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建筑与身心健康*

2021-12-01刘雅芳孙丽英郭宏伟

医学与哲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宜居实用性建筑

刘雅芳 巩 泽 孙丽英 郭宏伟

建筑之于人类,有如衣衫蔽体之功,也有装饰美化之能。五千年悠久历史造就了中国古建筑的多样性,而多样性中又蕴含着基本共性,这种共性主要体现在“实用”和“宜居”两方面,二者都包含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理念。

1 “实用性”建筑对健康的意义

1.1 “实用性”是对建筑本身的基本要求

旧石器时代,远古先民多选择天然洞穴居住,即“穴居而野处”,虽有人工痕迹,但尚不能称为建筑。新石器时代,人类文明开始萌芽,人类开始主动建造自己的居所,出现了建筑最初的雏形“巢居”。这时的建筑主要功用就是遮风、避雨、保暖等基本需求。可以看出,人们对房屋的需要就是从实用性开始的,“实用性”是居住者对建筑物的最基本要求。有了房屋,就可以遮风挡雨、防潮防冻、防虫防晒以及抵御野兽侵袭,这是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积累出来的生存智慧,这在文化史、建筑史和医学发展史上都是值得一提的事。

就自然环境而言,“实用性”需要切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如南方多水、多蛇虫,南方建筑主要考虑通风、遮阳、防虫,早期南方人类多选择巢居的生活方式;北方建筑主要考虑防寒、保暖,所以寒冷、干旱地区西北人则更多选择穴居。随着建筑结构形式逐渐丰富,出现了抬梁式、井干式、穿斗式建筑。抬梁式建筑多出现于北方,适合于大型的宫殿庙宇;井干式建筑是采用原木堆叠成的房屋,多见于林区;穿斗式建筑多见于南方,可以将屋面设计的较高,有利于通风和采光,上层空气还可以起到隔热调温的作用。穿斗式建筑的挑檐可以伸出更远,防止雨水进入屋内,更适合于南方多雨气候的防潮[1]。

1.2 “实用性”中体现的健康观

中医病因学将致病因素分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类,风、寒、暑、湿、燥等邪气属于外因,被统称为“外邪”;虫兽袭击、跌打损伤等致病因素属于不内外因。古代建筑实用性功能的体现包括防风、防寒、避暑、防潮、防蚊虫叮咬和野兽袭击等,有利于减少因外邪引起的疾病和外伤。

生存是一切发展的前提,古人对于建筑带给自己的安全感和健康守护的作用十分重视,这从《韩非子·五蠹》中成为天下之王的有巢氏身上可以看出:“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这段记载中“避群害”便是发挥了建筑物防御外邪、保护健康的作用,这使得原始人疾病相应减少,寿命得以延长,于是教人们建筑房屋来躲避灾害的有巢氏被后人誉为华夏“人文第一始祖”,这便是重视建筑实用性的一个体现。

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遗址发掘了大面积的木构干栏式建筑遗迹,这是一种形象的、以架空居住面为特征的巢居建筑[2]。7 000多年前的河姆渡地区气候更为温暖、降雨更多,导致热带、亚热带疾病盛行。这种干栏式建筑可以有效地隔热、防潮。遗址中还发现了水井实例,井上建有井亭,防止牲畜等对水质的污染[3]。

穴居、巢居改善了原始人风餐露宿的生活方式,但还是难免潮湿阴冷、风雨飘摇,于是先民们逐渐学会建造实用性更好的房屋。《墨子·辞过》中说:“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为宫室之法,曰:室高足以辟润湿,边足以圉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4]从穴居、巢居到宫室,从有巢氏到圣王,这是建筑史的一次飞跃。为了防风寒、避潮湿,人们建起了有地基和外墙的房屋,并且除了发挥抵御外邪的作用外,还发挥了分隔男女之用。

随着生产力不断提高和建筑学的不断进步,南方人早已搬离了“巢居”式的吊脚楼;北方人也不再居住在“穴居”式的窑洞里。电器的出现极大满足了避暑、防寒的需求,现代住宅更不必考虑野生动物的侵袭。然而,祖先最原始、最基本的建筑设计理念仍然延续到了今天,牢固、保暖、防潮等因素依然是现代对建筑的最基本要求。

2 “宜居性”建筑对健康的意义

“宜居”相对“实用”来说是对建筑物更高层次的追求,如同衣服的功能从原始的遮羞蔽体过渡到舒适美观一样,人们对建筑的期许也逐渐提高到宜居性上来。“宜居性”在古建筑中主要体现为防潮、保暖、通风、采光等方面,并且追求建筑物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宜居”还体现在愉悦心灵的更高层面,能让人心胸开阔、心旷神怡的建筑物更为宜居。

