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礼”与“复兴”文艺复兴与明朝文学艺术的比较
——以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为例

2021-12-01伍钦

艺术品鉴 2021年8期
关键词:朱丽叶文学艺术罗密欧

伍钦

一、文艺复兴时期中西文学艺术的历史背景

(一)中国明朝以“仁”复礼的思想

中国在西周时期,君臣之间的社会政治秩序是由具有人文道德属性的礼制来规范的,然而,随着社会发展礼仪的规范意义失效。明朝时期出现了复仁的思想理念,主张礼仪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的及时性原则应该基于人际关系的实际规范。这一复礼的思想又受到了这一时期的文人的推崇,他们从观察“政治”和“经济”、到“格物致知”“厌倦了俗世”,开始追求个性解放。以小说为代表的反映市民文化的通俗文学空前繁荣,其中以《三言》《二拍》最为著名,其直接地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些作品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程颐和朱熹就是改造传统思想并集大成的哲学家。明朝建国后,经历了前期的恢复事业,便开始着手加强各个领域的封建专制统治,思想领域的控制也是其中重要的方面。由于朱元璋宣称朱熹是自己的先祖,实际上他真正的用意是利用传统哲学来控制读书人的思想,于是程朱理学便是当时的主流。明朝时期除了著名小说《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外,并没有什么大的成就,只有在明朝中后时期,戏曲和民歌才有了新的发展。

(二)西方中世纪以“人”复兴

历史学家称原始人文主义在欧洲广泛传播的历史时期(14 至16 世纪)为文艺复兴时期,这是一种以人性为中心的精神,人文主义的思想其实在过去希腊和古罗马文明中已经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因此,从这两个意义上来说,就有了古希腊罗马文化“再生”和“复兴”的意义。到中世纪末期和文艺复兴初期,但丁、彼得拉克、薄迦丘和其他人的诗歌和小说反对禁欲主义。但布克哈特并不像西方一些史学家那样,认为文艺复兴只是单纯地恢复到古典时代,是试图恢复古典文化和罗马帝国的光荣梦想。他认为“文艺复兴不只是片面的模仿或零碎的搜集,而是一个新生”,是古典文化与意大利人民天才和民族精神相结合的产物,而这个时期出现了文学艺术的繁荣。并且出现了文坛上的三杰彼特拉克、溥迦丘、但丁。他们分别创作了《歌集》《十日谈》《神曲》等传世名作。

二、中西方文学艺术形态

(一)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

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写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作品描写了一个悲惨而又浪漫的情爱故事。《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梗概是卡布利特和蒙塔古是一个城市中的两大家族,但是他们有仇,经常互相争斗。由于两大家族的争斗,从而引发了整个故事的导火索。当罗密欧去参加卡布利特家族为罗莎兰举办的宴会时,他被卡布利特家族唯一的女儿朱丽叶所吸引。罗密欧向朱丽叶表达了他的爱,朱丽叶非常喜欢罗密欧,从此他们相爱了。当他们知道彼此的身份时,他们都受到了伤害。所以罗密欧去寻求牧师的帮助,并帮助他娶了朱丽叶,所以罗密欧和朱丽叶在牧师的主持下结婚了。后来,罗密欧被城市统治者驱逐,因为他杀了朱丽叶的表妹蒂·波尔特。罗密欧不得不离开这座城市,但是他不能没有朱丽叶。这时,卡布利特夫妇决定把朱丽叶嫁给帕里斯伯爵,朱丽叶非常伤心。在牧师的帮助下朱丽叶假装死亡以便逃离,并且也把朱丽叶假死的消息告诉罗密欧,让他来救朱丽叶,但是不了解真相的罗密欧得到了错误的消息,以为朱丽叶已经死了。于是自己掘开朱丽叶的坟墓后,饮毒自尽。当朱丽叶醒来时发现罗密欧已经死了,自己痛不欲生,于是用剑刺死了自己。

