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山水画“空灵”之谓的欣赏、解码与批评

2021-12-02陈政雄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空灵山水画意识

陈政雄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汕尾 516600)

一、虚与实,“空灵之境”的意境美

中国画创作的指导思想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有着“自然学习,向灵魂学习”的完美融合。特别是山水画把自然的白云和画中的“天空”联系在一起。山水画以其独特的形式代表着中国人的普遍意识。中国画中的精神是真实的,是虚幻的,反映了中国文学的伟大哲理。以下将从宗教的角度分析中国山水画的“空白”精神的内涵和思想的根源。

“空白”是一幅画中最虚的部分,没有一点笔墨和颜色。以前的人说是“没有画的地方”,也就是“黑色、晒干、淋湿、吞噬”的六种颜色。正如宗白华所说,空白乃灵气之处。中国各年龄的艺术家说他们把绘画中的空虚表现得非常不可思议。例如,“白色是黑色”“颜色不行”“山水”“笔够不着”等。空白已经成为山水画的重要表现形式,受到历代画家的高度评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状态呢?

中国艺术家用自己的“精神想象”创造了时间和空间。参考了丰富的重要概念,在虚实结合的幻想和现实中,中国艺术十分重视这一方面。艺术之美在于没有笔、没有画、没有空位。这是白色部分包含有意义的世界。

“利用这个有意义的世界也是制造气氛的重要手段”,氛围的形成是各种艺术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特定的艺术形象和艺术爱好。宗白华主张“氛围的决定”。艺术家的形象是真实的。由图像形成的图像边界是虚实结合的。艺术家不是用山川,而是用艺术来反映一切。表现了主观生活体验和客观自然景观的融合和渗透,形成了飞跃,形成了活泼深邃的精神领域,即艺术的“境界”。意境中的虚无状态是虚无、秘密、难以理解、难以沟通的状态。大部分真正的美丽来自“虚空”。在营造氛围上,中国山水画不仅注重形象的外在,更注重画面的内在,形象意义与理论密切相关。

在中国的历史上,我们重视文化。空白对于形成山水画形式的审美意识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会产生图像和相互回声,还可以产生整体对比度的线性节奏和强烈的节奏感。黄宾虹说:“在棋盘上留下空间的话要小心。”虚无是龙画中的地位,是中国山水画形式美和构图的重要因素。画面的空白达到了一定境界之后,文人画家展示了相对不同的构图和技法。留白的重要性充分体现在南宋画家的作品中。他们创建的“角度”结构模型创造了与灵魂相距甚远的环境,大大扩展了传统景观的表现力。例如,临河艺术的图像是连续的大石头,有的是小石头,大石头上有树木,树上有亭子和一些楼阁。从远处很容易看见山,下面有小河。这幅画巧妙地利用了广阔的空间,形成了一座雾蒙蒙的群山。

一幅山水画的难点在于大气。李嘉莲提出了“创意工匠”的概念。他说要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表现气氛,传达感情。“知黑护白”在画中经常被用于制造虚拟环境。通过对形象的补充相比,主题更生动,魅力更简单、更丰富。木头、石头的排列应该是密度和密度的交替,虚实结合是绘画的本质,附近的树木、石头的排列应该是密度的交替,房子是用来填补空间的。另外,还有“空”的部分,即绘画中的“空虚”。这样的虚无在想象中活着,触发完整的现实,形成流动的美和理想的美,形成无限的兴趣,使整个作品更加有意境。

二、“空灵”之境的文化载体

中国的文化自古以来就有着传统的想法和世界观。我们认为人和自然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我们把宇宙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人和自然是有血缘关系的。这种“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为中国山水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山水画的最高境界不是真实再现客观的东西,而是营造和谐的氛围。这是中国山水画的最高价值,真实且自然,客观地表现山水是山水画最重要的描绘对象。

