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妈妈的唠叨

2021-12-03牛丽敏

小学生必读(高年级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小雨道理耳朵

有个五年级的同学给小雨姐姐来信诉说他的烦恼,他说他有一个爱唠叨的妈妈,整天在他耳边各种唠叨,这样不许,那样不对,他每天听得心烦极了,不知道怎么跟妈妈相处。估计很多同学也有类似的烦恼,我们今天就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吧——

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她

可能大多数的妈妈都比较爱唠叨吧,我妈妈也是如此。不过,唠叨归唠叨,我的妈妈还是挺开明的,能听进去我的意见。所以,但凡觉得妈妈太过唠叨或者跟妈妈意见不合的时候,我就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她并据理力争。

一直以来,我们就是以这样的方式相处,有时候是我被她说服,有时候是她被我说服,当我们谁也不能说服谁的时候,就只能各自保留意见了。如果觉得妈妈太唠叨,不妨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妈妈知道了我们的想法和态度,也许就会反思,也许就不会总唠叨了。总体来讲,我觉得这样跟妈妈相处还是不错的,建议大家可以试一试。

——穆颜

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我对待妈妈的唠叨,就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因为我的妈妈太爱唠叨了,很多话经常是说了一遍又一遍,说得我耳朵都长茧子了,所以我只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自动屏蔽妈妈的唠叨。

我也想跟妈妈讲道理,可是我的妈妈性格比较执拗,根本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这种情况下,我说了自己的意见也没用,所以就只能采取这种左耳进右耳出的策略了。我知道这样不太好,对妈妈有些不尊重,可是,为了不跟妈妈吵起来,我也只能这样了。

——李丰帆

试着去接受

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我们还可以有一种态度,那就是——试着去接受,而不是一味地一听唠叨就烦、就抵制。

想一想妈妈唠叨的内容是不是有道理,是不是为了我们好呢?如果是,我们为什么不听呢?大多数父母都很爱自己的孩子,为了孩子可以付出自己的所有。所谓妈妈的唠叨,其实正是妈妈爱我们的体现。更何况,父母毕竟比我们懂得多,所以,妈妈的唠叨一般来讲都是比较有道理的,我们不妨听一听。如果我们听从了妈妈的意见,妈妈自然也就不会再在同样的问题上唠叨了。

当然了,我们也不能盲从,妈妈说的不可能永远正确,也会有错的时候,这就需要我们去鉴别了。总之,对于妈妈的唠叨,我们对的就听,不对的就忽略吧。

——罗子珊

“甜言蜜语”说服她

哈哈,说到这个话题,我有个“绝招”,那就是每当预感到妈妈要开启“唠叨大法”的时候,我就会使用“甜言蜜语”技能,给妈妈说一通好听话,哄得妈妈高高兴兴的,自然也就不唠叨了。

例如我比较爱睡懒觉,平时上学必须早起没办法,但一到周末休息我就喜欢赖在床上不起了。每当这时候,妈妈肯定会开始唠叨让我起床。为了杜绝这个“后患”,我一般会在头一天晚上就去跟妈妈沟通,“谄媚”地对妈妈说:“亲爱的妈妈啊,您可爱的儿子辛苦学习了一周了,明天申请睡个大懒觉补充精力。只有会休息才能学习好,我睿智英明的妈妈一定会理解并批准的,对不对?”看着我这“赖皮”样儿,妈妈总会憋不住地想笑,还故作勉强地说一声“好吧,但不能起太晚哦!”“那你明天不许叫我起床哦,我要睡到自然醒!”这不,这件事情就这样完美解决了!

——孙宇翔

小雨姐姐的话:

妈妈的唠叨,其实代表的是妈妈对我们的爱。大吵大闹不明智,甜言蜜语也要真心实意,不应虚情假意。今天的几位同学,对待妈妈的唠叨各有各的方法,大家可以借鉴使用。当妈妈的唠叨很有道理的时候,我们不妨试着去接受并在言行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当妈妈的唠叨有失偏颇的时候,我们可以跟她探讨并坚持自己,甚至可以找第三方(例如爸爸)来评评理。总之,妈妈的唠叨其实是一种甜蜜的负担,我们应该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当你想通了这一点,再听妈妈的唠叨时,你会感觉轻松很多。

猜你喜欢

小雨道理耳朵
奇妙的大耳朵
闪亮亮的耳朵
这只猫说得好有道理
耳朵在哪里?
道理
卧薪尝胆
智珠
一箭之仇
假途灭虢
一鼓作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