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项目质量保证接口管理实践

2021-11-29高伟男韩春雨

中国核电 2021年5期
关键词:卡拉奇核电巴基斯坦

高伟男,韩春雨

(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44)

1 项目概况

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2号、3号机组项目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海外首堆,是国家实施“中巴经济走廊”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成果。卡拉奇核电项目业主是巴基斯坦原子能委员会(简称“PAEC”),由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简称“CZEC”)进行EPC总承包,CZEC对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进度、费用等承担总体责任,巴基斯坦核安全监管当局第三监督站(RNSD-Ⅲ)负责所有与核安全相关活动的检查与审批。CZEC依据《核电厂和其他核设施安全的质量保证 IAEA 50-C/SG-Q》[1]建立并维护项目质量保证大纲。

根据巴基斯坦当地法规和项目合同要求,RNSD-Ⅲ、PAEC对项目的设计、设备制造、土建、安装、调试和试运行等活动进行质保审查、监督和见证,以确认各物项、系统、工艺参数和电厂性能满足设计标准和规范要求,质量保证大纲运行有效。根据质保大纲规定,CZEC对大纲运行负有总体责任,项目质量保证部负责与PAEC的质保接口,PAEC负责与PNRA的接口。为此,三方分别会签并颁布了建安和调试阶段的“RNSD-Ⅲ、PAEC和CZEC现场QA活动实施接口程序”,对检查和试验计划、控制点见证、质量问题的处理、季度例会制度、质量趋势分析和接口联络渠道等做出规定。对于巴基斯坦方面见证过程中发现并提出的质量问题,CZEC现场质保部相关专业工程师及时进行释疑,对于确存在质量问题的,CZEC将根据程序要求责任单位开启不符合项报告或发出纠正措施要求,并持续跟踪至问题关闭。

2 困难与挑战

2.1 当地条件

作为“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卡拉奇项目因出口国地理位置的因素,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较国内参考电厂存在更多的挑战和问题。首先是环境条件艰苦。项目当地最高气温超50 ℃,终年炎热干旱且雨季集中。项目现场的防洪、消防、水电、网络等基础设施极度落后,生产生活物资匮乏。此外,当地极端主义势力活动频繁,恐怖袭击等极端事件时有发生,安全形势十分严峻。自然、物质条件考验着工程建设者的身心,也给各项施工活动的质量控制、设备维护保养等带来严峻的挑战[2]。

其次是人员风险。一般工人的技能水平、工作效率和品德,管理人员的能力和协作水平都直接影响项目的质量和效益。卡拉奇核电项目当地工人占比超过70%,其中绝大多数受教育程度不高,劳动意识和技能素质较差,对诸如混凝土施工、油漆、焊接等依赖人员技能素质的施工活动质量造成潜在风险。此外,在与业主和监管当局的文件资料交流和施工过程见证中的沟通都需要翻译人员,中国、巴基斯坦双方在技术和商务事项中交流不畅或误解会给各项工作的沟通和执行带来风险挑战。

最后是材料设备风险。卡拉奇核电项目设备占项目合同总额的 60%以上,同时承担着我国核电装备自主化的重任,其中多项关键设备是国内首次研发制造,设备国产化率超85%。设备种类繁多且多为国内进口,受设备研发制造周期、监管、长途国际运输等因素影响,材料设备供应普遍滞后,前期设备和大宗材料的到货与现场需要相差达7个月以上。在材料设备供应过程中,出现缺件、零部件不配套的情况时有发生,设备运抵现场后还存在安装过程中不慎造成设备损坏等质量问题,由于巴基斯坦当地资源和基础工业能力也十分有限,此类问题往往很难快速、就地解决,给工程带来很大损失。此外,当地施工材料常出现供应不足、不及时、质量不合格等问题。

