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中医药产业以振兴村级集体经济的路径浅析

2021-11-30陈月桥毛德文吴凤兰廖南盛卫家润刘家玲何毅轩

广西医学 2021年18期
关键词:医药村级集体经济

陈月桥 毛德文 吴凤兰 廖南盛 卫家润 刘家玲 何毅轩

(1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一区, 南宁市 530012,电子邮箱:1662926971@qq.com;2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南宁市 530000 )

【提要】 广西是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因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植被而具有中医药优势资源和浓厚的医药文化特色,有着牢固的中医药产业(包括壮、瑶、苗等民族医药)基础。本文从政策支持,加强中医药文化交流和宣传,加强中医药和壮、瑶、苗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发展中医药和壮、瑶、苗药产业等角度剖析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路径,以为振兴村级集体经济找到更好的模式。

中医药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1]。不管是应对非典、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传染病还是其他疾病,中医药都显示出了独具的优势,引起了全世界更多的关注,以及更进一步的认同和研究。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作出一系列指示[2-3],为中医药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广西地理位置优越,植被物种多样化,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形成了独有的广西中医药和壮、瑶、苗医药文化优势。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广西中药资源总数位居首位,动植物资源优于其他地区,道地药材具有质量优、疗效佳、活性强、药用成分含量高的优点[4]。这些优势为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因此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虽然壮、瑶、苗等民族医药资源都颇具特色,但仅有其中一部分资源得到开发与利用,而大多数品种尚未得到有效挖掘。因此,推进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壮、瑶、苗等民族医药产业的发展,是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医文化的必经之路,也是振兴村级集体经济的路径之一,对加快健康广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路径这一角度,对振兴村级集体经济进行探析。

1 政策支持

1.1 发挥政府职能,为中医药保驾护航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一直非常重视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壮、瑶、苗医药的发展。2020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5],提出要从健全服务体系、发展养生保健服务、加强相关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扶持中医药和壮、瑶、医药的发展,但却未能详细作出部署计划,相关管理部门职能分管不清,方针政策未能有效落实。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关建议:首先应当确立好广西中医药和壮、瑶、苗医药产业的发展目标,建立相应的管理部门,针对广西不同市、县、乡、村的具体情况做好统筹规划,出台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只有政府的职能得到发挥,中医药的发展才有强而有力的政策支持,才有了保驾护航的组织保障。其次,实行政府奖励机制,例如每年将一部分财政支出用于奖补中医药产业(涉及中医药的种植、加工、流通、服务以及文化应用全产业链),为发展中医药尤其是民族医药提供后备保障。

1.2 完善医保政策,中医药深度参与医疗改革 中医药具有适应证广、医疗成本低的优势,通过健全医保体系促使中医药深度参与医疗改革,减轻基层群众因疾病承担的重负,以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解放劳动力,从而促进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1)探索符合中医药(民族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尤其在广西全面执行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方式后,争取给予中医药更多利民医保优惠措施。建议由政府牵头,各级各类中医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执行相关政策,与医保部门、药监局、中医院(馆)、社区服务中心等相关部门就如何加大对中医药及民族医药产业的医保项目的筛查、产业服务项目价格倾斜、医保资金的大力支持等核心问题加强沟通交流。(2)此外,在医疗改革中,应根据实际出发,将政策细化,使中医药及壮、瑶、苗医药产业简便验廉的服务能真正地落到实处,从而使人民群众受益。可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组建相应的分级诊疗医联体,加快基层中医院、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的建设步伐,将中医药文化逐渐从城市普及到边远地区,不断健全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优化省市、县、乡三级医院间的远程诊断、会诊、培训以及双向转诊等政策,并在日常诊疗中适当运用中医药进行诊治,使广大患者能够了解中医药(民族医药)的优势,以提高其对中医药的接受度,从而推动中医药尤其是民族医药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应用。例如,柳州市中医院与三江侗族自治县中医院组建紧密型医联体所形成的“三江模式”,使得柳州的国家级贫困县中医院得到重新发展,在推动了中医药卫生事业和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也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值得借鉴与推广。

