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傣族服饰特点及文化内涵研究*

2021-12-01谭举张晓敏

艺术品鉴 2021年30期
关键词:傣族服饰文化

谭举 张晓敏

傣族,是云南边疆有着四千多年历史的少数民族,所处地区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其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等地区,其气候潮湿闷热,一年四季气温差别不大。人们为了应对湿热的气候,往往依山而立、择水而居,服饰选择一年四季并无太多变化,以短衫、畏裙为主,傣族人通常上身着短衫,下身系长裙,整体轻薄简单、淡雅美观,清凉舒爽,既讲究实用,又有很强的装饰意味,极具研究价值。由于聚集地的分布,他们有不同的生活条件和不同的信仰,且服装也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傣族女子服饰分为水傣、旱傣和花腰傣。

一、傣族服饰分类

(一)水傣

栖身于西双版纳和德宏瑞丽区域的傣族主要是水傣。他们水傣女子衣饰首要以紧身衣、薄筒裙为主。这是一个爱美的民族,她们将爱美情趣体现在服饰上,傣家女子穿上量身定制的傣装后尽显女性腰身的婀娜,她们内搭浅色紧身背心,用彩色花边垂直镶嵌,窄袖短衫的袖管又长又细,仅够穿进一只胳膊;紧身外杉长及腰部,后摆还不及腰部;那些齐脚背面的长筒裙,腰身微小,下摆广大;结发于顶,插木梳、鲜花装饰,有用黑色长布包头,也有的以白帕裹头。

(二)旱傣

栖身于德宏大部分地区的傣族主要是旱傣。旱傣与水傣因各自距离水源的远近在地域分布、服饰、住房、洗澡以及农业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旱傣人们一般都会身穿比较宽大肥硕的衣服,在衣服的袖口处,一般会是红绿两色,身下则会着黑色齐膝的短裙。

德宏地域在服饰上,已婚和未婚是有很大的区别,日常生活中穿白色或绯红色的大襟短衫和裤子的都是未婚女子,她们把辫子盘在头上,腰间的围腰饰小围裙,但那些穿上对襟上衣和筒裙的都是已婚女子。

(三)花腰傣

居住在红河谷、新平、元江一带地区傣族主要是花腰傣。花腰傣分成傣雅、傣洒、傣卡等分支,每个分支的服饰各有所长,但壮美华丽的色彩,精美繁杂的配饰,用色勇敢而搭配绝妙则是他们的一个相似特征。花腰傣服饰以自染土布的黑色或靛蓝色为主色调,给人以安定内敛之感,显示出稳重的感觉,但在上衣的袖子、衣襟、下摆等处,绣有一定面积的彩色纹样装饰,明快的红、绿、蓝、黄等高纯度色彩与安定的黑色和靛蓝色形成了鲜明对比,使服饰不会因为深色的基调而显得沉闷和单调,也增添了轻松自然之感。花腰傣服饰色彩处理的精妙之处,在于白色银饰在全身衣饰的丰富色彩中所起到的连缀和过渡作用。颜色的激烈碰撞,若是没有银色的稀释和缓冲,必然会导致过激的色彩冲突而显得生涩和庸俗。

“色能夺目,彩生动感,民族服饰往往能够给人这样的审美感受”,一位民族服饰研究专家曾这样评论过花腰傣服饰。但是,面对花腰傣服饰,这种视觉感观和心理感受简直就是冲击性的。社会学家和民俗学家将花腰傣称为“把历史与艺术穿在身上的人”。因为,服饰把人与自然完美地统一于一身,在古朴中彰显典雅,在厚重中透出细腻,在深沉中显示明快,在静穆中展示流动,在含蓄中流露潇洒,蕴含了时尚元素和美学意蕴。

二、傣族服饰特点成因与历史流变

(一)傣族服饰特点成因

傣族是云南境内一个历史悠久的跨境民族,分布地域较广,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服饰,着装色彩没有贵贱之分,没有对某一色彩只能用于某一阶级或阶层的特殊社会约定,傣族服饰有男性服饰和女性服饰之分,男性服饰于今天变化很大,传统的服饰保留不多,有些地区基本都穿汉装,男子服饰各地差别较大,一般都比较朴实大方,上穿无领对襟袖衫,下穿长管裤,以白布或蓝布包头。但是,在女性的服饰上,各地差别较大,近乎全部的傣族女性穿戴筒裙。

由于云南在边疆河谷地区,傣族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潮湿闷热,主要以水稻种植为主,傣族人民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过程中,经常要横跨河流、沟渠、溪流等下水劳作,为了应对湿热的气候,也为了方便在水田里劳作,所以,他们的服装有着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即穿着轻便的、款式短窄简单、简约实用的服装更加显得实用,风格简单而又整齐、变化不大。素性爱水的傣族人民,居住地的选择一般为低海拔湿润的河道旁边,地理位置、天气前提和生活环境等原因决定了他们打扮的基本功能选择。

