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十八大以来的脱贫攻坚经验

2021-12-02任辰洋

农技服务 2021年4期
关键词:攻坚总书记精准

任辰洋

(河南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3)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部署,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立足我国国情,把握减贫规律,出台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站在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大艰巨任务的新起点,回顾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实践的伟大历程,准确把握脱贫攻坚伟大奇迹的成功经验,对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1 脱贫攻坚历程与取得的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把脱贫攻坚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挂帅、亲自督战下,开启了以2020年彻底消除绝对贫困为主要目标的伟大脱贫攻坚新征程。经过八年精准扶贫,新时代脱贫攻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1.1 脱贫攻坚历程简要回顾

新时代脱贫攻坚大约经历了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到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稳步攻坚克难再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三个历程[1]。党的十八大鲜明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必须时不我待抓好脱贫攻坚工作。2012年底,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2],承诺“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2],拉开了新时代决战脱贫攻坚的序幕。2013年,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创新了扶贫工作机制。2015年,党中央提出推行脱贫成效“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明确了脱贫攻坚的实施路径和目标任务。2017年,党的十九大把精准脱贫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进行全面部署,锚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聚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决战决胜脱贫攻坚。2020年,为有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特大洪涝灾情带来的影响,党中央要求全党全国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做好“加试题”、打好收官战,信心百倍向着脱贫攻坚的最后胜利进军。期间,党中央和国务院围绕“扶持谁”“扶什么”“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问题,出台了《全国连片特困地区分县名单及其说明》《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关于做好新一轮中央、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通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从政策、工作、制度等方面对精准脱贫攻坚进行了超常规布署。

1.2 脱贫攻坚取得的主要成就

八年的脱贫攻坚战,党领导带领人民披荆斩棘,发扬钉钉子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3]。实现了现行标准下9 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作出了关键性贡献;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踏步赶上来,整体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脱贫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增添了自立自强的信心勇气;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2 脱贫攻坚主要经验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标志着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已历史性地画上句号。但我国农村发展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宏愿、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我国农村还存在相对贫困,我国的减贫事业任重道远。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我国需要借鉴脱贫攻坚战取得的成功经验,才能达到费省效宏地完成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艰巨任务。

2.1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队伍建设

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复兴的政党,是国家意志与人民意愿的“传声筒”,具有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领导作用。坚持党的领导,是推进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根本原则,也是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战脱贫攻坚,积极发挥党的先锋号召力,共同发挥党中央和各级党组织的协力作用,确保了各项扶贫政策落地落实,为打赢脱贫攻坚凝聚了信心、民心、决心。因此,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化对党中央制定的重大方针、出台的重大举措、规划的重大项目的充分认识,强化责任担当,确保党在乡村振兴的政治保障作用的实现。“致富不致富,关键看干部。[4]”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各级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发挥了领导带头作用。因此,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必须加强干部政治思想作风建设,去除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消极、软弱、涣散现象,提高干部解决具体复杂问题的能力,调动干部参与乡村振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发挥各级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引领群众干的重大作用。

2.2 坚持群众主体,增进民生福祉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不仅是推动我国脱贫攻坚实践不断向纵深处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时也是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累累硕果的最终受益者。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脱贫攻坚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让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广大人民现实生活中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5]”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党把贫困群众的需求、困难、期冀作为落实扶贫行动的“风向标”,把贫困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诊断脱贫成效的“检测剂”。因此,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紧紧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活难题,紧紧围绕“三农”发展短板、城镇改造难题、特殊群体困顿等问题,切实精准制定落实各项措施,着力发展资源向最需要最关键的地方和环节倾斜,以便最大程度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3 坚持精准方略,确保高质脱贫

打好脱贫攻坚战,必须坚持各项脱贫扶贫政策精准落地,确保脱贫攻坚有高招、出实效。习近平总书记曾生动地指出,扶贫必须要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坚决反对“大水漫灌”,积极实行“精准滴灌”,落实精准扶贫工作,必须以“真扶贫、扶真贫”为根本准则,在“精、准、严、实”上同步发力,摸清贫困人口数量,了解贫困地区分布,找到致贫根因,划分贫困程度,遵循“四个切实”,做到“七个强化”,从而确保做到真脱贫、脱真贫,实实在在地解决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面临的穷苦窘境。为此,提出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六精准”要求与“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五个一批”分类脱贫方略,确保了脱贫攻坚目标的如期实现。因此,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务必要把握好“精准”两字,坚持精准方略,有针对性、目标性、高效性,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做好系统化、高质量化和高效率化政策规划,立足民情、镇情、村情、户情,找出制约根子、开出发展方子、用对实施法子、走出振兴路子,确保乡村振兴目标高质量实现。

2.4 坚持扶志与扶智并重,激发内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解决好贫困人口存在的思想精神贫困问题,激发其脱贫内生动力是保证脱贫攻坚顺利开展的关键。为此,采用“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输血”与“造血”等多种方式,积极引导脱贫对象转换思想观念,提高脱贫信念,激发自强不息、自力更生、埋头苦干精神,培育“我想富、我要富、我能富”的强大内生动力,实现了贫困人口“脑袋子“与”钱袋子“的双提升。因此,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务必要坚持促“富”与促“志、智”结合,彻底转变“等、靠、要”等旧有观念,摒弃“懒、卑、贪”等不良思想,提升乡村群众的自我发展意识,调动发挥乡村干部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大力激发乡村各方内生动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筑牢群众思想根基。

2.5 坚持政府与市场相融,凝聚多方力量

脱贫攻坚是一项及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和市场功能的双重作用,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协同发力,构建起全社会踊跃参与的大扶贫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就必须要汇聚各方力量,让“大家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6]。为此,脱贫攻坚中,我国坚持大扶贫格局,充分发挥政府主导职能作用,强化了扶贫政策的顶层设计、扶贫资源的有效配置、扶贫过程中的监管机制等的建立;充分发挥市场功能在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有的全国上下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凝聚社会各方力量,构建了不同地区、部门、单位之间心连心、手拉手、肩并肩的社会扶贫体系,形成了党政军民学一条心、东西南北中一股绳、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全社会人人参与、人人尽心、人人尽力的良好格局。因此,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必须坚持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协作融合力量,集聚政府、市场、社会力量,形成全社会合力推进乡村振兴的大格局。

3 小结

纵观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走过的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和积累的成功经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所讲“靠的是党的坚强领导,靠的是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靠的是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坚守执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3]”站在新时期开启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振兴的新起点,脱贫攻坚积累的成功经验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应具有重要启示借鉴。

猜你喜欢

攻坚总书记精准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习近平总书记论守初心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把对总书记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工作动力
精准的打铁
习总书记“下团组”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精准扶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