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砷酸致过敏性结膜炎一例

2021-11-29刘文婷秦敬波吴学琼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结膜炎结膜粒细胞

刘文婷,秦敬波,吴学琼

(淄博市中心医院血液内科二病区,山东淄博 255000)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16岁,因“鼻腔出血2 d”于2018-12-19收入淄博市中心医院。患者既往体健,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可,全身皮肤未见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睑结膜略苍白,球结膜无充血、黄染,胸骨无压痛,心、肺、肝、脾无异常。辅助检查:白细胞1.07×109/L,中性粒细胞占比0.374,淋巴细胞占比0.527,血红蛋白93 g/L,血小板41×109/L,凝血酶原时间13 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1 s,纤维蛋白原1.08 g/L,D-二聚体 19.86 mg/L。骨髓细胞学:髓象增生极度活跃,早幼粒细胞异常增生,占97%。免疫分型:粒系非原始细胞占骨髓有核细胞79.89%,表达CD33、CD117、CD13、MPO,不表达CD34、HLA-DR、CD11b、CD56。白血病融合基因示:PML-RARα(L型)阳性;其余均为阴性。染色体:47,XY,t(1;7)(q42;p15),-4,+7,+8,add(13)(p13),t(15;17)(p13;q21),-18,+mar[25]。结合上述检查,患者被诊断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高危组)。根据《中国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对高危患者的治疗推荐,该患者治疗方案为:采用维A酸(tretinoin)片(山东良福制药有限公司,20 mg/片)+亚砷酸氯化钠注射液(每10 ml含三氧化二砷10 mg和氯化钠90 mg,黑龙江哈尔滨医大药业有限公司)+化疗诱导、化疗巩固、维A酸/亚砷酸交替维持治疗。诱导化疗结束后,复查染色体核型恢复正常;第一周期化疗巩固治疗后,融合基因转阴。目前患者仍在维A酸/亚砷酸交替维持治疗阶段,整体治疗过程顺利,但在此阶段出现了过敏性结膜炎的症状。

患者维持治疗阶段每3个月为一周期,第1个月口服维A酸25 mg·m-2·d-1,共14 d,间歇14 d;第2个月和第3个月静脉应用亚砷酸0.16 mg·kg-1·d-1×14 d,间歇14 d。2019-06-16,即首次维持治疗应用亚砷酸第7天,患者出现双眼痒、红,伴眼分泌物增多,以右眼为著。于眼科就诊,考虑为过敏性结膜炎,应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双眼,上述症状无改善,且随着亚砷酸治疗时间延长,眼部症状逐渐加重。患者虽多次于眼科就诊,调整眼部治疗用药,症状仍无显著改善,直至亚砷酸治疗结束后3 d症状逐渐好转,办理出院。此后反复调整其他辅助用药,每次应用亚砷酸治疗第5~7天,患者仍会出现眼痒、眼红、分泌物增多,亚砷酸治疗结束后3~5 d可自行缓解。

2 分 析

亚砷酸作为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一线药物,至今已应用40多年,其疗效确切,是全球研究的热点。亚砷酸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ADRs)有分化综合征、消化道反应、皮肤干燥、皮疹、肝功能改变等,恶性心律失常、肝衰竭、急性肾衰竭等严重ADRs亦有报道[1-3],但未见国内外关于亚砷酸致过敏性结膜炎的报道。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因PML-RARα融合基因的形成,使其成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独特亚型。基础研究显示,亚砷酸不但能促进早幼粒细胞凋亡,还能促进PML-RARα蛋白的降解,使早幼粒细胞继续分化。亚砷酸和维A酸的应用,使绝大多数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可以治愈。

砷剂吸收后,在体内主要储藏于肝、肾、胃肠道内,临床应用常规剂量的亚砷酸是安全的。依据国内外文献及药品说明书,应用亚砷酸常见的近期ADRs有分化综合征、肝损伤、神经系统损伤、胃肠道反应、皮疹、代谢紊乱(高血糖、低凝和低钾)、皮肤干燥等,长期蓄积可引起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多系统病变,如心律失常、慢性肾功能衰竭、神经功能紊乱等[3-5]。极其罕见的横纹肌溶解、下颌骨坏死亦有报道[6-7]。另外,亚砷酸亦有结膜充血、视物模糊、疼痛性红眼病等眼部ADRs。但本例患者应用亚砷酸后,主要以结膜刺激症状为主,不仅出现结膜充血,同时合并眼痒、眼分泌物增多等典型结膜炎表现,无视物模糊、眼部疼痛等不适,并多次于眼科就诊,诊断为过敏性结膜炎。

血液中砷剂半衰期较短,静脉应用砷剂4 h后,血砷浓度达峰值,在第7天即达到有效治疗浓度,其代谢产物大部分可在3~4 d内经尿排出[5,8]。毛发、指甲等组织的蛋白质中富含半胱氨酸角蛋白,砷剂易与之结合而沉积,在停药后2~12个月后排出体外[5]。本例患者在诱导治疗期间应用亚砷酸时并未发皮肤黏膜等相关ADRs,反而在维持治疗中反复出现过敏性结膜炎,每次均于用药第5~7天出现,停止治疗后3~5 d缓解,符合静脉应用砷剂的药动学特点。一般药物引起的迟发型过敏性结膜炎常由细胞免疫介导。本例患者首次应用亚砷酸时无结膜炎表现,而在后续的治疗中均有相关症状出现,可能与致敏T细胞与靶细胞再次结合时诱导的Ⅳ型超敏反应有关。另外,维A酸常见的ADRs即有结膜炎,为排除其干扰,停用维A酸一个多月,使药物充分洗脱,再次应用亚砷酸治疗时,仍会出现过敏性结膜炎相关症状。同时,为排除其他辅助药物影响,治疗过程中多次调整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托烷司琼、硫普罗宁、甘草酸二铵等药物,结膜炎症状仍反复出现,且上述药物均无导致结膜炎的相关报道。

亚砷酸ADRs的发生与砷剂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和代谢产物关系密切。砷的甲基化主要在肝脏内进行,而三价无机砷较五价无机砷对细胞毒性大[3,9-10]。目前对于亚砷酸致眼结膜损害机制尚不明确,是否有三价无机砷在结膜内蓄积,或砷剂除在肾脏、胃肠道、指甲、头发等代谢外,仍有其他代谢途径,目前尚无相关研究报道。

随着对于砷剂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亚砷酸不仅广泛应用于血液系统肿瘤的治疗,在肝癌、胰腺癌、乳腺癌等实体肿瘤治疗中也显示出一定的作用。基于亚砷酸广阔的应用前景,更应深刻认识其可能出现的ADRs,避免严重后果,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结膜炎结膜粒细胞
对比经结膜入路开眶术和内外联合开眶术摘除视神经内侧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
罕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嗜碱性粒细胞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长效粒细胞刺激因子预防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的临床观察
急性结膜炎患者如何护理?
眼睛痒并非都是慢性结膜炎
老泪纵横可能是结膜松驰症
你可能不知道,眼睛也会长结石!
蒙西医结合治疗对宫颈癌术后中性粒细胞及CD4+/CD8+的影响
漫谈结膜炎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