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椒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2021-12-01杨潇湘黄小琴鲜赟曦周西全

四川农业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吡唑病斑花椒

杨潇湘,唐 蓉,孙 建,张 蕾,黄小琴,鲜赟曦,胡 强,周西全,刘 勇*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西南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66;2.四川省茂县林业和草原局,四川 茂县 623200;3.四川省成都壹志果树学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11;4.四川省营山县农业农村局,四川 营山637700)

花椒为芸香科、花椒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为重要的经济树种,不仅具有一定的食用价值,也可入药,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1]。花椒在我国种植广泛,主要分布在四川汉源、茂县、汶川;重庆江津;山西韩城;甘肃天水、武都;山西平顺;山东沂源、沂水、沂南;河北涉县、平山;河南安阳、林县等地。目前,花椒已成为实现荒山绿化、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受花椒栽培面积增加、管理粗放等因素影响,花椒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严重制约花椒的优质高产,甚至会对整个产业发展造成影响[2]。本文概述了花椒栽培过程中发生普遍、危害较大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危害症状的识别要点,并提出科学、合理的防治技术手段,以期为提高花椒病虫害预测防治的准确率,为花椒年年丰产保驾护航。

花椒上发生的病虫害种类很多,据统计危害花椒的病害有30种以上,虫害有60种以上。常见的病害有锈病、炭疽病、褐斑病、灰斑病、根腐病、膏药病等;常见的虫害有蚜虫、螨类、蚧壳虫、食心虫等[2]。正确识别花椒病虫害种类,有针对性用药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1 花椒主要病害

1.1 花椒锈病

病原菌为鞘锈菌属真菌。该病主要为害叶片,病叶背面出现黄色锈斑,导致叶片脱落[3]。锈病发生时间因地域、气候及栽培条件而有所差异,温度20~30℃,续潮湿阴雨,危害很容易发生,且传播速度快。

防治措施:发病前,喷布波尔多液(生石灰、硫酸铜、水比例1∶1∶100,或1∶2∶200)或0.1%~0.2%波美度石硫合剂,可以添加25%吡唑醚菌酯20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600倍液。对已发病的喷12.5%氟环唑1000~1500倍液或25%丙环唑1000~1500倍液或12.5%烯唑醇600~800倍液或30%己唑醇1000~1500倍液。加强肥水管理,铲除杂草,合理修剪。晚秋及时清除枯枝落叶杂草并烧毁。

1.2 花椒炭疽病

病原菌为炭疽菌属真菌,危害果实(黑果病)、叶和嫩梢。叶片病斑后期成深褐色、圆形或近圆形,中央下陷;天气干燥时,病斑中央灰色,上具褐色至黑色、轮纹状排列的粒点;阴雨高温天气,病斑小黑点呈粉红色小突起。炭疽病造成落果、落叶、枯梢等。病菌可借风雨、昆虫等传播,1年可多次侵染,每年6~7月上旬开始发病,8月为发病盛期[4]。

防治措施:加强园区管理,及时松土除草,注意通风透光。可以选用10%苯醚甲环唑1000倍液,或25%吡唑醚菌酯1500倍液,或75%嘧菌酯·代森锰锌600倍液,或65%唑醚·代森联750~1000倍液等进行防治。

1.3 花椒褐斑病

又称花椒黄斑病,病原菌为尾孢菌真菌。主要为害花椒叶片,产生黄色水浸状圆形小斑,叶背呈现褪绿斑。病斑扩大后呈淡褐色或褐色,中心颜色较深。空气潮湿时叶背有深灰色绒状霉层,主脉附近的霉层密而多;病斑可以相连成大斑,导致叶片枯黄脱落。该病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向上蔓延。温度20~30℃,椒园管理不善,树势衰弱易发病严重[5]。

防治措施:加强园区管理,清扫落叶,注意通风透光;增施有机肥。发病初期(5月左右),喷10%苯醚甲环唑1000倍液,或25%吡唑醚菌酯1500倍液,或75%嘧菌酯·代森锰锌600倍液,或65%唑醚·代森联750~1000倍液等进行防治。

