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职大学生公寓网格化管理分析

2021-11-30王兆虹

山西青年 2021年6期
关键词:学生公寓网格化高职生

王兆虹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8)

新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公寓管理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以往宿舍管理模式已经与当前形势要求不相符。网格化管理模式在医药、社区、交通、城市管理中的成功应用,为高职大学生公寓管理变革提供了良好的借鉴。这种情况下,以网格化管理理念为主导,分析新时期公寓网格化管理模式的构建途径,提升公寓服务效率、管理效能,就成为高职院校公寓管理者面临的主要任务。

一、新时期高职大学生公寓网格化管理的内涵

新时期,网格化管理主要是在新兴网络技术支持下,依据一定划分标准,将管理目标细致划分为多个单元网格。利用协调机制,在各网格间搭建信息交流桥梁,切实实现各类资源统一、协调调配,全方位共享,达到精细化、高效化统筹运作的目的[1]。而高职大学生公寓网格化管理则是一种典型的从上层(高校公寓办),经公寓社区、公寓、楼层至下层(寝室)的树状划分,不同层级网络所对应的管理范围存在一定差异。从管辖范畴视角入手,通过网格划分,可以明确各片区、网格管理者责任,最终落实到每一个体身上。相对而言,高职大学生公寓网格化管理中的消息反馈机制,则是从下层至上层的过程。即由各寝室的寝室长搜集、汇总高职生关于寝室管理的意见、建议,按顺序上报至楼层、公寓、公寓社区、公寓办。随后由公寓办根据实际情况统筹管控,并将结果逐层下发至各寝室。

二、新时期高职大学生公寓网格化管理的必要性

(一)及时反馈信息

新时期,将公寓网格化管理理念应用到高职生公寓管理中,可以改变传统的公寓管理流程,经信息化通道开展信息交互,避免以往无法跨级别通报导致的信息反馈不及时问题出现。而信息的及时反馈,可以避免高职生公寓管理各层级间、高职生与学生公寓管理者间矛盾冲突,提升高职大学生公寓日常管理效率。

(二)激发学生参与意愿

网格化管理理念在高职大学生公寓管理中的应用,将学生群体与公寓办领导放置在了同一个空间。在这一空间内,高职生可以将自身对学生公寓管理的意见、建议全面、及时反馈给公寓办领导层,促使领导层明晰公寓实际管理情况,根据学生意见、建议进行管理决策制定、调整,满足学生期待感,激发学生进一步参与意愿。

(三)形成浓厚文化氛围

在完全学分制推行进程中,学生班级概念逐步淡化,宿舍成为学生彼此间沟通交流的主要场所。而伴随学生公寓社区化不断深入,公寓文化活动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成为高职生日常生活、第二课堂开展主要阵地[2]。通过网格化管理理念在高职大学生公寓中的应用,可以依托传统班级团支部,构建与公寓特色团组织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定期组建以社区为依托的特色活动,形成浓郁文化氛围。

三、新时期高职大学生公寓网格化管理的途径

(一)完善网格化管理保障机制

完善的网格化管理保障机制的构建,可以从根本上提升高职大学生公寓管理水平。因此,高职院校可以从激励与考评、信息传递与反馈、多部门协调联动等方面入手,对照网格化管理需求,逐一完善和优化,开拓高职大学生公寓动态管理、精细化管理、全方位管理新格局。

首先,激励与考评机制是最大程度调动网格负责人工作主动性、积极性的前提,高职院校可以根据网格化管理理念,在详细的网格划分的前提下,根据网格管理责任,对激励、考核评价机制进行细化完善。即依据“一天一检查、一月一通报、一季一活动、一学期一评定”的原则,责令寝室管理员每天对高职生寝室卫生进行检查,并汇总数据。随后每间隔一个月进行一次寝室管理汇报、评比,在橱窗或管理系统中公开展示样板寝室、文明寝室、不良寝室。每间隔一个季度由学生处主导,组织开展寝室废物利用手工竞赛、社区文化节叠被子竞赛、寝室文艺汇演等。每间隔一个学期,依据高职大学生公寓网格管理平台数据,对网格负责人及其所在系部网格管理履责情况进行考核,涉及了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监督、信息反馈等诸多环节。

其次,信息传递与反馈的科学有效性,直接影响着高职大学生公寓网格化管理效率。因此,为保证信息流通畅通、结果反馈及时,可以后勤服务“零距离”、学生诉求“即时响应”、公寓管理“全面覆盖”为方针,构建一体化信息搜集、汇报、反馈、监督管理机制。根据高职大学生公寓网格划分层级,从寝室→楼层长→楼长→学生处(物业中心),逐一推进信息反馈、传递。在这一层级中,最底层为各高职大学生寝室,最高层为物业中心(或学生处寝室办)。除此之外,还可由班主任、辅导员担任网格信息传递、指导、纠正、协调、督促员,直接在学生处与各寝室(或物业中心与各寝室)间传递信息,保障高职大学生公寓全部网格有序稳定进行。