2 加强中医药文化交流和宣传

2.1 加强中医药文化的国内、国际交流,促进贸易合作 利用各种线上、线下形式,加强在国内与其他省以及港澳台地区进行中医药尤其是壮、瑶、苗等民族医药文化交流。广西是首批中医药服务贸易重点区域,依托中国—东盟传统医药交流合作中心的平台,与东盟多国建立医药文化交流和经济贸易往来[6]。“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给中医药文化传播到海内外提供了途径,可通过壮、瑶、苗医药专家的交流访问和学术讲座、医疗保健、进修培训、科研合作等方式,加强与世界各国尤其是东盟各国的技术合作,扩大壮、瑶、苗医药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此外,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把握文化输出的时机,促成国际的中医药贸易,并使之逐渐形成常态。促使各类新派中医药经营主体的融合,探索广西中医药产业大发展与村级集体经济结合的模式,与东盟国家建立一批高、精、专的中医药合作示范基地,打造中医药的合作窗口。

2.2 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 定期开展中医药的文化传播与交流,结合广西“壮族三月三”开启定期的中医药和壮、瑶、苗医药文化宣传月,可以以义诊、医疗服务帮扶、科普大讲堂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将民族医药文化带进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村、寨等,以提高大众对中医药和壮、瑶、苗医药文化的认识及认可。这有利于改善基层群众落后的就医观念,从而使经济有效的中医药能够广泛运用于群众的医疗服务,减轻因疾病所致的经济负担;同时使更多基层企事业单位了解中药资源开发、加工等相关产业的潜在市场,促使其参与中医药相关产业的发展。

3 加强中医药和壮、瑶、苗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中医药和壮、瑶、苗医药的人才队伍建设,为全面提升中医医疗服务能力提供人才基础,从而推进重点专科的精准扶贫,加强对相应帮扶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指导。这有利于提升基层中医药和壮、瑶、苗医药医疗机构的诊治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基层群众,从而减轻村民的医疗负担,以实现健康扶贫。

首先,要打造中医药及壮、瑶、苗医药人才队伍聚集高地。(1)要推进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的建设,注重民间优秀的壮、瑶、苗民族医药确有专长人才的挖掘与培养,以不断壮大民族医药人才队伍。(2)积极实施中医临床优势培育工程,组建出中医药和壮、瑶、苗医药特色突出的重点学科和专科,鼓励医疗机构积极申报国家级项目,以拓宽广西中医药和壮、瑶、苗医药的发展平台以及扩大其国内影响,从而吸引更多人才参与学科建设,壮大人才队伍。

其次,人才队伍的建设离不开学科建设,因此应建立中医药及壮、瑶、苗医药理论体系和标准体系。(1)组织专家编写关于壮、瑶、苗民族医药特色的主干教材,对壮、瑶、苗医药的基础理论进行重新梳理、提炼、修订、统一,力求规范壮、瑶、苗医药的教材内容。(2)制订壮、瑶、苗医药临床诊疗标准,进一步完善壮、瑶、苗医药诊疗的临床路径和优势病种的诊疗规范,以提升壮、瑶、苗医药理论指导临床诊疗的能力。(3)组织专家不断完善壮、瑶、苗药物质量标准细则,进一步推动壮、瑶、苗医药纳入国家药典及其成药和新药的注册申报工作。(4)加大壮、瑶、苗医药经方和民间验方及技法的传承挖掘力度,以丰富壮、瑶、苗医药的临床治疗手段。

4 发展中药及壮、瑶、苗药产业

4.1 中药及壮、瑶、苗药的种植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村落有着共同的特点,即群山环绕、交通不便、山多地少,这给中医药的种植带来一定的挑战,但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药物具有疗效佳的优势。结合广西民情以及地方特色,种植应当以项目为载体,以服务为宗旨。加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指导,在区内建立一批大型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建立中药材技术核心区、市场核心区、质检核心区,建设一批中草药种植及动物类药物养殖示范基地,加强种植、养殖技术的改进与推广;因地制宜,建立一批中医药及壮、瑶、苗医药定制药园,加快中医药产业的转型升级,推进中医药产业与村级集体经济结合,实现精准扶贫,造就多个可以借鉴与复制的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扶贫致富典型模板。

