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优势的价值理路与现实进路

2021-11-28刘琦琳刘博文

魅力中国 2021年41期
关键词:集中力量优势制度

刘琦琳 刘博文

(云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1)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集中各族、各方、各界力量,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中全局性、根本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让中国这样一个超大规模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的潮流涌动中脱颖而出、稳定前进。习总书记指出:“我们最大的优势是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1]”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新时代中国已进入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战期,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首个阶段,我国发展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战略时期,只有坚持和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才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断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提供加速度。

一、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优势的价值理路

(一)借以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关键领域的高效发展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注重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针对国家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立足人民立场、不断与时俱进、科学规划设计、组织动员群众、统筹调配资源,推动我国实现了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

把有限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资源整合服务于一个目标,并为之不断奋斗,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在重大技术创新方面,2015年,经过7年设计研发,首架国产大飞机在上海总装下线;2020年,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星座部署完成;等等。在重大工程建设方面,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和清洁能源基地——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用了不到15年时间全部竣工;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港珠澳大桥从动工到营运只用了9年时间。正是依靠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制度优势,中国在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上高效发力,跳出了大多数后发国家的劣势困境并实现关键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

(二)统筹分配优势资源,提升公共危机治理效能

公共危机时常表现为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安全且具有广泛影响的突发事件,其本身发展具有不确定性,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所表现出的快速反应力、全面整合力和高效运转力成为处理公共危机问题的最优解。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保证了在最短时间内高效统筹调配人、财、物资源,党中央迅速组织多个省区市和兵团、军队等力量,调集各地区、各部门医护人员、防疫资源、专项设备、民生物资,调派330多支医疗队,41600多名医护人员火速驰援。最终,武汉也在所有“最美逆行者”的努力下成功“解封”。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一种集体主义的价值选择,每个人朝向团结抗争的共同信仰回应和解决现实的灾难。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中,坚持全国一盘棋,立足整体,优先聚焦重点地区和领域,每个集体、每个人都在为抗击疫情而发光发热。集中力量办大事成功使抗洪抢险、抗震救灾、防控疫情等考验转危为机,展现了中国效率和中国之治的巨大优势,凸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补齐国家发展短板,保证全局稳步推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补齐国家发展短板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最艰巨的任务就是脱贫攻坚,这是最大的短板,也是最具标志性的指标[3]。我国集中各方面力量,构建了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扶贫格局,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扶贫体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理念,推行生产脱贫、异地搬迁等一系列举措,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中央立足全局和未来,重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制定财政事权责任划分方案,实现各司其职,找准市场功能和政府行为的契合点,让更多市场主体参与科技创新、承担环保责任,强化社会监督,发挥各类社会团体的作用,提高公民环保素养等措施,加快推动我国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积极变化。

二、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优势的现实进路

(一)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夯实政治根基

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办成一件件大事、成就一项项伟业,正是因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调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围绕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价值信仰,使得“众心齐”,再通过一系列制度机制科学集中、精准调配、高效执行,完成“泰山移”的目标。

中国共产党以其强大的政治功能为集中力量办大事把握正确方向、以其独特的服务功能为集中力量办大事提供各类资源、以其完备的组织体系确保集中力量办大事高效有序。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优势,坚持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体系,用“中国之制”创“中国之治”新局面。坚持“打铁还需自身硬”的理念,以党的建设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推动思维观念、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与时俱进。还要强化制度执行力,加强监督力度,切实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系统性、创造性和实效性。

(二)坚持科学、民主的决策原则,锚定正确方向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体现着抓住主要矛盾的思想,当资源被集中到某一领域时,其他领域的发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故而制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目标决策,既要统筹兼顾,处理好整体与局部、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之间的关系,又要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动全局协调发展,才能确保“大事”不会变成“错事”、“坏事”。

历史证明,制定决策必须经过科学的调查、分析、论证,要符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能急于求成,违背科学规律,不经调查、论证就盲目制定[4]。因此,要进一步健全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要抓住全国的普遍总纲,又要兼顾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的特殊细则,将二者有机结合,形成一套完备的法制法规体系;还要健全监督机制、完善考核机制,让人民群众当第一感受者、主要参与者、直接受益者和公共监督者,才能保证大事始终朝着正确方向稳步前进。

(三)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巩固经济基础

集中力量办大事,经济力量不可或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为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提供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

国有经济具有独特且巨大的资源整合力、经济领导力和权威公信力,是应对突发公共危机和重大经济风险的可靠力量。一方面,国有经济掌握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和基础型行业,可以迅速集中所需的资源,调拨至急需的领域和行业中,为办好大事提供效率保障;另一方面,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主导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宏观调控目标、完成社会治理任务。新时代,我国的发展还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必须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让一切有助于我国发展的积极因素充分涌流,不断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提供更为坚实的经济基础。

(四)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凝聚信仰共识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健全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体制机制”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并做出一系列战略部署和制度性安排[5],要坚定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加强中央宏观事务管理的基础上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构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机构政令统一、运行流畅、充满活力的工作体系[6],使得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围绕共同的事务目标构建规范且高效的双向系统。还要不断健全激励机制,完善引导机制,针对不同群体采取不同类型的激励方式,以实现共同利益为目标,以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为原则,建立权益调合制度,创造条件、营造氛围,并适当赋权、鼓励探索,增强集中力量办大事团体的创新力和凝聚力,充分调动集中力量办大事各主体的积极性,才能贯彻执行好决策部署和目标任务。

猜你喜欢

集中力量优势制度
集中力量整治网络暴力、网络水军、网络黑公关
党的领导制度是居于统领地位的制度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陈晋:集中力量办大事何以成为显著制度优势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画与话
某些单位的制度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论西气东输工程建设中的和谐发展思想
第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