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生桃李,德润万物

2021-11-29周瑜芽刘伟林

江西教育B 2021年11期
关键词:春生山镇教学点

周瑜芽 刘伟林

30多年来,他精心耕耘、无私奉献,曾获得江西省“新时代学生心中的好老师”、新余市“十佳最美乡村教师”等称号,连续多年被评为新余市“良山镇优秀教师”,他就是新余市渝水区良山镇第一小学的袁春生。1990年从新余师范学校毕业后,他一直在良山镇任教,以“扎根乡村,踏实肯干”的精神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乡村孩子。袁春生用全部的深情和爱心浇灌学生,将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献给了乡村教育事业。

一、良山教师中的老好人

袁春生于1970年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1990年从新余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良山镇。良山镇属半山区半丘陵,地势南高北倾,境内有天水江、八百桥水、三江桥水三条溪流由南向北注入袁河。这里比较偏远,交通不便,许多老师都不愿前往教学点任教,而在乡村长大的袁春生接到分配通知书后,二话不说,欣然前往,哪所村小需要他,他的身影就会出现在哪所村小。从教30多年来,他先后任教于良山镇舍山小学、鹊桥村小学、八百桥村小学、周宇中心小学。2015年至今,袁春生任教于良山镇第一小学。在其他老师享受着优良的教学环境时,袁春生无怨无悔,默默地在最偏远的教学点奉献自己的青春,他心里想的就是让乡村的孩子接受到更好的教育,让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在八百桥村小学,袁春生每周要上34节课,这在别人看来是苦、是累、是烦,可在袁春生眼里,那是另一个词——充实!教学点共有30多名学生,他们每天都自己带午饭。冬天的时候,学生带的饭菜很快就凉透了,难以下咽,有些学生根本就不吃,整个下午只能忍饥挨饿。长此以往,学生的身体肯定会受到影响,袁春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赶紧筹款购买了蒸笼,找师傅砌好炉灶。每天中午,袁春生就利用蒸笼帮学生热饭热菜、准备开水,和学生一起在教室吃饭,他们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偶尔也有一两个学生没带饭菜,他就把自己的饭菜给学生吃,不让学生饿着肚子上课。

良山镇有的教学点偏远,教师要轮岗。在教学点,袁春生任劳任怨,组织上看他老实、工作努力,长时间待在村小,不忍心让老实人吃亏,决定把他调上来,重新派老师轮岗。那次替换他的是一位年轻的女老师,她的孩子刚满5岁,所以让她轮岗时,因为要照顾马上入学的孩子,她有点纠结。后来,她找到袁春生商量,看能否代替她两年。考虑到这位女老师的实际情况,袁春生立马同意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袁春生为多位有困难的教师代岗过,得到了校领导和老师们的一致夸赞,都说他是良山教师中的老好人。他总是乐于助人,为别人着想,把机会让给其他老师,宁愿自己苦点、累点,在他心里,方便别人就是快乐自己。

二、春风化雨育桃李

良山镇教学点的学生不多,但各项工作一样也不能少。由于学生年龄小,家长又大多清早就进城务工或忙农活,学生上下学无人接送,令人担忧。为了让家长放心,袁春生早上就在交叉路口接学生上学,下午放学后护送学生回家。在学校,学生头疼脑热是常事,有学生身体不适,他立马背着学生去找医生,垫付医药费也是常有的事。有一次,一个叫李湘媛的学生,上课时突然肚子疼,身体不停地抖动着,表情极为痛苦。袁春生赶紧找来体温计,先帮学生量体温,见学生并不发烧,这才放下心来。接着,背起学生直奔5里开外的村卫生所。碰到恶劣天气时,袁春生更是忙得不亦乐乎,一定会打雨伞把学生送回家才离校。这些细微的付出,看似平凡,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又谈何容易呢?

