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林县人参果几种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2021-11-29迟静娣张丽芳李荣琼

云南农业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人参果红蜘蛛蚜虫

迟静娣,张丽芳,李荣琼

(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云南昆明650034)

人参果,原名安第斯山茄,别名香瓜茄、香艳梨、长寿果等,原产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为茄科、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成熟的果实呈奶油色或米黄色带紫色条纹,呈圆形、卵圆形、心形或陀螺形。人参果香甜多汁,风味独特,含有丰富的钙和蛋白质[1],较低的糖类和脂肪,富含硒、钼、钴等18 种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2],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又受消费者喜爱的水果。人参果引入石林县栽培已有20 多年的历史,由于石林县具有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土壤富含矿物质等自然条件优势,很适宜人参果的种植。近几年,由于人参果种植效益高,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主要种植区域西街口镇的种植面积已超过6700 hm2,人参果已成为石林西街口镇的特色优势产业,带动了当地农民的增收致富。

人参果在种植发展中,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影响,给生产带来了较大的损失。经过多年对人参果种植生产过程的调查,发现石林县人参果种植过程中的主要病虫害有疫病、煤污病、病毒病及人参果红蜘蛛等。了解人参果病虫害的症状、发生规律及其特点,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避免或减轻农户的经济损失,确保人参果生产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1 人参果疫病

1.1 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茎、叶及果实。7—8 月高温多雨季节或低洼、土质黏重地块发病重。茎部染病初期呈水浸状,后变暗绿色或紫褐色,病部缢缩,其上部枝叶萎垂,湿度大时上生稀疏白霉。叶部感病时,病菌多先从叶尖或叶缘侵入,初为灰绿色小点,后变成不规则形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后变为褐色。温湿度适宜时,叶片病健交界处产生白色霉层。果实染病时,出现水浸状圆形斑点,稍凹陷,果肉变灰褐色腐烂,易脱落,湿度大时,病部表面长出茂密的白色棉絮状菌丝,迅速扩展,病果落地很快腐败。严重时植株成片死亡。

1.2 发生规律

人参果疫病是造成人参果产量损失的主要病害,由疫霉属真菌引起,病菌生长对田间湿度要求较高,尤其喜欢日暖夜凉高湿条件,雨季、空气潮湿或多雾条件下有可能造成该病害流行。在人参果的生育期内,只要出现白天温度22 ℃左右,夜间温度10 ℃以上,田间小气候相对湿度高于85%持续8 h 以上,叶上有水膜持续11 h 以上,即可发生,发病后若不及时防治,10~14 d 病害蔓延全田或引起大流行。栽培管理中通风不良,浇水过多、密度过大等因素易导致该病发生。在石林县人参果露地栽培中,从人参果移栽后雨季开始时至采收完成前,温、湿度气候条件均易引起疫病发生流行。

1.3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2)加强栽培管理,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栽种前进行土壤杀菌消毒,起垄栽培,合理轮作。(3)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力。(4)及时整枝打杈,注意通风透光,发病初期及时清除带病植株,集中妥善处理。(5)进入雨季后,抢晴施第1 次药,可选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 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剂2000~3000 倍液,中午前叶面喷雾,第1 次药后7~10 d 喷施第2 次;发生初期可选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 倍液,或60%丙森·霜脲氰可湿性粉剂500~600 倍液,或18.7%烯酰·吡唑酯水分散粒剂500 倍液,每隔7~10 d 防治1 次,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防治次数,不同种类的农药应交替使用,避免产生抗性。

2 人参果煤污病

2.1 症状

煤污病是人参果很容易患上的病害,大棚栽培的人参果上更易发生,它会使人参果的枝叶上产生灰黑色或炭黑色小霉斑,严重时覆满叶面,不仅影响人参果植株的美观,还影响果实的产量,如果防治不及时,引起叶片枯黄脱落,最后会导致人参果植株死亡。

2.2 发生规律

煤污病发病较为迅速,病原菌为半知菌类真菌,煤污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叶上或土壤内或植物残体上休眠越冬,翌年春天产生孢子,借风雨、蚜虫、叶螨及粉虱等传播蔓延,在荫蔽高湿大棚和雨季易发病。病原菌寄生到蚜虫、粉虱等昆虫的分泌物及排泄物上或植物自身分泌物上,高温多湿、通风不良、蚜虫或粉虱等害虫多时,均加重发病。