2.2 文化差异

巴基斯坦文化主要受伊斯兰文化和近代欧洲文化影响,穆斯林是其国民身份认同的基础,伊斯兰文化深刻融入了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国家和民众也自觉维护社会生活中伊斯兰教的基本准则[3]。在此影响下,以一般工人为代表的普通民众思想观念保守,常对外来文化抱有怀疑和排斥态度。中方人员在不了解当地风俗习惯且缺乏规避意识的情况下可能会触犯禁忌,造成负面影响进而产生隔阂甚至敌视,将文化矛盾上升到政治层面,进而酿成纠纷,给项目建设中的双方合作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以项目业主和监管当局为代表的精英阶层也崇尚西方文化,其思维方式呈现明显的西化特征,注重个体性和逻辑性,提倡运用规则和法律处理矛盾。在项目建设中遇到的质量、技术和商务等问题时,亦十分强调依照法规和技术文件按照规定的流程处理解决,并形成书面文件留存。在此过程中,巴基斯坦方面对由此带来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并不关注,展现出明显的“合规”高于“效率”倾向,致使双方协同工作常因文件流转、流程等问题造成时间和资源浪费。

2.3 对中国标准认可度不高

卡拉奇核电项目采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堆型,中国标准随着工程项目和装备输出也走出国门,并推广应用。但我国核电标准走出去的范围和应用领域还比较少,在国际上认可度不高,参与国际标准化程度较低,标准质量不高,部分标准尚未覆盖三代核电技术,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的衔接也有差距[4]。

相比中国标准,巴基斯坦方面业主和监管当局在处理、澄清技术问题时更善于运用美国、法国等传统核电强国制定的技术标准,由此产生的标准适用、技术路线、条文理解等差异给建设过程中的中国、巴基斯坦技术协作带来不少困难。此外,我国核电标准的外文版翻译尚未完全覆盖完整核电产业体系,也在东道国的应用过程中受限。

2.4 技术外溢风险

核电技术外溢对先进技术国家负面作用非常明显,技术溢出效应使得技术创新收益的55%~80%没有分配给投资者[5]。20世纪下半叶至今,法国、韩国相继抓住美国核电技术国际扩散机会,迅速成为国际核电市场的有力竞争者。韩国更在吸收美国AP1000技术基础上异军突起,于2009年夺得阿联酋价值200亿美元的核电建设订单。我国核电正处于走出去的历史机遇期,核电出口方式也由以前的设备零部件与材料贸易转向核电厂建造权输出,在当前卡拉奇项目及后续工程建设期间与业主合作过程中,都应采取适当方式避免技术外溢。

在卡拉奇核电建设过程中,由于涉及业主及监管当局对设备及当地工程的监管、见证和质量验收,以及围绕其开展的技术交流探讨和高水平技术人才流动,从而形成因项目客观条件和工作接口安排而产生的技术非自愿溢出,业主和监管当局在开展监管、见证和质量验收过程中增加了知识存量并导致进一步溢出的可能;此外,由于带动当地就业和产业发展要求,项目部也雇佣培训了大量巴基斯坦籍普通工人和部分特殊工种人员,并长期在项目建设一线工作。对于项目建设企业,存在着保持技术引领并维持技术优势的挑战。

3 应对措施

3.1 管理创新,关口前移,打造海外精品工程

面对极其恶劣的外部环境、人员风险和设备材料供应等困难,项目部贯彻“总包引领、创新驱动、精益管理”的工作思路,通过精心组织协调、不断进行管理和技术创新,确保了工程在安全质量受控情况下顺利推进。

在技术领域,通过吸纳、总结国内核电项目经验,形成了包括堆腔水池模块化施工、主设备预引入、预应力施工双平台、外穹顶整体钢模板在内的系列创新工法,安排土建、安装施工深度交叉,较传统工法提前7个月启动主设备安装工作,释放关键路径工期压力。此外,开发并应用预应力双平台装置施工、外穹顶整体钢模板工法以确保转移的关键路径施工顺利进行,同时显著改善了作业环境,提高了施工质量。卡拉奇核电项目系列创新工法的实施,节约主关键路径工期4个月,创造综合效益约14亿元,且具有良好的推广示范效益。

