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前一课”培育中国心智*

2021-12-03尚媛媛

江苏教育 2021年44期
关键词:幸存者南京大屠杀审判

连 凯 尚媛媛

“行前一课”是南京市教育局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紫金草国际和平学校”公益教学项目合作共建的教育活动。南京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南外”)对这一教育活动进行了校本化拓展,形成爱国主义教育校本课程。该课程由校内学习和校外实践两部分组成,旨在结合南外学生发展特点,从本地资源出发引导学校毕业生多维度触碰、了解、分析发生在南京的这段历史,深化对家乡和祖国的认知,丰富对家乡、祖国和民族的情感,强化维护祖国利益的意志,从而培育中国心智。

一、走近历史真相,深化中国认知

相关历史知识是“行前一课”爱国主义教育校本实践课程校内学习的主要内容。学校针对这段特殊的历史背景,设计了系列主题课,其中包括围绕东京审判展开的“历史的审判和平的奠基”一课。课上,教师展示《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等大量史料,让学生了解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以及有关东京审判的法理基础、审判过程以及历史意义,让学生理解审判的正义性以及二战后人类对历史的反思。同时,教师向学生讲述审判过程中中国法官梅汝璈的几个故事,展现当时中国代表以国家民族的利益为先,据理抗争的傲骨和风采。学校还邀请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开设讲座,带着学生一起认识德国外交档案,通过大量一手资料,从“德国视角”了解历史真相。

“行前一课”爱国主义教育校本实践课程的校外实践地点主要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及相关历史遗迹。学生于此接触大量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史实资料,包括遇难者遗物、美国牧师约翰·马吉在当时使用的摄像机及胶片、战犯的死刑判决书底稿、中国老兵的战地日记,以及陈列在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的日军妇科检查用具等。

史实资料让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南京所经历的黑暗而沉重的历史,感受中华民族曾经遭受的重大创伤及其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凝聚力,有助于他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深化中国认知。

二、采访记录历史,内化中国情感

生成基于爱国主义的中国情感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复杂过程。鉴于此,“行前一课”爱国主义教育校本实践课程创造机会让学生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面对面。课程中,学生慰问、采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并将采访记录翻译成英文,制作成时长约5分钟的黑白纪录片,以这种独有的方式向大家转述幸存者眼中的那段历史。幸存者老人讲述过程中的诸多细节都给学生的内心带来极大的震动,学生们表示作为一名中国人、南京人,应正视历史、不忘历史,把历史事实讲述下去,这是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

对话亲历者,让学生直观感受历史的回响,其情感与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同频共振,产生共鸣。学生与亲历者对话,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归属感和热爱感油然而生,真切体会到所有中华儿女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真挚情怀,内化了中国情感。

三、借助多元形式,强化中国意志

中国意志指的是对中国和中国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行前一课”爱国主义教育校本实践课程从青少年特点出发,以完整的课程设计、多元的呈现形式、丰富的体验实践,引导学生与历史对话。课程中既有视觉冲击力强烈的实地参观、纪录片观影,也有直抒悲愤情怀的英文版拉贝日记朗读,还有充满理性思考的史料阅读交流。课程让学生从不同维度“触摸”这段历史,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强化每个参与者的中国意志。

例如,2020年的“行前一课”爱国主义教育校本实践课程在7月7日这个特殊的日子举行,并与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合作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包括:在公祭广场为遇难同胞默哀、献花,撞响和平大钟;参观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名单墙前,听幸存者老人讲述家族的悲惨遭遇;观看纪录片《张纯如》;听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专家的讲座;亲手制作和平之花紫金草;等等。

“行前一课”爱国主义教育校本实践课程形式生动多元,贴近学生心理发展和认知特点,让学生对历史事件有了深刻的认识,对家乡、对国家产生更为坚定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也让他们更明确了要把珍爱和平的理念传递给更多人的信念。

“行前一课”爱国主义教育校本实践课程将具体、鲜活的地方爱国主义历史文化资源与学生即将迈入大学之门这一成长阶段相结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用学生熟悉的环境开展教育活动,其目标不只是组织学生学习一些历史知识,或是参加几次实践活动,而是希望他们能在毕业之后将这段不同寻常的学习经历转化为精神养分,日后无论身处何处,都能牢记这份“悲壮崇高体验”所赋予的精神动力,永葆民族心、民族魂。“行前一课”,作为毕业生奔向新起点前的最后一课,以其特有的课程内容和形式映射出爱国主义教育要求,涵养着年轻学子们的“中国心智”。

猜你喜欢

幸存者南京大屠杀审判
审判执行不停摆 公平正义不止步
Chapter 20 Extreme torment 第20章 极度惩罚
南京大屠杀80周年谁的记忆与谁的哀恸
在日军南京大屠杀中拯救生命的“华小姐”
“慰安妇”幸存者黄有良离世
“五个到位”推动未成年人案件审判试点工作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侨界寄哀思
巴总统总理挺过审判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