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朗读与写作齐飞, 声音与才情并茂

2021-11-29何丛

江西教育B 2021年11期
关键词:物化新课标文字

编者按: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其中,“读”的地位有所下降。今天的语文课堂,或因教师自身的朗读水平不够,或因教师对朗读教学不够重视,已经很少能看到教师完整的朗读教学了。这里所谓的完整的朗读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通过有声的语言感悟文本的内涵,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作者,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与体会。此外,有些语文教师会将朗读教学的对象限定在诗词及抒情散文中,使朗读教学的空间被压缩。

什么是朗读教学?如何更好地实施朗读教学?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这是语文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邀请四川的何丛老师、江西的吴毕水老师、广东的邹冬梅老师、河北的李韶玲老师以及重庆的向阳老师,一起探讨朗读教学的相关问题,希望关注朗读教学的教师能从他们的文字里获得启发。

朗读,是指将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的活动。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实现交流沟通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横陈粝饭侧,朗诵短檠前。”朗读对写作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写作教学中,教师有机地引入朗讀,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感的形成及写作素养的提升。

一、朗读使写作成为有源之水

古人在作文时爱提“子曰诗云”,这其实是强调我们要经常诵读经典作品,只有这样,才能自然而然地引用贤者的话语。

好的散文、诗歌会有一种鼓舞人的精神之美,需要学生用声音去传递、去强化。轻声细语的浅吟低唱,可以感受到文字的阴柔之美;激越高亢的铿锵语调,可以领略到句子的阳刚之美。优美的文章不仅是因为它的思想、艺术、意境迷人,还在于它的语言一定是适合朗读和倾听的。通过朗读,由声音抵达文章的文字之美、情感之美与思想之美。

学生进入作品忘我朗读时,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扩大词汇量,提高准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可以与作者心灵相通,情感相契;可以在头脑中生成极强的画面感。经常高质量地朗读,假以时日,学生的理解力就会不断提升。这样,学生在写作时,存储在头脑中的好词好句会汩汩而出,作文自然遣词准确、语言晓畅。而朗读过的文章的结构形式、布局方法、表达方式,也会被学生内化,进而让学生的作文更井然有序。这时,教师再辅以点拨,学生就会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思维和写作能力。

二、朗读使写作更上一层楼

朗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在对话过程中,完成读者、作者、文本全方位的深度交流。朗读不仅是一种对待文字的形式、一种状态,还蕴含了一种生命的质量。

朗读他人的作品是学习的过程,也是作品情景再现的过程。名篇佳作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只有在朗读中才能真正被感受到;文章的起、承、转、合,也只有在朗读中才能被深刻地体会到。学生通过朗读可以沉浸到作品中,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见其物,如见其景,唤起情感共鸣,将情绪最广泛地调动起来,获得美的享受和熏陶。

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是修改文章的过程,也是完善自己思维的过程。作文写出来,学生要自己先读一读,读起来觉得酣畅,别人听起来才会觉得自然,这样才能让作文走进读者的内心。作文完成后,学生通过朗读可以发现遣词的不准确、语句的不通畅、结构的混乱、材料的多余或不充分等种种问题,进而使写作水平得到提升。

三、朗读符合新课标对写作能力的要求

新课标要求7~9年级学生“根据语感”修改作文,强调通过朗读发现作文的问题并加以修改的重要性。在日常学习中,很多学生写作文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硬着头皮好不容易完成了,几乎不会回头去读自己的作文。教师费时耗力、详批详改的作文往往被束之高阁,这种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很难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其实,“改”的优先权首先应该属于写作者本人,写作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作文完成后,教师要在课堂上留出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评改作文:首先让学生将自己的作文朗读几遍,自查不足,发现作文中词不达意、语句不通等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同桌互读,相互扮演“倾听者”的角色,并写下意见,使其找出之前被忽略的地方,从而明确修改方向。

在朗读、倾听之后,学生可以完成文字推敲、句式改换、材料取舍、层次调整、辞格变更、主题提炼等方面的修改,从而使自己或同学的文章更生动、更光彩、更有气象。

写作其实是思维的物化:把心灵的东西转化为文字,这是第一次物化;朗读将无声的语言转化为有声的语言,把文字读出来,这是第二次物化。学生的作文写得好不好,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完全可以通过这两次物化过程来检验,并且每一道关口都不能省略。

朗读是一把打开写作大门的金钥匙,也是验证学生写作态度与写作品质的最好方式。它在写作教学中的意义远远大于教师“文无巨细”的单向批阅。

(作者单位: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

猜你喜欢

物化新课标文字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物的人化与人的物化——当代舞台美术的表演
档案:一种物化的文化形态
抛物化Navier-Stokes方程的降维仿真模型
X-bar之弊——从名物化分析到最简方案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