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蓝靛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1-12-01

广东蚕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蓝靛花青素栽培

韩 笑

(延边大学 吉林延边 133002)

由于蓝靛果具有较高的耐寒性,在夏季休眠状态下的枝叶和芽木能耐-50 ℃的低温,花朵能忍受-8℃,所以目前大多数都是分布在我国西北、东北、内蒙古等地,其中以黑龙江省和吉林省最为集中,而且当地还有很多针对蓝靛果加工的企业。蓝靛果在沙壤土、壤土、重壤土的条件下均能正常生长,土壤的酸碱度适应范围较广,pH 为5~7。蓝靛果不仅对土壤和气候等自然生长环境条件的要求不严格,还富含多种氨基酸、碳水化合物、黄酮类成分以及其他各种生物活性材料等,所以在种植行业受到了企业和家长们的喜爱。蓝靛果含有丰富的天然紫红色素,可做果汁、果酱、果酒等。除食用价值以外,蓝靛果叶片提取物含有桃叶珊瑚甙、花青素苷、芸香苷和儿茶酸等成分,具有降低血压、抗癌、抗病毒、治疗肝损伤等功效。因此,我国对蓝靛果的需求巨大,为了满足当前现代化农业以及绿色农业的发展需求,实现蓝靛果销售的规模化、产业化、经济化必然是未来发展趋势。

1 蓝靛果概况

1.1 蓝靛果国外现状

与俄罗斯、加拿大、日本相比,我国相关领域研究起步较晚。最初苏联的学者们主要是针对蓝靛果的形态和地理生态的多样性把蓝果亚种分为16~17 个种,根据形态学、解剖科学、生物化学等各个方面的差异将蓝靛果亚种分为4 个种,不过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认为蓝果亚种只有1 个种,即 L .caerulea。按照我国大多数植物学杂志的资料记载,中国的蓝靛果忍冬属植物品种为 L.caerulea var . edulis。另外,中国的《植物志》也记录了在新疆发现的 L.caerulea var.altaica。虽然俄罗斯、日本、美国都开展了对蓝靛果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综合评价,但是俄罗斯最早进行驯化尝试,20 世纪50年代瓦维洛夫植物研究所就已经对蓝靛果进行广泛的育种工作,建立世界上最大的蓝靛果资源圃,并制定了种质资源评价的标准体系,开始对蓝靛果选育工作。到1998年末,俄罗斯共有17 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并被推广利用,因具有高产、抗寒、风味好等优点使蓝靛果达到了商业化栽培的程度。

1.2 蓝靛果国内现状

蓝靛果在我国东北的许多林区都有分布,野生资源虽然丰富,但对于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评价等研究工作不足,大部分都只是通过实生苗木培育,因此,栽培面积受到了限制。我国对蓝靛果的人工栽培最早于1982年,由当时的黑龙江林业局对野生蓝靛果的忍冬驯化和栽培进行试验,并用多种野生植物的种子来培育大量的实生苗,在多个林场中同时,进行人工种植和栽培[1]。由于育种基础理论知识薄弱,在栽培和技术方面存在着一些困难,导致人工栽培的面积较小。目前,我国对于蓝靛果的研究和开发利用真正只有三十余年的历史。

1.3 蓝靛果育种现状

20 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俄罗斯和日本对蓝靛果育种工作主要是通过野生资源选优,试图通过有性杂交的方式将各种优点集中在一个品种上,虽初获成功,培育出了丰产、抗寒、品质优的品种,并进行大量的人工栽植,但不同倍性种类之间的杂交产量较低,所以目前这种育种方式仍然存在问题。20 世纪90年代末,我国开始从俄罗斯和日本进行引种,收集蓝靛果种质资源。吉林省汪清县复兴镇对于蓝靛果的种植和人工饲养栽培历史悠久,有不少农村村民曾多次尝试将这些野生的蓝靛果果树全部移栽至自家的庭院内且已经成活,不过其栽培的面积很小,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农户们已经成为蓝靛果的种植户,成立自己的种植果园,目前该镇的蓝靛果栽培面积已经超过20 公顷[2]。黑龙江黑河栽培面积已经达到1 333 公顷,是我国蓝靛果人工栽培面积最大的地区。

2 蓝靛果价值

2.1 蓝靛果抗氧化性

蓝靛果含有多种营养元素,其中提取的植物花青素含量高达75.66~100 mg。花青素本身就具有很高的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所以蓝靛果可以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花青素对于过氧化氢、过氧自由基、羟基、超氧自由基等活性氧自由基都具有超强的吸收作用,可以很好地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同时它们还是目前发现的最强自由基清除剂,这充分说明了花青素对健康和生命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

2.2 蓝靛果的药用价值

蓝靛果提取物中的花青素还具有缓解眼睛疲劳、防止视力减退的功效,有助于预防各种癌症、高血压和提升机体的免疫能力[3]。蓝靛果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及其他各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而且它们的含量比普通蔬菜高出几十倍,可以很好地提升人体的自我免疫力和抵御疾病的能力,具有延年益寿的作用。蓝靛果可以清热解毒,加快人体的血液循环,排除体内毒素和废弃物,妇女朋友经常吃蓝靛果还可以排毒养颜,有效减缓皮肤衰老速度。同时,蓝靛果的成分具有预防毛细血管断裂、减少高血压、抗炎、改善肝脏的功能,能够改善人们的食欲,对治疗腹泻等起到辅助作用。

