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音乐史对钢琴演奏的影响

2021-11-29

轻音乐 2021年1期
关键词:音乐史演奏者钢琴演奏

朱 婷

西方音乐史是音乐理论知识学习的必修课程,只有从历史的角度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中隐含的情感,从而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淋漓极致地表达。钢琴演奏的过程中,不仅是演奏者演奏技巧的表现,也是演奏者音乐素养的一种表现。通过对西方音乐史的学习,可以使演奏者对于作品的情感有更好地理解,从而提升演奏者的钢琴演奏整体水平。

一、西方音乐史的表述

西方音乐史是在钢琴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必修的一门课程。通过西方音乐史的学习,可以让演奏者更好地理顺钢琴演奏的整体思路,并通过对西方音乐史的系统学习,更全面地掌握不同音乐时期的音乐流派、音乐代表人物、音乐内涵和音乐审美。通过这些内容地学习,可以更好地提升钢琴演奏者对不同音乐作品的理解和鉴赏。在演奏的过程中,发挥出更精彩的表现[1]。西方音乐史,是在西方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中,通过音乐艺术形式的系统介绍,来更好地阐述西方音乐艺术的发展。主要包括音乐理论知识、音乐家介绍、音乐作品鉴赏、音乐美学发展等几方面的内容。比如,在西方音乐史中,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将音乐分为不同的流派,并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从古罗马时期的西方音乐起源,到现代音乐发展时期,都得到了全面介绍和最深刻地理论分析。

二、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

这个时期主要发生在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前400年之间,具体的时间并没有准确的资料记录,只能从历史考古中发现的一些雕塑和绘画遗迹中发现一些最原始的痕迹,一般情况下,会认为在这个时期,古希腊哲学的发展对音乐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而音乐的产生也是在哲学家的理论论述中进行描述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形式[2]。在这个时期,并没有特别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但是哲学理论的思想在该时期的音乐作品中能够找到更多的描述。

(二)中世纪时期

从公元前476年到公元1453年,音乐的产生在宗教的影响中,表现为两个不同的类别,分别为宗教音乐和世俗音乐。在这个时期,西方国家在教会的统治中生存,政治生活和文学艺术受到教会的影响比较明显,以宗教音乐为主。在宗教的各种仪式上进行歌唱,歌词大多采用基督教的圣经内容,音乐的特色旋律变化不明显,比较朴实。其中对宗教音乐影响最大的人物是米兰主教安布罗斯和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在他们两人的推广下,宗教音乐发生了较大地变化,并且诞生了五线谱的雏形记谱法,成为该时期音乐的主要形式。世俗音乐在这个时期相对比较弱势,主要受到广大群众的喜欢,形式较为灵活,音调较为柔美。

(三)文艺复兴时期

从公元1450年到公元1600年,文艺复兴时期,人性得到解放,情感得到更好地表达,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中,音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个时期中,声乐和器乐开始分离,五线谱形成并得到完善,在与印刷术的结合中,音乐的传播变得更加方便。其中在这个时期,也产生了尼德兰、威尼斯和罗马等不同的音乐派系。其中尼德兰音乐派系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迪费、若斯坎等,内容多以弥撒曲和经文歌为主。威尼斯音乐派系,最主要的特点是气势宏大,对比效果明显。创作的内容有铜管乐、幻想曲等,代表人物有维拉特等。罗马音乐派系是在为宗教服务中形成的一个特殊的音乐派系,主要代表人物有帕莱斯特里纳等[3]。

(四)巴洛克时期

公元1600年到公元1750年,是西方音乐中的巴洛克时期。在这个时期中,权利主要掌握在贵族的手中,奢华的场景影响着各种文化和艺术的创作,音乐的特点变得更加奢华,使用了更多装饰性的音符。音乐的节奏变得更加强烈、律动性更强,旋律更加精致,音乐作品中的起伏比较明显,更加注重速度和力量变化,并且逐渐形成了交响曲和奏鸣曲,代表人物是巴赫。

