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研究

2021-11-28

时代人物 2021年31期
关键词:师生图书馆资源

付 军

(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 北京 100083)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突袭神州大地,并迅速在全球蔓延开来,各行各业受到巨大冲击。随着2020年下半学年的开始,北京市各个高校分批次开学,开始了相对封闭式管理模式。图书馆作为高校信息资源中心,在师生日常科研学习中扮演重要角色,有着人员密集程度较大、人员构成较为复杂、空间相对密闭的弊端,但是这并不能阻止师生对知识的渴望,高校图书馆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下,依托线上教学平台,积极开展线上结合线下的教学活动,为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保驾护航。

针对疫情时期图书馆服务的研究方兴未艾。为更好的说明疫情期间高校图书馆服务情况,笔者调研了北京地区部分高校图书馆官方网站发布的相关信息,总结归纳出高校在整个疫情期间采取的具体服务模式,结合高校采取的保障措施,多角度分析后疫情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重点难点,以期为图书馆服务转型提供建议。

抗疫期间高校图书馆官方网站信息推送情况调查

笔者调研了2020年1月27日至2020年12月31日北京地区部分高校图书馆官方网站发布的相关信息,通过浏览各个高校图书馆官方网站可以将主要信息分为五类:疫情防控专栏、电子资源类、在线讲座类、通知公告类、其他资源。

疫情防控专栏。在抗疫期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开设抗击疫情专栏,将疫情信息汇总,以专栏的形式发布。

北京大学医学图书馆推出新型冠状病毒研究资源专栏,为专业人士和公众提供关于病毒的专业信息,诊断治疗和药物研发的最新资讯。专栏推荐了爱思唯尔、Web of Science平台、wiley平台、等20多个数据库,包括冠状病毒相关文献、健康防护策略和政策指南。帮助读者快速了解冠状病毒的专业知识,以及关于冠状病毒的热点研究。

清华大学收集汇总了与“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的研究信息资源,方便读者查询或使用。包括知名学术杂志社、数据库商、国家机构及研究院所、专利等。其中如柳叶刀、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中国知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题研究成果网络首发平台(OA)等。

电子资源类。电子资源类的通知主要包括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电子教参等。各个高校图书馆积极响应教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配合教学单位完成2020年春季学期教学工作。

清华大学图书馆在疫情期间积极与教务处、研究生院合作,开展“清华大学教参服务平台”电子教参服务工作,图书馆提供人力配合参与电子教参的制作,为完成2020年春季学期教学任务保驾护航。

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在疫情期间积极利用微信公众号发布网络学习资源使用指南(共三篇:本科生、研究生、教师),有针对性的将不同资源推荐给不同需求的群体。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图书馆在疫情期间发布公告30余条,涉猎学科包括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学等。

一辆2014款广汽传祺GS5,搭载新款55-51SN型爱信5前速变速器,行驶里程为70 350km。该车因事故维修后,车速在50~60km/h时,就会出现“嗡嗡”的异响,车主怀疑是变速器存在异响。

在线讲座类。疫情期间高校图书馆根据学校特色开展形式多样的讲座活动,旨在丰富疫情期间师生的课余生活。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开展人文系列讲座帮助师生更高效的利用图书馆资源检索文献,撰写论文。

首都医科大学图书馆在疫情期间开展多项医学类文献讲座服务及多学科期刊评价报告的使用等系列文献检索与写作讲座。

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开展“资源与利用专题系列讲座”,为研究生、教师群体更好的服务。

通知公告类。疫情期间高校图书馆通过发布各类通知公告,让师生第一时间获得图书馆最新动态,切实做到“闭馆不闭网,服务不打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与提供文献资源服务两不误。

疫情闭馆期间高校图书馆特色服务

清华大学图书馆把保障广大师生资源服务作为首要责任,全员在岗、全时待命、多措并举,全力保障线上教学和资源远程访问,为师生学习和研究提供网络资源保障、电子教参保障、信息技术保障和信息服务保障。

北京大学图书馆深化“用户导向、服务至上”理念,不断创新服务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尽全力为全校师生的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保障和信息服务,首创“送书到楼”服务,将师生急需图书通过“无接触”的安全方式及时送到读者手中,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师生的用书需求。

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创新以“网络书香”形式,为广大师生提供周到的网络信息服务,全力保障疫情期间教学科研工作有序开展。

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在2020年春季学期疫情防控期间实行闭馆管理。期间图书馆将图书按时准确送达指定配送点,并逐一通知申请人取书;对于不能外借的申请,图书馆采取电子邮件、电话等多种方式与申请人沟通,帮助申请者采取借阅电子书等方式满足需求,保证了服务质量,满足了师生需求。

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启示

突发的疫情是对高校图书馆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反应迅速,积极创新为今后服务转型提供宝贵的经验;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可通过本次疫情总结反思不足,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如何提高风险意识、拓展服务范围、创新服务手段,值得进一步探究。

对数字资源的充分利用。疫情期间北京各个高校纷纷与国内外多家出版社机构、数据库服务商合作,及时整理发布资源、OA资源、试用资源等,为高校师生提供便利。但是针对部分新资源的使用,图书馆并未提供完整及时的使用说明,导致师生不知道如何使用。或读者对图书馆已有资源情况不了解,不知道图书馆已有那些资源。为此,图书馆需要做到电子资源及时更新发布,使用方法完整详细,做到电子资源的充分利用。

优化线上服务平台。为保证读者能在疫情期间顺利获取电子资源,高校图书馆联合学校多部门开通校外远程访问权限,不断优化线上服务平台,加强数据库运行维护和故障排查,保障全天设备的正常运行,图书馆此项服务的开展,为在疫情等不能开馆服务的特殊情况下,安全地为读者提供跨校区、无接触实体书借还服务开辟了新模式,积累了宝贵经验。图书馆将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索,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情况下,更好的为读者提供服务。

拓展信息服务范围。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新媒体等渠道构建应急服务体系,利用大数据对现有服务内容与模式进行重新整合,将碎片化、粗放式的服务体系转变为,准确、精细的个性化服务,为广大师生提供服务。充分利用“微信”“微博”“客户端”等主流媒体通讯形式及时推送重要内容信息。同时,高校图书馆可以与各大主流服务平台联手打造富有各自学校特点的服务平台,围绕学校、学科特点在情报采集、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多维度、多角度服务,以满足广大师生要求。

结论与建议

疫情是灾难也是考验,同时也是对高校图书馆转型的机遇。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疫情闭馆期间是否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的数字资源与满意的线下服务,是对图书馆服务能力的测试。从目前的结果来看北京各大图书馆均交出满意的答卷。但是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从高校图书馆层面而言,反映不够迅速、信息发布渠道闭塞导致读者不能知晓一手信息等主要问题依然存在;从国家层面而言,法律法规的空白、应急方案不完善是主要的问题。

对此,各个高校图书馆要认真反思,找准差距,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和安全意识,完善图书馆应急服务机制,优化平台和资源保障,注重应急处置的队伍建设,顺应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提高线上服务能力,同时加强各个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互通,为打好每一场应急战役作出高校图书馆应有的贡献。国家相关部门也应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让高校图书馆有法可依,做到国家到地方的同一。

猜你喜欢

师生图书馆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我给资源分分类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图书馆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