2.1 利于采光取暖的宜居建筑

建筑的朝向直接决定着采光与取暖,中国古代建筑多是向阳背阴。河姆渡时期建筑的布局就体现出先民对宜居性的考虑,其建筑呈从北向东南大致平行排列,门户朝向为南偏东或正南。整个建筑群虽呈环中心格局建设,但门户并非朝向中心点,而是迎阳光而建。将这段时期一些建筑复原可以发现,在江浙地区最寒冷的元旦前后,早晨八点半,阳光可以照入房中8米,这种南偏东8度~10度的朝向充分考虑了通风、采光和保暖的需求[5]。黄河流域的半坡遗址最具代表性的是方形半地穴式建筑,门同样朝南开,门道上有棚架掩盖,以防止风雪、雨水的侵袭[6]。河南汤阴县白营聚落遗址房屋室门也多朝南开,也与取暖和采光有关。

2.2 调和阴阳的宜居建筑

中国建筑最初只是出于健康需求而重视对温暖和光线的引入,后来逐渐形成了建筑思想上的阴阳观,并与中医学阴阳观在一定范围内不谋而合。中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中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建筑物对取暖和采光的关注,正与中医学强调阳气之意吻合。室内阳光充足则人体阳气得以长养,可以驱寒祛湿,可以扶助正气,强身壮体,这是在建筑“实用性”基础上的一种提升。中医学中的“阳”具有温暖、明亮之意,这也是建筑思想中体现较多的两个方面。从健康意义上讲,对取暖和采光的重视是将建筑功能从原来防止风寒暑湿邪气侵害上升到养生保健层面的一种体现。

中国建筑对光线的要求体现了适中原则,要求光线不可过明或过暗,这与中医阴阳平衡理念是相符的。春秋时代的名医医和曾指出“晦淫惑疾,明淫心疾”,是说过于昏暗人容易头昏困倦,过于明亮则容易心慌不适。《老老恒言·卷三·书室》引《洞灵经》说:“太明伤魂,太暗伤魄。”[7]37也是强调室内光线亮度要适中。

中国古代建筑还强调室内阴阳调和,如西汉桓宽所著的《盐铁论·卷一·通有》曰:“若则饰宫室,增台榭,梓匠斫巨为小,以圆为方,上成云气,下成山林,则材木不足用也。”[8]尽管这句是建议不要浪费木材去建大型宫室,但其中“上成云气,下成山林”是体现当时建筑物对阴阳合和的追求,意思是在屋顶雕刻云气,下面雕刻山林,这样上面的云气下降,下面的山林阴气上升,室内形成阴阳调和的气息,这种阴阳交泰的环境就成为人们生存居住的适宜空间。《旧唐书》承袭了这一思想,强调建筑的阴阳合和观:“柱为阴数,天实阳元,柱以阴气上升,天以阳和下降,固阴阳之交泰,乃天地之相承。”这是将屋顶视为空中云气,堂舍的柱子视同山林,尽管是风水中的阴阳,其思想却与中医对阴阳合和的认识相一致。

时至今日,在气候变暖,偏冷地区室内已安装暖气的情况下,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建筑仍以房屋朝南为首选。事实上,高层建筑间距较密,低楼层采光受到严重遮蔽,南向房屋也很难体现出采光、保暖意义来,但很多人仍偏爱南向房屋,这就不能不说是传统文化的影响了。

2.3 调适心理的宜居建筑

住宅建筑对人类居家生活有重要意义,《黄帝宅经》说:“宅者人之本,人以宅为家。若安,即家代吉昌;若不安,即门族衰微。”居无定所与安居乐业的基本条件就是有没有固定的属于自己的房屋,家的温馨、舒适可以带来心理上的安宁、愉悦。有房才有家,这是古今人们不变的空间归属感。大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中流离失所,借“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来表现自己的焦灼和怨愤,让人们感受到“长夜沾湿”的凄楚;诗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也让人们知道,宽敞高大的房子能让天下寒士露出笑容,可见心理情愫要受到住宅建筑的影响。