(五)古典音乐时期

公元1730年到公元1820年,是西方音乐史中的古典音乐时期。这个时期的音乐,更加注重思想和内容的结合,形式和结构更加的清晰、匀称,很好地表达了人们对于艺术的追求。在这个时期钢琴产生,并逐渐取代了大键琴在音乐演奏中的位置,对于后来的音乐影响比较大。在这个时期,也诞生了大量的音乐家,主要有海顿、贝多芬、莫扎特等[4]。

(六)浪漫主义音乐时期

公元1820年到公元1900年,是西方音乐中的浪漫主义音乐时期。在这个时期中,音乐更多地表现出人们的主观情绪和对自然、自由的渴望。受到当时文学作品的影响,音乐作品的创作更多地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多使用转调的手法和半音的形式。在这个时期中,也产生了大量的音乐家,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这些音乐家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民族分化,比如有法国的柏辽兹、匈牙利的李斯特、波兰的肖邦和俄罗斯的柴可夫斯基。其中肖邦创作的小夜曲、前奏曲、圆舞曲,热情奔放、活力四射,受到当时人们的追捧。在后期的浪漫主义音乐时期,表现出民族主义的特点,其中李斯特创作的《匈牙利狂想曲》就是其中民族主义的典型代表作品。

(七)现代音乐时期

从公元1900年以后到公元1970年,都是西方音乐史中的现代音乐时期。在这个时期的音乐创作中,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门类众多。比如印象主义音乐、表现主义音乐、新古典主义音乐和新民族主义音乐等,在这些音乐的创作中,更加细致化,节奏和音调变得更加灵活[5]。而随着工业文明的进展,在各种录音设备和回放设备的影像中,音乐的创作也更加真实。主要代表人物有魏本、卡特、瓦瑞斯等。

(八)新世纪音乐时期

从公元1970年至今,在音乐的创作中被称为新世纪音乐时期。在这个时期的创作中,音乐的形式与之前有所不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不再单纯地指一个类别、一个范畴,而更多的是代表一种时代的精神内涵。

三、西方音乐史与钢琴演奏的影响因素

(一)钢琴演奏的难点分析

首先,钢琴作为一种重要的键盘乐器,在进行演奏的过程中,要不断进行练习,并对演奏的曲目进行熟练度和流畅度的保证,只有能够熟练和正确地将演奏的曲目进行完整弹奏,才能算是达到基本的演奏水平。其次,在进行演奏的过程中,要想进一步的实现演奏的升华,要在演奏的过程中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态度进行呈现,只有这样充满感悟地演奏才是有深度的表演,才是完美的演奏。但是在实际的演奏过程中,受到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演奏者很难使用西方音乐文化的表现形式将内心的情感进行真诚的流露,从而造成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情感表达和作品理解不到位的现象,也是整个钢琴演奏中的难点。

(二)学习西方音乐史有效地提升钢琴演奏的水准

钢琴演奏者在进行演奏的过程中,要注重学习西方音乐史的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全面分析和研究,才能更好地从现代的角度重新审视,演奏的钢琴作品,增强对音乐作品的深度理解。比如在对巴赫的音乐作品进行赏析的过程中,如果单纯的对音乐进行理解,很难将创作者当时创作的情绪表达出来。要从当时德国的社会环境和创作背景中进行分析,要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全面的情况进行深入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巴赫音乐作品想要表现的情感,从而更好地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进行演奏。又比如,分析莫扎特的音乐作品《a调小鸣奏曲》,要从莫扎特当时创作的背景中进行分析,不能单纯地按照乐谱上的节奏进行音符的演奏,要对演奏的主基调进行有效地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演奏技巧的提升,从而实现演奏者演奏水平的整体提升[6]。