(二)汤显祖:《牡丹亭》

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呈现了许多优秀的戏剧作品,享誉世界,其著名的代表作《牡丹亭》尤为著名。首先,这部作品在结构和形式上;《牡丹亭》是一个从出生到死亡的爱情梦。男女主超越生死,坠入爱河,他们很清楚,寻找,最终成为一对;汤显祖比较喜欢观察剧中每个人的心灵活动,去探索他们的情感,并且找到他们感情的深处,进行细致的人物刻画,含蓄地对人物进行表达。汤显祖善于抓住人物的真情实感这个是他的一个创作特色,在剧情的发展中,他的描写也是非常的自然。通过描述杜丽娘“享受春天——感受春天——伤害春天”系列的情感变化,揭示了杜丽娘的青春压抑和精神压抑。《牡丹亭》在语言风格上形成了“雅与俗相结合”的风格,这有内在的因素和外在的因素两个方面的原因。从明代中期尚雅俗丽到明朝晚期的雅与俗结合,具有歌词传奇审美理想主流是其外在因素,其内在的因素是汤显祖自身的音乐思想和文学修养。

三、中国的复“礼"和西方复“兴"文学之比较

文艺复兴与中国明代复礼的思想与西方文艺复兴思潮社会环境不同,在艺术上内容不同、题材也不同、艺术家观念的相异,造成了“师古”活动的方法和结果也大不相同。同样是力图于恢复和振兴古典艺术的精华,然而由于历史的局限,实际成果相去甚远。

事实上,文艺复兴中对古典艺术的复兴是在产生新兴事物的基础上应运而生,[1]名为复兴,实为创新;而明代的复礼却是艺术家面对愈加集权的传统统治的一种无力的抗争,皇帝的意志和人民的士气遭到强烈的反对。

就像是文学艺术,如果一味摹古,或流于空泛,其结果是其艺术成就不仅难以望古人项背,更别说有所创新了,这便从客观上阻碍了文学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一)中西方文学思想的“博弈”

内容不同:中西传统文学艺术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趋势,即中国倾向于表现性艺术,而西方倾向于再现性艺术。总的来说,中西传统文学是写意与现实主义、主体性与客观性的区别。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中国人和西方人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生活环境导致了中西方不同的民族文化特征,这反过来又为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语言特征奠定了基础。因此,在比较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优缺点之后,我们有了理想,相信21 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不同形式:中国的艺术表现是用形式书写精神,具有生动的魅力。在西方,现实主义是主要目的。总体说来西方在文学方面所关注的应该是写实为主,而中国在文学艺术上应该更多关注的是虚实相生。西方文学的表达方式,尤其是故事的结尾,像悲剧的结尾,如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或《麦克白》,而中国的悲剧处理方式是汤显祖的《牡丹亭》的团圆,所以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许多不同。东方艺术和西方艺术都有自己的合理性,都有自己的优势。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学影响着别人,同时也总是受到外国艺术的影响。同样,自负也是不可取的。中西文学相互学习,扬长补短是非常必要的。

(二)中西方文学对当下艺术的影响

人文主义对人和人性的强调自然提出了培养人的美德和知识的问题。以人为本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审美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西方的文学思想教育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对世界文学艺术带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中西文学艺术的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深深地打动了人们的精神领域,所有人的精神生活都有它的“根”,这个根就是通过人文学科的学习,我们可以为丰富的精神生活打下基础。因此,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和中国的复礼思想都对今天的艺术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小说的人物塑造有了新的突破,但在艺术上还没有达到新的高度。在当前文化全球化的环境下,在研究中国文学作品之初,我们必须首先更新思想,认识到在新文学的民族性建构过程中,不仅要进一步发展中国传统艺术和文化,还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

四、结语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成为这一时期欧洲思想界的核心概念。人文主义的词源可以追溯到14 世纪末的意大利,当时它主要指语法、修辞学、诗学、历史学和伦理学等学科。在他们看来,古希腊作家、古罗马艺术家在思想家在这些方面为他们树立了榜样。明代艺术仍以文人礼仪为正统流派,许多作家也遵循传统的创作规律。继承传统的书画美学思想,如“书即心画”“神韵生动”“骨法用笔”等,只是在创作技法上下功夫,而不能探索古代的创作原则,所以这个是要好好地去探讨和思考的。总之,不管是中国复礼思想还是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思潮,两者在同一时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次思想大解放,中国的复礼思想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文艺复兴同时对中国的复礼思想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注释

1 明清时期的美学思想[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2 《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的对比》[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3 浅谈中西文学艺术的形式与融合[M].上海:上海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朱丽叶文学艺术罗密欧
阿尔法·罗密欧 GIULIA & STELVIO 四叶草版
东海人龙舞喜获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
脱下工装 你也可以是诗人
现代美国街头版罗密欧与朱丽叶
唱到爱恨缠绵时,以爱化解世仇——法语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亲爱的,你太胖了
舞蹈编导中的文学艺术表现技巧分析
你的星光耀世界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遗愿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