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乔治亚·欧姬芙绘画中的简约主义

2021-11-28福建师范大学

艺术家 2021年4期
关键词:黑色蓝色色彩

□岳 枫 福建师范大学

乔治亚·欧姬芙是美国20 世纪的代表性女画家。其绘画风格典雅细腻,简约大方,绘画题材颇具美国本土风格,其一生也充满传奇色彩。评论界学者对她的评价基本是从女性艺术家的视角进行的:“乔治亚·欧姬芙是现代艺术的先锋人物,她为其后的女性画家打开了新的潜能空间,在她的有生之年里,她的作品几乎一直被视为‘女性’作品的典范。”乔治亚·欧姬芙对朱迪·芝加哥、草间弥生等女性主义画家产生了极大影响。

一、欧姬芙早年的家庭生活与师承启蒙

(一)家庭原因

乔治亚·欧姬芙,1887 年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的森普雷里附近的一个小镇,早年简单淳朴的农场生活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农场没有美国都市中的工业景象,只有纯粹的农牧自然景观。她曾说:“在我出生的地方,土地意味着一切”[1],也是因为如此,她的大部分作品与大地和自然有关,花朵生长于大地,牛羊头骨孤立于荒原,这些元素成了她画中独立的一部分。

(二)早年师承

为满足自己对艺术的创造性追求,1907 年,20 岁的欧姬芙在纽约艺术学生联盟进行学习,欧姬芙选修了道的版画课,而道是以“日本风格”来教授版画的,日本风格的版画在于强调装饰性抽象构图的重要性。道极度推崇东方哲学原理,他推崇的画面以纯净为至美,“少即是多”的美学理念深刻地影响了欧姬芙。欧姬芙曾在自传中写道:“你看待自然的眼光取决于什么影响了你观看自然的方式。我想正是道影响了我艺术的起点,他为寻找属于我个人的艺术表达方式上提供了很多帮助。”[2]道的构图理念“坚持构图统一,线条应该与精神力量结合”一直贯穿于欧姬芙的绘画中。

(三)理念启蒙

20 世纪初期,美国艺坛崛起了一股东方潮,美国著名绘画大师詹姆斯·惠斯勒晚年十分崇拜东方绘画的形式美,对唯美主义的追求引导他开拓出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晚期风景画使用了大面积的柔和色彩,形成了激进的、非常接近抽象派的简约画风。这对欧姬芙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欧姬芙绘画中的色彩同样柔和,没有强烈的对比色,并且将色彩保持在了眼睛的舒适范围内。

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精确主义正在兴盛,欧姬芙也受到了一些影响。“精确主义”作为一种效仿立体主义,将物体间化成集合构成的做法,将美国繁华工业都市作为主要题材。20 世纪20 年代初,欧姬芙创作了许多以高楼大厦为题材的作品,其将高楼大厦有意识地进行几何化提炼,使画面充满时代感和轻松感。

二、欧姬芙绘画艺术中的简约风格分析

(一)简约风格的定义和产生的原因

艺术形象简约化,其实可以追溯到原始绘画的一些质朴的壁画、手工品等作品中。但真正的艺术化简化手法并非将一个对象简单化,而是有意识、有规律、有审美地进行简化对象,否则儿童艺术也将包揽在这一范畴之内。鲁道夫•阿恩海姆曾在《艺术与视知觉》中提到,造成简化的条件为“大脑领域中所存在的那种向最简单的结构发屣的趋势,从而能使知觉对象看上去尽可能简单”。除此之外,造成知觉经验简化的条件还有:(1)唤起知觉经验的剌激物的简化;(2)由知觉对象所传达的意义;(3)知觉对象与传达的意义之间的关系;(4)个别观察者的精神状态[3]。简约风格的优点就在于用尽可能少的词构成尽可能多的思想,从而产生节约感。欧姬芙很明显地合理运用了简化的手法使自己的作品富有个性和前卫意识。

(二)艺术形象简约化

欧姬芙的绘画从早期到晚期,基本上保持着简练抽象的特点。她的一幅画中几乎不会出现三种以上的事物,单独的花、房子、荒漠、骨头、房子、十字架就是她画面的全部.欧姬芙从纷繁复杂的万物中提取出这些题材,通过稳定的构图处理,让它们在画面中相结合。哪怕是看上去结构较复杂的山脉,欧姬芙也通过对边缘的简单处理,将山脉造型几何化,使其与背景相协调。

在她眼中,所有这些在普通人眼中富有各种意味的事物,只不过是具有形体美的存在罢了。正如康定斯基所说“把物象几何化,抽掉繁复,形象逐渐消失,只剩点、线与色彩了,最简单的线条与颜色也可以成为最动人的艺术”。

艺术造型处理手法上,欧姬芙十分擅长运用减法精简物体形象,例如,在《深色鸢尾花》中,其将花瓣进行了有意识放大,就像摄影的特写镜头一样,省略花枝花叶的部分,极力表现花朵局部,夸张曲线的节奏感使整幅画面中的线条的视觉效果更加显著,从而达到简约化的目的。

