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石潭记》的写景方法探究

2021-11-30侍青丽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移步游鱼换景

侍青丽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创作的山水游记名篇,也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珍品。作者通过描写小石潭的幽美静谧,抒发了自己被贬后的孤寂、凄苦之情。在文章中,作者使用了多种方法来写景,其表达效果令人拍案叫绝。下面,笔者就简要谈谈,希望能给同学们的学习以指导。

写景技法之一:移步换景

移步换景是游记中最常见的一种写作方法。移步换景是指作者在描写景物时,不固定观赏的地点,而是以行踪为线索,随着观赏地点、观察角度的变换,不断展现不同景物的风貌神韵,从而使读者看到一幅完整的、多彩的图画。在写作中,作者使用这种技法可以使景物描写有张有弛,富有空间变化,呈现出景物的动态美、层次美、画面美、整体美。

在《小石潭记》一文中,作者就恰到好处地使用了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在文章的开篇,作者就从远处俯视景物, 未见小石潭,先闻水声,瞬间就有了游玩的兴致。然后“伐竹取道,循声而入”,发现“小潭”。近观小石潭,只见“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氓,为屿,为愼,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竹林、水声、潭水、怪石、青树,作者只用寥寥数字便写出了小石潭的全貌。之后,他又仔细观察了小石潭中的游鱼和日光。“伯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作者表面上是在写游鱼的自在闲适,实则是在写潭水的清澈。接着,他又变换视角,举目远眺小石潭的西南方,只见“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的小溪缓缓流来,非常美丽。最后,作者移坐潭上,环视四周,只见“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步一景,步移景异,让人读之难忘。

写景技法之二: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是人们在写景时常常使用的一种写作方法。在描写景物的过程中,孤立地写动态或静态的景,往往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若是能将动态的描写与静态的描写结合起来,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则能最大限度地展现景物的美。

柳宗元是描摹山水的高手,他能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把自己置身于大自然的奇异景观中,并将它们描写得活灵活现,色彩鲜明;同时,他又善于将自己的主观感受寄寓在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等物象之中,达到物我浑然一体的境界。在《小石潭记》一文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使用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既写了静态的景,也写了动态的景,使景物变幻多姿,富有艺术感染力。小丘、高山、峻岭屹立不动,竹林挺拔苍翠,这都是静态的景;青葱的树木和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随风飘拂,游鱼在水中嬉戏,这些都是动态的景。作者立于小石潭边,映入眼帘的是清澈的潭水、千姿百态的石头、青翠葱郁的树木、参差不齐的枝条。那些枝条藤蔓本是静态的景,但一阵风吹来,它们婆娑舞动,便成了动态的景。潭中的鱼儿也是如此,时而静,时而动,形态各异。作者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先写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潭底的石头上印着清晰的鱼的影子,这是静止的画面;忽然,一些魚飞快地窜往远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游到那儿,非常活跃,这是动态的画面。有的鱼儿“佁然不动”,静静地浮在水中;有的鱼儿“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情趣盎然。

写景技法之三:寓情于景

中,一些作者非常注重表现景物与情感之间的关系,通过运用寓情于景的写法,将自己的情感含蓄地抒发出来。

寓情于景,是指将内心的情思寄寓在特定的景物中。作者表面上是在写景,实则是在抒情。都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写作的过程在《小石潭记》一文中,作者寓情于景,在描写景物的过程中抒发自己的情感,暗示了自己当时的处境。柳宗元因拥护王叔文而被贬为永州司马。政治上的失意,使他不得不寄情于山水。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他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并通过描写各种景物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情感。那远离尘世的小石潭虽充满了生机——“闻水声,如鸣珮环”,却无人赏识,四周被竹围抱,小石潭与自己是多么的相似啊!作者触景伤情,只好寄情于山水。小石潭过于清冷的环境,让他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八个字流露出了作者对残酷现实的不满,透露着其被贬谪后的孤寂、落寞与凄凉。当看到潭中的游鱼似与游者相乐时,作者得到了一丝安慰。但他马上又想到:游鱼尚且能够自由自在、无忧无虑,观鱼的游人却要遭受排挤,壮志难酬。他向西南方望去,只看到两岸的岩石凹凸不平、高低起伏,溪水曲折蜿蜒、或明或暗,不知会流向何方。想到自己前途未卜,他的情绪又有了微妙的变化。由景及人,触景伤情,顿时悲从中来。

总之,《小石潭记》一文构思精巧,充满了诗情画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同学们要细细品读,学习其中描写景物的方法,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移步游鱼换景
菩萨蛮·玄英梦
移步换景法
飞鸟和游鱼
会移步的骷髅
飞鸟和游鱼
导演的手法——舞台换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