促进学校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有效运用目标管理有助于学校资源结构的优化,提升教职工及学生的向心力,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因此,学校应重视目标管理的实施,借鉴并引进更先进的目标管理制度,创建适宜学校发展的管理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健全绩效制度及奖励制度,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重视教职工的实际情况,实施柔性化的管理,加快学校目标的完成,促进学校的创新性发展。

猜你喜欢

教职工部门目标
集大教职工抗疫优秀作品选登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用先进文化引领教职工思政教育创新
7部门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