最后,多部门协调联动是针对以往高职大学生公寓管理各部门分头管理、各自为政机制构建的高效率管理模式。即在网格化管理理念指导下,以高职大学生公寓管理部门整体联动、资源整合、协同运作、快速反应、统筹管理、运转高效为原则,构建一体化公寓网格化管理联动机制,涉及了高职大学生公寓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机制、监督机制、互助机制几个方面,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以往高职大学生公寓管理多头开展、条块分割的弊端,实现不同级别网格间上下联动、各部门间左右互动,为各部门间信息资源互通共享、“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信息资源的统一调配提供依据。

(二)搭建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

新时期,多数高职院校学生公寓已构建了以后勤部门为主导的管理系统,旨在规范公寓管理阶段资源运作,协调宿舍、床位分配,而高校公寓的网格化管理涉及了设备资源、日常事务两个方面内容,当前宿舍管理系统存在较多不足。因此,高职院校应根据网格化管理需求,与专业科技公司合作,进行专门的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搭建。

首先,为了降低高职生参与管理门槛,选择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允许高职生、各楼层管理者、学生公寓办均可经互联网页、校园网登录网格化管理系统,最大程度拓展用户参与渠道,降低信息统筹管控、剖析难度[3]。

其次,依据高职大学生公寓网格化管理需求,高职院校公寓办可以开发涵盖学生意见反馈、日常工作管理、公告管理模块的功能体系。其中学生意见反馈主要是将学生用户融入高职院校学生公寓管理工作中,切实在院校学生公寓管理中落实人性化管理理念;日常工作管理主要是面向各管理层级管理者,经信息系统,向上层反馈日常工作内容,或者跨级别汇报工作信息,为信息及时反馈、流程改善提供依据;公告管理模块需要将公寓、公寓社区、楼层、寝室、公寓办以及全校高职生甚至教师有机连接,除由管理高层直接向全部管理参与者公布管理工作内容、事件处理反馈、管理方案外,还可以向全校师生公开展示参与网格化公寓管理途径,激发基层参与公寓管理积极性。

最后,在功能体系制定基础上,为了进一步规范高职大学生公寓网格化管理流程,简化系统应用流程,可以利用微信、钉钉、QQ等辅助信息技术,完善高职大学生公寓网格化信息管理系统。压缩中间环节,提高公寓管理互动性,获得更好的网格化管理效果[4]。

(三)加强网格化管理团队建设

网格化管理团队是新时期高职大学生公寓网格化管理的中坚力量,与高职大学生公寓网格化管理作业是否正常开展直接相关。因此,一方面,高职院校管理者应加强对学生公寓网格化管理的重视,由校级领导、各系部领导共同构建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系统开展学生公寓网格化建设事项协调落实研究。并通过专项资金划分的方式,对接高职大学生公寓网格化管理需求,在各公寓楼栋配备先进软件、硬件设备,保障不同类型信息的第一时间反馈、传递、更新[5]。同时在组织归属关系一定的情况下,由团员在从基层团组织间组织开展“学生公寓特色团组织结对传统班级团组织”“家园周末沙龙”等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公寓特色团组织尖兵作用,提升高职大学生管理团队综合素养[6]。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依据高职大学生公寓位置,进行区域的恰当划分,由后勤管理者、院系辅导员、保卫人员共同构成专职网格化管理团队,由高职大学生代表、高职大学生公寓楼栋值班员共同构成网格化管理协调管理团队。在专职网格化管理团队、网格化管理协调管理团队组建完毕之后,对其工作职责、服务理念进行逐一明确,并定期开展工作方式宣贯及工作技能培训,促使网格化管理协调管理团队、专职网格化管理团队主动肩负起信息数据收集员、高职大学生事务服务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政策法治宣传员的责任。同时,熟练掌握高职大学生公寓信息处理、采集、传输、记录、汇总、上报等技能,严格依据规范程序进行不同类别信息数据处理。

综上所述,网格化管理模式可以在高职院校学生公寓构建责任明确、结构清晰的机制。在这一机制中,网格化管理模式中的信息传输速率直接影响了公寓管理效果。因此,高职院校公寓办应利用信息化技术,在各网格单元间协调机制构建的基础上,拓展网格单元间交互渠道,及时进行问题解决、反馈,激发高职生参与公寓管理的意愿,为公寓管理效率提升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学生公寓网格化高职生
农业农村部部署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职教强国背景下高职生理想信念培育研究
智慧社区视野下网格化社会服务客体研究
高职生开展电子竞技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职生的学习现状与改善措施
让思想政治工作回归学生现实生活——评《高校党建进学生公寓理论与实践》
浅谈民办高校学生公寓党建工作
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寓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河北发力网格化监管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