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脱贫攻坚到全面共富
——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念

2021-11-30吕培亮

关键词:攻坚中心群众

吕培亮,李 帆

(华中师范大学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湖北 武汉430079)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扶贫减贫脱贫工作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有序开展并取得了巨大成就。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高度评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五千五百七十五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1]。而从脱贫攻坚到2020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面共富,在这一艰苦奋斗征程和光辉历史的背后,无不彰显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念。

一、“以人民为中心”治国理念的阐释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人民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所在,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世情、党情、国情的深刻变化,明确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这一思想是对执政为民思想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展,从而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并赢得广大人民拥护。

(一)“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提出与发展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13年6月,当时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党上下展开,活动开始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人民为中心”自提出之后,其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发展,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思想文化领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既提高人民素养又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方面,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人民群众放在工作中心位置,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文艺工作要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有所作为。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心系人民、讴歌人民。以上这些,都是党中央站在人民立场上提出的思想文化领域发展的相关论述和要求。总体而言,在思想文化领域,人民被摆在中心位置,是各项工作开展的导向指引。

二是物质生产领域,要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要将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稳步推进共同富裕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此后,又提出要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出发,确保全体人民更多更公平地享有改革发展成果,不断奔向共同富裕[3]。后来,“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之一,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被列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强调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逐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

(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内涵和要求

“以人民为中心”绝不是桎梏于思想观念中、停留在口头上的抽象命题,而是以实践为依归、说到做到的行动纲领。就其内涵和要求来说,就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和工作好坏要由人民群众评判。

第一,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时刻围绕人民这个“中心”。要从人民群众的整体性出发,全面深入地理解和贯彻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初心使命。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和血脉,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始终不能偏离人民这个“中心”,如果失去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然一事无成。

第二,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背后,离不开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勤劳实践与锐意创新。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不断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要与人民群众肩并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第三,要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切实做到利为民所谋。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内在要求。在任何时候,都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诚心诚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始终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四,工作好坏要由人民群众评判,真正遵循“人民标准”。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这是全党同志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4]。“人民标准”是一切工作好坏的底线,经得起人民检验、让人民满意,是我们党各项工作开展的基准线和不竭力量之源。

(三)“以人民为中心”是对“执政为民”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中国共产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理应做到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执政为民”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并随着时代变迁不断丰富和发展。1944年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这一著名的演讲中,第一次提出了“为人民服务”这一命题。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执政为民的最形象表达,并作为党的宗旨被写入党章。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提出“共同富裕”思想,实现了“执政为民”思想内涵上质的飞跃;江泽民同志指出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将“执政为民”思想上升为党的建设原则和目标;胡锦涛同志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推动了“执政为民”思想的发展突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执政为民”思想内核的基础上,结合世情国情党情的变迁发展,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新的时代方位上,“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表达,进一步丰富提升了“执政为民”思想的科学内涵和政治地位。这种丰富和提升主要体现在:一方面,人民被摆在了“中心”位置,其主体地位更加凸显,明确要求在治国理政的各个领域和层面,都要围绕和服从人民这个“中心”;另一方面,为人民谋利益要求更高,服务对象具象到不同社会群体甚至是每个个体的全面发展,利益层次从单一的物质生活水平跃升到美好生活追求。如果说“以人民为中心”的提法最初是一种强调经济发展、公平正义的单一扁平化概念,那么随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实践不断深入,其内涵已经贯穿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各个方面,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根本理念和行动指南。

综上所述,“以人民为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提出的,这一思想在治国理政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在内涵和要求上突出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强调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坚决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和工作好坏要由人民群众评判,与党的“执政为民”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有所深化,已经成为统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国理念。单独从贫困治理工作领域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从脱贫攻坚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无论是在其实践创新还是内在逻辑上,都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念。

