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金融经济效益发展风险及其管理策略

2021-11-30朱晓云

科技经济导刊 2021年20期
关键词:金融资本金融机构实体

朱晓云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行,广州 深圳 518000)

引言:我国经济进入新时代后,企业与金融之间的联系也愈发紧密,是这一种非常复杂的关系,企业金融对于企业发展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有积极作用的,很多企业对投融资活动十分重视,但依然有一些企业对企业金融经济效益中不稳定因素和潜在风险缺乏足够的重视。提高企业金融经济中的风险管理意识是降低风险的基本保障,重点是要降低企业金融的经济效益风险,应采取多元化的方式,降低企业金融经济风险,更加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1.企业金融内涵及特点

企业金融是工业化与资本相互结合的结果,通过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和生产成本让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从当前我国现阶段的金融经济发展来看,“产融结合”目的是为了让实体经济得到充分扩张、金融资本实现增值。在我国加入WTO后25年内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资本市场深度活跃,虽然金融制度也在不断地进行积极调整,可是实体经济与金融资本之间的结合却依然用了很长的时间去发展成熟。深入研究这个问题的根源能够发现,这是因为在推动实体经济与金融资本之间的融合过程中,“产融结合”仍然是经济建设中的工作难点,国内企业金融投资还需要再进行完善和优化。因此,受制于我国的市场经济模式和当前金融政策,企业的金融化之路仍然还很漫长。实体经济如果想要参与到金融经济中,通常采用的方式主要是对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和租赁等行业进行参股、控股和并购等。从当前的沪深股市及相关的统计数据分析来看,主板上市的大多数企业,有超过1/7以上的实体企业已经涉足或参与到金融产业之中,可是从金融机构投资状况的数据分析很容易看到,绝大多数上市金融公司都没有参与对实体经济的投资。从上述的情况来看,目前我国的实体经济与金融资本之间的产融结合大多都是金融行业承接了由实体产业投资的资本。

2.企业金融的经济效益分析

企业金融的本质是实体经济扩张和金融资本实现增值,其主要涉及经济和社会的变革与发展。“产融结合”一般是指实际经济和金融资本相互间以股权形式彼此融入,并参与到彼此的经济活动中,在这种经济活动中往往还会出现人事的结合,这种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有效分摊风险,实现企业和金融资本间的互利双赢,本质目的也是追求利益和风险的共享和分担,这种方法是目前企业金融最有效的措施。从当前国际范围内的企业金融发展分析中很容易发现,世界各国由于金融活动发展的早晚不同,对于企业金融的政策引导和法律法规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其中发达国家在“产融结合”方面上做得比较成熟、先进和科学,已经成为国际范例。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和金融业各项制度的完善都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实体经济与金融资本结合之路则走了很长时间,这非常不利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和长远发展。

企业金融程度加深有助于提升综合国力:发达国家在企业金融发展方面有着成熟的操作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体系,企业和金融资本“联姻”,对企业规模有序扩张、增强实力、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所发挥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我国对市场的调节始终没有放松,伴随着金融经济扩张和发展,衍生出的经济形式种类繁多。企业和金融资本两者实现“联姻”,能够让企业在面对市场竞争风险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这对促进我国经济得到健康有序地提升,甚至是综合国力的增强都是极为有利的。

企业金融有助于“产融结合”的完善: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结合能够优化金融机构各部门之间的协同,资源共享得到加强,降低投资风险和生产成本,从而减少消耗资源,能够提供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实体经济与金融业的结合,使双方能够实现共同发展,降低风险和资源消耗,进一步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金融有助于金融机构抵御各种风险:企业金融化能够帮助企业提高抗击市场风险能力,通过提高金融资本占比来增强自身抗风险能力。并且企业金融可以加快推进金融机构调整产权结构,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企业和资本的结合,能够实现企业壮大和资本增值的最终目标,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升,促进经济稳定和持续增长。

3.企业金融经济效益发展风险

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对市场的监管力度从未减弱,并且波及到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也在加强,市场形势虽然复杂多样,但是能够促进整个经济体系得到健康稳定发展。我国正在逐步完善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也正在逐步健全和完善,这就造成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作用较小。虽然在一定范围内有助于控制企业金融的风险,但是距控制企业金融发展风险需要的程度还不够。

企业经营面临的风险加大:企业金融的发展离不开协调多方关系,倘若企业的整体规模和经济实力达不到实现跨行业发展的经营条件而匆忙扩大经营范围,就会造成企业的主营业务不够集中,最终会影响到企业基础核心业务的正常发展,最终导致经济链出现危机。对于金融业,资本结构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会造成更加负面的影响。尤其是当前企业资本结构不科学不完善,如果对企业金融风险把控能力不足,就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威胁。造成金融机构独立性降低: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如果能够完整有效地控制风险,则需要金融机构要保持其经营的独立性。很多因素都能够对企业金融化过程中造成任何影响,比如外来资本的介入,就会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从而为企业决策制定和未来发展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这样就造成金融机构的独立性降低,风险进一步增加。