(三)学习西方音乐史可以进行二次创作

钢琴演奏的过程,并不是简单地通过演奏者的双手弹奏,实现乐曲的完整表现。在演奏的过程中,需要演奏者与创作者进行心灵上的时空对话,从而实现演奏者更好地感受创作者的创作心理,更好地将作品中想要表现的情感结合自身的感情进行完整地表现,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演奏者进行二次创作。而演奏者在进行二次创作的过程中,需要对西方音乐史进行完整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对需要演奏的音乐作品有更深地理解。通过西方音乐史的知识学习,演奏者可以对创作者当时创作的历史环境背景进行了解,并对在当时的创作者创作的心理进行感受,两者之间开展情感对话,从而实现演奏者在演奏作品的时候,可以将自己的感悟及时地通过双手弹奏进行表现,完整地实现完美的演奏过程。从而实现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二次创作的实施,有力提升钢琴演奏者的演奏水平、演奏水准。

四、西方音乐史对钢琴演奏影响的具体分析

(一)具体案例的影响介绍

西方音乐史对钢琴演奏的影响表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在钢琴作品《命运交响曲》的演奏过程中,影响可以从演奏的四个乐章中进行更直观地展现。

《命运交响曲》是著名的钢琴演奏家贝多芬的艺术巅峰代表作品之一。在这个作品中,首次将合唱引入到交响曲的演奏过程中,实现了器乐和声乐的有效融合。从西方音乐史的学习中,可以更好地对贝多芬当时的创作背景进行了解,在整个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将自身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期待完整地融入。《命运交响曲》共分为四个乐章,每一个乐章的演奏都不同。

第一个乐章中,旋律激昂,在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要全身心地感受到创作者想要通过音乐来对命运进行挑战,发出呐喊。但是作为一个洪流社会中的个体,并不能对自己的未来和方向进行有效地控制,对生活的各种无奈,也要在演奏的过程中进行展现。整体的演奏过程中,演奏者要从创作者的历史背景,结合自身的实践经历,进行深度创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现出对作品的理解,能够将这首经典的钢琴演奏曲有深度地演奏出来,表现出对生活的挑战和不满。

第二个乐章中,整体的节奏相对平稳,比较舒缓的节奏中,似乎显示着创作者对命运的顺从,整个乐章的演奏过程中,为广大的听众展示着一种向命运低头,承认不公平的态度,但是在整个乐章的结尾部分,将创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完整地表现出来,从而更加使人们期待整个乐曲的演奏。在这个乐章的演奏过程中,演奏者不能单纯地按照乐谱上的声调进行演绎,要从整个作品的完整性中找到创作者当时的情感特点,进行舒缓的演绎,并一步一步地引导受众去期待后续的改变。

第三个乐章中,整体的感觉更加诙谐。在这个乐章的演奏过程中,要将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向命运的反抗进行更好地表现,并在不断的挑战、努力、反抗、失败循环中奋斗不止,展现出不放弃的情感。在这乐章中,演奏者要注意使用流畅的演奏技巧,将浑厚有力的曲调进行精彩地展现,并结合贝多芬当时创作的过程中,身体受到打击,出现耳聋的现象,以及心理上受到打击,受到各种不公平待遇的现状,进行作品的生动演奏。整个第三乐章也是全部乐曲的精华部分,在这个乐章的演奏中,才可以体现出西方音乐史学习对于演奏者演奏水平的影响,从而实现实践演奏与理论知识的完美统一。

第四个乐章中,整体的情感特点是不向命运低头,不被命运击败,永不放弃的情感。在这个乐章的演奏过程中,演奏者要对创作者顽强的创作心理进行深刻的感受,并从自身的经历中找到共鸣点,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坚定信念,不能动摇,最终以欢快的演奏形式将内心的情感进行表演。在进行《命运交响曲》的演奏过程中,要深入地了解创作的背景知识,并对其中隐含的情感进行感受,能够在遇到生活不公平的时候不妥协,不放弃,积极面对。只有感受到这种情感,才能在演奏的过程中,实现演奏水准的突破提升。