1.4 花椒灰斑病

又称花椒圆斑病,病原菌为盾壳霉属真菌。主要为害花椒叶片,在病叶上产生边缘褐色、病斑呈灰色或灰白色的圆形或近圆形病斑,病叶上一般散生数个病斑,严重时造成叶片脱落,削弱树势,影响花椒产量。该病可借风雨等传播,多雨年份、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园区发病重。

防治措施:加强园区管理,清扫落叶,注意通风透光;增施有机肥。可选用25%吡唑醚菌酯1500倍液,或43%唑醚·氟酰胺2000倍液等进行防治。

1.5 花椒根腐病

该病是由腐皮镰孢菌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常发生在苗圃和成年椒园中。受害植株根部变色腐烂,有异臭味,根皮与木质部脱离,木质部呈黑色。地上部分叶形小而色黄,枝条发育不全,严重时全株死亡[6]。该病可导致老椒园不能继续栽植花椒,严重制约花椒产业的持续发展。

防治措施:合理调整布局,改良排水不畅、环境阴湿的椒园,使其通风干燥,及时挖除病死根、死树并烧毁,消除病染原。做好苗期管理,严选苗圃,用70%甲基硫菌灵1.5~3g/m2进行土壤消毒。高床深沟,重施基肥,及时拔除病苗。移苗时用30%精甲·噁霉灵500倍液浸根(5min),生石灰土壤消毒,并用30%精甲·噁霉灵50mL/667m2灌根。

1.6 花椒膏药病

病原为隔担子菌属真菌,似膏药状紧帖于枝干上,病害主要发生在荫蔽、潮湿的成年椒园。该病发生与介壳虫危害有关,膏药病以介壳虫分泌的蜜露为营养,故介壳虫危害严重的椒园,膏药病发病严重[7]。

防治措施:加强管理,适当修剪,除去枯枝落叶,降低椒园湿度。刮除菌膜后,用波美2°~3°石硫合剂涂抹病斑,或20%的石灰乳,或5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45%的晶体石硫合剂80~100倍液,或25%吡唑醚菌酯1500倍液,或25%嘧菌酯1500倍液。加强介壳虫的防治。

1.7 花椒干腐病

俗称流胶病,是由赤霉属引起,伴随吉丁虫危害而发生的一种病害。主要发生于树干基部,发病初期,树皮湿腐状,略有凹陷,还伴有流胶出现。病斑黑色,长椭圆形。剥开烂皮布满白色菌丝,后期病斑干缩、开裂,同时出现很多桔红色小点,若病斑环绕一周则很快干枯死亡。

防治措施:加强植物检疫、栽培管理,及时修剪、带病枝条,集中销毁处理。在吉丁虫发生期,采用5%氯虫苯甲酰胺1500倍液喷施,间隔数日再喷布杀菌剂(甲基硫菌灵、吡唑醚菌酯、嘧菌酯、代森锰锌等)。发病较轻的病斑,可进行刮除,并在伤口处涂抹甲基硫菌灵。在每年3~4月间和采收花椒果实后,用40%福美胂可湿性粉剂100~200倍液,喷施树干2~3次。

2 花椒主要虫害

2.1 花椒蚜虫

又称腻虫、蜜虫等,为春季花椒的第一大虫害。蚜虫主要以若虫、成虫刺吸花椒嫩叶,引起卷叶,蚜虫排泄的蜜露附着在花椒叶片及果实上引发煤烟病,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及果实品质。花椒蚜虫发生与温湿度关系极为密切,它喜适温、干旱,以温度19~22℃、相对湿度60%以下时最适宜其发生与繁殖;温度超过25℃、相对湿度在75%以上时,对其生存与繁殖不利,数量会显著减少。

防治措施:秋末及时清园,降低越冬虫口基数。利用蚜虫趋性,悬挂黄色诱虫板诱杀。化学防治:喷施10%吡虫啉750倍液,或5%啶虫脒750倍液,或35%噻虫嗪1000倍液,或20%溴氰·吡虫啉1500倍液、或20%氟啶虫酰胺4000倍液等,对蚜虫进行防治时注意轮换用药,避免产生抗药性。

