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腔镜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治进展分析

2021-12-02唐晓菊

今日健康 2021年6期
关键词:腺肌病子宫出血宫腔

唐晓菊

(横县妇幼保健院妇科,广西 南宁,530300)

异常子宫出血指的是女性经期出血量、经期时间、周期频率、规律性发生异常变化、来源于子宫腔异常出血的情况。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主要表现为月经过多、不孕、不规则出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2]。异常子宫出血分为急性、慢性和经间期出血三个类型,患者发生异常子宫出血会导致生育能力下降,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生理和心理压力。为了保障女性身体完整性,减少手术对机体的损伤,以达到保留子宫的手术目的,因此微创手术成为了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发展方向[3-4]。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宫腔镜在妇科手术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已成为诊断宫腔内病变的有效手段[5-6]。下面本文就宫腔镜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治进展进行了探索。

1 宫腔镜的概念

宫腔镜结构包括了能源系统、宫腔镜、灌流系统、光源系统、成像系统,在使用时可将镜体前部探入宫腔中,通过放大效应细致观察检查部位,获取直观、准确的典型征象[7-8]。临床中宫腔镜作为一种新型微创诊疗技术,能够辅助医师检查子宫内部情况,常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常见病因包括子宫腺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平滑肌瘤等[9]。临床中早期诊断、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对改善预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保障宫腔镜诊疗安全,需严格把握适应证,包括:(1)围绝经期的异常子宫出血;(2)定位或取出宫内节育器;(3)判断是否能够经宫颈取出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4)占位性病变;(5)子宫输卵管造影异常的图像评估;(6)宫腔粘连的诊断和分离;(7)检查病因未明的不孕症宫内病因;(8)妊娠失败、多次习惯性流产的相关宫颈管原因;(9)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

2 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价值

2.1 息肉

息肉是机体组织器官表面形成的赘生物,主要由雌性激素长期、持续作用与女性子宫内膜细胞所致,表现为局灶性组织增生,恶变可能性较低,大多为良性病变。息肉包括宫颈息肉、子宫内膜息肉,均由上皮细胞增生、血管变异等组织组成。采用宫腔镜诊断息肉能够明确疾病类型,避免病理活检对子宫造成的损伤。临床中应用宫腔镜能够清晰可见单发性、多发性无蒂赘、带蒂赘生物,辅助医师观察息肉外观、形态。宫腔镜诊断息肉时可见病灶无或有蒂赘生物,呈圆锥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颜色与正常内膜相近,无明显差异性,质地较软[10]。如发生出血性坏死,且赘生物颜色较深,呈暗红色,则需进行病理活检明确诊断,观察有无恶性病变。

2.2 子宫肌瘤

良性纤维瘤主要生长在子宫肌底层,大多数肌瘤无显著症状,而子宫肌瘤合并子宫内膜癌病例的月经量会明显增多,患者常伴有痛经表现。临床中应用宫腔镜能够有效发现黏膜下肌瘤,而对于处于宫颈内黏膜下的肌瘤存在一定的漏诊风险。相关报道显示,宫腔镜能够通过内膜组织、肌瘤壁,辅助医师从多角度观察平滑肌瘤,从而作出准确诊断,判断有无蒂部异常[11]。

2.3 子宫腺肌病

子宫腺肌病是异常子宫出血的常见因素,目前医学界就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制尚未达成统一共识。临床中子宫腺肌病与病理检查存在较大差异,这与组织病理学诊断标准具有较大变化有关。在宫腔镜检查中,子宫腺肌病具有下述特异性征象,医师可见宫腔内膜呈充血状态,出血点明显,内膜下血管数目显著上升[12]。如患者病情严重,则可见内膜间组织伴有明显粘连情况,宫腔呈不规则状,部分病例可见内膜组织形似钟乳石,腺体开口较多。

2.4 子宫内膜增生

子宫内膜增生是引起异常子宫出血的常见病因,近年来,国内育龄女性子宫内膜增生患病人数不断增长[13]。子宫内膜增生在宫腔镜检查中具有下述表现:(1)可见局部、弥漫性内膜增厚;(2)纽扣样增生,或宫腔内有大量突起囊性结构;(3)子宫内膜表面不规则;(4)宫腔镜下可见表面分布有较多血管;(5)腺体开口扩张,上述表现符合两项及两项以上即可判断子宫内膜增生。

2.5 恶性肿瘤

子宫内膜增生与不典型病变、子宫内膜癌的鉴别区分难度较大,需通过病理活检明确诊断。子宫内膜新生物较为明显,质脆,且出血量较多,但有时在宫腔内的图像较为模糊,增加了判断难度。子宫内膜癌在早期主要表现为多发性、不规则、质脆的赘生物,血管增生不规则,未见分支状表现,部分可见出血或坏死情况[14]。传统的分段诊刮术诊断子宫内膜癌属于盲视操作,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漏诊情况。采用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癌能够利用宫腔镜直视作用,辅助医师在活检操作中更加清晰、直观地观察颈管和宫腔中的病灶大小、方位、形态、范围,提高活检定位操作的精准性,提高早期诊断准确率。

3 宫腔镜对异常子宫出血的治疗方法

异常子宫出血病例分为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和无生育要求的患者两大类。第一类患者大多为特发性异常子宫出血,一般须接受氨甲环酸、曼月乐等药物治疗,如患者合并贫血,则应及时为其补充铁剂治疗。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术可用于内膜息肉的治疗,肌瘤病例需结合患者的肌瘤部位、分型合理制定治疗方案。非典型内膜增生病例可采用孕激素等药物治疗。第二类患者可采用手术方案治疗,常用的宫腔镜术式包括微波子宫内膜切除术、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全子宫切除术并非最理想的治疗方案,通常不采用,如患者为非典型内膜增生、且伴有恶变风险,则需接受子宫全切术治疗[15]。此外,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术在内膜息肉的治疗中具有较好效果。子宫肌瘤一般推荐使用药物方案治疗,如无明显疗效时可采用动脉栓塞治疗。

4 结语

综上所述,宫腔镜能够直观观察到子宫腔内的病理性变化,辅助医师明确自异常子宫出血发生的原因。与传统的手术方案比较,采用宫腔镜手术具有微创、患者术后恢复快的优势,可作为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首选方法,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和推广意义。

猜你喜欢

腺肌病子宫出血宫腔
猕猴子宫腺肌病动物模型建立初探
中成药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你以为的月经不调,其实是异常子宫出血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对比观察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100例临床观察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6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