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2021-12-02马艺玮

今日健康 2021年6期
关键词:偏瘫康复家庭

马艺玮

(柳州市柳江区人民医院,广西 柳州,545100)

脑卒中作为一种急性局部脑血管疾病,具有极高的发病率、致残率以及致死率等特点,同时其引发的并发症多而复杂难治,且二次复发概率偏高[1]。有数据统计表明[2],占比约80%以上的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功能锻炼及康复训练完全交由家庭成员负责,家庭已经成为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的重要场所。普通的生活照料难以帮助患者恢复心理及生理各项功能,无法对病情预后及生活质量进行改善,因此患者自身及家庭成员对脑卒中康复知识、护理技巧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家庭康复护理的质量[3]。学习专业的康复知识,开展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结合过往相关文献资料,作出综述,内容如下:

1 家庭康复护理的必要性

1.1 节约经济支出

脑卒中发病大多十分危急,实施静脉溶栓是治疗该疾病的最有效方式之一,越早的溶栓,抢救治疗效果越好。从发病时通过120救护车进行转运急救至院内各项抢救措施,加上后续住院治疗的各类费用,一旦家庭经济难以支撑,便直接影响患者病情康复。并且当家庭成员作为家庭护理的主要成员时,其护理水平与康复效果有着重要相关性,而患者家属能否快速掌握康复知识技能,不仅决定患者受到的护理质量,更决定于家庭环境是否以生理、心理、社会等多层面为切入点进行护理干预,降低高额医疗费,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4]。

1.2 改善生存质量

家庭康复护理能够将患者在护理干预中的角色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最大程度提升患者自护能力。舒小珉[5]等学者作出相关研究,针对120名脑卒中偏瘫患者开展分组实验,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家庭康复护理模式,并于护理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康复护理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得出,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均高于护理干预前,且实施家庭康复护理的干预组分值升高更明显,P<0.05;并且干预组治疗依从率为68.88%,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7.45%,P<0.05。因此得出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家庭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肢体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2 家庭康复护理的重点

2.1 生活护理

(1)环境护理:提前购置硬板床并于床四周安装护栏,以免患者坠床、跌落,有条件的家庭可安装床头呼叫铃,以便于发生紧急事件时呼叫;保持床上用品干燥整洁、柔软光滑,严格控制室内温度、湿度在舒适范围内,家具家电及物品用品合理摆放。地面可选择铺设地毯、地垫等,做好防滑工作;除去门槛、门栏等地面障碍物;调整梳妆台或洗漱台的高度,并对卫生间进行适当改造,放置清淡的熏香去除异味;浴室内墙壁上安装扶手,播放曲调舒缓柔和的音乐,定时开窗换气,维持室内空气新鲜且光线良好[6]。(2)饮食护理:根据患者个人喜好,定制个性化饮食方案,合理安排饮食,保持低盐低脂,禁食辛辣性食物,戒烟酒,并指导患者多食新鲜水果蔬菜,避免因长期卧床而引起便秘的问题。针对存在吞咽困难的患者,将水果蔬菜捣成糊状后再进食,保证每日营养摄入均衡[7]。

2.2 体位护理

偏瘫患者需长期卧床休养,体位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相当重要的一环,照顾者应尽可能做到每隔2小时更换一次体位,避免发生肌肉痉挛、关节萎缩等各种并发症问题。更换体位具体操作如下,健侧卧位时:保持患者身躯肢干与床呈直角,胸前摆放软枕,将肩膀前伸,胯部、肘部伸展,患侧下肢垫长软枕,向前屈膝屈髋,呈踏步状,使患足与小腿保持90°角,使足部完全置于软枕上,且不内翻至枕头边缘;仰卧位时:枕头与床的角度低于30°,将患者肩关节前伸,腕关节背伸,自然张开双手,在患侧上肢及肩胛部位垫软枕,膝下、足下无需垫软枕[8]。

2.3 心理护理

脑卒中患者由于病情康复期较久,且肢体、语言表达能力出现障碍,日常生活过于依赖家人,常表现为沉默寡言、情感淡漠、缺乏积极主动性和治疗信心,心理上极易产生悲观消极、焦虑抑郁甚至绝望等不良情绪[9]。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淡化患者角色,家庭成员应多陪伴患者,予以关心和理解,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变化,满足其心理需求。根据病情程度选择适宜的家庭活动,如看电视、读报纸、听广播、下棋等,充实患者康复期较乏味的生活,感受家庭氛围的温馨和美好,坚定战胜病魔的信心,以更好的身心状态完成家庭康复护理工作。

2.4 康复锻炼

功能康复锻炼是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正常生活方式的首要步骤,而早期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对降低脑卒中患者致残率有着重要影响,能够最大限度恢复患者肢体活动和生活自理能力[10]。家庭康复护理的功能锻炼可在日常生活行为中开展,包括吃饭、梳头、握手、洗漱、如厕、更衣等。自主穿衣时指导先穿患侧再穿健侧,鼓励患者自行拿取所需物品,加强患肢手部抓握屈曲等功能。肢体康复训练:肌力1~2级的训练:以被动运动与肢体按摩为主,由远至近实施向心性按摩,保持动作舒缓轻柔,避免刺激痉挛肌群,按摩后对各关节实施被动活动,由健侧至患侧,幅度由小到大,以不造成患者疼痛为度,循序渐进,每天2~3次,30min/次;肌力3级及以上的训练:以主动运动为主,患者自行开展握拳、床上转移、桥式运动、膝关节运动以及收踢腿等锻炼方式。逐渐过渡至坐位平衡训练、站位平衡训练以及行走平衡训练[11]。①坐位平衡训练:屈膝依靠臂架坐于床上,逐步训练移除支架。在床侧或床尾设置围栏借力坐起,增强躯干肌肉收缩力以及坐位平衡力。②站位平衡训练:使用手杖或在特制的康复训练双杆中进行,健全的腿先承重,缓慢过渡至患肢,逐渐训练至两腿交替承重站立。需有家属陪同及扶持,防止发生意外跌倒。③行走训练:初期需进行搀扶,逐渐过渡到独自行走,并及时纠正行走时不正确姿势,主动做屈膝及髋关节背伸动作,独立行走时可选择材质轻巧、坚韧、长度合适的手杖作为辅助,以防发生跌倒摔伤意外事故。

3 小结

家庭康复护理为脑卒中偏瘫患者提供便捷高效、综合连续、经济价廉的康复服务,从日常生活中的优化家庭环境、制定科学饮食、舒适体位管理以及心理情绪建设等多方面进行护理干预,结合科学的功能康复锻炼,显著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和心理障碍,消除负面情绪,提高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病情快速康复。

猜你喜欢

偏瘫康复家庭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家庭“煮”夫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寻找最美家庭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寻找最美家庭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