(二)不同时期的音乐对钢琴演奏的影响

不同时期的音乐形式对钢琴演奏的影响表现在不同的方面,本文主要介绍巴洛克时期音乐和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对钢琴演奏的影响。

1.巴洛克时期音乐对钢琴演奏影响的分析

在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受到宗教的影响比较明显。比如在巴赫创作的《哥德堡变奏曲》进行演奏的过程中,要准确地将整个音乐作品中的风格进行完整把握,在不断变化的咏叹调中,体现出巴洛克音乐的技巧特点。因此在演奏的过程中,要首先从西方音乐史对巴洛克音乐的介绍中进行完整音乐作品的理解,并对其采用阶梯式的力度变化进行自然地转换,不能太快,不能太慢,不能太强,不能太弱。在演奏的过程中,要注意颤音和装饰音的变化,并保证作品演奏的完整性和流畅性。因此在对巴赫的作品进行演绎的过程中,要注意从其音乐中的鲜明个性特点进行演奏,如果在演奏的过程中,太多注重音响效果,而将每个音符之间的弹奏过于抒情化,就会丧失创作者原本创作的意图,也会丧失整个巴洛克音乐演奏的风格表现。因此,在演奏的过程中,一定要从作品所处的时代音乐风格中进行很好地情感把握,才能实现演奏者深度演奏的效果。

2.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对钢琴演奏影响的分析

在浪漫主义音乐时期,创作者的创作空间变得更加广泛,对于情感的表达更加直接,钢琴作品更多地体现出自由、奔放和细腻的特点。钢琴的旋律更多地注重大跳音程的使用,和声部分则更注重色彩和声和变化音。在进行这个时期的钢琴音乐作品演奏的过程中,要更加关注音乐细节部分的良好处理,更好地展现出作品的表现力。比如在演奏的过程中,可以使用联奏或者断音的方式进行处理,也可以在颤音和装饰音的选择中,进行结合创作者创作意图的表现。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要注重从西方音乐史的宏观角度进行创作者的情感体验,不断地在进行演奏的过程中,对创作者的情感进行再次表现,实现演奏者与创作者的灵魂碰撞。

结 语

钢琴演奏的过程中,要从音乐作品所属于的历史时期进行流派分析,从不同音乐作品所属于的音乐流派中找到创作者在进行作品创作过程中的背景,并对创作者的情感进行感悟,这些都可以通过学习西方音乐史来得到更好地提升。钢琴演奏者在进行钢琴演奏的过程中,还要通过对历史背景的学习,进行再次演奏的创作,赋予音乐作品新的生命力,体现出钢琴弹奏的艺术影响力。

注释:

[1]轩一丹.西方音乐史视域下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月光》探究[J].当代音乐,2020(08):94—95.

[2]刘 尹.西方音乐史知识领域的构建——核心书目举要[J].人民音乐,2020(01):76—79.

[3]刘 佳.音乐教学中西方音乐史与作品分析的相互影响[J].艺术科技,2019(05):264.

[4]李 冰.浅谈西方音乐史中对钢琴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方向和内容[J].北方音乐,2018(14):116—117.

[5]王 蕾,赵悦含.7到14岁儿童学习钢琴过程中几点问题的思考[J].艺术教育,2018(09):60—61.

[6]王 慧,李小燕.西方音乐史对钢琴演奏的影响[J].广东蚕业,2017(11):65.

猜你喜欢

音乐史演奏者钢琴演奏
器乐演奏舞台艺术实践音乐表演心理调控探究
钢琴演奏中的表现力分析
视唱练耳在钢琴演奏中的实践应用探讨
钢琴疗法
——钢琴演奏的魔力
钢琴演奏中心理控制的作用
二胡演奏者的合奏技能探究
浅析心理活动对钢琴演奏的重要影响
构建西方音乐史专业课程体系的方法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读杨和平《浙江音乐史》有感
加强中国音乐史教学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