2008年,袁春生在鹊桥小学任教,学校共有30多个学生,只有一年级和二年级,这里条件艰苦,学生多为留守儿童。不管条件多么艰苦,袁春生都不在乎,爱的天平总是向学生倾斜。有一次,快放学时,外面突然下暴雨,河里涨水,其他学生都被家长接走了,剩下一个叫彭琦元的一年级男生坐在那里流眼泪。彭琦元的父母在外打工,家中只有他和爷爷一起生活,而爷爷腿脚又不灵便,他回家有七八里山路。彭琦元的家庭情况,袁春生十分清楚,于是,他安慰着彭琦元:“等会雨小了,老师就送你回家。”等了一会儿,雨刚变小时,他就背着彭琦元出发。山高路陡,一路泥泞一身雨水,路上多次跌倒,他又爬起来继续赶路。等把彭琦元送到家时,天已经彻底黑了。彭琦元的爷爷紧紧抓着袁春生的手,说着感谢的话。但袁春生说,这是他应该做的,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他的孩子。

黄春祥对记者说:“我与袁老师在鹊桥村小学同事3年,袁老师工作负责、特别敬业。中午吃完饭,其他老师会午休,而袁老师很少休息。他对学生非常好,学生也很喜欢他。在我心目中,他是个爱岗敬业的好老师。”

在袁春生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张“祝福您,老师”的贺卡。这张贺卡是他在教师节收到的,是以前的学生章攸媛送的。章攸媛是一个留守儿童,性格倔强、好胜,遇到事情喜欢钻牛角尖。有一次,她的带香味的橡皮不见了,而邻组简紫妤也有一块这样的橡皮,章攸媛就气冲冲地来到简紫妤桌前说橡皮是她的。简紫妤也肯定地说橡皮是自己的。两个小女孩争得面红耳赤,还哭闹着说要绝交。袁春生把两人请到办公室,说:“为了一块橡皮,就谈什么绝交的事,这不可惜吗?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爱护,要相处融洽才行呀!老师桌子上有块大的,也带香味的橡皮,现在我送给章攸媛。”并且要她们手拉着手回教室,在全班同学面前表示她们已经和好如初。

三、为农村孩子撑起一片天空

在教学点工作的时候,面对简陋的办学条件,袁春生从不怨天尤人,而是默默地为乡村孩子播撒知识的种子。身处乡村,信息流通不畅,但为了给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袁春生认真阅读教育理论著作和教学研究文章,并做好笔记。与此同时,袁春生严格要求自己,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培训,不断提升自己,并把这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充分地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在采访中,胡良杰告诉记者:“我与袁老师同事多年,在八百桥村小学7年,学校当时缺老师,只好把音体美学科统筹合并,教学任务繁重,袁老师一人身兼数职。由于学校离袁老师的家较远,他吃住基本在学校。有一年,从上面分来一位女老师,但没待几天就走了。说实话,当年的教学点条件简陋,女老师根本待不住。在教学点,袁老师每天带学生扫地、倒垃圾,什么事都亲力亲为,对教育非常热爱。袁老师默默地教了30多年书,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人。”

在教学中,袁春生非常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用爱心呵护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袁春生始终认为,只要心中有爱,就能够融化学生心中的坚冰,教师一定要有平等观念,要尊重学生。袁春生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品行教育。他认真钻研教材,精细批改学生完成的作业,对后进生个别辅导,兢兢业业,从无半点怨言。

采访结束,上任不久的良山镇第一小学校长陈小刚对记者说:“我们学校属良山镇鐵路片区,共有5个村委。据我了解,30多年来,袁老师一直执教于各村委的村小或者教学点。可以说,袁老师一直扎根于乡村,把一生都献给了乡村教育,为乡村教育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十分不容易。”

袁春生对乡村教育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挚爱,正是缘于这份挚爱,他以苦为乐,无怨无悔地为乡村教育默默地奉献着。袁春生说,他会一如既往地扎根于乡村,为乡村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热情和力量,为农村孩子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广阔天空。

猜你喜欢

春生山镇教学点
石门县壶瓶山镇人民政府
曹春生作品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东莞茶山镇南社村
曹春生
八乡山镇:一个富有魅力的乡镇
不认账
关于办好农村小学教学点问题的几点思考
临沭县玉山镇:小小紫薯“入驻”银座,变身市民“新宠”
脚踏实地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