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稀释的单纯色之美——景物、情境、技法的调和在纺织面料中的应用

2021-12-03陈广真

纺织报告 2021年5期
关键词:服装设计技法景物

陈广真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108)

不同的绘画风格造就了服装面料的多样性,当前,我国纺织面料的样式选择与设计已经进入瓶颈期,且国内大多数品牌的服装设计款式所用的面料基本雷同。笔者认为,为了避免这类问题的出现,将新型的艺术手法应用在纺织面料中急不可待。古往今来,艺术家对于自然都有着无限的热情,从李铁夫开始,西方油画传入中国已有百年,油画的中国化不断被提倡。笔者将自己的创作体会运用于纺织面料中,给服装设计增添多样性。

1 景物、情境、技法的调和

中国的绘画讲究一种书写性,画家写心,既可以写自己的喜、怒、哀、乐的象,也能写宇宙和道的象,写出自己对道的体会,这种象是意化了的象。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心有很深刻的追求,无论是道家还是佛家都讲究修心,他们认为,只有把心性修好,对外,自己才不会受到花花世界的诱惑;对内,才能避免自己受到各种欲望的诱惑,达到一种很高的自由境界。由此可见,心胸意境对中国文人的创造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人讲究气韵,在《枝山题画花果》中祝允明提到:“或曰:‘草木无情,岂有意也耶?’不知天地间,物物有一种生意,造化之妙,勃如荡如,不可形容也。我朝寓意其间,不下数人耳,莫得其意而失之板。今玩石翁此卷真得其意者乎?是意也在黄赤黑白之外,览者不觉赏心,真良制也。”古人认为,世间万物皆有灵性,所以一个画者的心若是达到了一种很高的境界,能将自己心的境界画出来并展示给观者,将是一件让人向往、颇有使命感的大事情[1]。

绘画是一种看世界的方式,在人与自然的参与中,绘画支撑起一座由心到自然的桥梁。徽州的风光山环水绕,多阴雨,常年烟雾缭绕,流水潺潺。行步其中,仿佛进入了世外桃源。这天人合一的境地,使人的心灵自然得到净化,心中对美好世界的勾画清晰可见,迸发出创作的热情也是由内而外的自然流露。

在对景写生的过程中,人是处于自然之中的,画家自身与眼前的景,与画布和周围的空气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交流。中国古人讲究气韵贯通,而心中之景自然跃然纸上。在实际绘画的过程中,不再是“苏派”的起草构图、逐步推移;或者像“印象派”画法那样讲究明暗、冷暖、光影的对比。“不为先匠所拘,而游于法度之外”,绘画应该是一种自由的情感表达,是自我情绪宣泄的途径,应全然去掉那些程式化的东西,将画面当作一个与自我对话的对象。

2 油画风格与纺织面料设计的关系

以风景为图案的纺织面料在服装设计中是最常见的应用之一,服装设计中的风景以抽象图形和写实风景为主,如《罗纳河上的星夜》《圣日尔曼·卢昂大教堂》等。风景油画中最常用的题材为摄影和现实主义风格的油画,因为这两种表现形式具有丰富的视觉效果[2]。

服装设计追求的是审美性和商业性,在服装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审美性与实用性的统一,也可以说服装设计师直接设计的是服装成品,具有一定的审美性,间接设计的是人品和社会。所以在设计风景题材的服装时,最先考虑的往往是图案的艺术成分和技法的运用,摄影相对于油画来说,本身在艺术性方面就有劣势,特别是面对风景主题时,摄影作品会给人一种“廉价”的感受,而油画作品则给人更多的艺术享受[3]。

2.1 不起形,不设限

清代大画家石涛提出了“一画”理论,一法通来万法通,万法和来一法明,化万归一,悟透“一”字,便掌握“一切”。

所谓“书写”,不再是简单地绘制或者科学、理性地寻找结构线、轮廓线之类“合理性”的东西,而是一种类似于中国书法的画法,讲究线条的长短、横竖、曲折、节奏性的画法。书写的画法,行笔要自由流畅。眼睛看着景,不仅关注画面的整体性,更关注内心的感受,像音乐会指挥家的指挥棒,充满节奏、力量与激情。在色彩的或深或浅、线条的或断或连之中,气韵是贯通的。气韵的节奏变化,将画面笼成一个整体。

