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有效性探究

2021-11-29张鲲

经营者 2021年10期
关键词:管理制度积极性理论

张鲲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空中乘务学院,四川 广汉 618307)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因此,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采用激励的方式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使员工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进而推动企业发展。所以,企业管理人员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利用激励理论管理企业,有效地将员工和企业结合起来,实现共同的发展目标,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进而促进企业发展,提升企业的行业竞争力。

一、激励的作用

激励从字面来看,就是激发、鼓励的意思,将其归纳到管理学中主要就是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动力,让其产生内在的动力,是一种心理活动迹象。激励员工是企业管理中最为常见的方式,一个人的工作效率与被激励与否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对企业的发展、提升企业的行业竞争力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员工的激励,使员工接受企业的目标,实现个人与企业的目标一致,进而促进企业发展[1]。

二、激励理论的类型

(一)过程类型激励理论

过程类型的激励理论主要是对人的心理变化进行研究,通过人的心理变化规范人的行为。人的思维和主观意识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在很多时候会因一些因素影响其工作效率。企业中的过程类型的激励管理最常见的就是薪酬调整,使员工之间的相互竞争,激励个人努力工作,进而促进企业发展。但应用这一类型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才能发挥出最佳的管理效果。

(二)状态类型激励理论

状态类型激励理论主要体现在个体对自身需求的满意程度上,其主要的体现方式就是公正、公平。如果在激励员工时未能实现公平,激励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从而失去激励的意义。公平竞争才能实现对员工的激励,企业要为员工创建公平的竞争平台,实现公平的竞争过程,进而提升对个体的激励水平,满足员工的需求,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2]。

(三)内容类型激励理论

内容类型激励理论主要是对员工心理上的鼓励,通过对员工工作期间的表现进行分析,根据员工的心理动机和心理需求给予心理鼓励,简言之,就是了解员工内心的需求,对员工进行心理引导,让员工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提升自身的个人价值。

三、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的运用措施

(一)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要想让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价值,必须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采用制定目标的方式提升员工的积极性,满足员工内心的需求,使员工能够提升自身的个人价值。在很多企业中,管理者激励员工只是运用了薪酬激励的方式,虽然这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但方式单一,没有考虑到员工实质性的需求。例如,有的员工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轻松一些,有的员工希望工作能够多一些,或者是工作时间上的调整,这些都是员工实质性的需求,所以企业在利用激励理论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从员工的实际需求出发[3]。

在制定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员工的全面需求,做好细节调查,对员工的期望和需求要有合理的把握。目标制定要大于员工内心的目标期许,这样能够激发员工的斗志,而且还能让员工在完成目标之后有成就感,使员工对工作充满热情。千万不要将目标设置得过高,若长时间达不到内心的期望,员工会失去工作的动力,进而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甚至会影响企业的发展,使激励理论适得其反,不能发挥出相应的作用。

(二)工资、津贴要体现按劳分配、公平、公正的原则

薪酬是每个员工所关注的重点,更是员工心理最为敏感的因素。薪酬激励是管理者运用激励理论管理最常见的手段,因此,企业管理者应该兼顾公平、公正的原则,建立相应的竞争激励机制,实现多劳多得,凭能力进行薪酬分配。

对工资和津贴制定分配方案,要依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根据员工的实际工作业绩设计出相应的考评指标,进而根据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公平、公正的原则确定分配方案。所以,只有发挥好薪酬对员工的激励作用,才能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提升员工的个人价值,提升企业的行业竞争力。企业适时调整激励方式,如制定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带薪休假、旅游奖励等方式。同时,在对员工进行考核的过程中,也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体现出人性化的管理理念,进而促进企业发展。

(三)了解员工的实际需求

每个员工都是一个家庭的重要经济支柱,而且每个员工的思想都会存在差异性,工作中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自身的工作效率降低,归根结底,就是员工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所以,企业管理者想要更好地实施激励理论来提升企业的管理质量,就必须了解员工的实际需求,这样才能实现对员工的更好激励,促进企业发展。

例如,在分配工作任务时,管理人员要根据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分配合理的任务量和工作种类。如在相同岗位的两位员工,一个员工的工作任务较多,一个员工的工作任务较少,工作量的差距很容易导致员工产生不公平感。所以,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企业一定要做好工作的分配,尽可能将工作能力相同的员工分配在同一岗位,实现公平竞争。而对于工作比较努力、业绩突出的员工,企业要给予相应的奖励,这样才能体现激励理论的本质,对员工实现自身价值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发挥激励的优势,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激励的作用主要是影响个人的积极性,所以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要用一些有激励性的工作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员工对工作产生积极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企业的发展。

利用激励理论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企业要为优秀的员工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企业的发展依赖于人才,而人才的技能水平是企业的重要支撑。在如今发达的社会中,企业注重人才的培养才是提升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所以企业应该有意识地培养优秀员工,为其提供相应的学习、进修机会,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这样才能让员工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促进企业发展。

其次,企业还应加大对优秀员工的奖励。企业应该建立相应的员工考核管理系统,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对员工进行考核,如员工自评、小组互评、领导评价,定期对员工进行评价,而且在评价过后,要给予优秀员工奖励,使其在企业中树立榜样,这样能够对全体员工起到激励作用。同时,企业还应将员工的职称评定、先进个人等考核与员工平时的工作状态、质量相结合,为员工提供晋升的机会和平台,这样才能够激励员工努力工作,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进而促进企业发展。

(五)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一个温馨、快乐的工作环境能够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保障。良好的工作环境主要包括企业的风气、人文环境以及管理制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企业的管理制度。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企业创建良好工作环境的前提,因此,企业要制定完善、合理、科学的管理制度,以此促进自身发展。

制度是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的一种思想准则。在企业中,管理制度是对员工进行管理的基础,更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依据。而管理制度应该以科学、民主为原则,要具备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更要具有人性化的管理理念,从员工的角度出发,实现优质化管理。

在制定管理制度时,首先要由管理人员起草初稿,并且要征求员工的意见,在征求员工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管理制度,再由相关领导批准执行。采纳员工的意见制定管理制度,体现了民主化的原则,有利于企业员工对自己进行管理,自觉遵守相关制度。在制度的约束下,员工能够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进而促进企业发展。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的行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因此,企业想要在行业中站稳脚跟,长远发展下去,就必须立足于自身的管理现状,加强对管理的创新和改革,将激励理论运用到管理之中,满足员工的实际需求,用激励的方式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将员工个人和企业的目标统一起来,促进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管理制度积极性理论
制度与规范:近现代设计管理制度研究
坚持理论创新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让学生爱上数学——浅谈如何提高学生数学课堂积极性
王秉刚:电动汽车宣传应实事求是,管理制度要加强事后监管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提高大学生学习24式简化太极拳积极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