中国古建筑中有很多是由多个房间构成的院落,院落中的房屋根据朝向不同可分为不同的等级。通常,坐北朝南的居中房屋等级最高。这个房间面积虽最大,却多只设有一间主卧。其他房间面积虽小,却可能设多间卧室。古代妻妾地位等级可以通过居住的房间位置来体现,如正妻也被称为“正房”或“正室”,妾则称为“偏房”或“侧室”。侧室可多间,而正房则只能有一个。妾居正室可有鸠占鹊巢的窃喜,而若正妻旁住则不免郁郁而终。可见,住在哪里并不都一样,这就是建筑具备的文化属性,可以体现中国的等级文化,也直接影响着居住者的心绪。在中国有着3 000多年历史的四合院,是比较能够体现文化中的尊卑观念和等级思想的。四合院一般为有钱有权的大家庭所居住,有一进院、二进院及三进、四进、五进院的不同规模,还可以带跨院。四合院里面房间较多,分配给大家庭里不同地位的人居住,这就有了正房和厢房的区别。四合院中种植花草树木,甚至有花园假山,关起大门来俨然一个小朝廷。

民国之后,包括建筑在内的传统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极大冲击,西式的高楼大厦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斗栱飞檐。传统亭台楼阁和四合院里主次尊卑的等级意识在现代建筑里不再明显,但主次之分依然在,若有两个卧室便要有主卧、次卧之别。在我国农村地区和一些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中仍然保留着正房、东厢房、西厢房这样带有尊卑意识的建筑形式,这依然是中国传统建筑理念留下的印记。

3 中国古代建筑设计对身心健康的关照

原始社会早期的建筑更多的是自然被动选择,缺少主动设计。正如梁思成先生所说:“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受限于自然物理,非着意创新形式。”进入封建社会后,建筑的宜居性则更多是建造者的主动设计,对建筑各组成部分的设计自发考虑了宜居的要求。

3.1 住宅建筑大小适中

尽管作为私有财产的房子是地位和财富的象征,达官显贵们拥有自己占地面积较大的院落,庭院力求举目开朗,开阔美观,但古人并不热衷于居住大房间。考察很多古建筑时可以发现,其中内部各个房间并不是很宽敞,这其中原因说法不一,有认为房间大不利于“聚气”,也有认为过于吵闹或冷清。如《淮南子》中说:“鲁哀公为室而大,公宣子谏曰:‘室大,众与人处则哗,少与人处则悲,愿公之适’。”就是说房间过大要么喧闹,要么孤寂。明代柳洪泉[9]《三元总录·宅元论》认为宅内“房少人多”是为吉利,反之则不吉。《吕氏春秋·重己》指出大而高的建筑不利于健康:“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阳;多阴则蹶,多阳则痿,此阴阳不适之患也。是故先王不处大室,不为高台。”这句话是说房间太大了阴偏盛,建筑物太高了阳偏盛,会出现阴阳失衡的病证,阴盛则抑郁,阳盛则萎靡。汉代董仲舒劝诫帝王节制私欲,在《春秋繁露·卷十六·循天之道》中提到建筑的适中性:“高台多阳,广室多阴,远天地之和也,故圣人弗为,适中而已矣。”这一说法同《吕氏春秋》是基本一致的。

3.2 通过建筑设计实现健康居住

3.2.1 天井的设计

由多间房屋构成院落可以说是中国古建筑的一个特点。不论是北京的四合院,还是南方的园林,甚至于福建的土楼,都具有院落围成的天井。天井具备通风、采光、散热等功能,是明清民居中常见的设计形式。在炎热的夏季,阳光直射天井,天井内空气上升、气压下降,与周围形成压力差,室内热气通过天井排出室外,有利于通风、散热。通过天井照射下的光多为折射光,可以给人以通透、柔和的感觉。天井上方的阳光、空气是天,下方的地面、雨水是地,天地沟通带来“生气”,这种“生气”是生生不息之气,是养生之气[10]。

3.2.2 台基的设计

台基是高等级建筑的标配,上古就有“茅茨土阶”的说法,这其中固然有封建等级的考虑,也有现实的意义。在没有现代地基和地下室的情况下,传统古建筑中防潮是一大考虑。高大的夯土台基之上再建筑房屋,可以有效地防止室内潮湿,也就是《墨子·辞过》所说:“室高,足以辟润湿。”黄河流域龙山文化发现有高大的堌堆遗址,这很可能与黄河改道、发洪水有关。先民为了抵御洪水,筑起高台居住[11]。北京故宫三大殿建造于高约8米的三层台基之上,台基中心高8.13米,边缘高7.12米,形成的落差有助于雨水的快速排出[12]。

台基的高度可以体现居住者的身份地位。《礼记》中说:“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故宫三大殿的台基便是现存最高的建筑台基。可见,高的台基不仅能够防潮,站立其上也可享受“高高在上”“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3.2.3 墙面的设计

