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智学生数学概念学习困难浅析

2021-12-04福建省惠安特殊教育学校许幼琴

家长 2021年32期
关键词:概念学习培智梯形

□福建省惠安特殊教育学校 许幼琴

一、问题提出

培智学生的认知规律也一样遵循“感知—表象—概念”。通过感知生活中大量的直观形象事物,与生活建立联系,从而获得感性数学知识,形成数学知识的表象。教学中通过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数学的概念。但由于培智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差,对于抽象化、简约化、模糊化的表象往往不理解,造成数学概念在形成路径链条中的脱节,造成了数学概念学习的困难。

二、问题分析

培智学生由于生活经历、体验偏少,使得生活数学中的感性材料匮乏。同时由于他们智力水平的制约,分析、比较、言语等学习能力不足也极大影响着数学概念的学习。只有认真地分析、评估每个培智学生的发展能力、言语水平、生活经验,才能提高数学概念的学习质量。

丰富的经验是理解概念本质的前提。培智学生由于身心障碍的限制,他们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家庭。他们思维单一,生活简单,较少有机会走出社会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使得他们的生活经验较少。其实,人的生活经验很多都是从日常中获得的,很多概念都是从日常中形成的。比如“多少、高矮、快慢”等都是在日常生活的活动经验中建立起来的。

(一)言语能力的发展,制约着培智学生数学概念的学习

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主要沟通工具,用以表达思想、意念、经验与情感。培智学生八成以上有语言障碍问题,他们的语言能力与交往能力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的水平。他们学习说话迟缓,发音不准,口齿不清,语言表达能力差,表达方式单一、重复等。越是智力损害严重的学生,语言发展的水平也越低。培智学生由于语言发展迟缓、发展水平较低,致使他们无法与人正常沟通交流,对一些语言也无法正确理解,碰到抽象的数学概念更是不易理解。

(二)学习方法的单一,是数学概念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

有的教师因为学生有学习障碍,运用简单的教学方法,忽略了数学思维的过程,简化了概念的形成过程。往往用语文的教法来教数学,造成学生用语文的学习方法来学数学。经常看到“背概念”“背记算式”的学习现象。例如用背诵“乘法口诀表”的学习方法错误地迁移到背诵“十以内加减法”。最终的结果就是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片面化,半知半解,使学生理解能力低下,数学概念无法向深层次发展。

三、解决策略

(一)拆分概念,降低概念学习梯度

在培智数学教学中,经常遵循“低起点、小步走、多循环”的教学策略。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教师更应如此。比如教学“……比……多”“……比……少”的概念时,要先教学“多”和“少”的意思,让学生明白数量的多少,建立事物的表象。接着引入“比一比”的数学方法,让学生明确比的对象,最后再形成概念“……比……多”“……比……少”。再如教学“平均分”的概念时,先让学生学习“分一分”,再教学“分成一样多”,最后呈现完整的概念“平均分”。教学中注意知识的分解和整合,有针对性的降低坡度,优化数学概念学习的过程。

(二)联系培智学生生活经验,引入概念

数学概念是抽象的,培智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学习不感兴趣。为了提高培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尽量结合生活化的情境来开展教学活动。例如在教学概念“快慢”时,播放学生参加校运会赛跑的视频。学生看到视频里熟悉的同学会非常兴奋,让学生明确谁跑在前面,谁跑在后面,学生对“快慢”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之后,可以带着学生到操场跑道上让学生进行跑步比赛,两人一组,每组同学跑完,都让学生说说谁跑得快,谁跑得慢。大部分的培智学生都能正确的区分“快慢”,对“快慢”概念的理解更深入。

(三)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搭建概念学习阶梯

培智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识记慢,遗忘快,理解能力薄弱,学习兴趣低下,学习数学比较吃力。对于培智学生来说,数学概念非常抽象。只有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才能帮助学生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才能更好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在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利用丰富的、符合实际的动画、图片等感性材料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要多关注概念形成的过程,多让学生参与、体验。

1.在操作中理解概念。单纯地听教师讲课,培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也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掌握得更加牢固。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认识”时,我没有从概念特征入手,而是让学生反复“拼”图形。要求学生四根小棒要用完,拼成封闭的图形。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对长方形的认识更加深刻,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

2.在游戏中理解概念。传统的概念教学形式单一,有的教师只引导学生从字面上理解概念的含义,并进行背诵概念。这种简单的识记,学生很容易忘记,也不懂得应用。游戏是培智孩子学习的佳径,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为了让学生很好地理解概念,让学生记得久些,在教学中,我会创设一些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概念。例如在教学数前概念“上下”时,先让学生观察小朋友玩滑滑梯视频,引导学生说一说谁在滑梯上、谁在滑梯下,大多数学生都能正确说出或指出。但这对概念的学习是浅表的。所以我紧接着带学生到学校游乐区玩滑梯。带着任务玩,边玩边说。通过游戏教学,学生不仅玩得开心,也很好地理解了“上下”的概念。

3.运用多媒体助推概念学习。培智学生经常对长方形和梯形产生混淆。在学习“梯形”的概念时,我通过多媒体的动画演示来讲解,让学生了解“梯形”的特征,突破重难点。教学中我紧紧抓住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这一特征,用多媒体演示,另一组对边延伸时就会交叉一起。接着再演示长方形的两组对边,无论如何延长都不会交叉。动态且直观地揭示了梯形的特征,让学生牢固掌握“梯形”这一概念。

4.强“筋”壮“骨”,筑牢概念。“筋”就是概念内涵,“骨”就是概念的外延。只有真正掌握概念的内涵,充分理解拓展概念的外延,才能牢固掌握数学概念。比如教学“角的认识”这一课,学生往往受到“错误前概念”的影响,以为尖尖的部分是角。为此,我们要先分析好学生在学习角的认识时可能存在的问题,再来思考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要掌握角的概念需涉及什么是射线的问题。为了保证学生能对射线有清晰的认识,我先复习什么是射线。当学生清楚什么是射线后,再为学生呈现两组图:一组有两条射线但它们的端点不在同一点上;另一组有两条射线,但它们的端点在同一点上。对比出这两组图的相同与不同,为学生提炼出角的概念: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作角。重点让学生观察角大小的变化,围绕角的“内涵”抓重点,让学生反复举例论证,并用“扇子”来演示。杜绝让学生摸摸角的这种行为。因为这样学生往往会误以为尖尖的就是角,这就是非主要特征对主要特征的干扰。

四、结语

以上是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培智学生数学概念学习困难的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在教学数学概念时,要结合培智学生的认知规律,降低概念学习梯度,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并利用丰富的、合适的感性材料,通过直观教学等手段帮助培智学生学习数学概念,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学生在形成数学概念的同时,思维能力也能得到发展。

猜你喜欢

概念学习培智梯形
以课例《牧童谣》为载体培智学校优质音乐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
培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户丹丹:趣味引入,小学数学概念学习“有深度”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自卑的梯形弟弟
初中科学概念教学应积极关注和运用学生的前认知
聋生与培智生同处特校的利与弊
《梯形》测试题
等腰梯形的判定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