(二)穿衣风俗

傣族人民在穿衣作风上本性光鲜,服饰颜色壮丽。其服装制作工艺代代相传,直至今天仍保持着原有的风俗。傣族女子—般到14 岁—16 岁时就能够穿着成年少女的服饰,表露本身已是青春少女。傣族女子的着衣服饰是按照自身的生辰八字算好日子,首要选择在寅虎日、卯兔日穿最佳,她们会约一个村里的同伴一块穿服饰,穿好后要到村边嬉戏一周,平常要穿上一两个小时之后才能脱换。制造服饰是有讲求的,村中遇凶事不适制作,不宜选与自身相冲相克的日子缝制。

每逢傣族村寨有民族传统节日或碰到重要庆典活动,或碰到商人举办项目动工,举行签字仪式时,需傣族主妇穿上民族服装,以此增添民族特色和气氛。当浏览展演时,傣族衣饰颜色会由传统的白色、粉色、浅绿色等素色向大红、亮黄等亮色伸展。另外,很多现代化的因素也融入了傣族服饰格局和造型中,这使得舞台演出更为动人。傣族女性还一个很引人注目的地方,她们的腰际都系着一根精致的银腰带,据说这根银腰带十分珍贵,而且还有很深的一层含义:如果傣族姑娘把这根银腰带送给了一个男孩子,说明女孩已经把心给了这个男孩子。

(三)傣族的历史流变

对云南傣族的研究,从古代就入手了,如“茫蛮部落……妇人披五色娑罗笼”,“皆当顶上为一髻。以青布为通身祷,又斜披青布条”,这里的“娑罗笼”与“通身袴”都指筒裙。“部夷,男秃头,长衣长裙,女椎髻,短衣筒裙。”阐明傣族着筒裙与汗青由来已久。早在汉朝的常豫《华阳国志南中志》就较为细致汇录了哀牢山下傣族的服饰和情形。

到了近代对傣族的研究也没有间断过,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大批的民族文化工作者深入到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收集保留和整理了大量的傣族传统的文化艺术宝贵资料。自20 世纪50 年代以来,汉文化最先被傣族接纳,到90 年代,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转型使傣族地区完成了向当代社会的变迁。外国一些学者也都致力于傣族文化的研究,渐渐构成了拥有一定范围的傣族文化研究机构。近年来,傣族独特的文化有着特殊的吸引力,使得世界的学者都为之着迷。

三、傣族服装纹样与审美意识

美学家李泽厚说:“美感,一方面是感性的、直观的、非功利的,另一方面又是超感性的、理性的,具有功利的。”服饰在造型和颜色上贯彻美学法则,他们围绕着对称与平衡、对照与协调、比例与标准、节拍与韵律、同一与转变等,将点、线、面组合,灵动地应用,到达服饰的最好审美追求,这是傣族人民审美情趣的艺术结晶。

(一)服装纹样

傣族服饰打扮的图案各具特色,传承了傣族原始图案和审美理念所凝结构成的特别纹样的特征。主要为四叶菜、八角花、薄荷、鱼尾、蜂翅、猫脚纹、番瓜子、凤凰花、槟榔叶等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有些服饰还绣有石榴、桃子、丝瓜、冬瓜、莲子等图案,或精致、或抽象、或写意写实,寄意多子,祈求繁盛子嗣。

(二)审美意识

傣族服饰上的吉祥图案精致细腻,颜色丰富,搭配多样,根据地区、身份、场所的差别而各具特色,色彩缤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独具美感,平常所见的动物、植物被勤劳智慧的傣族人民抽象化、艺术化,把他们对生活的酷爱表达在衣服的图案上,给人以美的享受。每件制作精致的衣服都是一件艺术品,独具魅力的色彩图案印证了“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之说,在熟悉和仿照自然的过程当中,傣族人民以奇特的审美理念和高深的技术缔造了独具魅力的服饰文化,其有着极高的艺术成就及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它包含着广大民众的艺术创造和最好审美。傣族人民审美的生活智慧,把生活中林林总总美妙的东西,作为各类设计的总结或标记在自己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相对于通俗的民族服饰和材料将值得人们永远爱护保存。

四、总结

每一件民族服饰背后皆含一定的民族文化内涵,其所体现出的历史文化,恰是当今容易被我们渐渐遗忘的文明,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珍宝,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文化财产,傣族服饰是其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载体,是民族得以保留与成长的基本,是本民族文化的外在的表现形态,体现出本民族的本质特征,并全方位地反映出傣族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传统服饰文化虽然在现今服装时尚大潮的侵袭下可能有不同水平的转变,然而人们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酷爱之情却不曾转变,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这一点无疑是难能可贵的。在时代急剧变革的历程中,我们应尽最大的努力保存这些民族服饰的精华,持续将宝贵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傣族服饰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年味里的“虎文化”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服饰
谁远谁近?
傣族:亲水的民族
构树与傣族传统造纸的保护和开发
试析西双版纳傣族南传佛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