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逊克县老新兴普查区金多金属矿化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2021-11-29吴志强苗成林

中国金属通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交代花岗岩磁性

吴志强,苗成林

(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七〇七队,黑龙江 绥化 152000)

1 区域地质特征

该区位于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之间的伊春—延寿加里东中期造山带,茂林—木兰褶皱造山带北段乌底河断陷盆地中阿廷河凹陷与宝山隆起衔接地带,由于长期、多次、大规模断裂活动,产生一系列的近SN、近EW和 NW向断裂,由于多期次岩浆和火山活动控制了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矿产的展布,构造及岩浆活动在时间、空间上与成矿关系密切。

1.1 区域地层

该区地层由老到新有:上元古界一面坡群额头山组(Pt32e)、寒武系下统西林群铅山组(Є1q)、二叠系上统红山组(P2h)、白垩系下统龙江组(K1l)、光华组(K1gn)、九峰山组(K1j)和甘河组(K1g)、第三系中—上新统孙吴组(N1-2s)、下更新统大熊山组(βQ1d)、中更新统乐山组(Q2l)、全新统低河漫滩堆积(Q42)。

1.2 区域侵入岩

该区岩浆活动强烈,主要可分为加里东中期、印支晚期、中燕山晚期,现分述如下。

加里东中期侵入岩:分布于阿廷河—老新兴一带,呈岩基状产出,主要有混染花岗岩、花岗闪长岩。

印支晚期侵入岩:分布广泛,呈岩基状产出,主要有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

中燕山晚期侵入岩:分布老新兴西—宝山一带,呈岩株状产出,主要有细粒碱长花岗岩 、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 ,其中花岗闪长岩与多金属成矿关系密切。

潜火山岩沿断裂和火山机构展布,呈岩株状产出,主要为早白垩世潜流纹岩,为金矿化母岩,与金成矿关系密切。

1.3 区域构造

区域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次之。

区内断裂为一北北东向压扭性断裂系,主要发育有北东向、近南北向、东西向、北西向断裂。

库尔滨壳断裂:沿库尔滨河河谷展布,贯通全区,西侧为中生代沉积盆地,东侧为古生代隆起区,该壳断裂是本区区域主构造,由一系列的北东向、近南北向和北西向断裂组成和断裂系,区内其它断裂均为其次级、次次级断裂,该断裂曾多次活动,沿该断裂有多期次岩浆侵入,为区内主要的控岩控矿断裂。

褶皱:上元古界一面坡群额头山组、寒武系下统西林群铅山组、二叠系上统红山组由于受加里东中期、印支晚期侵入活动影响,多呈小块残留体分布,无法恢复褶皱形态,白垩系下统地层多呈缓倾角盆地,第三系中—上新统孙吴组多分布在山脊—鞍部,倾角近水平。

1.4 区域矿产

该区属于伊春—延寿有色金属和贵金属成矿带北段,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主要金属矿产有:东安浅成热液型岩金矿床,三间房中温热液型铅锌矿化点、宝山矽卡岩型钼钨铜矿点,三间房浅成热液型岩金矿点。

2 普查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区内地层主要有:上元古额头山组(Pt32e)、二叠系上统红山组(P3h)、白垩系下统光华组(K1gn)、第三系中—上新统孙吴组(N1-2s)和第四系全新统(Q42)。

2.2 侵入岩

区内侵入岩有:加里东中期、印支晚期、中燕山晚期侵入岩和脉岩类。现分述如下。

加里东中期侵入岩:为混染花岗岩,呈岩基状产出,分布于老新兴西、北及三间房北。

潜火山岩为潜流纹岩和潜英安岩。

2.3 构造

区内构造以断裂为主,为北(北)东向和东西向断裂诱导的次级断裂。主要有近南北向、近东西向、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层),其中北东向和近南北向为压性或压扭性,而近东西向、北西向为张性或张剪性断裂。