2.3 防治方法

(1)植株种植不要过密,适当修剪,温室要通风透光良好,以降低湿度,切忌环境湿闷,生产上要浇水适量,避免浇水过勤过多。(2)该病发生与分泌蜜露的昆虫关系密切,喷药防治蚜虫、粉虱、叶螨等害虫是减少发病的主要措施。叶螨猖獗时喷洒10%除尽悬浮剂1000 倍液;蚜虫发生多时,喷洒20%螨死净2000 倍液防治叶螨兼治蚜虫,也可喷洒花保100~150 倍液,以减轻煤污病发生;白粉虱猖獗危害时,及时喷洒25%噻嗪酮(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可阻止白粉虱成虫产卵及孵化。一般不宜使用乐果,以免产生药害。(3)煤污病发病初期喷洒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 倍液或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每隔7~10 d 喷1次,共防治2 次。

3 人参果灰霉病

3.1 症状

人参果灰霉病是人参果的重要病害之一,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生。该病在低温高湿的情况下最易发生,对植株的茎、叶、花、果实均造成危害。幼苗受害时,叶片和叶柄上产生水浸状腐烂,后干枯,表面生灰霉。严重时扩展到幼茎,产生灰黑色病斑后腐烂,产生黑色霉而折断,造成大量死苗。成株期受害,叶片上出现水浸状的大型灰褐色病斑,潮湿时病部长出灰霉,干燥时病斑灰白色,隐约可见轮纹,病健组织界限明显。花朵感病呈水浸状变褐色,易脱落,脱落后掉在叶片和果实上均会传染。果实发病多由残留的花瓣、柱头或花托发病,再向果实和果柄扩展,病斑沿周围逐渐至果面,致使整个果面呈灰白色,上面覆盖厚厚的灰色霉层,最后果实变软腐烂。一般病果不脱落,相互间可以传染。

3.2 发生规律

人参果灰霉病由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菌引起,各种植区均有发生。病菌在2~31 ℃内均可发育,以20~23 ℃、相对湿度90%以上高湿状态发育最好,连阴雨寡照天气病情加重。冬春大棚育苗期间,由于温度较低、湿度较大,幼苗易发病。石林县西街口镇人参果结果期间(7—10 月),雨水相对较多,植株茎叶茂密,土壤湿度大,也是灰霉病的高发期。植株发病后,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并借风力、雨水及农事操作传播。由伤口或表皮直接穿透侵入寄主。

3.3 防治方法

(1)合理密植,避免种植密度过大,适当修剪,增强通风透光。(2)加强田间管理,降雨后及时开沟排湿,及时摘除病叶、病枝、病果等深埋或烧毁,严防传染。(3)雨季开始前后,初花期施第1 次药,可选用40%百菌清悬浮剂400 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 倍液,叶面喷雾;发病初期可选用60%防霉宝600 倍液、或50%速克灵1000 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 倍液喷施,每隔 7~10 d 喷 1 次,共喷 2~3 次。注意施药时间应选在晴天上午,用药液量不能超过900 kg·hm-2,不同种类农药应交替使用。

4 人参果黑斑病

4.1 症状

人参果黑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初在叶上生黑色小斑,后扩展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多时常融合成大斑,致叶片干枯坏死。

4.2 发生规律

黑斑病的病原菌为一种链格孢,属半知菌类真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植株、病残体和种子上越冬,在适宜的温度下,病菌可从气孔、皮孔或表皮直接侵入,形成初侵染,经2~3 d 后出现病斑,3~4 d 产生分生孢子,并通过气流、雨水进行多次重复侵染。遇平均气温21 ℃左右,相对湿度大于70%持续5 d 以上,该病即开始发生和流行。因此,每年雨季到来的迟早,雨日的多少,降雨量的大小和分布,均影响病情的变化及扩展。

4.3 防治方法

(1)棚栽人参果重点抓生态防治。由于早春昼夜温差大,白天 20~25 ℃,夜间 12~15 ℃,相对湿度高达80%以上,易结露,利于此病的发生和蔓延。应重点调整好棚室的温湿度,减缓该病发生蔓延。(2)按配方施肥要求,充分施足基肥,适时追肥,提高寄主抗病力。(3)发病前开始喷洒 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或75%达科宁(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或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每隔7~10 d 防治1 次,连续防治2~3 次,不同种类农药应交替使用。

5 人参果病毒病

5.1 症状

人参果病毒病是危害人参果种植生产的重要病害,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生,引起人参果病毒病的病毒有多种,不同病毒导致的症状和危害不一样,主要症状有植株矮缩、茎杆细弱、叶片黄化、花叶或条斑坏死、心叶细长卷曲、果实畸形、手感坚硬粗糙无光泽等。病毒病引起人参果产量下降,轻则减产30%~40%,严重时达60%~70%,甚至绝收。

