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学习需从形式走向实质

2021-12-01□周

中小学校长 2021年11期
关键词:浅层深度教材

□周 序

2021 年初,一名中学教师对笔者感慨道:“我们又‘被深度学习’了!”一个“被”字,反映出一线教师对“深度学习”的心不甘情不愿,而一个“又”字,则表明这种心不甘情不愿并非首次出现,类似的情况早已有之,甚至还不止一次。在微信上询问了其他学校一些熟识的教师,发现“被迫去搞‘深度学习’”的问题并非个案,而是在很多学校、很多教师身上都存在着,这有必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深度学习的形式化

为什么不少一线教师对“深度学习”心不甘情不愿?因为在他们看来,一旦提出要落实“深度学习”,就意味着要加大探究发现、课堂讨论、情境体验、问题解决等教学策略在课堂当中所占的比重,这会增加教师的负担。这些教学策略不是不可以用,但具体什么时候用,怎么用,在多大程度上使用,教师们觉得主动权应该掌握在自己手里。如果将其作为评判“深度学习”的指标,不用就“缺乏深度”,那就会导致该用的时候用,不该用的时候也要用,这就成了一种形式化的做法,自然会引起一线教师的反感。

将深度学习等同于课堂活动的丰富多样,这种观点并非完全没有依据。有学者明确提出:“深度学习”之“深”体现在课堂的表现形式上,如发现学习、问题解决学习、体验学习、调查学习等。[1]学生在课堂上“会不会提问”,也被看成是判断学习有没有达到深度的重要标准。[2]同时,这种观点也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在“片面应试”的大环境下,教师普遍根据考试大纲的内容来满堂灌输,学生则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并通过题海战术来予以巩固。这样的学习,导致的结果往往是“考完之后就完全还给教师了”,因而只能说是最浅层的学习。出于“应试”的需要,发现学习、问题解决学习、体验学习、调查学习等很难找到容身之地,学生要做的也不是“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而是“背诵问题的答案”。这样一来,“浅层学习”便被等同于教学策略单一的、记忆性的学习;与之相对,“深度学习”自然就被看成是教学策略丰富、措施多样、学生能够踊跃提问的学习。

如果上述逻辑成立,我们就可以作出如下一些判断:教师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证明给学生看,这是“浅层学习”;学生用剪刀剪下三角形的三个角再拼接起来,用量角器来量,这是“深度学习”。教师告诉学生“塞翁失马”的寓意,这是“浅层学习”;学生提问“塞翁丢失的是公马还是母马”,[3]这是“深度学习”。教师讲解沙尘暴的成因及其危害,这是“浅层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在沙尘天气里到户外“情境体验”一次,这是“深度学习”。诡异的是,我们发现上述“深度学习”虽然符合发现学习、提出问题、情境体验等外显的标准,但实际的学习效果反而不如所谓的“浅层学习”好,学生并没有掌握证明“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精髓,没有领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深刻含义,甚至对沙尘天气的“情境体验”还有害身体健康。因而,这样一种深度学习的实施方式,就显得形式化、表面化,反而有违“深度”的初衷。

二、深度学习究竟“深”在何处

早有学者提出应警惕课堂教学“有温度却无深度”的情况。[4]可见课堂氛围热烈、教学形式多样,并不意味着学生的学习就“深”了。“深度学习”之“深”,应该体现在学生对教学内容,也就是知识的理解上。