近南北向断裂:为库尔滨断裂的次级断裂南北向断裂,该组断裂起止于东西向断裂,为压扭性断裂,于工作区中部沿鹿护汽河河谷穿过工作区,为区内重要的控岩控矿构造。

2.4 围岩蚀变

区内近矿围岩蚀变:主要沿北北东向展布。由东向西地表划分4个蚀变带:Ⅰ号蚀变带:内带为网脉状硅化,外带为高岭土化。Ⅱ、Ⅲ号蚀变带:内带为大脉状交代石英岩、网脉状交代石英岩、冰长石化;外带为高岭石、绢云母化及碳酸盐化。Ⅳ号蚀变带:与闪长玢岩脉相伴产出,内为碳酸盐化交代石英岩,外带为碳酸盐化、绢云母化。其中大脉状交代石英岩、网脉状交代石英岩、绢云母化和碳酸盐化与岩金成矿关系密切。

2.5 地球物理特征

在区内已投入部分物化探工作,已发现较大规模的幅频率及视电阻率高值异常多处及部分土壤地化异常。

2.5.1岩石物性特征

岩石磁性特征:本区岩石磁性可分成三种类型:强磁性岩石①(长英质角岩)其磁化率K几何平均值为0.54×10-3SI,少数岩石磁化率K极大值为27×10-3SI,岩石磁性变化范围特别大。②(英安岩)其磁化率K几何平均值为12.21×10-3SI,岩石磁性变化范围不大。③正长斑岩磁化率K极大值为30×10-3SI。中等磁性岩石(黑云母花岗岩,碱长花岗岩,粗面岩)其磁化率K几何平均值为0.15×10-3SI—0.78×10-3SI,各种岩石磁性变化范围也比较大。弱磁性岩石(混合花岗岩,细粒碱长花岗岩,花岗斑岩,长石斑岩,石英斑岩,潜流纹岩,石英片岩,碳质板岩,凝灰岩,构造角砾岩)其磁化率K几何平均值为0.03×10-3SI—0.2×10-3SI,岩石磁性变化范围(混合花岗岩,细粒碱长花岗岩)比较大,其它岩石磁性变化范围都比较小。利用高精度磁测可从整体上区分区内主要岩性磁场特征,辅助地质填图,确定区内构造等。

2.5.2大地音频电磁法异常

因本区为首次作这项工作,为较好地发现异常,经系统分析工作数据,从CSAMT工作电阻率断面等值线图和100m、150m、200m标高及地表以下延地形线-100m切面电阻率等值线图中,共划分出3个CSAMT异常。

CSAMT1异常:在地表以下沿地形线-100m切面等值线图上,异常位置在16线127号点、8线127号点、0线123号点、7线123号点、15线119号点、23线119号点和31线117号点间分布。异常呈条带状,异常宽40m,断续长480m,异常走向NE,该异常和Ⅳ号蚀变带电阻率中梯异常吻合,在断面等值线图上该异常在8线顶板埋深较大30m左右,同时向下延伸也较大160m左右。从100m、150m和200m标高切面等值线图上也可看出该异常在8线附近延伸较大。

CSAMT2异常:在地表以下沿地形线-100m切面等值线图上异常位置在16线137号点、8线135号点、0线135号点、7线135号点、15线135号点、23线139号点和31线139号点间分布。异常呈条带状,异常宽40m,断续长480m,异常走向SN,该异常和Ⅳ号蚀变带电阻率中梯异常吻合。在断面等值线图上该异常在31线向下延伸较大160m左右,该异常在15线137号点、23线133号点、31线131号点,见硅化石英岩,证明该异常为硅化石英岩引起,从100m、150m和200m标高切面等值线图上也可看出该异常在其它线向下延伸不大。

CSAMT3异常:在地表以下沿地形线-100m切面等值线图上异常位置在16线157号点、8线157号点、0线151号点、7线155号点、15线149号点、23线147号点和31线147号点间分布。异常呈条带状,异常宽40m,断续长480m,异常走向NE,该异常在Ⅲ-Ⅳ号蚀变带电阻率中梯异常间,在断面等值线图上该异常在7线和31线顶板埋深较大,向下延伸也较大120米左右,该异常在7线155号点见硅化石英岩,证明该异常为硅化石英岩引起。

