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介场域视角下慈溪红色文化示范线打造与传播研

2021-11-29王梽先夏小凤刘小凡

文学天地 2021年10期
关键词:红色基因红色文化传承

王梽先 夏小凤 刘小凡

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革命战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时期形成的先进文化。作为重要文化资源,国家一直非常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进一步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将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好、利用好,将红色传统发扬好、传承好。作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先进分子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传承的红色文化,不仅蕴含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创新精神,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因此,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仅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还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关键词:红色文化;红色基因;传承

一、高朋满座:图像场域下电视复现机制的拟态环境

上世纪90 年代,法国媒介理论学家雷吉斯·德布雷基于技术与文化的互动关系,提出了“媒介域”(media sphere) 的三种类型:文字(逻各斯域)、印刷(书写域)和视听(图像 域)。[1] 今天,“图像域”情境早已成为传播的主场,电视是图像域的典型媒介。

(一)图像场域下以家庭为中心的集体观摩

1958 年北京電视台成立,这个被麦克卢汉称之为“光脉冲的轰击”、乔伊斯称之为“轻装旅的冲锋”的接收终端, 直到70 年代才进入中国的极少数家庭,80年代才真正普及 到千家万户。宣传政治、传播知识、充实群众文化生活,是 80 年代广播电视事业的三大任务。1979 年8 月召开的首次 全国电视节目会议是历史性转折点,中国电视呼吁要“走自己 的路”;1980 年10 月,全国第十次广播工作会议提出要“自 己走路”。1982 年9 月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播电视理论 和实践的主题。1983 年全国开始“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 视、四级混合覆盖”,电视成了社会思想的开启器。1984 年 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颗通信卫星发射成功,可多路传输广播 电视节目,电视成为最具公信力和权威感的主流媒体。1983年是中国电视的改革元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从1983 年首 发,此后“春晚”成为家国同构的民俗仪式,晚会当纲滥觞于 此,奠定了热烈欢快、优美崇高、神州同乐的电视文化总体 性。1986 年12 月15 日,广东珠江经济广播电台正式开播。 美国、日本和港台地区的言情剧、警匪剧、武侠剧、流行音乐 进入内地电视,成为乡邻围聚的一种集体观摩。《正大综艺》 (1990)、《综艺大观》(1990)、《北京人在纽约》(1993) 等成为民众看西方社会的眼睛。

(二)复现机制下以日常为镜像的中和之欢 “复现”,指媒体对真实时空的复制与重现,在所有 媒体中,电视的复现本体最为突出。正如美国传播学者约 翰·费斯克(John Fiske)将传播代码的功能分为三类:展示性媒 介(the presentational media)、再 现 性 媒 介(the representational media)、机 械 性 媒 介(the mechanical media)。[2] 这三种层级彼此渗透,电视的示现、再现性与家庭空间密切相关,八九十年代成为家庭客厅的“第四壁”。电视艺术由于口语文化带来的临场感、形象性带来的直观化、 类型化带来的模式感,而被视为“社会镜像”、“生活镜像”, 这一时期的节目多是以“录播”来“复现”社会生活或新闻现 场。台湾学者沈锦惠说,电子新闻能促进美好社会的想象, 常常不是因为讲究二元对立的客观原则,而是因为重视关系 营造的“口语诗知”。[3] 当闲暇文化的社会地位日渐突出,电视成为家庭休憩的 典型场景。室内剧《我爱我家》(1993)、《渴望》(1990)、 《编辑部的故事》(1990)、《爱你没商量》(1992)是对新 闻会客厅、单位、家庭剧场感的艺术拟态,持续影响到后来的 《家有儿女》、《武林外传》等。在《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 一书中,英国学者雷蒙·威廉斯认为电视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个 人的需求而出现的,而正是无数的个人需求,汇聚成一种整 体的社会需要,威廉斯用连续不断的“流程”(flow)概念来 取代“节目”概念。电视创造了一系列的“媒介假日”现象,在 90 年代坐实了大众传媒休闲代理的文化身份。但我国电视节 庆的乐感是一种中和之欢(中国化狂欢),而非极度狂欢(非 理性狂欢),中国电视并不具有西方戏剧的宗教迷狂和超越 性(酒神精神),而是带有民俗色彩的世俗性和伦理性,是以 真善美为核心的、有节制的欢乐(日神精神),是民俗象征、 神圣仪式和宇宙论观念的集结。

二、高光时刻:视听场域下电视仪式机制的超构情境

从上世纪90 年代到新世纪初是电视媒体的黄金时期,类型化节目的“三驾马车”——电视综艺、电视剧、电视新闻 在此时都走向历史高峰。不论整体改革、功能机制还是占有市场而言,电视都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并具有明显的仪式 化传播特征。

三、慈溪红色文化示范路线的打造

(一)统筹规划,整体协调,合理开发文化与旅游产品

把握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机遇,立足于当地实际,做好统筹规划与整体协调工作,发挥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推动二者融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开发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旅游产品,提高对广大旅客的吸引力。积极开展乡村示范村建设,打造乡村文化街,大力发展乡村民俗、观光农业、康养农业等新业态,将田园变成公园,将农区变为景区。还可以举办民俗文化节、茶文化节、农产品展览会等,推动文化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吸引主流媒体关注。从而不断扩大其影响力和竞争力,为广大旅客带来愉快的旅游体验。

(二)科学规划和制定红色旅游路线

发展红色文化就要制定合适的红色旅游路线,实现红色文化传承与旅游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精神生活不断丰富,对于文化方面的追求日益提高,相应而来的旅游产业也经历了快速发展。红色旅游作为旅游产业中能够突出文化方面的组成部分,比其他旅游更具知名度,也是人们旅游的首要选择。针对红色资源十分丰富又具有地域特色,要精准设计一条便利科学的红色旅游线路。通过组织游客参观、游览、学习的旅游活动,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

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新型主题旅游形式,打造既可以观光赏景,又可以了解本地革命历史的红色旅游产业。同时,政府应当发挥好主导作用,力 求平衡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采取适当的经 济调控办法,科学地规划和开发红色旅游资源,既要有长远的发展考虑,保护红色资源不受破坏,以免降低红色景区的观赏价值和人文内涵,又要用旅游带动红色文化的传播,用红色文化提高旅游的品质品位。以各地不同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合理规划、布局、整合红色旅游路线,使文化与旅 游相互融合,协同发展。

注:

本题目为慈溪市2021年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新媒介场域视角下慈溪红色文化示范线打造与传播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SKB012

猜你喜欢

红色基因红色文化传承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成为红色基因传承者中的作用
红色基因融入精准扶贫工作的价值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激活红色基因在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中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