二、从脱贫攻坚到全面共富的实践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减贫脱贫工作,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础上,对有效治理贫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系统化顶层设计和实践创新:在理念上,由物质帮扶转向志智双扶,注重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在目标上,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形成协同发力的“大扶贫格局”;在方法上,以精准为原则,不断提高扶贫减贫脱贫实效;在保障上,打造“多元路径布局”的扶贫体系,防止贫困反复。实践证明,中国扶贫减贫脱贫工作取得重大成就[1]。

(一)在理念上,由物质帮扶转向志智双扶,注重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推行的开发式扶贫战略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使很大一部分困难群众从绝对贫困中摆脱出来。但是这种开发式扶贫在理念上只是简单地认为贫困是由物资匮乏、收入较少引起的,因此导致简单化、单向性的物质帮扶虽有成效,却无法从根源上长久消除贫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更加注重对“人”的改造和“能力”的提高,坚持治贫先治愚、扶贫与扶志并重,注重培育贫困人口的主体意识,提升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帮助贫困人口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客体变为主体,实现对贫困人群从外部帮扶向激发内生动力转变[5]。具体来讲,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通过开展一系列技能培训、政策宣传和组织动员等工作,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树立起自力更生的意识与观念,激发他们内心的脱贫动力,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扶智就是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帮助和指导贫困群众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与此同时,通过发展教育事业,特别是重点加强对贫困人口后代子女的教育支持,从源头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确保扶贫减贫事业见实效、谋长远。

(二)在目标上,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形成协同发力的“大扶贫格局”。社会力量来自基层,与贫困群众联系密切,对贫困主体的贫困情况和需求有更为直观和清晰的了解,能够在扶贫工作中发挥出独特的作用。早在2011年出台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党中央、国务院就提出,鼓励社会各界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到贫困治理工作中来。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脱贫攻坚战的深入开展,党中央提出构建的大扶贫格局逐渐成型并不断发展完善。

具体来说,这一“大扶贫格局”是由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甚至军队和武警等各界人士组成的,通过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形式为脱贫攻坚事业发力的扶贫局面。在具体实践操作层面,有东、西部的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中央单位的定点帮扶和支持,东部经济发达县的结对帮扶西部贫困县,民营企业参与的“万企帮万村”行动,全社会广泛开展的向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献爱心活动等[6]。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大扶贫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在发扬优良传统的同时,也凝聚着全党全社会的力量,激发着社会发展活力与动力。

(三)在方法上,以精准为原则,不断提高扶贫减贫脱贫实效。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扶贫减贫脱贫工作的不断深入,贫困人口不断减少,剩下的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大都是贫困程度较深、脱贫难度较大的,我国的贫困治理工作逐渐进入攻坚阶段。“以精准为原则”是党中央为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而提出的贫困治理方略。精准扶贫是一种直接精确瞄准帮扶对象并对其实施精准举措的贫困治理方略,包括在扶贫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个层面的精准施策。这一重要方略有效解决了我国扶贫减贫脱贫工作的基本问题,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从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在“扶持谁”的问题上,精确识别、找准贫困对象、摸清贫困基数,从而提高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在“谁来扶”的问题上,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全社会合力。对此,在政府层面上,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发挥好主导作用,勇于担当扶贫减贫重任;在市场层面上,要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通过经济增长使贫困人口受益并脱贫;在社会层面上,鼓励支持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到扶贫事业之中,为贫困治理贡献力量。三是在“怎么扶”的问题上,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开对“药方子”,保障各项扶贫项目能够精准化落地,从而把扶贫扶到“根子”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共享发展成果。四是在“如何退”的问题上,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设定好时间表,实现有序退出;留出缓冲期,巩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严格评估,按照摘帽标准验收;逐户销号,做到脱贫到人。