俗话说:“智者以精神发展,智者以心交流。”据谚语说,山川形体端正,仁者乐道,换言之,山水画就像自然山水,使人心旷神怡。这是一种审美的喜悦。中国山水画的兴起,是传统的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和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共同产物。从宇宙天地到人本身,展示人的理想心理和人格。传统的儒家体现的不仅是道德观念,也是一种优秀的审美世界观。孔子有一个比喻:“智者如水,好人如山。”这句话把自然和人类的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智者可以从水的印象中看到自己的特征。另外,友好志士可以从山的形象中找到自己的特征。看来人的呼吸应该和天地的空气相结合。正如“林泉高原”所说的那样,“夏天的山是苍翠的,秋天的山是明净如妆的,冬天的山是惨淡的。”

道教起源于对自然神的崇拜,以最纯粹的形式表现自然。最高的智慧不是理解和控制对象以外的客观规律,而是尽量结合对象的经验和理解,道家的哲学精神完全转化为中国艺术的主体精神、艺术灵魂。画家用道家的眼睛观察宇宙万物,仔细观察自然,强调“神和物”,感受自然之美和神秘。绘画不仅限于同一个时空的写实,通过记忆,经过思考,表现山水,努力表现“与神的相遇不是与神的视觉和知识的邂逅”这样的自然状态。这种建筑空间的艺术表现力很妙。如用中国山水画独特的透视原理表现来看,宗炳山水画理论中的“智”“言”“超神”思想是新美学的发展,是佛教与道教结合产生的审美意识山水画。

禅宗是佛教推动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禅宗和道教没有对立。儒、道、释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禅宗的本质是“直指人心,不立文字”。也就是说,“洞察”的秘密比道家的要高得多。通过儒、道、释、印的有机结合,禅宗的神秘哲学精神形成了观察宇宙、观察人生的思维方式。

中国山水画的精神内涵和心理状态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财富。从审美的理想和宗教文化的角度看,中国的山水画具有虚实、自然和艺术的特点。因此,有必要了解他们的艺术精神,了解山水画艺术的本质特征,探究艺术家创作中的心理过程,探索艺术创作的思想根源。

三、“空灵之境”审美意识的完善与提高

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意识源远流长,独特的审美氛围塑造了现代文化和山水画的审美意识。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意识是受传统哲学的影响而产生的。他们从主题的理想自然美出发,将审美对象的意义扩展到世界万物的“美”,通过自然的形象展现艺术家的精神,就像老子的“无形自由”,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和“智者静,万物之镜,天地之镜”,不仅限于山水画家的浅显画面,他们自己观察现象后分析存在认识和理性的认识是统一的。重视山水画的“神韵”的审美意识,强调“精神”的审美境界,如“以形式描写精神,面向理想的个人方案”,向外部学习,从大气中提取灵魂。真实的场面在精神上是“生命的延长”。现代画家黄宾虹的创作具有常人看不到的精神和魅力。“浑厚华滋,画贵有‘内美’”等绘画理论也受到了传统哲学的影响。中国山水画的“神韵”和“精神”在传统美学中具有唯心主义色彩,概念氛围很好。

另外,佛教和儒家通过山水画加强了人与自然的认识,对中国传统的审美意识产生了更深的影响。例如,佛教中的“宝物”在各种场合被称为“宝物”,看不见的洞被称为“穴”。因为颜色和气是一体的,是相等的。中国山水画中水墨被称为“色”,空白被称为“白”。山水画是“空气中的颜色”和“织物”中的“空气中的颜色”。中世纪的儒家学说显示了以“乐”为美的思想及其意义。他们对美的理解体现了美的灵活转化和功能,丰富了山水画家对美的理解。山水画家的表现方法和风格独特,春山町的松刀佛像突破了传统的理学课程,在松软湿润的土地上清楚地呈现出云雨中的山峰。随着云的变化,远处的山变得模糊,与中间的云石重叠,形成高度和深度。激烈色彩的特写,用雨水填满远处的岩石和树木,形成了“变幻神韵”的奇观,佛教以外的艺术领域受到佛教和儒家思想的影响。佛教、儒教在意味深长、虚无的艺术领域促进了山水画的审美意识,形成并改善了中国画独特的“神韵”和“虚无”的艺术风格。在传统哲学的特定语境中,中国山水画家在“有限”中看到“无限”,从“无限”中回归“有限”,好像给了人们快乐的答案。