台基之上就是墙面了。大体来说,北方地区建筑墙面墩厚、立面平直、封闭低矮,且门窗窄小。故宫太和殿的墙壁厚达1.45米,能够有效降低热传导,保证了室内的冬暖夏凉[12]。陕北窑洞更是仅一面外墙有门窗,限制空气流动,利于冬季保暖和防护风沙。南方建筑则通透围合、门窗宽大,墙面通透灵巧,有些还设计成墙面倾斜、底部架空的模式。如广府地区的墙就像轻巧,还兼有通花隔断[13]。江南临水建筑,多不封闭,加之多门窗、阁楼,有利于低温空气引入室内[14]。

早在史前时期人类就通过火烧地面和墙面来达到保暖、除潮的目的。汉代,为了保暖和养生,宫廷中建有椒房殿,亦称温室殿。《三辅黄图》记载:“椒房殿,在未央宫,以椒和泥涂,取其温而芬芳也。”[15]《汉书·霍光传》中载:“(昌邑)王入朝太后还,乘辇欲归温室。”花椒芬芳,从中医学来讲,具有温中散寒、除湿、防疫等作用。可见,以花椒和泥涂墙是有意为之,可达到保暖和养生目的。这种习俗到唐代仍有延续。晚唐诗人张孜在《雪诗》就有“其中豪贵家,捣椒泥四壁”的说法。椒房殿之所以选择花椒作为涂料,一方面取其药效,另一方面花椒这种植物“多子”。椒房殿作为皇后的寝宫,“多子”无疑是其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这种椒泥墙也仅有皇后的宫殿才能拥有。可见,椒泥墙保暖的作用尚在其次,“多子”才是其终极目标。椒房这种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作用,是建筑宜居性的又一保障。

3.2.4 门窗的设计

门窗是建筑与外界沟通的门户枢纽,开则通风换气,闭则防风防寒,古人很看重门窗的作用。门窗的开关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思想中阴阳观的体现,《周易》曰:“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乾为阳,坤为阴,开门关门之间阴阳流通,是生发旺盛之机,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门是宅院的咽喉,是沟通宅内外的必经之处,一般在相宅论里称其为“气口”。门窗要开在有“生气”的方向,大小要适中。门窗过大虽光线充足,但冬天不利于保暖,门窗太小则不利于采光通风。清代著名养生学家、文学家曹庭栋[7]38在《老老恒言·卷三·书室》中提倡房屋要有南北窗,便于通风换气,而北窗阴冷不宜常开:“南北皆宜设窗,北则虽设常关,盛暑偶开,通气而已。”南北窗户对开形成的穿堂风,或称过堂风,在中医病因学中属贼风之邪,所以并不提倡窗户南北对开。

3.2.5 影壁的设计

影壁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建筑形式,也被称为影照壁、萧墙,是设立在院落大门里面或外面的一堵墙壁。上至故宫的九龙壁,下到北方农村的影壁墙,影壁广泛存在于各等级的建筑当中。影壁有防止风沙直接刮进院落的作用,也有着保护隐私的用处,还能起到心理暗示作用。影壁上一般雕刻或绘制各种图案,有石雕、砖雕、琉璃烧制、木雕图案等。图案内容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是驱邪、避祸,二是祝祐家宅。河北民居影壁上多带有一个小佛龛,用来抵挡“邪魔、煞气”。具有祝祐家宅含义的影壁更为多见,最简单的是在影壁上刻有“福”“寿”等字,复杂的则雕有松竹仙鹤、五福捧寿等图案,保佑家人康宁,避免“祸起于萧墙之内”。

4 结语

对于建筑而言,“实用”是其基本要求,“宜居”是更高要求,而对健康的追求在建筑实用性、宜居性中都一直存在着,身心健康这一永恒的主题也从古至今隐含在建筑设计中。在古建筑发展过程中,生理上的宜居性最先得到满足,保证了人们的安居乐业、防御外邪。进入封建社会后,建筑逐渐承载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建筑技术的进步也丰富了这些含义的表达。官式建筑增加了其阶级性和等级性,民居则通过各种方式表达着长寿、幸福、平安等美好的愿景。当代建筑跳出了古建筑的基本结构,但建筑形式和装饰手法仍从古建筑中汲取着丰富的营养,因为人们对建筑实用性、宜居性的追求从未改变。

猜你喜欢

宜居实用性建筑
“六乱”整治绘就宜居底色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相约天然氧吧 感受宜居“金匮”
谈高中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基于熵值法的四大直辖市宜居性评价研究
基于熵值法的四大直辖市宜居性评价研究
基于实用性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探索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