质量方面,项目部按照建设核电精品工程的目标,明确了“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共因事件为零”的质量理念,提出了“将事前发现质量问题的比例提高到50%以上、人因导致的质量问题的比例降低到50%以下”的质量目标,鼓励各参建单位和全体人员主动发现并报告问题,积极倡导诚信、透明的质量文化。开工以来,未发生一起较大及以上类别不符合项,质量控制点见证一次验收合格率达98%以上,远高于既定95%的目标。项目部始终注重核安全文化建设,提炼质量理念,发布质量红线,强化质量诚信要求,张贴宣传海报,悬挂横幅,制作核安全文化宣传图画,使核安全文化宣传深入基层员工。推行质量可视化建设、发布《质量可视化标准图册》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通过对错图和工艺图直观反映关键施工工序及要领,引导广大员工以可视化方式强化核安全文化和质量意识。2018年,项目部在我国核电工程建设领域率先建立了针对总包和各参建单位的质量绩效考核体系,考核体系运行至今,充分调动了全体员工参与质量建设工作方面的积极性,切实加强了质量关口前移,加强了各类人员质量责任的落实,大大增加了质量隐患的排查力度,有效落实了“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共因事件为零”的质量理念,大大提高了项目总体质量绩效水平,从制度上确保了质量目标的实现,同时对工程主线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另外,项目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了注重有效性评价的经验反馈管理方法,作为海外“华龙一号”首堆,与国内福清核电5、6号机组项目遥相呼应,通过派人员进驻福清项目部的方式,积极主动开展与福清项目经验交流,建立了经验反馈有效性评价体系,定期将福清核电5、6号机组项目各专业不符合项清单发至各参建单位,并针对每一份不符合项发起行动项跟踪单,跟踪单须在同位置施工完成,且未发生相同质量问题的条件下方可关闭,有效避免了类似问题在卡拉奇项目重复发生。通过提高专项监督和随机监督频率,及时发现质量管理体系的问题和缺陷,提高时效性。为了倡导质量管理关口前移,鼓励提前发现质量隐患,项目部成立了“质量隐患排查突击队”和“中巴国际合作青年先锋队”,与巴基斯坦方业主的质量管理团队联动,增强了中国、巴基斯坦双方互信,也在日常质量监督、见证工作中排查质量隐患,取得了良好效果。

3.2 增进文化交流互信,主动提前沟通

卡拉奇核电项目作为“一带一路”和“中巴经济走廊”的旗舰项目,其内容并不局限于能源合作和经济发展,中国、巴基斯坦双方建设者在项目建设中逐步跨越文化差异、走向民心相通、实现互利共赢,得益于在日常协作、沟通中的持续努力:一是主动了解巴基斯坦历史文化概貌并在项目内颁布并宣贯禁止侮辱伊斯兰教义、避谈政治等规定,有效规避文化风险;二是加强观念认同和文化互信,中巴两国文化都具有很强的包容性,都有接受外来文化养分,主动进行适应的传统。在工作中,中方质量安全人员也积极向巴基斯坦方面推介中国传统文化和核安全文化,受到巴基斯坦方面认可和好评;每逢传统节日,双方互相致贺并开展多种形式的联谊活动,努力探索并拓展共性观念,增强价值认同,求同存异,增进了理解互信。三是开展中国、巴基斯坦文化交流,中方积极搭建交流平台,定期邀请巴基斯坦人员赴中国开展学习、参观和交流活动。受邀对象从巴基斯坦项目高层管理者至一般工人,多层次增进双方友谊和文化理解,进一步增加其对华好感度。

