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充黑山羊舍饲管理要点

2021-12-04侯显耀李卓昭

畜禽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产羔羊场精料

李 祥,侯显耀,李卓昭,张 凯,舒 燕

(四川省南充市畜牧站,四川 南充 637000)

0 引言

南充黑山羊多以放牧为主,本地多年生牧草、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适宜大力发展肉羊产业。传统的放牧易受到气候、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饲养管理的难度比较大,经济效益低下,会导致当地草地生态遭受破坏,难以大规模发展。要促进肉羊生产健康持续发展,必须推广应用山羊饲舍饲养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达到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目的。

1 总体要求

舍饲肉羊组建羊群非常重要,在养殖过程中将不同性别、生长发育阶段和生理阶段的羊分群饲养,组建合理的羊群结构,主要分为公羊群、怀孕母羊群、产羔母羊群、育肥羊群、羔羊群等, 配种公羊单栏饲养。

2 圈舍要求

羊场要科学选址,交通方便,符合禁养区要求,利于动物疫病防控。羊场设施完善,合理布局,标准化建圈,便于生产管理。羊舍通风向阳,冬暖夏凉,干净卫生,排水良好。建造高床羊舍,包括公羊舍、怀孕母羊舍、产羔舍、羔羊舍、后备羊舍和育肥羊舍等,各类羊舍彼此独立。圈栏面积:种公羊(单栏)4~6 m2/只,空怀及怀孕母羊1.5~2 m2/只,哺乳母羊2~2.5 m2/只,断奶羔羊0.5~0.8 m2/只,育成(肥)羊0.8~1 m2/只,按羊舍面积的1.5~2倍配备运动场。

3 日常管理

日常饲喂按照定时、定量、定序的原则开展。定时:按固定的时间,饲喂2~3次/d。定量: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设计饲料配方,日供给量按羊空腹体重3%~5%的干物质计算,同阶段的混合精料(能量饲料占70%~75%,植物蛋白质饲料占15%~20%,其他饲料占5%~10%)定量,供足青料,粗料可酌情加量,做到少喂勤添,每只羊吃饱。定序:先喂粗料,后喂青料,再喂精料,最后饮水,有条件的可用TMR机将粗料、青料、精料搅拌混匀后饲喂,每次喂料前后要清洁食槽。饮水:喂精料和干料后须饮足清洁水,晚间加喂1次水;炎热夏季要长期保持有充足的清洁饮水。

每1~2 d刷试羊体1次;清扫羊舍1~2次/d,及时将羊粪清运到粪场,保持清洁整齐;每天下午将工具清洗干净,集中到工具间堆放整齐,同时清粪、喂料工具严格分开,定期消毒;羊舍周围保持整洁,定期清扫并清除野杂草。

4 饲养管理

4.1 种公羊的饲养管理

4.1.1 非配种期饲养管理

种公羊非配种期(配种结束1~2个月),其日粮应与配种期基本一致,可适当提高优质青干草或青绿多汁饲料的比例,根据体况恢复情况,逐渐转为饲喂非配种期日粮。有放牧条件的地方,可以放牧为主,适当补喂精料和优质干草,加强种公羊的运动。夏季放牧4~6 h/d,每只补喂精料0.5 kg/d。冬季放牧3~4 h/d,每只补给精料0.5~1 kg/d、每只干草3 kg/d、每只胡萝卜0.5 kg/d,喂3~4次/d,饮水1~2次/d。

4.1.2 配种期饲养管理

配种期饲养分配种预备期(配种前1~1.5个月)和配种期。配种预备期应增加饲料量,按配种饲喂量的60%~70%给予,逐渐增加到配种期的精料给量。配种期日粮粗蛋白含量16%~18%,并增加动物蛋白饲料(如鱼粉、鸡蛋、蚕蛹粉等),以保持种公羊良好的精液品质。配种期每天每只喂精料1.2~1.4 kg、干草2 kg、胡萝卜0.5~1.5 kg,分2~3次给料,饮水3~4次。配种期的饲养管理要认真、细致,要经常观察羊的采食、饮水、运动及粪尿排泄等情况,保持饲料、饮水清洁卫生,未吃完的草料要及时清除。种公羊要适当运动,与母羊分开饲养,做好修蹄、圈舍消毒及环境卫生等工作。要合理确定配种次数,初配种公羊配种1~2次/d,成年公羊3~4次/d,间隔2 h/次以上,连续配种3 d,休息1 d。每隔7~10 d检查1次精液品质,根据精液品质好坏调整饲料营养水平和利用强度。对精液稀薄的种公羊,要加强日粮中蛋白质饲料的比例。种公羊过肥、精子活力差时,要降低能量水平,加强种公羊的运动。

4.2 繁殖母羊的饲养管理

4.2.1 空怀期饲养管理

后备母羊性成熟后至配种成功前的一段时间或经产母羊断奶到下次配种成功的间隔时间为空怀期。在配种前1~1.5个月要给予短期优饲,为其提供足够的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保持良好的体况,促使母羊早发情、多排卵,提高受胎率和双羔率。

4.2.2 妊娠期饲养管理

母羊怀孕期为5个月,前3个月为妊娠前期,胎儿发育较慢,一般放牧或给予足够的青草,适量补饲(注意提高蛋白水平),即可满足需要。初配母羊的营养水平应略高于成年母羊,日粮的精料比例为10%左右。母羊怀孕后2个月为妊娠后期,此阶段胎儿生长迅速,所需营养物质多,且质量要高,每只饲喂精饲料0.25~0.50 kg/d和适量的优质青粗饲料,根据妊娠期逐渐加量。但在产前1周,要适当减少精料用量,以免因胎儿体重过大而难产。妊娠后期母羊腹腔容积有限,单次采食量减小,要求饲料营养含量高、体积小、适口性好,适当提高精料比例,少喂勤添。妊娠母羊应单独组群,防拥挤、防惊吓,勤观察,不饮冰水,不饲喂冰冻、霉变饲料。

