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应链金融视角下的钢铁企业融资研究

2021-11-29冯灵芝申志鹏

经营者 2021年10期
关键词:钢铁企业供应链商业银行

冯灵芝,申志鹏

(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河南 平顶山 462500)

融资难是钢铁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有调查指出,制约钢铁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融资难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钢铁企业开始投身于基于供应链的金融运作中,试图发挥供应链优势,降低融资难度。供应链融资存在一定的风险,如何规避风险、提高收益,是钢铁企业首要考虑的问题。

一、钢铁企业进行供应链融资的风险

与传统融资模式相比,供应链融资有了核心企业的参与,融资风险大幅度降低。但供应链融资模式涉及资金、货物、仓单的流动,以及核心企业、物流企业、商业银行、融资企业的利益再分配,因而也存一些风险,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一)企业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即借款人因种种原因而不能按期偿还供应链融资业务项下的全部或部分贷款,致使商业银行蒙受损失的风险。一方面,部分钢铁企业规模小、管理水平低、信用意识淡薄,使得商业银行面临高违约率、高管理成本的困境。另一方面,供应链融资是集成性的金融解决方案,非常依赖核心企业的信用度,一旦核心企业的信用发生问题,势必波及上下游企业,对供应链融资造成打击,甚至危及上下游企业的正常运营。此外,供应链融资是建立在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企业稳定运行、互相合作的基础之上的,这种合作关系依赖于供应链中各企业的彼此信任,一旦有企业出现信用危机后,整个供应链融资的风险就随之加大。

(二)融资操作风险

供应链融资通过对资金流、物资的封闭运作实现信用风险防控,授信自偿有效降低了信用风险,但也会使得贷后管理更加复杂,增加业务操作风险,授信调查、贷后管理、融资审批、核保出账等环节都可能出现操作风险。同时,操作风险可以发生在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各个环节,不但包括信贷业务流程,还包括结算流程,由于操作环节较多,因此发生风险的概率也更高。一旦风险发生,就很难通过单一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三)其他类型风险

第一,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风险。如果监管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不高,系统响应慢,就可能导致融资企业、商业银行和监管企业了解到的质押物状态不一致,进而出现货物损毁、丢失、不能正常出入库等问题,引起信贷风险。

第二,质押物价值市场风险。当市场发生变化时,质押物有可能出现贬值的情况,导致融资企业放弃货物,引起信贷风险。当前,钢铁行业市场低迷,各类钢材价格都在下跌,加之国外廉价钢材的冲击,钢铁制品的价格并不稳定,这就加大了质押物贬值的可能性,进而引起融资风险。

第三,法律风险。当前,我国还没有针对融资监管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现行《担保法》对动产质押的排他性、有效性的描述过于原则化,实际操作存在一定困难。同时,供应链融资业务涉及的法律主体较多,签订的法律文件也较多,需要更多熟悉金融实务、法律实务的人员,但无论是钢铁企业还是商业银行,都缺少相关专业人才,进而增加了融资风险的可能性。

二、钢铁企业实施供应链融资的风险防控策略

(一)强化信用管理

第一,加强对核心企业的选择。核心企业是供应链融资的关键环节,选择合适的核心企业对确保供应链融资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核心企业的选择应具备以下标准。

一是核心企业要有较强的行业竞争力,能保持长期稳定盈利、财务指标正常、信用资质良好,并拥有良好的业界口碑。二是核心企业要在整个供应链上占据主导,能凭借自身的渠道、规模以及信用优势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带来优惠,为上下游企业担保,增强这些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当核心企业与供应链上的企业建立了长期互惠合作关系后,授信信用的风险就能够大大降低。

第二,加强上下游企业管理。严格选择合作企业以及提供授信资产支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上下游企业的信用风险。但信用风险并不会完全消失,这就要求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与核心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交易关系,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合同履行能力,保持良好的历史贸易记录。

第三,加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管理。第三方物流企业是供应链融资风险控制的重要一环。

一是第三方物流企业要有良好的现金流和较强的资本实力,能够担负违约责任,具有较强的赔偿能力。二是第三方物流企业要有良好的商业信誉,与商业银行的要求相一致,确保商业银行在协议存续期间拥有货物所有权。

(二)优化运作机制

供应链融资涉及多个方面、多个环节,这提高了融资风险的发生概率。针对上文提及的三种融资模式,钢铁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融资风险。

首先,对于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参与各方应准确核查应收账款的实际情况,查验各类单据是否齐全,并与买方进行对账,确保应收账款符合相关标准。在贷款后,融资企业应与商业银行定期沟通,明确企业经营情况,避免出现违约损失。对于预付账款、存货融资模式,一是要选择合适的抵押物,抵押物要具备用途广泛、流通性好、品种稳定等特征;二是要做好抵押物管理,定期盘点,提高抵押物管理水平。

其次,应构建风险规避机制。供应链融资的参与各方都有其利益诉求,在运作中有可能因分歧而导致风险产生,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各方积极参与并主动承担责任的合作机制。在该机制中,可以由核心企业、金融机构、物流企业的一方或多方进行主导,由融资企业和保险公司参与,其组织结构如下:一是作为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拥有对所有事项的最终决策权,由各出资方人员组成,负责总体决策信贷计划和策略等。二是信贷决策委员会是具体执行机构,负责审核可行性信贷。三是风险控制委员会由商业银行、物流公司人员组成,考察融资公司的相关情况,进行信贷风险评估,为风险规避提供决策支持。四是市场策划部门负责评估各参与方的资金需求,制定资金运作与风险评估的方案。五是监管部门由物流公司承担,主要负责质押品的安全,监管融资企业,将风险控制到最小。

最后,融资企业应根据供应链融资的特点建立风险预警体系。供应链融资涉及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共同利益,各个企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对此,融资企业要关注自身经营情况,及时对风险进行预警,建立风险隔离机制,避免风险在整条供应链上扩散,在风险发生后要做好法律维权准备。

(三)防范其他风险

首先,要实现供应链融资各参与方的信息沟通与共享,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提高银行风险控制的灵活性。同时,也应增强供应链整合意识,通过供应链运作,各个参与方都能切实感受到供应链融资带来的直接利益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这有利于各参与方主动维护供应链运作。

其次,有关部门应继续完善供应链融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供应链融资中各参与方的权力、责任以及融资各环节的手续、合同标准,确保供应链融资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法可依。即使在风险发生引起损失后,各方也能严格依照法律规定采取后续措施。

三、结语

供应链金融视角下的融资模式可以打通钢铁企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以供应链金融服务为基础,建立产业联盟,实现各关联方的价值增加。在新形势下,钢铁企业有必要对供应链金融进行深入探索,使之成为企业融资的新途径,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钢铁企业供应链商业银行
盐城市开展重点钢铁企业全面体检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钢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方式探析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钢铁企业盟员选择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