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教学阶段学生管理中情感教育的应用研究与探讨

2021-11-28唐菲菲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1年11期
关键词:教师应小学生情感

唐菲菲

小学教学阶段学生管理是小学教育工作的核心及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改要求将素质教育全面融入小学教育中,情感教育融入小学阶段是素质教育融入小学学生管理的一种具体表现。情感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身心愉悦,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提升,为学生更好地进入下一个阶段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教师应根据小学生实际心理状态确定管理要求,进而实现对小学生的有效管理。文章主要就情感教育的含义、情感教育的必要性、情感教育在小学教学阶段学生管理中的作用以及将情感教育应用于学生管理中的策略进行论述。

一、情感教育的含义

情感教育是指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情感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情感教育可以有效满足学生精神需求,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极具重要性。

情感教育是满足新课改要求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它强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人类的基础情感,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具有指导作用。

二、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新型教育理念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壁垒,国内外掀起情感教育热潮,情感教育被提高到与基础知识教育相同的高度。研究表明,情感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人的任何行为与情感都是分不开的。良好的情感教育不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情感教育与新课改提出的德、智、体、美、劳5个方面的教育不具备对应关系,但情感教育也不是区别于这5类教育之外的教育,它是一种渗透于这5类教育之内的教育方式,是这5类教育质量提升的有效催化剂。

小学生正处于懵懂期,对世间万物都抱有好奇的态度,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好动性,管理难度较大。但学生的好奇心理可以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强的钻研和探索精神,教师在管理学生的好动性与好奇心时,应采取合理的措施约束学生的错误行为,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钻研、探索的精神,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情感教育在小学教学阶段学生管理中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学习质量的高低与学生学习动机具有直接关系。合理的情感教育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可以培育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学生确定生活目标、学习目标,对未来充满期望,丰富学生生活,进而促使学生成功成才。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情感教育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获得理想的学习成绩,弘扬学生热爱真理、热爱祖国的健康情感。

(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好的心态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做事效率。由此可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态好坏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学习效率。开心愉悦的学习心情能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而消极不安的心情则可能导致学生学习效率降低。对小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例如,将情感教育融入小学教学阶段学生管理中,可以有效解决授课或自习过程中一部分好动学生影响其他学生学习的问题。在自习课上,部分学生认真学习,个别学生打闹,如果教师不进行干预,将会导致整个教室学生的学习质量下降。传统的管理方式下,教师直接制止打闹学生,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爱打闹学生的学习兴趣。若将情感教育方式融入学生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性,主动改正错误,同时保持学习兴趣。

(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小学生虽然处于懵懂时期,但是小学生并非什么都不懂,其也懂得一定的道理。近年来,随着网络不断普及,部分小学生出现思想早熟的情况。针对这一情况,小学生身心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例如,13岁男孩杀害邻居8岁幼童后藏尸,看到这个悲痛的消息很难相信,这样的事情出自正处于小学课堂的小学生之手。这也不禁让我们深思,一个小学生怎会成为一个杀人的恶魔。情感教育就是一种针对情感的教育方式,可以向小学生传达正确的价值观,防止小学生分辨不清真实与网络,出现思想偏差。小学教师应该时刻注意学生学习状态、思想状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学生正确引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

人格品质与个体价值观有关。小学教师作为小学生生活学习的“先知”,在小学生心中具有无可比拟的地位。家长、教师对小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传统的教育管理者主要管理教学环境、教学成绩等,这样的教学管理方式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没有直接影响;而将情感教育融入小学教学阶段学生管理中,可以将教师打造为学生伙伴。教师通过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处处注重为人师表,以饱满的热情参与教学工作,用自己的行为打动学生,让学生从中汲取正能量,有效改变学生的行为准则与思维方式。

四、将情感教育应用于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管理中的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小学生的适应能力普遍较差,要想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根据小学生适应能力差的特点,为学生营造温馨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可以在这种氛围中获得安全感与归属感,促使学生开心快乐地学习。对五、六年级的学生进行教育时,班级氛围的营造应该渗透德育、规则等,让学生能在拥有安全感的同时,提升规则意识和对知识学习的渴望。将情感教育融入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管理中,还应该根据不同阶段小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管理模式,选择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方法,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二)组织多样化的班级活动

教师应积极开展各类班级活动,除开展必需的课程活动以外,还应开设与德、智、体、美、劳相关的课外活动。在进行课外活动过程中,教师应积极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为学生营造温馨、和谐的环境。这样可以帮助一些天生内向、不敢于表达、缺乏安全感的学生打开心门,并勇于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尊重每一个学生

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严格秉持教师观,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发展潜力的,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鼓励学生,促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同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时还应该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情感教育方案。对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勇于在其他学生面前表达自身看法;对过于活泼的学生,教师应采取谈心的方式,让学生学会沉稳。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应以热情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五、结语

综上可知,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管理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效举措。在学生管理中融入情感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使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在学生管理中融入情感教育,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年龄较小的现实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管理措施,与家长积极交流,保持密切沟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樊林.情感教育在中职学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D].新乡:河南科技学院,2020.

[2]林静.情感教育在小学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祖国,2018(11):146-147.

[3]易晓军.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0(8):202.

[4]范凤鸣.情感教育在小学学校管理中的应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19):116-117.

(作者单位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青岛路小学)

猜你喜欢

教师应小学生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