(四)在保障上,打造“多元路径布局”的扶贫体系,防止贫困反复。依据新的贫困线标准和脱贫攻坚目标,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多种形式和方法进行贫困治理,形成了不仅强调减贫力度还注重减贫成效广度深度的“多元路径布局”的扶贫体系,以期真正拔掉穷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体而言,这种多元路径布局包括国内和国外两大方面。就国内而言,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除了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理念上科学定位、组织上加强党的领导、资金上加大物资投入、执行上强调真抓实干以外,还建立健全了相关机制,诸如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扶贫工作管理体制,贫困群众全程参与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制度,扶贫对象瞄准机制,贫困地区党政班子考核机制,扶贫工作队派驻机制等扶贫开发实施机制[6];就国外来说,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角度,积极开展了国际扶贫减贫合作,并通过“一带一路”建设,诸如“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组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等推动世界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主张通过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挑战,以共建一个没有贫困的世界。

三、从脱贫攻坚到全面共富的内在逻辑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让广大人民摆脱贫困,从解决温饱、达到小康到建成全面小康,进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等等,生动诠释了党中央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时代特色,更彰显了扶贫减贫脱贫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和由人民共享的内在逻辑。

(一)扶贫减贫的出发点:为了人民

“人民”是一个涵盖全体人民群众的整体性概念。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贫困群众的脱贫问题就是各届党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贫困治理问题被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少数贫困群众和全国人民一起过上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出发点,更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治国理念的内在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2020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我们将举全党全国之力,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确保兑现我们的承诺”[7]。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不懈奋斗的目标,要努力抓好民生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8]习近平总书记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把对人民冷暖时刻放在自己心上,把为人民服务化为务实行动,从黄土高原到青藏高原,从太行山区到乌蒙山区,从零下几十度到海拔数千米,从“贫瘠甲天下”的甘肃定西到“隔山走一天”的四川大凉山,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遍布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听民声、察民情、思对策,就是为了人民更加美好地生活。同时,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把民生疾苦放在心上,把改革发展责任扛在肩上,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可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扶贫减贫脱贫工作始终围绕人民这个“中心”,明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断增进人民福祉,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将解决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困难作为党的工作重心,把脱贫摘帽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的基本评判标准,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实践要求。

(二)扶贫减贫工作的立足点:依靠人民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强调,历史并不拥有任何无穷尽的丰富性,创造并拥有这一切斗争的,是现实中的人,他们是社会历史的“剧中人”,更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剧作者”[9]119。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发展的主体,要重视发挥其主体作用。中国共产党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强调必须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出发,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新时代习近平群众观的核心要义就是以人民为中心,视人民群众为真正的英雄,坚持把人民群众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之源[10]。可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扶贫减贫脱贫的历程就是充分依靠人民群众、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历程。

从贫困发生理论的视角来看,内源性动力才是脱贫致富的根本动力,外部力量在一定程度上起的是辅助作用,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因此,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发挥贫困主体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是贫困治理的最关键一环。对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突出“人”的作用,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发挥,从而推动中国扶贫减贫工作进入到一个科学轨道。具体来说:一是不再走过去简单直接和单向性送钱送物的“老路”,而是更加注重对“人”的改造和“能力”的提高,尤其是通过新的思维理念输出,推动贫困地区、贫困人群在外力的帮扶下,能力提高、信心大增,从而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自身的命运[11]。二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共选派近300万人驻村帮扶,充分发挥广大驻村干部和帮扶工作队在宣讲扶贫政策、整合扶贫资源、落实扶贫项目等方面的关键作用,也解决了贫困村基层领导和组织力量不足的问题。三是党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正在从平台搭建、政策激励和制度监管等层面对社会参与机制进行完善,设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确保最大限度调动社会扶贫资源参与脱贫攻坚,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扶贫“中国格局”[12]。

(三)扶贫工作的落脚点:人民共享

由于历史、地理、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我国还存在一些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也阻碍着这部分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是扶贫减贫脱贫工作的重要目标和价值导向。习近平多次提到,“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3]4。因此,要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切实维护好困难群众的发展权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不是在数量上、总体上实现小康,而是要将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的发展差距逐渐缩小,消除绝对贫困、补齐贫困“短板”,从而实现全民共建共享的全面小康。与此同时,“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意涵丰富,共享的“主体”和“内容”不是个别群众抽象、片面地共享,而是全体人民群众具体、全面地共享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安全等各方面的发展成果;共享的“客体”也不是单纯指代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更体现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及美好生活追求;此外,这种共享不是简单地共享发展成果,而是强调全体人民共建共享。

