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产教融合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021-12-03陈金燕李元庆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2021年8期
关键词:操作技能产教校企

陈金燕,李元庆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广西 崇左 532200)

0 引言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主要为网络信息企事业单位培养能够从事数据采集、数据统计与分析、数据挖掘、云计算技术、大数据平台应用软件开发、大数据平台搭建及运维、可视化设计与应用开发等领域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与企业之间通过“产教融合”的教育思想培养职业本科学生系统掌握大数据应用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具备大数据分析处理、平台综合部署、数据仓库管理、大数据平台等应用软件开发能力的专业人才[1]。

1 产教融合的内涵分析

“产教融合”是当前职业本科院校实施教学改革的新路径。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下,以产业促进教学,以教学指导生产实践,形成产业与教学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一体化职业教育模式,并行推进我校大数据专业的教学与企业生产实践紧密融合。学校通过调动多方教学资源,构建教学与产业发展的协同联动共同体。结合社会生产实际需要和发展现状,有针对性的培养专业人才,促使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相顺应。产教融合深化了职业院校教育的专业性和开放性,通过与企业联合或开办产业,得到市场需求信息的反馈,反过来影响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改革[2]。

2 产教融合下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优势分析

职业本科院校进行产教融合教学对于推动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的教学改革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产教融合教学中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相结合,可进一步提高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通过产教融合,可以很好地激活职业本科院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之下,我校该专业学生能获得很好的社会实践锻炼,学生在企业实践:一可以把学到的理论专业知识运用到生产实际中,二可以在深化学生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激活学生的创新、创造意识,三可以提升参与产教融合教学的教师专业教学能力。从我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教师队伍来看,教师们理论专业知识扎实,但是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在教授学生中会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升,而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下,可以为我校教师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更有利于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从而可提升我校培养人才的质量。

3 产教融合下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框架构建与实践

3.1 着力建设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双师型”教师不单单是指职业院校教师取得了两种职称或两种证书,更重要的是教师在具备专业教学理论、技能等基本素质的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实践教学素质及教学操作技能。现阶段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迅猛,技术更新快,要求专业教师必须跟上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潮流。教师除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功底外,还应具备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能为社会培养大数据产业实践型综合性技能人才[3]。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培养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人才,职业院校应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优化教师队伍知识、能力结构。学校应积极为教师创造外出学习、培训机会,鼓励教师主动学习。如我校教师吕科锦等参加了2020年广西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提升计划培训;刘日辉等参加了2020年“亚行贷款”“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结合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有针对性提升专业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2020年广西城大组织专业教师李可彤、赵国伟、农丽琪等到广州粤嵌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挂职锻炼,积累了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通过“双师型”教师培训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提升了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操作技能。

3.2 构建专业教学、产业、研究、创新协同育人框架

(1)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培养人才,该专业的学生应能够深入到企业的实践项目研发中;同时企业也把职业院校的成熟理论和研究成果应用到生产实践中,从而形成“校企联合、双向育人”的产教融合培养人才新模式。

(2)在推进教学、产业、研究、创新协同育人的同时,构建产教融合的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培养人才的发展平台。学校在做好理论知识、技能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产业实践中进行研究,实现专业教学与产业实践研究、创新的协同育人机制。让学生能够在产业实践和专业知识探索中,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转变为技术优势,在企业中进行不断的创新、创造。学校每年选派优秀学子到合作校企进行顶岗实习,锻炼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其次,通过推进校企联合办学,实现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的双向育人[4]。

(3)积极推动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校企联合办学,把企业作为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的实训平台和实践研究基地,创新人才培养形式。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的教学,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强实践操作技能的专业人才;从而扭转了以往知识本位的教育模式,通过与相关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办学机制,共同开发大数据技术的实践项目。

3.3 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进行产教融合的创新

(1)依据国家“职教20条”,我校积极实行1+X证书制度,组织大数据开发工程师,大数据运维工程师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试。

(2)通过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360企业安全技术(北京)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合作交流,结合社会对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人才需求,共同制定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3)按照大数据应用专业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确定Python数据采集、Python数据分析、Hadoop+Spark生态系统操作与实战、数据可视化、数据清洗实战技术等8门专业课程为核心课程,其中考证课有:Web前端开发(上下)、python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Hadoop+Spark生态系统操作与实战等。

(4)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入企业职业岗位标准、职业资格认定标准、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内容,让大数据专业学生在学习新课程中,不断发展创新思维能力。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校邀请了广州粤嵌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千峰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等企业的高级工程师赵××、郑××到信息工程学院给2019级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1、2班、2020级3、4班学生授课,他们把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的实际工作案例、工作方法、工作经验融合到专业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用专业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增进了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课程与企业生产实践的深度融合,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及教学质量。我校19级‘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239名学生参加‘Hadoop+Spark生态系统操作与实战’等课程的考试中整体成绩从平均70.3分提高到了平均82.5分,其中,黎秋玲同学从原来平均分70分提高到平均87分,陆雨生同学从平均分77.5分提高到平均92分。‘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学生不仅理论考试成绩大幅度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5)通过投入150多万元建设‘校内云计算、数据可视化、网络数据采集’等多个实验实训室。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教学。如将‘Python数据采集、Python数据分析’等课程的实操课时由原来的48个学时增加为64个学时,保证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训练时间。

(6)通过校内外实训室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校内外顶岗实习锻炼、企业课程学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通过邀请企业工程师到校内授课、指导学生实习、毕业设计、毕业答辩、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顶岗实习锻炼等教学环节,学生的学习成绩及适应社会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5]。

4 结语

综上所述,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本科院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推进了专业教学与产业、研究、创新协同育人的框架构建,促进了专业教学与产业研究的深度融合。能够让大数据专业的学生学到了真正有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实现了校企共赢的发展目标。

猜你喜欢

操作技能产教校企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关于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省级测试的思考——以高中生物学为例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