近二十年来,知识教学面临的争议颇多。但在笔者看来,这并不是一个知识教学究竟“要不要”的问题,而是知识教学应该“如何要”的问题。如果降低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甚至干脆取消知识,只有“体验”,那教师究竟还能教什么,还需要教师来做什么?只不过,“要知识”的方式不当,确实会成为教学的悲哀。将知识教学操作成“填鸭”、灌输、死记硬背,都会导致知识沦为学生学习的负担。“深度学习”教学理念的提出,就是希望改变这种简单化、机械化的知识教学局面。学生对知识不是浅尝辄止,不是囫囵吞枣,更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能够“举一反三”,甚至“理论联系实际”。这样的知识教学,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举个例子来说,学生学习“圆的面积的计算”,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死死记住“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是S=πr2”,然后通过题海战术的方式不断予以强化训练,或许能够帮助学生在考试当中获取高分,但对学生认识圆、理解圆并没有什么帮助。如果教师先将圆沿半径切割成若干等份的扇形,再将这些扇形平均分成两份,相互对应起来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的图形(扇形越多,拼起来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这个时候学生就会发现圆的面积就是这个近似长方形的图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为长×宽,长即圆周长的一半πr,宽即圆的半径r,所以圆的面积公式就是S=πr2。这样,学生才能理解圆的面积为什么是πr2,才能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他们对这一公式的使用也就会更加得心应手、胸有成竹,从而有助于他们“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究竟怎样才算做到了对知识的深度理解,早有学者进行了论述,提出了“联想与结构”“活动与体验”“本质与变式”“迁移与应用”“价值与评价”五大评判标准。[5]如果学生能够通过联想,将新学的知识纳入特定结构体系当中;通过亲自参与的活动,体验到知识“从何而来”“何以如此”;通过把握知识的本质及其变式,实现“举一反三”;通过“迁移与应用”,实现从知识到经验的转化,避免“纸上得来终觉浅”的弊病;通过“价值与评价”,在知识基础之上形成正确价值观,那么这样的学习,较之热热闹闹地讨论一番却收获寥寥、认认真真地思考一番仍不明就里、积极地提出问题却对问题本身的价值判断不清的课堂来说,无疑就远为深矣。这样的深度学习,自然比形式上的“深度”更加值得我们追求。

三、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学习

知识教学究竟应该“如何要”,才能实现上述目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学习呢?

一是要提升知识讲授的水平。不管我们承不承认,讲授法始终都是教学一线中用得最多、最广的教学方法。抛弃课堂讲授,可以说教学就无法进行。但当教师的讲授水平不高的时候,学生的学习就会呈现出“听到哪里是哪里”的局面,听之无味,听不下去,也就懒得对听到的知识进行思考:它应该放到知识体系的哪个部分中去?当这个知识点换了一种表现形式的时候,我是否还认识它?这样,学生的学习就沦为了鹦鹉学舌,成为典型的“浅层学习”。但当教师的讲授水平高,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兴趣的时候,效果就完全不一样。教师的讲授水平可以调动他们阅读、思考的积极性,从而摆脱了死记硬背、囫囵吞枣的“浅层学习”层面。

二是要科学设计教学策略。很多时候学生并不是不会思考、不愿思考,而是会在某个细小的地方“卡壳”,以至于无法完成思考过程。这时候,精心设计的教学策略就可以扮演学生思考的“脚手架”,给学生搭建起思维的阶梯,帮助其思维从“卡壳”的地方向前推进,从而实现“深度”。比如,某中学的一位教师在执教《典范英语》系列教材时,对于其中“soccer”(足球)这一话题,她不满足于让学生仅仅记住这个单词、读懂这篇课文,而是希望学生能够对这一话题有更深度的思考,能够从足球运动背后看到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因此,她通过三个层次的提问设计来引导学生的思考[6]:Why do story authors prefer soccer to other sports?(为什么作者更青睐介绍足球这项运动?)学生经过讨论,发现足球运动源于英国,是英国的文化和精神的体现。What other things are“Britain-special”in these stories?(这套教材中还有哪些地方体现出了英国的特色?)学生发现,教材配套光盘里纯正的英式发音,是这套教材区别于其他教材的地方,并进一步意识到,《典范英语》不仅仅是在教语言,也可以说是英国文化的输出,因为这套教材处处都渗透出英国的文化特征和思维方式。What sport will Chinese story-teller prefer?(如果中国作者也出一套教材,他会推荐什么运动?)学生集体回答说:“乒乓球。”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不再是简单地背诵单词或记忆语法,而是开始对课文内容背后的文化进行理解性、迁移性的思考,从而实现了思维向深层次的拓展。

总的来说,深度学习是一个新的教学理念,这一理念背后却并没有与之相应的“新方法”,而是依赖于对课堂讲授、教学设计等传统的、大众化的教学方式的重视和提升。一言以蔽之,深度学习的实现不是一个教学方法的选择问题,而是教学方法的掌握层次问题。教师如果对某种教学方法的掌握达到科学化、艺术化的程度,能够让学生对知识进行结构化的思考、迁移性的应用,让学生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那就能促进深度学习的实现。

猜你喜欢

浅层深度教材
晋西黄土区极端降雨后浅层滑坡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教材精读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浅层换填技术在深厚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近30年陈巴尔虎旗地区40厘米浅层地温场变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