3 蓝靛果加工

蓝靛果含有多种糖类、有机酸、维生素,可新鲜食用,也可酿造成各种饮品;矿质元素丰富,氨基酸的含量高,可作为保健品或食物的优质原料,同时提取出来的色素也可作为天然饮料和食用色素的材料。所以,蓝靛果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可,逐渐替代了具有相似利用价值的笃斯越桔,在黑龙江黑河地区以及吉林延吉地区,有许多蓝靛果加工企业。蓝靛果干红酒已经在黑龙江省勃利县蓝宝酒业公司的果酒灌装厂形成生产线,共有蓝靛果干红酒、红酒4 个系列8 个品种。因蓝靛果的提取物花青素具有抗氧化等作用,我国大兴安岭黑龙江等地区已经有很多的花青素提取厂家,其中哈尔滨有目前我国最大的花青素提取厂家,年产100 t 花青素,但在生产医药领域,由于对蓝靛果花青素的纯度和质量要求比较高,国内还处在开发和研究阶段,暂无商品化应用。

4 蓝靛果产业面临的问题

尽管蓝靛果产业已在我国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商业化的发展趋势,但我国对蓝靛果的研究起步较晚,所以在开放利用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4.1 种质资源开发匮乏,品种单一

在生产上栽培品种单一,在品种创新、引进驯化栽培和生产管理及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更是薄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少之又少,这些问题使蓝靛果忍冬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受到了限制,制约了蓝靛果产业化发展。

4.2 机械化采收程度低

蓝靛果果实小,不易采收,不耐储运。虽然我国蓝靛果野生资源丰富,但没有节制意识,过量采摘导致野生资源自然修复能力下降,而且采后处理和贮运管理不足,缺乏机械化采收,大多是人工采收,资源利用率低,成本高。

4.3 加工产品产业链短

蓝靛果潜在的经济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商业利润等,使其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极为广泛和普遍的竞争力,而目前我国从事蓝靛果生产加工的企业主要以果酒等简单加工食品为主,产品大多是只供应国内市场,阻碍了我国蓝靛果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4.4 品牌推广力度不足

品牌宣传力度不足,缺少龙头品牌,企业规模比较小,无技术创新及设备更新能力,导致鲜果销路不畅,许多种植厂商和农民担心被别人收购而不愿意轻易进行鲜果种植,使得我国蓝靛果的产业规模不能得到扩展,无法形成一个大批量、产品化的蓝靛果生产企业。

5 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5.1 加强品种创新

要从保护和利用现有蓝靛果种质资源出发,选取优良的种质资源,设置专门的种植地区进行蓝靛果种植。强化品种培育技术创新,培育出优良的新品种,集中采收,集中栽培,形成产业化。

5.2 加强采后处理和贮运管理

对于蓝靛果机械化采收技术的开发、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采收设备要求进行研制,设计生产出一种适于手工采收蓝靛果的机器,从而降低人力物力的成本,促使其销售价格更加易于老百姓们理解和接受。对于蓝靛果采后贮运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出适合贮藏保鲜的方法。

5.3 延长加工产业链

加强校企联合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充分利用“互联网+”营销模式,不断增强品牌效应[4]。目前,国内外对蓝靛果的需求量仍在不断增长,市场还存在较大缺口。因此,我国蓝靛果产业相关企业应当针对不同市场,不

同消费人群需求,建立不同的蓝靛果生产标准,打造不同的品牌,加大企业宣传力度的同时,让百姓了解蓝靛果的营养价值,加快蓝靛果产业发展,让蓝靛果早日走进百姓的果篮。与国际上先进的企业建立产业协会、规范生产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要求等,从而形成优良的蓝靛果产业链。

5.4 加大扶持力度

目前我国的蓝靛果生产加工企业规模较小,大多都是一个小作坊,导致我国蓝靛果产业的生产能力较低,质量和生产率无法得到保障,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农业、水果行业以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针对蓝靛果产业发展颁布相关条例和法规,制定蓝靛果产业的相关生产化标准,开发蓝靛果生产基地,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的种植,解决自然资源相对缺乏的问题,实现其可持续性的开发和综合利用。

6 结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生产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我国人民群众对于水果种植业的发展也有了全新的需求,加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果的要求正逐渐从数量型向质量类改变,对于食品品质的控制要求逐步严格,“营养、安全、卫生、天然”的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青睐。蓝靛果作为第三代水果,必然成为21 世纪果物发展新趋势。在加快推动蓝靛果商品化、产业化的同时,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蓝靛果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现代化发展思想,要充分具有自主创新的意识,根据自身优势打造一个自主独立的品牌,积极推动蓝靛果农业现代化。各地政府、企业和相关组织机构应当利用自身优势克服困难,在以后的研究中不断利用现代科技、网络技术,发展、完善蓝靛果产业,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蓝靛花青素栽培
18个品种蓝靛果营养成分分析及综合品质评价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夏秋栽培番茄 要防早衰
油麦菜栽培要点
莞草栽培、编织技术研究
山菊花
不同处理对刺葡萄愈伤组织花青素和原花青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花青素在饲料上的应用探析
健康Q&A 花青素Q&A
蓝靛金箔,历久弥珍(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