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里坤县辣椒常见生理病害防治技术要点

2021-12-03陈芬花

新疆农业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缓苗拱棚黄叶

陈芬花

巴里坤县花园乡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新疆哈密 839200

巴里坤花园乡农户家都种辣椒,院内菜地种植面积逐年递增。随着近来气温的变化,辣椒在生长过程中,受肥、水、有害物质等不良环境的影响,加之农户种植操作技术欠缺,造成辣椒生理性病害逐年加重,给辣椒产量和品质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下面浅析7种常见的辣椒生理性病害的发生及防治,以供参考。

1 辣椒日灼病

1.1 发生症状

日灼病主要发生在辣椒叶片上,重点在外围与顶部叶片和果实上。叶片受害,早期叶片退绿,叶片上形成不规则斑块或叶片呈漂白状,严重的半叶及整个叶片永久萎蔫或干枯。辣椒果实受害,发生在果实向阳面上,初期被太阳晒成灰白色,病部表面变薄、皱缩、组织坏死变硬,如同开水烫一样,若空气湿度大,长出灰黑色霉层,使病部腐烂。

1.2 主要原因

品种差异;田间肥水管理不当;落叶严重,阳光直射、高温;种植密度不合理。

1.3 防治技术

选用耐日灼的品种作主栽品种,或选择棵小、株矮的品种栽培;适当、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使田间最大持水保持在70%~80%。加强科学管理,尤其在施肥时要科学,氮肥不要施太多,要增施磷、钾肥,还可以补充钾肥来增强植株的抗性;及时防治造成落叶的病虫害及“三落”病,杜绝辣椒叶片的减少,以减轻日灼病;适当增加密度,采取一穴双株的方法,使叶片相互遮阴。

2 辣椒的“三落”(落叶、落花、落果)

2.1 发生症状

在辣椒生长过程中因叶柄、花粉、果柄基部组织自然分离脱落。如感染病毒病后会出现顶尖花蕾落花。

2.2 主要原因

品种;种植稀疏不均匀;水、肥、温度管理不当;其他病虫危害严重。

2.3 防治技术

选用优良品种,如选用抗病强、抗逆性强、耐低温、耐寒的品种。合理密植,保持良好通风透光。一般为宽窄行双行培土成垄。垄宽1.2m,宽行60cm,窄行50cm,株距25cm,每穴2株;适当、适量、适时浇水,避免干早或水涝;主要加强开花结果期的管理,切勿高温和低温交替出现,要保证光照充足,避免土壤过干过湿;由于病虫危害造成的“三落”病,要及时进行药剂防治。

3 辣椒畸形果

3.1 发生症状

指成熟的不正常的果形,如扭弯、皱缩、僵小果,横剖可见果实里种子很小或无种,影响严重的果实,果皮内侧变成褐色。

3.2 主要原因

受精不完全,当温度高于29℃~32℃时,花粉的发芽率降低,产生不正常果;当温度低于12℃~15℃时,基本不能受精,产生僵果;肥水不足,光照不良,果实得到的同化养分少或不均匀;根系条件不好时,地上部与地下部失去平衡,容易出现顶端无尖的果实。

3.3 防治技术

白天温度在23℃~30℃、夜间15℃~18℃、地温保持在18℃~20℃,以培育良好的花,促进授粉和受精。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磷肥,坐果后可喷施0.1%~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以促进植株的良好生长。

4 辣椒“空秧”

4.1 发生症状

辣椒在定植后,植株茎叶生长旺盛,辣椒结得很少或一个辣椒都不结。

4.2 主要原因

温度处理不适宜;肥水管理太强;种植密度太大。

4.3 防治技术

4.3.1 温度管理

辣椒定植后,为促进缓苗,6~7d内加盖小拱棚,密闭不透风,使拱棚温度维持在29℃~33℃,夜间拱棚四周围护好以保温防冻害。缓苗后逐渐通风,拱棚温度降至28℃~30℃,高于30℃就要放风降温。落花率高,就是因温度高、湿度大造成的。第一个辣椒果不坐果的原因主要就是高温高湿导致的,只要第一个果坐不住,养分便集中到枝条和叶片的生长中去,使植株徒长,如果管理技术不当可整株不结果,便形成“空秧”。辣椒的定植以土温15℃~16℃以上为宜,定植早了,土温低,生长缓慢,而且落花,就不能早熟。所以在植株缓苗后,地温稳定在15℃以上,可以把小拱棚拆除。结果初期白天最适宜温度为21℃~26℃,夜间为15℃~20℃,开花授粉的适温为20℃~27℃,低于15℃或高于33℃不利于授粉受精,易造成落花落果。所以辣椒刚开始开花坐果就要注意每周的气温变化,及时防治因温度忽高忽低影响坐果。