4.2.3 哺乳期饲养管理

母羊产羔后泌乳量4~6周达到高峰,10周后逐渐下降。哺乳期必须保证母羊营养,确保泌乳机能正常。哺乳前期(产后2个月),带单羔的母羊每只补饲精料0.3~0.5 kg/d;带双羔或多羔的母羊每只补饲0.5~1.0 kg/d。产后1~3 d可不补饲或少补饲精料,可在温水中加入少量麦麸喂羊,促进恶露排出。3 d后逐渐增加精饲料用量,同时给母羊饲喂一些优质青干草和青绿多汁饲料,促进母羊的泌乳机能。哺乳后期母羊的泌乳下降,要逐渐降低营养水平,减少饲喂精料,但对体况瘦弱的母羊,需加强补伺,促进体况恢复。在羔羊断奶前1周,对母羊减少饲喂精料和多汁饲料,防止乳房炎的发生。

4.3 羔羊饲养管理

羔羊出生后,要及时擦干体表,清除口鼻黏液,急救假死羔羊,剪断脐带并消毒,进行称重、编号和登记,做好防寒保暖(35℃~37℃)。通过人工辅助或自行吮乳,让羔羊生后当天尽早吃足初乳。对单胎产羔2只以上的,超过2只的羔羊要进行寄养。对无奶母羊的羔羊,实行寄养或用人工乳饲养。

母羊在专门的产羔舍产羔和哺育羊羔,每栏饲养产羔母羊2~3只,在2个产羔栏之间设1个2~3 m2的羔羊栏,羔羊栏内设置保温箱和补饲槽。羔羊在出生后10 d左右就有采食行为,要及时训练羔羊采食,在补饲槽内加入粉碎的青干草或颗粒饲料,诱导羔羊采食。羔羊补饲要少喂勤添,定时定量,先粗后精,保持饲槽干净卫生。在羔羊2月龄左右,根据季节和羔羊体况,采取一次性或逐渐断奶。断奶羔羊不要断料和突然更换饲料,待羔羊安全度过断奶应激期后再逐渐改变饲料,并在原圈饲养15 d后转入羔羊舍。羔羊断奶后,公、母羔应分群放牧和饲养。要加强断奶羔羊的饲养管理,注意保暖,喂营养丰富易消化的草料,保证足够的清洁饮水。羔羊6月龄时,要根据生长发育情况进行选择,生长发育好,外貌特征符合品种要求的羔羊留着种用,转入育成羊舍饲养,其余羔羊转入肉羊舍育肥。

4.4 育成羊饲养管理

育成羊是指从断奶后到第一次配种的幼龄羊,一般为6~8月龄。这一阶段羊的骨骼和器官发育很快,如果饲养不良,生长发育受阻,就会影响其终身生产性能的发挥。对育成羊,每月要定期抽测体重,以检查全群的发育情况。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增重指标,应及时分析饲养管理中的问题,并作出相应调整。育成期无论是放牧或舍饲,都要补喂精料,冬季还要做好饲草、饲料的储备,补喂青干草、青贮料及其他农副产品。

要观察和记录育成羊的生长发育情况,严格控制种羊的初配月龄,一般母羊在初次发情后第3次发情(8月龄左右)即可配种,公羊的初配年龄为10月龄,防止乱交乱配和近亲交配,认真搞好配种登记、建卡和系谱管理。

5 疫病防控

5.1 规章制度

种羊场、繁育示范户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生物安全措施,并严格执行,防止外疫传入。同时要坚持自繁自育,规范引种隔离,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羊只抵抗力。

5.2 消毒工作

配套羊场消毒设施,对进入羊场的人员、车辆、物资严格消毒。定期对羊场环境、羊舍进行全面消毒,杀灭蚊蝇。打扫羊场清洁卫生,清除羊场垃圾污物,对养殖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5.3 免疫接种

羊场结合本场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适时开展重要疫病(羊痘、口蹄疫、传染性胸膜肺炎、三联四防、小反刍兽疫等)的免疫接种,减少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

5.4药浴驱虫

根据羊群的健康状况和季节变化,羊场可采用中草药或安全低毒廉价抗生素混饲、饮水进行群体药物预防,减少和防止普通病发生。每季度通过口服或皮下注射驱虫药,驱除体内外寄生虫,怀孕母羊最好在空怀期驱虫。每年春季、秋季,根据气温适时开展一次药浴。

5.5 抗体监测

羊场要定期采血用金标卡或实验室监测免疫抗体水平,掌握免疫状况和疫病动态,调整免疫计划,合理用药,减少和控制羊病发生。

猜你喜欢

产羔羊场精料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策勒黑羊GDF9和BMP15基因多态性与产羔数关联分析
绒山羊产羔强度对母羊发情的影响
附表3 湖南省获浓缩饲料、配合饲料、精料补充料、单一饲料生产
种羊场生存发展之路
浅谈规模化羊场夏季常见病及防治方法
试析羊场寄生虫病的危害及其防控技术
绒山羊两年三产的优点及措施
团结的班子
湖南省获浓缩饲料、配合饲料、精料补充料、单一饲料生产许可证企业名单(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