2.5.3高精度磁测异常

通过三间房测区高精度磁测面积性工作,共发现磁异常9处(异常强度在160nT~1700nT之间)同时对各种岩性的磁性特征及磁场全部特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2.6 地球化学特征

工作区投入土壤地球化学测量7.9km2,共采样品3963样,分析Au、Ag、As等9元素。共发现综合异常2处。

HT-1号异常位于工作区北,都尔滨河南岸328~400线,384~430点,为一面状As、Sb、Ag、Au组合异常,异常长1100m,宽110m~640m。其中,As、Ag、 Sb呈面状、带状出现,Au呈单点高值出现于其中。该异常以面积大,异常连续性好为特点,所处地质环境为额头山组片岩与燕山期细粒碱长花岗岩接触带附近,在野外后期,对该异常中Au异常点踏查时发现出露有大量的强硅化、绢云母化蚀变岩石,经拣块分析有弱金矿化。推断该异常为金矿化引起。

HT-2号异常位于工作区中部,都尔滨河南岸264~400线,396~572点,为 一As、Sb、Ag组 合异常,异 常 长2500m,宽150m~550m。异常沿一北东向构造分布,所处地质环境为额头山组片岩与细粒碱长花岗岩及中粒碱长花岗岩接触带附近,由于异常地段内盖层较厚,后期踏查时未见到任何现象,推断该异常为沿构造分布的蚀变矿化引起。

2.7 矿体特征

工作区发现蚀变带4条。含矿交代石英岩脉体5条。该矿体赋存含矿交代石英岩脉体中。该矿体的发现,指示5条含矿交代石英岩脉体深部找矿前景。含矿交代石英岩特征。

ⅠSi-1,长度大于250m,宽为2m~10m,走向为350°,倾向80°,倾角为74°,Au品位为3.09×10-6。

ⅠSi-2,长度大于50m,宽为3m~5m,走向为3°,倾向93°,倾角为62°,Au品位为0.15×10-6。

ⅠSi-3,长度大于50m,宽为5m~8m,走向为350°,倾向80°,倾角为68°,Au品位为0.19×10-6。

ⅠSi-4,单槽控制,宽为2m,走向为20°,倾向290°,倾角为60°,Au品位为0.15×10-6。

ⅠSi-5,长度大于200m,宽为2m~5m,走向为30°,倾向300°,倾角为56°,Au品位为0.16×10-6。

3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矿床成因:该矿床受太平洋大陆活动边缓,伊春—延寿地槽褶皱系,阿廷河坳陷与宝山隆起衔接带控制。矿床赋存于中燕山晚期潜流纹岩与印支晚期中粒碱长花岗岩接触带及近接触内外带。矿体严格受中燕山晚期潜流纹岩和北北东向断裂控制,矿体体赋存于交代石英岩脉体中。与东安岩金矿床类比,该矿床地表铁锰方解石发育,成矿接近地表,成矿温度低,剥蚀程度差,金品位低为特点。因此,该矿床成因类型为低温浅成热液型。即冰长石—绢云母型。

找矿标志:阿廷河坳陷与宝山隆起衔接带,中燕山晚期潜流纹岩与印支晚期中粒碱长花岗岩接触带及近接触内外带。北北东向断裂控制的交代石英脉体。近矿围岩蚀变为硅化、绢云母化、冰长石化、高岭石化、铁锰方解石化。

水系沉积物多元素异常、土壤地球化学多元素异常、电阻率中梯和高密度法异常是有效的找矿标志。

猜你喜欢

交代花岗岩磁性
装饰块料
花岗岩
抗剥落剂TR-500S改善花岗岩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山东莱州三个饰面用花岗岩项目顺利通过评审
围棋棋子分离器
给我个交代
自制磁性螺丝刀
交代
交代
方便磁性工具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