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时代乡村经济民主制度建设

2021-11-29魏燕妮

关键词:民主农民制度

魏燕妮

[北京农学院,北京 10220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很难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18—202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深入研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政策并作出全面部署,这表明乡村振兴战略亟须深化乡村制度改革。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要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以改革创新的思路,清除阻碍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制度障碍。经济民主制度是乡村治理和体制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如何加强和完善乡村经济民主制度成为一个极具研究价值的议题。

一、乡村经济民主制度建设的时代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2页。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是全面的、深度的、长远的理论体系,对于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1.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站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是从根本上解决好新时代“三农”问题的总体性、创新性部署,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三农”领域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是为全球解决乡村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农业农村的发展,有利于为亿万农民谋幸福,有利于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实现,也有利于解决全球性乡村治理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现代化、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乡村经济民主制度建设,契合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价值取向,有利于推动解决乡村治理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乡村振兴的指导思想,涵盖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包括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思想、生态文明思想、三农思想,乡村振兴战略就是“三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战略。

2.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迫切需要。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农业不能滞后,农村不能掉队,农民不能缺席。城乡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是新时代我国社会矛盾的突出表现。乡村振兴战略既是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又是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举措。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人民日报》2018年2月5日。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基础产业,农村占国土面积大半,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所以农业农村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的关键。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不仅是指农业领域生产力层面的新发展,也是指农村农民领域生产关系层面的新发展,更是指乡村振兴对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深层次贡献。

3.乡村振兴是实现我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大战略。

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出了新要求。第一,虽然农产品数量已较好地满足了城镇居民的需求,但农产品的质量还有待提高。当前,城镇居民对农产品有多元化、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既需要农村提供充足、健康、放心的农产品,也需要农村提供自然的空气、山、水等生态产品,还需要农村提供传统文化、农业文明、和谐关系等精神产品。第二,虽然农业发展已较好地满足了农民的需求,但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全面兴起还有待提升。目前,农民不仅要求在农村有稳定的就业和收入,而且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便捷的公共服务、可靠的社会保障、丰富的精神文化, 过上有尊严的、现代化的、有品质的生活;既要求物质生活上的富足, 还要求生活在好山、好水、好风光、好社会、好文化之中。(3)参见叶兴庆:《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论纲》,《改革》2018年第1期。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进入新阶段,无论是从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的角度,都要求全面振兴乡村,从而有利于巩固人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内涵是更加强调公平、正义、民主,其发展目的就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从而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乡村经济民主制度建设的核心价值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心。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经济民主制度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一方面,乡村经济民主是乡村民主治理的核心内容,是治理有效的顶层设计,也是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重要抓手,能够确保广大农民当家做主,从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另一方面,乡村振兴的主要目的是农民振兴,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需要一系列体制机制保障,乡村经济民主建设有利于完善农村基层治理、保障农民权益,从根本的经济制度上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可以看出,乡村民主治理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乡村经济民主制度是实现乡村民主治理的关键环节。

“经济民主”概念是由西方资产阶级的学者首先提出并系统阐述的,他们于20世纪中后期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样化的背景下,把民主从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而提出来,主要是指分配意义上的经济民主,他们强调经济利益进行有利于生产者的再分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与直接生产者的矛盾。美国学者乔万尼·萨托利对经济民主下了两个层面的定义,一方面,“它的政策目标是重新分配财富”;另一方面,它“更多地指劳动者对经济的控制”。他主张:“既然政治本身是上层建筑,既然现实的真正要素是其经济要素,那么通向共产主义的道路便不会导致某种政治制度,而是导致某种经济制度。”(4)[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2页。美国哲学家卡尔·科恩认为,经济民主要求“社会成员有权力选择他们所要追求的经济目标及达到这些目标的经济手段”。(5)[美]卡尔·科恩:《论民主》,聂崇信、朱秀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117-118页。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戴维·施韦卡特认为,经济民主“意味着某种超出市民对经济总体管理之上的事物……是以工人自我管理为特征的一种社会主义形式”。(6)[美]戴维·施韦卡特《反对资本主义》,李智、陈志刚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62页。随后,西方学者进一步将经济民主概念运用到乡村领域, 强调经济利益进行有利于农民的再分配。

