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易经辩证观在现代舞《行草》中的运用

2021-11-29

轻音乐 2021年1期
关键词:林怀民行草易经

李 曼

《易经》被誉为“经典中的经典,哲学中的哲学,智慧中的智慧。”作为中国哲学辩证法的源头和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易经》为我们提供了灵活且丰富的辩证思维,对古今中外人类文明及艺术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辩证法思想不断指导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同时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艺术家们的创作。《易经》中的64卦每一个重卦都是由两个单卦重叠在一起,一分为二,却又合二为一,蕴含着阴阳相合的辩证思维。易经辩证观有联系、矛盾、融合、变化、发展等特点,饱含着无尽的人生智慧,通过对每一卦象的解读可见其思想的深刻性。林怀民先生曾在六七十年代以作家身份闻名于中国台北文坛,留美期间开始正式学习现代舞。回国后,他以自身文学功底为根基,开始了对现代肢体语汇的中国化转变,并在不断地创作过程中逐步形成独特的风格特点,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现代舞《行草》便是在这一时期诞生。林怀民以其积累多年的文化底蕴为根基,以书法作品为创作灵感,深入挖掘书写时的笔势及书法的本质,用肢体动作以相对抽象的方式重现书法的艺术之美。

一、现代舞《行草》中的通变观

《易经》的学问最主要在于万事万物变动不息、周流不滞的规律。其中的“通”和“变”于内蕴含在《易经》每一卦的六爻间相互流转、唯变所适的可变规律中;于外体现在《易经》对其“常变”规律的解释。“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种“通变观”同样也是舞蹈创作及表演的哲学根源。

通则思变。20世纪90年代成为了林怀民创作的分割点。90年代之前林怀民的创作深受其作家身份的影响,舞剧以叙事为主,表现内容多取材于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如舞剧《白蛇传》《红楼梦》等。这一时期的作品,无论是音乐、服饰还是表现运动都有明显的中国元素。但不可忽视的是林怀民是以中华文化为基础,将现代的身体语汇融入其中并作为主要的表现手段,使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但这一时期的作品尚未完全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特色。90年代中期以后,林怀民先生的舞蹈作品从无论是题材、音乐、舞蹈语言、舞美设计还是作品内在精神的呈现,均有了明显转变,个人风格特色也逐渐鲜明起来。此时作品不再以叙事为主,而是以抽象化的动作呈现来表达深刻的思想内涵,传达出强烈的人文关怀。作品中的肢体语言、舞蹈构图、服装设计等均散发着浓浓的中国传统文化意味,在林怀民先生的作品中,不仅给观众形式美的观感体验,肢体动作中还渗透着编导的思想情感,将舞蹈作品带给观众的观赏体验及思考余地提高到了哲学层面。

《行草》这部作品由林怀民创作于2001年,灵感来源于王羲之、张旭等古代大家的书法作品。林怀民不擅于书写毛笔字,因此对于书法就格外上心,经常将字帖放置于随手可及处,以便平时随时翻看,能够补阙拾遗。有个节目采访林怀民时问到他创作的动机,林怀民回答说:“创作是当你的生活涉猎很多东西,它沉淀下来,当它找到一个缘分,它碰到一个东西的时候,它会呼喊着要变成一个作品。”[1]舞蹈题材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源自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积累,当这种经历积累到某个程度时,便可逐渐“通透”,此后遇到恰当时机,捕捉到了灵感,便可变为舞蹈题材。所谓“通变”,并不是恣心所欲地变化,而是要在深入了解事物,通晓其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创造。因此对于编导和观众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对固有事物的认真观察和深度思考,量变终会引发质变。在《行草》这部作品中,林怀民先生以现代舞语汇为主要表现手段,并融入了中国传统的书法、太极等元素,将古文化经典渗透于肢体动作,肢体呈现既有书写时的抑扬顿挫之感,又如行云流水般无暇连接,整部作品不论运动路线、整体构图还是意境的创造都颇具中国风味。就动作而言,《行草》中的动作多给人以连绵不绝之感,演员以呼吸带动,从一个关节传递到另一个关节,顺势顺力,始终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中进行,也是通变观一个很好的体现。