4.2 制药工业的发展 广西拥有多个中医药及壮、瑶、苗医药驰名品牌,例如金嗓子喉宝、正骨水、百年乐、三金片、十一方酒、三叶香茶菜片等,这些药物疗效显著,因此发展壮、瑶、苗民族医药品牌是大有前景的。加强对制药厂生产中医药及壮、瑶、苗医药制剂的扶持与监管,对饮片的加工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执行,严格把控质检过程,保证药物的品质和疗效。同时,加强制药厂与销售商和药材生产基地的合作,根据市场需求指导药材的种植品种和规模,从而促进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中医药及民族医药产业、村级集体经济的和谐发展。

4.3 中医药产业与村级集体经济的融合

4.3.1 发展模式:结合各村的实际情况,将分散的土地进行整合,重新安排中草药品种种植,以土地资源为基础,各分散的农户进行抱团,充分调动农户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整合资源,提高土地有效利用率。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中草药的种植结构,调减低效中草药,中药材种植和精深加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可以根据不同的管理模式开展工作。中医药产业与村级集体经济融合的模式可以有党委/政府/企业/公司/高等院校/合作社/村级集体经济/党支部/第一书记+基地+农户的不同组合,通过土地整合、劳务用工服务、订单生产劳动、利润返还、技术资金入股、股份合作等多种途径开展工作。例如,桂林市临桂区宛田瑶族乡平水村带领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仿野生灵芝种植,即为“党支部+合作社+第一书记+贫困户”模式的成功代表,值得借鉴。不管是哪一种模式,必须明确目标,细化措施,落实责任,对于中草药的发展也理应如此。例如,可发展中药种植基地、中药材产业园、中药材加工厂;践行山上种药、山下制药、山中康养的发展思路,并提供产前良种培育、种植以及加工技术指导、商务网络营销等帮助。依靠农科所、中医药大学(科研机构开展扶贫示范或帮扶)等机构为中药材良种繁育、中药康养延展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支撑;同时结合质检管理系统,严格控制中药材质量,推广适宜广西中医药及壮、瑶、苗民族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技术。根据中草药特点与规律以及市场需求,指导少数民族因地制宜地进行道地药材种植养殖,帮助扩展销售渠道及建立销售网络(互联网+网红+直播)。通过规范种植品种和规模,打造品牌对口帮扶,建立一系列的中药材种植基地+特色旅游园区+民族医药养生保健服务区,吸引当地农户务工人员从事中药材种植和加工、旅游、卫生保健服务。

4.3.2 产业辐射:通过中药材种植辐射带动其他产业,延伸中医药产业链,进行多元化种植和养殖(龙眼、荔枝、火龙果、沙田柚等种植以及蜜蜂养殖等);引导和鼓励企业发展相应的中药制剂、化妆品、保健品、日用品的开发和生产;开展多种具有中医药及壮、瑶、苗民族医药特色的养生项目,加强与养老养生旅游项目的融合开发;支持中医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建设中医药及壮、瑶、苗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此外,建设和打造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发展休闲中医药及壮、瑶、苗民族医药生态体验、少数民族民俗风情等系列品牌,这既可成为观光旅游资源,又能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重点推进壮、瑶、苗医治未病中心和壮、瑶、苗医康复中心的建设和发展,为老百姓提供“简”“便”“验”“廉”的壮、瑶、苗医特色诊疗以及壮、瑶、苗药的特色汤剂、膏方、药膳、药茶、药酒、特色制品等健康服务。

5 结 语

制订并出台一系列中药产业发展政策,更大程度地激发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活力和潜力,通过推进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振兴村级集体经济,逐渐形成以区位、资源、市场优势为主导的特色中草药种植产业链,拓宽贫困群体的致富门路,成为助推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的新渠道,进一步做大做强全区中医药及壮、瑶、苗医药产业,让中医药产业扶贫和村级集体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医药村级集体经济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
传统医药类非遗
医药下一个十年 创新为王
奔跑吧,村集体经济组织!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