众所周知,要正确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没有正确的思想理论作指导是不可能的。所以,要从根本上认清资本主义乡村经济民主的本质,认识乡村经济民主的实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就需要科学的理论研究视角,需要将乡村经济民主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结合起来探析,从而形成新时代乡村经济民主的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张废除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及雇佣劳动制度,强调生产者应该摆脱“劳动异化”的奴役状态,成为自由、民主的劳动个体,从而建立“自由人联合体”的更高级的社会。他指出:“生产资料的全国性的集中将成为由自由平等的生产者的联合体所构成的社会的全国性基础。”(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67页。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可以看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在乡村实行市场经济,进行等价交换,从表面上看实现了经济民主,但这严重掩盖了其乡村经济不民主的事实,也阻碍了其政治民主和社会公平。“资本主义乡村经济民主制度”的本质是建立在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农村经济分配民主,是以农业资本家的私人利益为生产发展目的,它并没有反对资本主义在农村经济领域的“经济强制”“经济特权”和“经济剥削”。因此,资本主义乡村经济民主是抽象的、空洞的、虚伪的,而不是实质上的民主形式。

与资本主义乡村经济民主制度不同,“社会主义乡村经济民主制度”是指农民拥有独立的、自主的、平等的经济地位,在进行经济活动时,能够平等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在经济层面上达到自我管理,并能使自己的经济权利和经济利益得到很好的维护和保障的民主形式,它反映了各经济主体之间的权力制衡。社会主义乡村经济民主制度的本质特征是广大农民是经济活动的真正主体,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保护全体农民的权利和利益。因此,社会主义乡村经济民主制度不仅是指平等、公正的财富分配制度,它更是指生产关系意义上的民主,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尤其是土地集体所有是农业经济民主的核心内涵。具体来说,“乡村经济民主制度”是指农民在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基础上,能够在平等的社会关系的前提下从事经济社会活动,共同对农村经济社会进行管理,使农民的民主权利和根本利益得到充分尊重和满足。可以说,脱离农村土地所有制关系来探讨农民的自由、平等、民主是缺乏现实性、实质性、根本性的,只能是空谈。

“新时代乡村经济民主制度”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是保障农民财产权益、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国家现代化、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保障。从本质上看,乡村经济民主制度是维护农民个体权利、维护农民个体利益的根本的、实质的、具体的民主形式,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特征:

1.乡村经济民主制度的基础特征——经济自由性。

(1)经济权利自由。乡村经济民主制度强调农民的经济权利方面的自由,农民或农民集体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的自由是其中的主要方面。在经济自由中,要求农民或农民集体应该是独立的、自由的市场经济主体,他们不依附于任何人或任何物,并能根据自己的利益做出各种选择。(2)经济民主自由。乡村经济民主制度是一种农民经济自由的民主形式,农民经济自由是乡村经济民主社会的基础。乡村经济民主制度尊重广大农民的权利,在此前提下,强调农民民主的公共权力,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农民的权利得以实现。

2.乡村经济民主制度的重要特征——经济平等性。

(1)经济权利平等。乡村经济民主制度能够维护农民经济权利的平等,强调对自我和他人经济权利的维护。(2)竞争机会平等。乡村经济民主制度注重农民经济竞争机会的平等,倡导公平竞争的机会,主张所有农民都有平等的权利来进行市场竞争。(3)财富分配平等。乡村经济民主制度强调农民对社会财富分配的平等,要按照民主、公平的财富分配尺度,对每个农民的经济利益进行平等分配,以缩小社会收入差距和贫富差距。(4)生产资料占有。乡村经济民主制度能够保障生产者对于生产资料关系的平等,即农民能够平等地占有生产资料,尤其是要维护农民集体共同占有土地的权利,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民从根本上处于平等的经济地位,并具有平等的经济话语权,这是农民经济平等中最重要的内容。

3.乡村经济民主制度的核心特征——与社会主义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

(1)满足农民利益。乡村经济民主制度建设就是要满足农民的根本利益,让农民真真切切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实实在在地获得经济收益,从而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这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相一致。可以看出,乡村经济民主制度与社会主义具有最终目的层面上的同一性。(2)保障农民主体。乡村经济民主制度与资本主义社会有着内在本质上的不同,它不再仅仅是指某些特定阶级或阶层的民主,而是指广大劳动人民享有的民主,是劳动群众参加经济管理和实施经济监督的民主形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农民拥有管理国家和农村的主体地位,能够为乡村经济民主的理论与实践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而保障乡村经济民主制度建设。可见,乡村经济民主制度与社会主义具有阶级属性层面上的一致性。(3)实现人的发展。马克思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82页。社会主义社会的目标是要满足所有劳动群众的权益和价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尤其是要满足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可见,乡村经济民主制度与社会主义有着共同的本质,两者都反对资本霸权,以维护人的价值为重要任务,以保障人的利益为发展目标。所以,乡村经济民主制度与社会主义具有价值追求层面上的相通性。(4)抑制资本强制。乡村经济民主制度就是要限制“资本下乡”和“资本霸权”。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是由人民控制和监督的国家。根据市场规律和经济形势对社会资源进行宏观调控,这就限制了私人资本在农村的作用,能够有效抑制农村的“经济特权”,有利于广大农民实现对农村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方方面面的自我管理,这正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乡村经济民主制度的内在要求。因此,乡村经济民主制度与社会主义具有本质内涵层面上的相容性。