没有固定的形状,各种类型的“山水是无形的”,是山水画家对自然山水的理解,静思和艺术生活是对创作永恒原则的理解。这种“空”的艺术形式是审美的形式,让你吸收全世界山川的“有”,是中国山水画的“境”的艺术表现。没有任何图像和边界的延长。正如佛教《心经》上所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山水画的初衷是境界高、简单、印象深刻、空间大、引人思考。

天空有大的空洞吗?这是一种超越理性和想象的无限想象,在有限的空间里表现更广阔的时空。这种审美形式只能在中国传统哲学的土壤中产生,只有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才能体会。

从五代到明清,中国山水画的理论和技法逐渐成熟起来。在这期间,画家们向前迈出了一步。山水画的表现巧妙地运用了道家的“天道”哲学、佛教的“心境”哲学和儒家哲学,表现了作品的内涵。唐代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审美思想。在唐代,巨石伸长,让人感受到万物的生命力。这座美丽的山的形状、所有的自然现象都在发生变化,似乎一切都在复活。这是因为艺术家超过性的审美范畴,某种程度上人格化在各种自然现象中,外来文化以其“清心”“无障碍”“非法”的独特性,提高了当时画家的审美意识和创作观念,使山水画发展到了更加细腻的境地。隋唐以前,山水画严格的艺术风格发展到了更为微妙的状态。也就是说,水平方向形成了自然而深邃的艺术帝国。在这个时期,画家们在使用语言、庙宇等技法和各种花纹时,还强调了“神韵”和“神”的审美意义。

四、审美的至高境界

古代山水画家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民族特色的审美意识、鲜明的审美情趣、艺术表现的氛围成为中国山水画审美的最高境界。凌云是以道教的“气神”为主题的山水画,山水画的笔触和色彩技法更加生动。气韵是宏世界的美和气质,东方的徽是以“东方”的概念为范本,以“画寸眸之明”为印象的视觉表现。在笔墨的变化和颜色的表现上,限制纵横的变化发挥生命力,受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意识从单纯的技法提高到了环境。山水画的“气”说是对“画境”的追求。如果没有中国山水画的灵魂氛围,山水画就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加深人们的兴趣。气氛也会引起人们的共鸣。这是心与万物合一,也是心与万物相互升华的最高境界,是超越生命的哲学意义和宇宙意义,以及特定形象的更宽的艺术空间。

随着禅宗“气韵”的加入,中国山水画的技法和理论逐渐丰富,形成了完善的美学理论体系,实现了“气韵”和“意韵”、画家的生命和自然生命力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画家的“智慧”和“心源”。

中国山水画的意思是山水画家为了感受大自然的韵律和节奏而制作的禅宗山水画。画家说:“要想玩八卦之心,就必须走遍天下进行观察。”他以“映照万物,包容万物”的态度把天空放在空中,看着地面,“神灵”像云一样出现,天空和雾呈现出悠长而深邃的“神韵”气氛。

五、结语

中国山水画的“神韵”和“精神”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意识和终极的审美价值。他们有着传统的审美意识,创造了独特的审美世界。在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下,中国山水画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审美价值这一艺术理论设计逐渐丰富和完善,形成了完整而独特的审美观念。为实现艺术方式革新和突破,中国现代山水画家必须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研究,重视中国山水画美学的真正重要性。通过寻找新的创作思想和表现形式,中国山水画可以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猜你喜欢

空灵山水画意识
空灵清爽 蓝色仲夏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山水画的写生观及价值初探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艾如:暖如一抹秋阳
艾如:暧如一抹秋阳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程灿山水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