全体人民都是改革发展的贡献者,全体人民理应也必须共同享有改革发展成果。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14]。中国共产党提出并践行的共享发展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切实写照,其真谛在于使人民群众在共享发展成果的过程中享有更高的获得感、幸福感,提升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满意度,使发展成果犹如阳光普照全体人民。在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以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为落脚点,为实现全民共富而不懈奋斗,是中国共产党贯彻执行以人民为中心治国理念的应有之义。

四、从脱贫攻坚到全面共富的时代价值

经过中国共产党扶贫减贫、脱贫攻坚的不懈努力,2020年底绝对贫困在中国全面消除,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画上了句号。这是一个划时代的重大事件,具有重要时代价值。集中来讲,它充分彰显了中国脱贫巨大成就,展示了中国力量、中国智慧,宣告了一个旧的时代结束。但要看到,从脱贫攻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归根到底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念,从而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一)彰显了中国脱贫巨大成就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城市由于受战争创伤影响,生产萧条,恢复艰难,存在着大量贫困人口。至改革开放前,农村贫困人口比例居高不下,据2018年国家统计局官网发布,1978年末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数量大概在7.7亿人[15]。可见,当时新中国所面临的贫困基数之大和贫困程度之深。面对这种情况,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为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中国脱贫事业在艰难中前行,在向着摆脱绝对贫困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中国贫困治理工作大致经历了体制改革带动扶贫、大规模扶贫、针对性扶贫、综合扶贫以及精准扶贫等不同阶段。各个阶段贫困治理的方式方法有所区别,但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建设一个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人一棒接一棒的扶贫减贫努力从未间断。到2017年末,贫困人口规模为3 046万人,与1978年相比,减少了约7.4亿人,年均减贫人口规模接近1 900万人[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脱贫事业持续推进,取得了决定性进展。2020年底,中国全面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过去10年,中国是为全球减贫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一方面,中国是世界上贫困人口基数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脱贫规模和脱贫成效创造了世间罕有的减贫奇迹,在缩小世界贫困人口规模的历史中编织了最精彩的减贫脱贫故事。中国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念指引下,所开展的脱贫攻坚实践、积累的减贫脱贫经验,为全球减贫事业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与信心。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贫困治理理念,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也是被中国扶贫减贫脱贫实效证明的科学的扶贫理念,值得世界各国借鉴。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扶贫减贫理念,科学回答了扶贫减贫脱贫要尊重并且依靠人民群众这一根本力量,为世界各国有效治理贫困提供了指引;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贫困治理理念,强调评判工作的“人民标准”,为世界各国衡量扶贫减贫工作实效提供了一种新思路[6]。