金融市场产生风险提高:企业金融的发展让实体经济和金融机构的关系发生变化,企业金融深入发展需要市场行为按照规则同步做到规范有效,否则也会形成不正当交易。实体经济类型与金融业务类型的不同,这造成金融市场风险进一步提高。

4.金融风险管理策略

金融管理策略是降低企业金融风险的必要策略。行之有效的金融管理策略,对企业运营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影响企业经济运行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技术程度是否先进、设备性能是否有优势、企业文化是否推行到位、员工专业能力和素质是否有效得以提升等。

提升企业市场融资渠道从而降低金融风险:在市场经济浪潮不断推进的时期,企业金融管理是不可缺失的重要内容。在保证企业运行速度和效率上,融资渠道发挥不可轻视的作用。尤其为多元化的、高效能的、准体系的市场运行机制,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从而降低金融运行风险。还要提升企业融资渠道的质量,增强企业实力的基础,加大经济扶持的力度,以此提高企业的经济实力,也要注重金融机构对企业的融入,还要注意用法律程序做有效保障。

完善体制机制为企业金融服务:建立健全的制度及机制,是为了让企业更好地运行、合理地发挥金融机制、创造良好的经济收益的环境。在不断完善各项机制和制度的同时,也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或者降低了金融投入和输出的风险。在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时期,企业制度体系的深化和机制的完善是必要的措施。在市场融资体系多元化的今天,我们不仅要在建立健全的体系上下功夫,还要在市场发展的客观需求上寻找突破口。因此,不能盲目地拓宽企业金融融资渠道,而是要在经济实力雄厚的金融管理机构建立与企业合理的准入机制,以此来提升企业运营的实力基础和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是保障经营策略公平科学的最佳办法。首先,要确保公司监事和董事始终保持其职能的独立性,可以考虑让独立董事、执行董事的人员数量增加,让独立董事和执行董事之间能够达到一种相互制约的效果;其次,要区分股东类别。为了有效规避股东们滥用职权的坏现象,我们要对股东分类别进行划分,主要有两种:一是控制型、二是非控股型,而且在建立的基础上还要健全表决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我们更需要建立易行的操作系统来均衡适用范围和表决的比例。这项制度机制的建立,不仅能向非控股的股东提供有效的话语权,还能借此机会对控股权利的约束。建立健全信息披露机制,成立独立监督管理机构。金融机构建立要纳入市场统一监管内,可以杜绝企业金融出现违规行为。将企业经营信息中的各项经济指标如:资产负债情况、自有资金情况、企业盈利能力、销售收入情况、对外投资情况等,还要包括企业内部结构、发展战略和招商政策等,按照内容和性质不同进行分类后予以准确披露,这样有利于市场对金融机构实现有效监管。在金融机构内应建立有独立监督管理职能的专家委员会,也可以聘请有一定权威的专家学者担任专家委成员,形成对内约束,对外控制的管理机制,使企业的决策更加科学合理。建立健全信息监管系统,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负责监管的部门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监管系统,以此来强化金融机构监管范围和力度。在监管过程中,时刻警惕资格条件不符合的企业。在符合的、有资质的企业与金融行业合作后,监管部门要有效利用信息监管系统,有效地识别企业金融信息,及时进行实时捕捉,涉及到的企业关联人,监管部门要进行准确识别最终联系人,要对关联人、控制人进行影响力判断,还要对他们自身在企业的规模和交易中的进程进行判断。把找寻出来的问题,进行企业金融产生的风险预防。

合理规范企业金融化市场:创造出合理的、规范的、系统的我国金融市场秩序,不仅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的进程,同时,还要针对制定的现行法律法规加以严格的运用和执行。本着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创造合理的金融市场,还要努力做好金融市场的监管机制和管理制度的完善,使其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

加大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目前,全球经济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为了实现金融融资机构的国际化趋势达到良好的并轨与合作,最大限度规避运行风险。国内企业最好也能够国际化地建立监督管理机制,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5.结语

在我国经济不断推行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企业运营时刻接受国内外的竞争、风险、挑战,企业间竞争被迫推向白热化趋势。本文将各项制度、机制、管理、规范等进行了系统化梳理,分析了金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风险问题。企业金融化的发展利弊各半,促进企业的发展的同时也会面临一些风险,企业要实现长远发展,必然要通过各种措施去规避和化解风险,以推动企业金融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金融资本金融机构实体
探究马克思主义金融资本理论研究的必要性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实体书店步入复兴期?
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指导意见公布
安徽:打造创新全生命周期的金融资本支撑体系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
金融资本挑战产业资本时代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