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评价成为撬动幼儿园区域活动质量提升的重要支点

2021-12-04陈颖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

家教世界 2021年18期
关键词:小伟区域幼儿园

◆陈颖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素质教育的质量,一时间“教育质量”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国务院2010年颁发的《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指出:“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区域活动的占比较大,因此,在进行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要重视活动评价的作用,充分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不仅有利于促进教师更好地实现与幼儿间的交流,同时也能够促使幼儿通过教师的评价进一步树立自信心,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

一、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评价的缺陷

传统的幼儿园区域活动中,采取教师为主的评价方式。这种固有的评价方式在一定时期内促进幼儿园教学模式的改变,也为幼儿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教师为主的评价方式已经无法全面、有效地反馈出区域活动的效果,使得许多的教育契机白白流失掉,其存在的固有不足也成为制约幼儿丰富个性培养的因素。例如,重视教师权威却忽略幼儿评价。区域活动中,如果教师是整个评价环节的主体,那么教师的权威地位会直接影响到区域活动的质量。幼儿处于被评价的地位,这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相违背。其次,重结果评价却忽略过程评价。教师采取的是先完成先评价的方式,对优先达成目标的幼儿加以表扬,以至于后完成目标,或者未完成目标的幼儿失去动力。事实上,这种重视教的结果评价,忽略学的过程评价的方式不利于促进幼儿良好协作能力的发展。最后,重表象轻内容评价。教师对区域活动的评价,过度集中在活动表现上,缺乏对整个活动过程的评价,更加无法对活动中暴露出来的深层次问题进行剖析。而这种深层次的剖析恰恰是引导幼儿培养良好的性格以及丰富个性的最主要方式之一。

二、改善幼儿园区域活动教师评价的策略

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幼儿园区域活动质量,首先应当从评价方式改革入手,明确幼儿的主体地位,确保教师评价的有效性,使得幼儿能够通过评价结果明确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提高幼儿团队协作能力、情感表达能力等。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重视幼儿为主体的评价模式。可以让幼儿通过区域活动实现其独立意识的培养,提升判别能力,实现自身主动性、创造性以及积极交往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提升。明确幼儿的主体定位,充分发挥教师引导的作用,调动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让幼儿完成自我评价。比如:让孩子们上台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搭建的小房子,或者是捏造的小动物怎么样呢,再说一说其他的小朋友的表现,同时,引导孩子们思考自己在创作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困难,自己又是如何克服困难的,是不是还有更好的办法来完成这些活动呢?通过孩子们的自我评价、自主评价,其主动性、创造性、探索和勇于展示自我的热情都被调动了起来,极大地促进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开展区域活动时,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其中,由家长对整个区域活动内容进行评价,从而明确区域活动中的不足之处,为提高区域活动效果提供参考和借鉴。如在手工制作区域活动中,教师特地邀请了平时表现优异的小伟的妈妈参与其中:老师布置了手工制作游戏牌的任务,小伟平时喜欢把玩扑克牌,接收到任务的第一时间,小伟便迅速回到自己的座位,拿出剪子和彩笔,用废弃的纸张制作了一副精美的扑克牌,字迹清晰,涂色也非常均匀。当所有的孩子拿着自己的作品在全班师生以及家长的面前展示时,小伟的妈妈非常高兴和激动,并给予其最大的鼓励和支持。而在此次活动之前,老师经常听到小伟的妈妈抱怨孩子只知道玩扑克牌,那么通过这次的评价活动,小伟的妈妈意识到了扑克牌能够引起小伟对数字、符号的兴趣,这对培养小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自助创造力都有着较大的帮助。因此,家长参与区域活动评价,能够很大程度上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从而直接提高区域活动的质量。

(二)评价方式多样化

基于幼儿区域活动的特定因素:内容覆盖面广、涉及的人群多,因此在评价的时候需要综合采用多种不同的评价方式,如集体评价、小组评价、个体评价、即时评价、事后评价等。不同的评价方式,适用的场景不同,如集体评价和小组评价是针对整个区域活动过程的评价,旨在培养幼儿团队协作意识;个体评价和即时评价侧重于个体在区域活动中的独立表现,帮助幼儿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同时也激励幼儿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之处。事后评价是为了让幼儿认识到自身的优劣势。

多种不同的评价方式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教师需要根据区域活动的实际情况以及幼儿的特性,选择一种或者多种评价方式,确保评价结果的真实有效。如区域活动结束之后,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对整个活动进行反思和自我总结,让幼儿回顾区域活动是如何完成的,其中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或者值得记录的地方。事后评价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调到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积极性。

(三)评价内容多维化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道: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以及行为倾向是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过程中必备的重要品质。基于此,教师应当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上,引导幼儿不怕困难、大胆探索、敢于想象、不断创造。正所谓实践出真知,良好的学习品质是一系列自主活动慢慢积累出来的,老师需要在幼儿自主活动的过程中,给予其鼓励和赞赏,从而让幼儿将这些良好的品质不断保持下去。教师在评价教学效果时,不能只看结果,而应该更多的关注过程,如是否对活动感兴趣、参与活动时是否专注、是否能够遵守游戏规则、是否有创新意识、是否有团队协作意识、活动结束后是否会将道具放回原位等等。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因人而异,不用同一内容去评价所有幼儿,而是根据幼儿的优势和特点开展多元的评价,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激励他们进步。如颁发“团结合作奖”“自主创新奖”“友好帮助奖”等,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不断激励他们向更好的方向进步。

三、总结

随着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的关注程度逐渐加深,越来越多的资源开始向学前教育倾斜,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园入园率攀升、入园难问题得到极大的改善,但学前教育质量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作为幼儿园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活动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等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当在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注重活动内容的评价,提高区域活动的质量,确保幼儿能够学有所得,为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小伟区域幼儿园
分割区域
基于BM3D的复杂纹理区域图像去噪
爱“上”幼儿园
耳朵里的太阳花
区域发展篇
屋顶上长大的孩子
想念幼儿园
美丽糖纸
幼儿园私家菜
小伟的高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