5.2 发生规律

人参果病毒病由一种或多种病毒复合侵染而致,主要病毒有烟草花叶病毒(TMV)、番茄花叶病毒(TOMV)、黄瓜花叶病毒(CMV)、马铃薯花叶病毒(PVY、PVM、PAMV 等)。病株留种是目前人参果病毒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农户连年自主分散扦插育苗,导致病毒传播和积累。此外土壤中的病残体,以及蚜虫和叶螨等害虫危害均可以传毒。连作或前作是茄科作物、移栽后高温(28~32 ℃)干旱(相对湿度 30%左右)、过施氮肥、养分供应不均衡、耕作粗放、土壤瘠薄、板结、粘重以及排水不良发病重。营养不良抗性差的植株更易感病。

5.3 防治方法

病毒病重在预防,一旦发生很难根除。应采取以农业措施预防为主,化学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1)使用脱毒种苗,这是最有效的方法,实行集中培育无毒种苗,统一供苗,保证种苗质量。(2)轮作换茬,烟草花叶病毒(TMV)在土壤中可存活2 年以上,发病严重的地块与其它非茄科作物轮作3 年以上。(3)合理施肥,施用完全腐熟的有机肥,实施配方施肥,适当减氮、控磷、增钾、补微肥,增强植株抗病力。(4)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株、病果、病叶及杂草,集中销毁,减少虫源,减少病菌积累和传播,高温季节加强肥水管理,严禁高温大水漫灌、久旱猛灌大水,避免田间积水。(5)防治蚜虫、红蜘蛛等害虫,蚜虫、红蜘蛛是人参果病毒病的传毒媒介,及时灭杀可减少病毒病的传播,控制病害的发生。(6)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1.5%植病灵乳油、20%病毒A 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交替喷雾植株,每隔 7~10 d 喷 1 次,连喷 2~3 次。

6 人参果蚜虫

6.1 症状

危害人参果的蚜虫,一方面直接吸食植株的汁液,造成嫩叶卷曲皱缩,较老叶片上产生褐绿斑点,叶片发黄、老化、生长缓慢,另一方面蚜虫还是人参果病毒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此外,蚜虫在叶片上、果面及茎杆上分泌的蜜露,还会引起煤污病。

6.2 发生规律

人参果育苗期间处于蚜虫的春季高峰,易发生蚜虫危害,发生期约在气温上升后3—5 月,温暖较干燥时发生重,主要危害心叶、嫩叶和幼嫩枝条。

6.3 防治方法

(1)育苗期防治。用大棚或小拱棚育苗的,可在棚膜的通风口处覆盖防虫网,阻隔蚜虫传入,也可在棚内设黄色粘虫板,在有翅蚜初传入时对其诱杀。(2)大田种植中防治。采用驱蚜效果比较好的银灰色膜覆盖。(3)在植株附近放烟草专用驱蚜剂可有效地趋避蚜虫。(4)药剂防治。在出现中心蚜株时挑治,蚜株率10%时全田施药防治,可选用1.5%苦参碱可溶液剂1000~1500 倍液,或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00 倍液,或5%高氯·啶虫脒乳油1500~2000 倍液,叶面均匀喷雾1 次,视情况7 d 后喷施第2 次。

7 人参果红蜘蛛

7.1 症状

红蜘蛛是危害人参果的主要虫害之一,较难防治,因为红蜘蛛体型小,比较隐蔽,主要危害人参果的叶片,并以若螨和成螨群集叶背吸取汁液,使叶片正面显枯黄色细斑,严重时叶片迅速皱缩、发黄、干枯掉落,严重影响人参果植株生长,缩短结果期,造成减产。

7.2 发生规律

红蜘蛛主要以成虫、幼虫和若虫等各种虫态,在作物或杂草上越冬,一般1 年发生10~20 代,高温、低湿有利于红蜘蛛发生,生育和繁殖适宜温度29~31℃、相对湿度35%~55%。人参果生育期的不同阶段内均可发生红蜘蛛危害,通常是从植株中部开始危害,受害后的叶片变为锈褐色并皱缩脱落。

7.3 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作物的残枝败叶,减少虫源。(2)适当浇水,避免干旱,可以减少红蜘蛛的发生。(3)红蜘蛛发生初期利用天敌控制种群数量,在开花至果实生长期释放捕食螨。(4)选用丁氟螨脂、乙螨唑、克螨特、阿维·哒乳油等,交替使用,每隔 7~10 d 喷 1 次。

猜你喜欢

人参果红蜘蛛蚜虫
捕食螨防治玉米红蜘蛛技术要点
蚜虫婆婆
出生就怀孕的蚜虫
出生就怀孕的蚜虫
临汾:加强小麦红蜘蛛监测工作
朔城区:植保技术人员指导玉米红蜘蛛统防统治
玉米红蜘蛛防治建议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人参果,能补什么
人参果 脱贫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