4.3.2 肥水管理

辣椒叶片小,水分蒸腾量也小。定植时浇水不要太大。过5~6d后,浇一次缓苗水,连续中耕2次。缓苗后待辣椒收前,一般不轻易浇水,第一花序果开始收获时,每亩追施磷酸二铵15~18kg、硫酸钾8~12kg,2~3次。

4.3.3 合理的种植密度

保证合理的种植密度,不然种植过密会引起徒长,光长秧不结果或落花落果严重,形成空秧,而且还易传播病虫害。最好采取宽窄行相间栽培,宽行60cm、窄行45cm、株距30~35cm,每穴栽双株。

5 辣椒卷叶

5.1 发生症状

主要是叶片纵向上卷,卷叶的程度差异很大。卷叶严重时,叶片厚且脆而硬。卷叶减少了叶片的光合作用面积,对产量有较大的影响。

5.2 主要原因

气温高,空气干燥,土壤干旱;生长期偏施氮肥。

5.3 防治技术

及时降温、适时浇水,避免土壤过干时大水漫灌。测土配方施肥,科学搭配氮、磷、钾复合肥,后期增施含中微量元素叶面肥。

6 辣椒脐腐病

6.1 发生症状

果实顶部(脐部)呈水浸状,病部暗绿或深灰色,随病情发展变为暗褐色,果肉失水,顶部凹陷,一般不腐烂,空气潮湿时病果常被某些真菌所腐生。

6.2 主要原因

6.2.1 土壤中钙质的缺乏,在土壤过干,空气干燥,连续高温时易出现大量的脐腐果。

6.2.2 水分供应失调

干旱条件下供水不足,或忽干忽湿,使辣椒根系吸水受阻,由于蒸腾量大,果实中原有的水分被叶片夺走,导致果实失水严重,果肉坏死,引起脐腐病和裂果。

6.3 防治技术

6.3.1 叶面补钙

进入结果期后,每6~7d喷1次0.1%~0.3%的氯化钙水溶液,每周2~3次,可以降低脐腐病发生率。

6.3.2 均衡供水

辣椒要小水勤浇,不可过湿过干。在高温季节,每天收听天气预报,提前采取防范措施,供应充足水分。

6.3.3 加强栽培管理

定植辣椒时,带土团移植,不伤根,避免影响水分和养分的吸收。适时摘心,促进生殖生长,避免植株徒长,使更多钙转入果实内。植株留果不要过多,减少果实之间对钙的竞争。

7 辣椒黄叶

7.1 发生症状

有的下部叶片发黄,植株生长缓慢,植株没有活力;缺钾,植株生长慢,叶边缘呈黄色,逐渐干枯,叶片易掉落,植株易失水造成枯萎,果小而易落。缺钙,植株矮小,顶叶黄化而下部叶保持绿色,生长点枯死或停止生长,易产生脐腐果。

7.2 主要原因

7.2.1 浇水过大导致的黄叶

农户为了促棵,一次性大水漫灌,导致土壤中缺氧,毛细根死亡或受伤,使得水分和养分供应不足,造成辣椒顶部嫩叶呈浅黄萎蔫,老叶暗黄。另外,浇水量过大导致铁、锌供应不足,也会造成顶叶发黄。

7.2.2 土壤过干导致的黄叶

受连续阴雨天气的影响,种植偏早的辣椒由于前期温度低而不能及时浇水,导致下部老叶片逐渐向上干且黄并卷曲。

7.2.3 施肥过量引起的黄叶

正常老叶肥厚、富有光泽,叶色墨绿,大量施肥后叶背面皱缩,叶片不平整,老叶逐渐脱落,新叶严重时曲卷闭合,全株叶变黄脱落,其原因是施肥量过大。

7.3 防治技术

浇水可根据辣椒不同生育期的需求和土壤墒情进行,一般浇小水,而不能大水漫灌。因浇大水导致黄叶后,及时结合中耕除草,降低土壤湿度,并及时喷施含铁、锌的叶肥加以解决;浇水确保辣椒生长所需的水分,但浇水不宜过大,否则毛细根受伤会引起新叶发黄;及时浇水稀释肥料浓度,结合灌施生根剂,同时喷施芸苔素内酯,可以缓解肥害。

猜你喜欢

缓苗拱棚黄叶
早春拱棚胡萝卜管理要点
茄子黄叶“因”不同 防治方法大不同
陕西宜川高湾村:拱棚蔬菜 托起农民致富梦
五膜覆盖在拱棚甜瓜越冬生态栽培技术上的应用的探究
新买的花怎么养
不同种类地膜覆盖对露地辣椒生长及抗炭疽病的影响
“崔黄叶”趣话
《飞鸟集》节选
早春菜定植前后,该怎样管理
预防春茬蔬菜畸形果三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