二、现代舞《行草》中的和谐观

和谐观是周易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历来主张用“和”来解决诸多问题。在周易中,阳代表天、太阳、白天、阳刚、男性等,阴代表地、月亮、黑夜、温和、女性等。《易经》认为“独阴不生,孤阳不长”,就是事物是由矛盾所构成,阴阳相依、阴阳相合才能构成完整的世界,互相依存正体现出和谐的思想,而《易经》中所倡导的发展理念其中一点便是和谐。《周易·乾卦》有云:“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2]卦爻辞中的“保合太和”思想蕴含着浮沉、动静等变化,在变化中又有着一定的规则,深刻揭示了和谐观在自然伦理方面的社会价值。“一阴一阳谓之道”,在舞蹈中,“阳”动能性更强,动作多表现出刚、动、强、生长、扩张等特点;“阴”则动能性较弱,动作多表现出柔、静、沉寂、收缩等特点。过刚则折,过柔则废,舞蹈中只有阴阳结合,才能给人以和谐的感受。和谐观在现代舞《行草》中可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外在动作力度的刚柔并济

《行草》开篇一位女舞者处于白色方形定点光中,身形如若水蛟龙,以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阴阳相合的“圆”为运动路线,动作看似行云流水、松静自然,内在却刚劲有力,一收一推间尽显舞者的肌肉控制力。整体看来,着重于上肢动作的形体呈现,以手臂运动为主,如同游龙一般迂回婉转、延绵不绝。舞者的运动多处于二度空间,重心下沉,收力聚气于中段,再由中段力量带动躯干拧转,有根有骨,沉稳扎实,入木三分。手臂运动路线多为“圆”,圆形既是阴阳太极的代表图形,又是最具和谐之美的图形。舞者们下沉的重心和对动作力度的控制,向观众传递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内外兼修刚柔相济的太极之道、阴阳之道。

(二)内在呼吸的阴阳对比

魏格曼曾指出舞蹈生命之搏动,正是指呼吸,她把呼吸比作一位神秘的伟大主人,在无形中悄悄指挥着肌肉和关节的功能……同时魏格曼强调舞蹈家必须在任何姿势和情境下都能够呼吸,能够在他每一激烈和紧张的瞬间进行呼吸。呼吸在舞蹈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行草》的创作是以周易中的阴阳学说为灵魂,“阴阳”是整部作品的总纲,统领着外部动作的蓄发以及内在呼吸的吐纳。外部动作体现为刚柔、动静、屈伸、虚实的阴阳对比,内在呼吸则指一呼一吸间阴阳的流转。“柔、静、屈、虚”属于阴,“刚、动、伸、实”属于阳;呼为阴,吸为阳。舞者运动时,伴随着呼吸的阴阳流转,舞姿造型在静动中不断变化。一呼一吸间与太极拳法的呼吸有异曲同工之妙。正是因为舞者时刻保持着内在的呼吸,才使得动作能够刚柔相济又如行云流水,给观众以美的视觉享受。

(三)画面构图的均衡变化

行草介于笔势恣意潦草的草书和方正规范的楷书之间,既书写快捷,又飘逸易识,体现其杂糅性和审美的多元性。行草相较于草书更为收敛,在书写时讲求画面的对称均衡。对称与均衡是汉字构图的基础,书法则是建立在汉字的基础上通过构图创造出“天人合一”的非凡意境。对称与均衡同时也是舞蹈构图的基础,其主要作用是调和舞台空间,使画面构图具有稳定性。其二者并不是同一个概念,但都能给人以稳定的审美感受,通过观察人体的对称结构以及房屋建筑、园林设计等构图便可察觉人类的视觉习惯和审美观念。因此,符合这种审美观念的造型艺术往往更能给欣赏者带来舒适、安定、和谐的审美感受。对称与均衡都不是平均原则,只是某种恰到好处的比例关系,如果持续比例失调,整体画面会给人一种失重、不和谐之感。平均虽给人以稳定的审美感受,但缺少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生机,何谈美感?规行矩止的事物总缺少一丝灵气,所以艺术家要尽量避免持续平均分配画面。对称虽是构图的重要原则,但在现代舞中对称原则往往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运用多了难免会过于死板,千篇一律。在林怀民先生的作品中,很好的避免了平均原则的出现,同时也很少出现非常规则的、对称的队形调度。《行草》这部作品大部分的调度是“无章可循”的,但有一个特点便是“以少聚多”。在这部舞剧中常常是先由一位舞者独舞,再逐渐引出其他舞者出现并加入。群舞演员多为缓慢流动上场,而并非大多群舞作品中惯用的横排或者斜排一个接着一个规则地调度到舞台上。其次,这部作品调度的一个特点就是在潜移默化中流动。演员们几乎没有长时间固定的队形,流动形成某个队形后在此舞动停留的时间也几不可见,所有动作在缓慢流动和变化中进行,如行云,似流波。你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此时的造型位置已和刚才大不相同了。虽然队形在不断地流动变化中,但是在变化中不失均衡。舞者们动作整体呈相同质感却走着不同的运动路线,高低起伏也不尽相同,动作虽不同却给人一种融汇、向心、凝聚的审美感受。同时,在不同中会时而出现齐舞,变化中保持着均衡,给人以和谐美的体验。