(二)展示了中国力量、中国智慧

从解决温饱到摆脱贫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最终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充分展示了中国力量。具体来说:其一,初心力量。之所以能够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是中国70多年扶贫开发积累的结果,也是历届领导核心一棒接一棒努力的结果,更是千万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奋斗的结果。没有党的坚强领导,没有初心使命的世代传承,这一伟大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其二,制度力量。改革开放使中国扶贫减贫工作进入快车道,到2020年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时间跨度是40多年。从宏观来说,这是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的40多年,没有社会主义制度或者说没有社会主义中国,解决绝对贫困是无法想象的;就微观而言,正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种举措得以协同发力,东西部结对帮扶、党政机关定点扶贫、“万企帮万村”行动等独具中国特色的帮扶形式得以落地生根,并实现了高效决策和快速运行。其三,人民力量。从毛泽东到习近平等历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群众路线,坚持扶贫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广泛发动人民和紧紧依靠人民,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视激发贫困主体内生动力,不断提高贫困群众自我脱贫积极性,从而集合起近14亿中国人民的力量共同参与脱贫攻坚,这注定了通过人民战争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战。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脱贫攻坚,中国采取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举措,展示了一个世界性大国的独特智慧。大体来说:其一,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障。在中国脱贫攻坚过程中,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和协调各方作用,落实“一把手”负责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从而为中国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其二,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精准方略就是精细管理扶贫对象、精确配置扶贫资源、精准扶持扶贫对象,从扶贫对象的确定到脱贫成效的评估等各个方面都展开精准化操作。其三,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中国一直强调和重视发挥政府投入在脱贫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并增加金融资金扶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提高资金总量和使用质量来为脱贫服务。其四,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激发内生动力。通过志智双扶不断提高贫困群众改变命运的信心和脱贫能力,同时着眼长远,重视通过教育等措施手段预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其五,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以政府为主导,调动社会各方资源和力量,构建大扶贫格局,形成各方积极参与、全社会共同努力脱贫攻坚的氛围。此外,还有诸如产业扶贫为主、多种扶贫策略并举,明确责任从严考核监督,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等,来为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创造条件。

(三)宣告了一个旧的时代结束

2019年9月27日,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在国庆7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发布会上指出:“再经过2020年一年的努力,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得到历史性解决。”[16]绝对贫困对应的贫困线,是根据最低营养需求折算成货币计算出来的,它是一种兜底性的生存界限。数据显示,2013—201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每年减贫人数都保持在1 200万以上,累计减少8 000多万人。“一方面,这离不开国家层面的巨大投入,有统计显示,1979年至2018年,中央财政拨付的扶贫基金,从1986到2016年增长了35倍;另一方面,更离不开基层扶贫工作者的筚路蓝缕。到今年,牺牲在扶贫岗位上的一共有770多人”[17]。中国减贫人口最多,减贫速度最快,已成为世界消除贫困主要贡献者。2020年底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这对幅员辽阔、贫困人口众多和致贫原因复杂多样的的中国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宣告了一个旧的时代结束。

这个旧的时代结束,至少包含三层含义。具体来说:其一,意味着一个过分强调绝对公平正义而未能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的时代结束。到2020年底中国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标志着曾经过分强调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期待尽快实现大跃进式共同富裕,最终却造成普遍贫困,这样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其二,意味着曾经怀疑发展中国家不能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的时代结束。中国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不仅宣告发展中国家“完全有能力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也为世界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成功模式——中国模式,从而极大提升广大发展中国家解决本国绝对贫困问题的信心。其三,一个旧的时代结束也意味着一个新的时代来临。中国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是一场伟大的胜利。但正如十九大报告所说,它并不是终点,只是一个发展阶段的告别,接下来,我们将面临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相对于消除绝对贫困,解决相对贫困是一件更为复杂繁重的任务,因为相对贫困和整个社会的阶层结构、收入分配体系紧密相关,而且绝对贫困消除后,民众对贫困的定义将逐渐改写,不再仅仅关心是否吃得饱、穿得暖,健全社会福利、保障各项权利等将成为一种新的诉求。

总体而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最鲜明的特点,贯穿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和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指导理念和行动纲领。而从脱贫攻坚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扶贫减贫脱贫工作的每一步都是在以人民为中心治国理念的指引下进行的。中国的贫困治理工作遵循着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和由人民共享的内在逻辑,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志智双扶的理念方法、协同发力的“大扶贫格局”、精准扶贫的治贫方式、“多元路径布局”的扶贫体系,取得举世瞩目脱贫成就的同时也向世界显示了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宣告了绝对贫困的旧时代的结束。而在这些扶贫减贫脱贫实践创新、内在逻辑、巨大成就的背后,始终彰显着以人民为中心治国理念的最闪亮底色。

猜你喜欢

攻坚中心群众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多让群众咧嘴笑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先定中心后搭配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