老子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恽格的《品香馆集》都是讲有无相生、有无相化的关系。不起形不是不要形,形体是在色彩中所表现的,所画的风景是意象的、是内心的。在意象风景油画中,色彩起着重要的情感作用,面对景物之色彩,画家再也不是单纯地摹写,而是借客观色以心灵情感之“色”来传达内心情感对景物色彩的提取[4]。

2.2 单纯色之美

中国画中的墨分五色,色彩是单纯的,却又是变化多端的,都是统一在一个黑白灰大调子中;在写意画法中,对于画面的把握又是高度概括,南宋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就是高度提炼与概括的典范,这与西方绘画中蒙德里安、康定斯基所提倡的“黑白灰”“点线面”的抽象绘画有异曲同工之妙。绘画是艺术家的语言,也是一种诗的语言,在艺术表达上尽量丰富而有深意,在手法和技巧上又尽可能地单纯、概括与精炼。“言有尽而意无穷”,最是单纯之美的高度表现。

在中外服饰中,将艺术画作为纺织面料的一种表现形式的典范当属草间弥生,例如Chanel 2005年秋冬系列,就将草间弥生的作品《南瓜》应用到礼服设计当中,圆点的大小变幻所占的空间密度不一,形成跳跃性极强的视觉效果[5]。如若将写生作品应用到纺织面料中,将带动纺织面料的多样性发展。

油画写生作品的题材大多是风景,画家希望让观者从画作的景物中看到情感的表达。在油画写生作品中,观者透过现象看本质,体会不一样的情感和表达。服装图案设计也已经形成了学科,在书籍《服装画技法》中,就对服装画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分类解释,如服装画概论、打板技法等。写生油画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和艺术性,应用于纺织面料,不仅可以提高艺术性,还能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纺织面料要想与写生油画相结合,可选的方法有很多种,一是在面料上下工夫,二是在喷涂技法上下工夫,不管是哪种方法,本意都是将油画中的图案和画家的情感清晰地表达在服装上,形成强烈的美的视觉效果[6]。

3 纺织面料中的美

中国人骨子里的观念是“收”,是一种内敛而有涵养的艺术文化传统;西方绘画则更侧重“放”,着重于表现与表达。油画中的东方韵味对中国人的文化本性进行了演绎与表达。王国维所提的3个境界,在对景写生的单纯色表达中依旧适用。第一层,“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对景物的思考、提炼、理解与概括;第二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则是在技法上不断地实验探索与精进;第三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心中“情境”的自然流露与表达。景物、技法、情境三者相辅相成,亦是一种“眼”“手”“心”的融会贯通。“我手写我心”,艺术情感的单纯是炙热的,艺术手法的单纯是准确的,艺术表达应该是自由而奔放的。在当今社会,人们的审美水平不断提高,普通的纺织面料已经无法满足大众的需求,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要求艺术家们不断创新。

4 结语

随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服装行业也快速发展,“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稀释的单纯色之美是纯净、理性、简约、雅致的,虽然不张扬,但十分美妙,与徽州风景的内敛、含蓄、平和、优雅相契合,更与中国人的儒雅、谦让、有涵养的文化传统相呼应。多样化的纺织面料对于服饰的设计具有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同时在艺术手法的选择上,也能够增强服装设计的前沿性,并且在整体面料以及局部面料的设计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服装设计行业应加强对景物、情境、技法的调和在纺织面料中的应用。

猜你喜欢

服装设计技法景物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服装设计中的“国潮”思维
基于服装设计要素的气质分析
四时景物皆成趣
论20世纪琵琶“轮指”技法的演变
手绘技法表现
作品一
例析三角恒等变换的三种技法
段辉红服装设计作品
写好家乡的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