三、现代舞《行草》中的时空观

易经中的时空观不同于物理意义上的时空概念。时间是易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观念,在此我们不能仅仅将时间看作一个不可逆的、线型的、平面的概念,而是要以更为深刻的人性角度去理解和思考。《易经》中阴阳两仪生出四象,四象又生八卦,八卦则又演变出六十四卦,在时空中发展变化出的每一卦都有其不同的解读,就像每个人都有自身独特性。舞蹈中的时间体现在节奏上,在现代舞《行草》中无论是双人舞还是群舞,舞者们大多数处于不同的节奏变化中,就算是有同样节奏的动作或舞段,也会推出一人或多人打破固有节奏,充分展现个人特色。独舞中,随着舞者的舞动,背后的宣纸上会缓慢呈现出一“永”字,而舞者通过对动作力度和速度的把控,将“永”字八法展现得淋漓尽致。宣纸上字体越来越潦草,舞者也逐渐加快速度,通过对节奏和速度的控制来重现书写时的情境、心境,这种细致入微的刻画使观众深刻感受到了书写时的笔势,以及书写者当时的情绪状态。林怀民先生对节奏的设计及舞者们对个人节奏的把控也正为《行草》这部舞剧又添一特色。

空间的概念在《易经》中同样重要,和时间不可分割。《系辞下》中“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3]这一说法正体现了《易经》中时空相依存的观念。易经中空间的论述主要体现在每一爻所在的位置上,每一爻的位置表示某一事物在同一卦象所处不同阶段的发展状态,只有每一爻各司其位,才能保证这一卦处于持续发展、不断变化之中,才能保证这一卦象显示出其独特的含义。舞蹈中同样如此。在现代舞《行草》中,由于舞者节奏、动作的不同,个人空间的对比尤为明显,同时舞者充分利用了空间中的八个方位,动作极具立体感。在动作的设计上极力在舞台的大空间中营造出个人的小空间,在不断地空间变换中进行流动,舞者各司其位,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空间关系,才能完成群舞的调度,营造出整体的空间画面。比较有特点的是《行草》中男女双人舞空间的设计,一开始男舞者在一白色方形定点光中舞动,女舞者在舞台后方男舞者斜后的位置,在一块长方形的白色投影中舞动。一大一小、一远一近、一黑一白,相同动作,这样的空间关系,令人耳目一新,给观众以独特的审美享受。整段双人舞两位舞者几乎没有接触,在各自的时空中飞舞流动却又以时而同步的动作保证着内在的联系。

结 论

总之,易经辩证观中蕴含着的深刻的哲学思想,至今仍不失为指导我们生活、发展、创造的范本。林怀民先生用现代的身体语言来传递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作品中蕴含更为深刻的内涵,是当今中国许多现代舞编导所欠缺的。如今许多现代舞编导的作品在肢体呈现和思想创新上令人眼前一亮,但也仅止步于“眼前一亮”,深挖作品缺少更为深刻的东西,难以给观众带来感动。视觉上的冲击是暂时的,心灵上的震撼才更深入人心。同时,中华文化广博而深厚,有许多东西是值得我们去挖掘和呈现的,如何做到像林怀民先生那样将传统文化和现代语言巧妙结合,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呈现方式,将中华文化的精髓发扬光大,是我们当代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注释:

[1]杨 炫.感受林怀民的行草[J].文学与艺术,2011(01):101.

[2]佚 名.周易[M].王效平编译.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13.

[3]佚 名.周易[M].王效平编译.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850.

猜你喜欢

林怀民行草易经
陈海良《古人诗》
我所认识的《易经》
书法作品
云门掌门人林怀民最后的谢幕
踏莎行草忆饶公
林怀民:一不小心走遍了世界
林怀民说《稻禾》:乡愁通世界
浅谈《行草》中舞蹈艺术与书法的审美融合
简析《易经》文化与太极拳
易经就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