三、乡村经济民主制度建设的路径保障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乡村经济民主制度不仅是反对资本主义的一种策略,它也是超越资本主义的替代方案,是构建人类未来美好社会的基本原则,这样的经济民主制度建设有其独特的实现条件和实践意义。

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方位上看,必须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实现农村长治久安。(9)韩长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民日报》2017年12月11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在于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农村主要矛盾的变化,关键在于推进乡村制度建设。要以经济民主制度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统筹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与民主制度一样,乡村经济民主制度建设也要求具备相应的、适合的、完备的和成熟的路径保障。概括地说,加强乡村经济民主制度建设,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具体实施:

1.实行有限制的市场经济是乡村经济民主制度建设的前提条件。

乡村振兴需要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共同发挥作用,市场机制的力量应当是决定性的。(10)郭晓鸣:《乡村振兴战略的若干维度观察》,《改革》2018年第3期。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市场机制的作用边界应当有所限制。“有限制的市场经济”尊重每个人的平等经济地位和经济价值、经济权利和经济利益,它能够有效地抑制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的弊端,能够更加平等地进行资源配置,实现经济社会的长久发展。有限制的市场经济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也是面向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但是,它与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它具有“限制性”。有限制市场经济的限制性的核心特征,就在于它不以追求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为最终目标,而是要限制市场经济奴役人的性质,市场仅仅是起到资源的配置、平等交换、价格调节等机制的决定作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不在于市场,而在于满足广大农民的共同利益,所以农民的根本利益是其生产发展的最终目的。因此,国家对农业农村市场有必要进行倾斜、补贴和监督。

具体来看,实行有限制的市场经济要求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国家要对乡村私人资本投资进行监管和限制。现代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投资以及所带来的经济发展。投资按照主体分类主要包括私人资本、国家资本、社会资本、集体资本的投资等方面。私人资本投资不同于其他方面的投资,其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私人资本的利润最大化,满足的是个别资本特权者的利益。乡村私人资本投资的盲目扩大会造成少数特权阶级的利益更加膨胀,经济压迫更加严重,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不利于乡村经济社会,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公平、和谐和稳定。因此,要限制乡村私人资本的投资,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同时,要扩大国家、社会和集体资本的投资力度,壮大乡村集体经济,从而有利于农民更加平等公平地参与到市场经济的活动中来,促进全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其次,国家要稳定乡村资本金融市场。乡村金融市场是乡村实体市场经济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反映着实体经济的现状,预示着未来经济的趋势。在现代经济和网络化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乡村金融企业和金融产品也日趋多样化,这就使得乡村金融市场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有限制的市场经济要防止乡村私人资本,尤其是大财团来垄断和扰乱乡村金融、股票、资本市场,反对他们利用乡村金融市场来为自己牟取暴利,而使更多的小投资者蒙受巨大的损失。国家应当限制乡村私人资本投资金融市场,而更多地鼓励国家、社会和集体企业参与乡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扩大国家、社会和集体企业在乡村金融市场资本的占有额,使得从事直接生产劳动的农民也能在金融市场上获得正当、合理、合法的收益。

最后,国家要对乡村产品在市场交换中的价格进行必要的、合理的、有序的管理。由于有限制的市场经济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追求企业的高额垄断利润,也不是为了个别资本家的利益,而是为了将企业的最终目的转化为对劳动者个体利益的满足。可以说,追求广大劳动者利益的最大化是有限制的市场经济的最终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要减少乡村企业之间的恶性的和持续的竞争,政府进行价格的合理调控,反对由于乡村企业竞争而导致的恶性压价或抬价的行为,及其这种行为所导致的乡村产品和资源的严重浪费。有限制的市场经济有利于稳定物价,防止乡村动乱和乡村资源的浪费。

