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兆早产孕妇保胎期间的心理特点与护理干预进展

2021-12-02牙艳玲

今日健康 2021年6期
关键词:保胎心理特点先兆

牙艳玲

(东兰县人民医院,广西 河池,547400)

先兆早产是产科常见病症,主要是指妊娠≥28周且<37周时,引起至少10min一次的规律宫缩,对孕妇以及胎儿均会造成严重影响,存在较大风险[1]。随着我国“二孩政策”逐渐开展,生活压力不断加剧,越来越多职业女性选择晚婚晚育,孕龄过大造成先兆早产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孕妇感染风险较大。目前针对先兆早产孕妇尚无明显有效的方式预防早产发生,但可经过抑制宫缩,加强对先兆早产孕妇监测与护理,达到有效延长孕龄,增加胎儿存活率以及生活质量的目的[2]。但因长期住院以及对胎儿的担心,先兆早产保胎期间孕妇极易产生心理上的副作用,进一步加重负面情绪;而负面情绪会造成孕妇应对早产刺激、家庭、压力等危机能力下降,影响保胎效果[3]。故针对先兆早产孕妇保胎期间,护理人员应对孕妇心理特点给予更多关注,并采取针对性、个性化护理干预,以缓解其负面情绪,提升保胎效果,提高其生活质量[4]。故本文就先兆早产孕妇保胎期间的心理特点与护理干预进展做一综述,为日后临床护理保胎期间的先兆早产孕妇提供理论依据。

1 先兆早产孕妇保胎期间心理特征

1.1 先兆早产孕妇保胎期间心理弹性

先兆早产孕妇保胎期间心理弹性整体水平较差。先兆早产对孕妇而言是一个重大应激事件,给孕妇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而引起不安、焦虑等负面情绪,以此降低其心理弹性水平。心理弹性为孕妇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发生的主要因素,心理弹性越佳,其负面情绪程度越轻。妊娠期的压力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患者焦虑、消极心理,造成负面情绪反应,以此削弱心理弹性水平。相关研究显示,神经质是影响先兆早产孕妇心理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5]。神经质得分越高的孕妇在面对先兆早产时,其心理波动越大,针对症状改善也更为敏感,极易引起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且此种负面情绪更为持久,先兆早产孕妇心理弹性水平越低。

1.2 先兆早产孕妇保胎期间心理特点

1.2.1 紧张、焦虑以及依赖性增加

先兆早产孕妇多采取急诊的方式入院,无任何思想准备,其在心理上极易产生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因孕妇长期保胎需卧床休息,极易导致自理能力人为降低,显著增加孕妇依赖性。相关研究显示,确诊为先兆早产的孕妇,在行动上则变得更为小心,长期的卧床休息会增加依赖性[6]。

1.2.2 预期性悲哀、绝望

早产儿出生后常会带来多种不良并发症,例如新生儿死亡、窒息、畸形、以及颅内出血等,对新生儿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会使孕妇及其家属造成绝望的心理倾向;针对生育畸形、存在不良孕产史的孕妇,则常伴有预期性悲哀情绪[7]。

1.2.3 逃避现实心理

逃避现实的否认心理以B超诊断胎儿不正常的孕妇最为多见。因突然面对残酷的现实,孕妇常不愿相信不幸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引起逃避现实的心理状态。针对以上心理特点,随着其文化程度越高、年龄越大、孕周越小的孕妇,其逃避现实的心理表现越为严重,对婴儿期望值越高[8]。

2 先兆早产孕妇保胎期间护理干预

2.1 Roy适应护理模式

Roy适应护理模式主要是指护理学家罗伊所提出的系统性护理理论,主要是通过控制刺激、降低以及提升患者适应能力,进而达到提升患者治疗顺应性的目的[9]。 Roy适应护理模式:(1)音乐疗法:依据患者喜好选择慢节拍、旋律柔和、中低音调的音乐。(2)正性心理暗示:由专业护理人员实时相应的心理护理,使用激励性语言暗示孕妇,并加强与孕妇之间的交谈,以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提升其适应性反应力。(3)家属支持系统:对孕妇家属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以获得家属支持。赵杏珍、朱佳蕾、沈丽青[10]等人研究显示,对160例进行保胎治疗的先兆早产孕妇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以及Roy适应护理模式,干预组孕妇并发症、新生儿不良结局均低于对照组。

2.2 强化护理干预

强化护理干预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专业护理措施,其是以循证护理措施为基础,给予患者强化护理干预,进而使其护理效果得以提升。强化护理干预:(1)基础护理:确保患者卧床休息、禁止其性生活与剧烈运动;密切监测孕妇生命体征;做好环境护理,促使孕妇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2)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讲解保胎相关知识,给予患者鼓励、安慰;与孕妇进行交感、沟通,正确评估其心理状况,并采取针对性心理干预。(3)用药干预:对孕妇进行用药指导,协助其完成常规检查,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若发现异常需立即汇报医生处理。(4)饮食干预:依据孕妇饮食喜感、营养状况合理搭配营养餐。施围群[11]研究显示,对86例先兆早产孕妇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以及强化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保胎成功率、足月分娩率均高于对照组。

2.3 综合护理

综合护理是对整体护理水平提升的客观要求,可在基础治疗同时促进患者恢复,其可有效缓解患者紧张情绪。综合护理方式:(1)心理护理:对孕妇进行入院宣教,采取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对其焦虑进行评分,使用数字疼痛分级法对其疼痛进行分级。分诊前需与产妇积极沟通,并随时进行心理疏导。(2)卫生护理:对病室环境进行干预,及时更换床单以及护理垫,以减轻孕妇不适感,并发放会阴护理宣传册。(3)人文护理:给予孕妇围产期教育手册,并开展新生儿护理培训班;依据孕妇需求播放适当的轻音乐。(4)饮食干预:提供个体化饮食指导,并进行相应的护理宣教,监督孕妇膳食状况,并提醒其合理营养进食。徐萍、吴晓艳[12]等人研究显示,对92例先兆早产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以及综合护理干预,干预后,观察组STA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3 小结

先兆早产孕妇保胎期间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紧张、焦虑、依赖性增加与预期性悲哀、绝望以及逃避现实心理等特点,其主要由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严重影响保胎效果,降低孕妇生活质量。故针对先兆早产保胎孕妇可给予Roy适应护理模式、强化护理干预、综合护理等缓解其负面情绪,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面对治疗,进而提升保胎效果,改善妊娠结局。

猜你喜欢

保胎心理特点先兆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观察
中药保胎 安全疗效好
先兆流产,别害怕
保胎这件事 真是《坑娘》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夏困当心中风先兆
妊娠母猪保胎技术要点(上)
宫外孕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