2.2 花椒半跗线螨

以成、幼、若螨群集叶背嫩枝及果实吸食汁液危害,叶片受害后产生黄褐色斑点,并向叶面弯曲,芽叶萎缩,严重时整个叶背变褐脱落。

合理施肥、灌水,增强树势,及时清扫枯枝落叶,减少越冬场所。冬、春季椒树发芽前,结合防治其他害虫,可喷45%晶体石硫合剂50~80倍液或97%机油乳剂120~140倍液。开花前是进行药剂防治叶螨的最佳施药时期。采用2%阿维菌素1000倍液,或10%乙螨唑1500倍液,或10%虫螨腈1000倍液等均匀喷雾。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避免叶螨产生抗药性。

2.3 花椒红蜘蛛

又名山楂叶螨,体型较小,成虫橙红色至暗红色,吸食叶片及幼嫩芽的汁液。叶片严重受害后,先是出现很多失绿小斑点,随后扩大连成片,严重时全叶变为焦黄而脱落,严重抑制了果树生长,影响当年花芽的形成和次年的产量。该虫害发生轻重与该地区的温湿度有很大的关系,高温干旱有利于发生。

防治措施:合理施肥、灌水,增强树势,及时清扫枯枝落叶,减少越冬场所。椒树发芽前喷洒1次45%晶体石硫合剂80~100倍液;发芽后至开花前防治山楂叶螨,可喷2%阿维菌素1000倍液,或10%乙螨唑1500倍液,或24%螺螨酯1500倍液,或15%哒螨灵1000倍等,喷洒要均匀、全面。8月底至9月初喷洒1次45%晶体石硫合剂150倍液,可减少山楂叶螨越冬量。

2.4 花椒蚧壳虫

为害花椒的蚧壳虫主要是桑拟轮蚧,又名桑盾蚧、桑白蚧等,属同翅目盾蚧科,依靠其特有的刺吸性口器,吸食植物芽、叶、嫩枝的汁液,造成枯梢、黄叶,树势衰弱,严重时死亡[8]。因为蚧壳虫有蚧壳、蜡质保护,可能导致药剂药效不好。最佳防治时期:卵孵化期、若虫期。常用药剂:氯氰菊酯、噻虫嗪、毒死蜱等。

防治措施:该虫藏身于介壳下固定在枝干上取食,因此可用细钢丝刷或刀片,刷掉或刮去枝干上的介壳虫体;同时结合修剪剪去受害严重的枝条,集中烧毁,可有效的减少虫源,减轻危害。若虫刚孵化并在枝干上扩散、转移,尚未形成蚧壳时,用22.4%螺虫乙酯5000倍液,或99%矿物油200倍液均匀喷雾,能收到良好效果。

2.5 花椒食心虫

该虫是夏梢生长期危害性最大的害虫之一。此类害虫主要以幼虫蛀食花椒嫩梢进行危害,幼虫蛀食嫩梢,造成空心,同时将排泄物从孔口排出,危害初期新梢顶端萎蔫,后期造成嫩梢枯死。

防治措施:5月中下旬进行人工防治,摘除被害幼果,及时深埋或烧毁,以消灭幼虫;6月上中旬进行中耕灭蛹;花椒收获后,8月底至9月将椒树翘皮、粗皮用刀刮净,集中烧毁,可消灭部分越冬成虫。土壤处理,根据成虫在土内越冬的习性,在成虫尚未出土活动前,先将树下的土壤刨松,对水450L,均匀喷洒树干半径1~1.5m范围内地面,然后浅耙混土。6月上旬按照上述方法,再进行药剂土壤处理1次。树上喷药,花椒现蕾期,用30%阿维·灭幼脲1000倍液,或5%氯虫苯甲酰胺2000倍液,或20%溴氰·吡虫啉1500倍液均匀喷雾,落花后或果实膨大时,再喷1次,对防治树上的越冬成虫和初孵幼虫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吡唑病斑花椒
芸苔素内酯与吡唑醚菌酯在小麦上的应用技术
吡唑并喹啉衍生物合成研究*
花椒泡脚好处多
吡唑类农药概述
套袋对柠檬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Ophiognomonia castaneae协同板栗褐缘叶枯病病原菌致病作用的研究
如何识别假花椒?
韩城大红袍花椒
多企业竞逐吡唑醚菌酯
轻松治愈花斑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