可见,有限制的市场经济是一种“市场民主”经济,一方面,强调市场的基础性的作用,重视经济的提高和企业效率的增长;另一方面,这种“市场民主”下的经济效率的增长不是为了资本家的利益,而是为了实现大多数农民的利益,这符合乡村经济民主制度的基本特征,也为乡村经济民主制度的构建创造了基本的经济条件。

2.完善生产资料共同占有是乡村经济民主制度建设的关键因素。

乡村经济民主制度需要以国家经济所有制为核心,所以,乡村经济民主制度的实现不会超越本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社会体制是推行经济民主过程中的特殊优势。(11)宋磊、孙晓冬:《经济民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含义:基于生产方式视角的分析》,《经济学家》2011年第11期。中国现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作用下,乡村治理还会面临许多新矛盾、新挑战、新问题。因此,乡村经济民主制度要得以实现就必须进行相应的经济体制改革。

具体来看,坚持和完善生产资料共同占有要求做到以下三个方面:(1)在企业机制方面,主张乡村企业的法定权力应当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农民拥有企业的参与权、话语权和决定权。(2)在银行治理方面,鼓励国有银行向乡村企业和农业合作社贷款,支持乡村集体经济和农村合作社发展,有效保障其资金链充足。(3)在法律制定方面,要限制私人或私人机构向乡村企业获得利息或股息权利。(12)参见[美]大卫·施韦卡特:《超越资本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56-257页。一方面,只有把乡村经济民主权利法治化,才能使乡村经济民主制度具有现实性;另一方面,只有对资产进行法治化的管理,才能保证乡村经济民主制度的有效性。可以看出,上述三个方面改革的基石就是要实行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事实上,仅从分配领域进行变革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生产领域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本的制度前提条件,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农民的自由、平等和民主。

生产资料共同占有意义上的乡村经济民主制度不仅能够保证社会的平等与公平,由于它是以有限制的市场经济为前提,所以保障了经济的自由,驱动了经济的活力,提高了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的创造性。建立在生产资料共同占有基础上的乡村经济民主制度,能够在市场上更好地发挥国家资本、社会资本和集体资本的力量和活力,让广大农民成为乡村市场的主体,成为乡村经济的主导。

概括地说,生产资料共同占有是全体农民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它从根本上否定了资本主义农村私有产权存在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否定了资本主义农村制度存在的理论逻辑,废除了资本主义的农村生产方式,这样就能有效地限制农村资本特权,消除农村资本的政治压迫性和经济剥削性,从根本上保障农民拥有真正的主人地位。因此,只有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农民公平地占有生产资料,才能拥有平等的地位和话语,才能彻底实现乡村经济民主制度。

3.保障农民的主体地位和财产权益是乡村经济民主制度建设的根本目的。

农业农村是农民的立足之基,生活之本,而农民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还是经济民主制度建设的主力军。让农民当家做主是乡村治理的本质和核心,是乡村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所决定的。(13)陈文胜:《以“三治”完善乡村治理》,《人民日报》2018年3月2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要求推进乡村经济民主制度建设,要依靠农民,为了农民,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保障农民核心权利,维护农民根本利益。在保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不变的基础上,在坚持农户承包权的前提下,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市场主体地位,完善乡村经济民主制度。全方位推进制度创新,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14)高云才、朱隽、王浩:《乡村振兴,顺应亿万农民新期待(政策解读)——中农办主任韩俊解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人民日报》2018年1月14日。推进乡村经济体制创新,要激发农业创新,激活农村经济,让农民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

“乡村民主制度”包括乡村经济民主、政治民主、社会民主、文化民主等制度。“乡村经济民主制度”是其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所以,加强乡村经济民主制度建设,有利于解决乡村短板,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新时代加强乡村经济民主制度建设,就是要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充分发挥党员、党组织在乡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5)参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人民日报》2018年2月5日。从而为亿万农民谋幸福,使农民共享乡村振兴的成果。因此,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经济民主制度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农民正当权益,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乡村经济民主制度建设有利于保障广大农民的主体权益,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公平正义,它必将超越资本主义私有制,并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绝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更需要实实在在地深化农村改革。要不断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这条道路的重要路径就是要加强乡村经济民主制度建设。可以说,新时代乡村经济民主制度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是农民通向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代表农业农村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民主农民制度
耕牛和农民
中国式民主
完善论与民主工具论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党的领导制度是居于统领地位的制度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见证民主法治铿锵前行的力量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农民
民主制度在军队推行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