晚年时期的以房屋为主题的一系列作品中,欧姬芙更是运用平面化的极简处理方式,这代表她将简约风格发挥到了极致。天井和门这一类型的题材最为典型,在造型上,欧姬芙选取高度几何化的天井与门,将天井与门主观性地放大或缩小,比极少主义的形状范围还要简略。晚期,欧姬芙对艺术形象的处理,极有哲学意味和宇宙意识,她在世界中忘记了自我,在画面中开启了新的精神探究。

(三)构成形式简约化

从画家对空间的处理中,我们可以看出画家的心理和对世界的看法。简单可以给人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欧姬芙的绘画画面的元素构成十分简约,尤其喜欢用对称式、三角形构图。不同于我们经常使用的S 形构图,欧姬芙的画面常用均衡的中心画面突出主题。她的大部分作品内容脱离不了实体,并且喜欢有意味的构成,比如,她的《牛头骨与花朵》中,牛头骨悬浮于空中,牛头骨作为画面的主体,使骨头的自然形态和抽象形体之间产生联系,使画面充满形式美。

对角线构图和曲线式构图的绘画也占一部分,在追求平衡的同时,欧姬芙也在画面中寻找一些充满刺激和张力的表达方式,以增强作品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尤其是在一些抽象作品中,线条的变化使作品轻松活泼不至于滞闷。例如,《冬天的道路1 号》中,她用一条粗细不均的平滑曲线呈现倒C 状,路径简单,但是线条在末端骤然变细和略微的抖动使整幅画面富有“音乐美”。这使整幅画面有了灵魂。

(四)色彩的简约化

“对我来说,色彩是让生命值得活下去的伟大事物之一。每当思及绘画时。我总是努力要用油彩为这个世界创造出对等物——如我眼中所见的生命。”欧姬芙的绘画色彩给人一种清新洗练之感,其追求光线与颜色的平衡感。她选用的色彩洁净、简单,她每一幅画的色域都十分狭窄。色彩对比感较弱,会导致边界比较模糊,因此,她力求严谨结实的构图,从而使整幅画面充满秩序和力量,使色彩的处理单纯统一。

蓝色是欧姬芙最喜欢的颜色,除了有“蓝色”系列的画作,以蓝色取名的画也随处可见,蓝色,是她深信的最具威力的颜色,在她看来,蓝色给人带来一种沉着干净的感觉,具有疗愈、冷静、纯净的特点,因此是所有色调中最清爽、最与世无争、最超脱于物质世界的一种。蓝色天空,是在欧姬芙所有的作品中最常见的元素,因此对蓝色的钟爱贯穿了欧姬芙一生。不仅是天空,还有花卉、河流,在她的笔下也常常是蓝色。《蓝色与绿色音乐》是欧姬芙20 世纪20 年代的绘画作品,而《蓝色与绿色》则是20 世纪60 年代的作品,相隔40 年且同是抽象画,蓝色仍在她的画面中静静流淌。相比之下,年轻时画面中的线条分明和色彩对比所造成的视觉冲击,在晚年时的处理变得平和恬静、温柔舒缓,边缘线处理模糊,蓝色调的运用更加沉稳典雅,层次分明,这与她晚年简静的生活脱不开关系。

她的第二常用颜色是黑色,在她的作品中,黑色的主题甚至超越蓝色,她认为黑色代表隐藏自己,突出却不夺目,具有神秘感,因此,她也极度喜爱黑色服饰。同样的对比色,白色也成了她画面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蓝色对等天空一样,白色和黑色同样也拥有对等物,白色的马蹄莲、白色的头骨、白色的云朵,以及黑色的十字架、黑色马蹄莲、黑色天南星等。《天南星》系列的黑色花朵就是典型的黑色系列,黑色的花朵在西方花卉绘画中十分少见,饱满的花朵形象使整幅画充满了庄严感。

(五)笔触的简约化

欧姬芙绘画中的笔触十分细腻精练,与美国当时的精确主义比较类似。这种细腻的用笔手法,让整幅画面充满了时尚感和轻松感,简约而又隐匿的笔触。美国精确主义笔触细腻,而且善于将物体简化为集合构成。这对欧姬芙的一些作品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如她20 世纪20 年代的摩天大楼系列,除了构成相似之外,笔法也是同样含蓄细腻。

到了晚年,她以天井和房屋为主题的绘画更是运用了完全平涂的方式将墙、天空、门或者天井区分开来,仅仅通过构成和色彩来表现墙和天空的体积和面积这种精简的画面。这种平面化的笔触处理,使观者的眼睛处于一种舒适平静的状态,从而进入凝想。将几何图形与有机图形融于一个画面中,表现出她在艺术创作上的沉思,其将艺术创作视为远离现实世界,通向更高真理的旅程。

结 语

本文通过对乔治亚·欧姬芙绘画语言的简约主义进行探索,力求在探究西方绘画语言的基础上与东方审美相结合,探索其绘画语言做到简约、宁静、质朴,让画面富有生活情趣的原因。简约风格图像意味深长,充满诗意和韵味,并且在众多画家的践行中得到不断完善。欧姬芙穷其一生践行简约主义理念其精神值得今人仰瞻。

猜你喜欢

黑色蓝色色彩
黑色食品为什么受欢迎
黑色
大海为什么是蓝色的
蓝色的五月
神奇的色彩(上)
漆黑一片
蓝色的爱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