针对巴基斯坦方面业主及监管当局姿态较为被动、重视正式文件和流程的特点,在日常质保接口工作中,中方人员采取主动提前沟通的方式,主动通报项目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不隐瞒、不推诿;以真诚姿态处理质量问题和争议,善于以图纸、技术文件和规范为依据澄清并处理问题;在项目重大节点、事项前夕,提前主动梳理制约巴基斯坦方面验收放行的质量问题,积极及时回应关切,对于会议、应提交的文件、澄清等,相关正式文件按时具备、加快流转,避免成为巴基斯坦方面制约因素。

中国、巴基斯坦文化交流随着项目建设的推进持续开展,双方对彼此工作风格和习惯愈加熟悉,多层次协调机制的进一步完善,项目建设中的文化风险得以有效管控,双方在质量、技术、商务等领域的对话合作日益顺畅高效,也为项目建设提供越来越大的支撑作用。

3.3 积极推广中国标准,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针对巴基斯坦方对中国核电标准认可度不高的情况,中方结合工程设计、施工和设备出口等环节向巴基斯坦方推广中国标准。在业主参与验收的施工活动中,积极开展中国标准的翻译和技术澄清工作。当业主和监管当局对所涉及的中国标准有疑问时,中方人员采取现场出示标准条文,并以口译翻译的方式进行澄清。当对标准适用、中国标准与国外标准异同、标准的技术意图等存在疑议时,由质保工程师组织中方技术人员积极对技术问题进行答疑澄清。经过项目质保工程师持续组织在多领域技术澄清并中国标准推广,巴基斯坦方面逐渐了解并认可接受了中国核电标准体系并形成了主动学习中国标准的氛围,为后续核电机组出口和与东道国技术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此外,各参建单位还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在项目建设期间依托项目与巴基斯坦核电专家共同编制并颁布了多项国际标准,采用国际规范术语进行表述,使行业内优势特色技术成为国际标准,提高了我国核电标准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

3.4 科学制定合作架构,合理管控技术外溢风险

卡拉奇核电项目合同模式采用了总承包模式,核电厂的设计、采购、建造、调试与试运行等工作全部由总承包商负责,技术保障比较可靠。这种方式核心技术由总承包商掌控,由于限制了业主对项目的控制,在东道国技术外溢概率较小,总体风险可控。项目主合同中明确规定了总承包方向业主提交的文件范围及提交进度要求,此外,项目部编制了“报巴文件控制”工作程序,明确了未在提交范围内文件的报送需经发起部门提交申请,技术、质保等部门审批后方可报送,以有效方式预防核心技术文件外溢风险。

外部环境上,核电国际市场、技术话语权的竞争都是以国家工业实力为基础的,巴基斯坦在核产业链中的电厂、设备、燃料三大环节及电厂设计、运行、出口建设等多个领域均没有形成独立的资源配套体系,技术吸收能力薄弱且重工业不发达,其目前既无产品也无竞争能力,基本不具备影响力。此外,卡拉奇核电项目采用我国三代压水堆技术,由于核电技术的整体封装性及知识专有性,学习和反向工程艰难。出于带动当地经济和就业要求,项目部也致力于培训巴基斯坦方特殊工种人员,仅在如QA/QC管理人员、理化试验人员、焊接和无损检测人员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外溢风险。对此,项目部采取封闭管理,进入厂区的巴基斯坦籍雇员限制携带使用智能设备,上述人员造成的技术溢出风险及影响很低,除核电技术服务市场存在一定转移风险外,其他风险不存在。

4 结论

本文以卡拉奇核电项目为例,介绍了总承包商与业主的质量保证工作接口安排,并从质量保证接口工作的视角阐述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与应对措施。卡拉奇项目通过技术创新和精益管理,成功克服了严酷的环境和外部条件影响,为后续海外核电工程中质量管理和与业主的接口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猜你喜欢

卡拉奇核电巴基斯坦
3300万巴基斯坦人受灾
第四代核电 高温气冷堆
核电工程建设管理同行评估实践与思考
百年初心精神 点亮核电未来
中国核电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