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对大学生健康体质状况的影响

2021-11-28

山西青年 2021年2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体质改革

陈 娟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体育部,江苏 南京 210014)

高校体育课程的开展效率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而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又同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实力的增强存在密切联系。但是综合当前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而言,大学生身体素质普遍较差,体质健康水平不断降低,所以改革高校体育课程势在必行,通过改革高校体育课程的措施,能够加快素质教育的实施进程,大大改善大学生的体质健康。

一、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研究

高校大学生要想提高文化知识学习能力、增强就业能力,都必须要拥有良好的体质健康状况。但是就当下国内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总体状况而言,高校大学生的身体脂肪率相对较高,已经达到了超重的标准,甚至部分大学生还存在肥胖问题,这就表示大学生肌肉、脂肪比例不协调,需要加大体育锻炼的力度,这样才能有效控制脂肪含量,使肌肉脂肪含量提升,整体身体素质更好。同时结合高校大学生的体质测试结果能够发现,在50米和800/1000米测试中,男生基本及格,但是女生相对较弱,勉强及格;在肺活量测试方面,大学生肺活量指数勉强符合标准水平,表示学生耐力较差,需要增强心肺功能;在引体向上测试方面,男生在该项的测试水平上最薄弱,存在许多不及格的现象,仍需要加强上肢基础能力的锻炼;在立定跳测试方面,女生虽然及格率高,但是优秀比例还远远不够。

这些都表示高校大学生的数值、身体机能以及身体形态远远达不到国家标准规定,整体体质健康状况不理想。所以必须要充分发挥高校大学生体育教学的作用,通过高效的体育课程来解决大学生体质较差的问题,提升高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已经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任务。随着我国教育部门对大学生健康状况的不断重视,相继推出和出台了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政策措施,高校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发展需求,迫切地需要作出改革和创新。

二、开展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意义

(一)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在对高校体育课程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可以基于教学方式、课程结构以及内容、课程教学目标等不同的角度,开展改革工作,从而帮助大学生全方面地掌握体育锻炼技能和基础知识,进行体育运动锻炼,改善身体素质。高校在改革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深入地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对培养大学生的终身锻炼意识有极大的帮助。大学生在高校体育课程开展过程中,能够学习到进行体育锻炼的要点和技巧,同时在课下也能坚持运动,不断增强健康水平,形成科学、终身性的体育锻炼习惯。

(二)了解体育运动知识及技能

高校针对大学生开展体育教学时,通过改革教学模式能让大学生更加扎实地掌握体育运动基础知识,了解科学的体育运动技能。大学生在熟知体育运动技巧、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对体育课程和体育运动产生良好的兴趣,这对进一步开展体育课程教学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使大学生养成科学的体育锻炼意识。改革高校大学生体育课程的根本目标就是,结合体育课程结构及内容,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方式来落实教学工作,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程学习。高校通过对体育教学活动进行合理布置,有效挖掘和开发体育教学资源,强化课程建设力度,能够使大学生接受到丰富的教学知识,对大学生运动潜能、运动欣赏能力的提升也有重要作用。

(三)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改革体育课程是后疫情时代对高校提出的发展要求,借助全新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可以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都得到显著提升。大学生在接受规范化体育运动锻炼指导的过程中,能够对体育课程有一个全新的认知,获取全新的体育运动体验,端正自身的价值观,更好地意识到社会的规则,对自身角色进行社会化转换,了解自身所承担的职责。

(四)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高校借助改革大学生体育课程的途径,将体育运动的集体主义思想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并合理地组织大学生参与到体育竞赛活动,让大学生在多样化的体育活动中,养成良好的体育精神,了解学习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大学生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学到的不仅是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团结协作的精神,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持极为有利。

三、高校改革体育课程来增强大学生健康体质的对策

高校在掌握体育课程改革对大学生健康体质影响主题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不同的对策来落实体育教学工作,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培育出应用型人才。

(一)树立以体质健康为中心的体育教学理念

高校在开展体育课程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树立以体质健康为中心的体育教学理念,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了解体育运动知识及技能,提升社会适应能力,改善心理健康状况。高校要对体育课程结构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将体育教学同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凸显体育课程教学的社会性,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运动锻炼理念及习惯。

高校面向大学生开展体育课程改革,能够积极地影响大学生的健康体质。所以高校应深入地了解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将体育课程设置为选修、必修两大内容,制定学分修满才能得到学位的制度。同时也可以对课堂体育教学进行进一步的延伸,将课外运动锻炼和课堂体育教学整合起来,并积极对体育运动项目进行开设和拓展,让大学生在运动锻炼的过程中,掌握体育运动的精神内涵。

(二)依托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

培育大学生良好的终身性运动锻炼意识和习惯是开展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而作为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指导者,教师需要拥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能够结合课程需要对教学手段进行科学的选取。高校体育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让大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体育运动锻炼进行合理的安排、布置,发挥多样化教学方式的作用,让大学生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而在选取教学方式时,教师需要考虑教学内容、学生接受能力、学生爱好等因素,对教学手段进行优化,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积极性。

(三)将学生作为体育教学的主体

高校在面向大学生开展体育教学工作的整个过程中,要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主要指的是教师要对教学方向、内容和方法进行掌控,而必须要将学生摆在体育教学的主体位置上。体育教师应参考学生的发展特征、心理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制定。同时,教师也要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围绕调动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宗旨对教学模式不断进行创新、改革。教师要给予大学生充分的锻炼机会,适当地减少体育理论教学所占的比重,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有效地整合起来,为大学生创建趣味化、轻松化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更好地开展体育学习提供坚实的保障,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向着更加健全和完善化的方向发展。

(四)开展个性化的体育教学活动

高校在改革体育课程的过程中,需要合理的设置、安排课程内容,做到因地制宜,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做到因材施教,确保每一位大学生的学习需求都得到满足。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包括:运动负荷、感知能力、练习强度和身体素质等,给每位大学生充分的尊重和肯定,增强每位学生的自信心,实施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教师还可以在平时调查和了解大学生在运动技能、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性,研制出针对性的体育教学目标,并合理地调整体育教学课程评价方式,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使大学生都能够达到学习目标,感受到学习体育课程的快乐,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

(五)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实现有效的整合

在改革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将体育课程的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有效地整合起来,共同推动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高效达成教学目标。作为高校体育教师,应联合对体育线上和线下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进行研制,针对不同其余课程的需要,明确线上授课的方法、教学技巧,并合理地选取在线教学平台,增强教学组织能力;高校可以利用先进在线教学平台,例如超星学习平台,针对学生开展在线健身指导、在线体育教学。应综合分析场地、学生特点、器材等多项要素,对线上和线下体育锻炼及学习方案进行科学的制定,设置一些教学项目,让学生在线下也能够坚持锻炼。教师在课堂中教授学生体育理论知识、体育技能外,还应在线上教学平台中对相关的锻炼计划推送给每位学生,让学生每天坚持线上打卡,逐渐增强身体素质。线上和线下相整合的体育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拉近学生和教师间的距离,便于教师实时性的向学生解答问题,消除学生的疑虑,这对改善体育教学效率有极大的帮助。

四、结语

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对高校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改革和创新大学生体育课程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面向高校大学生所开展的体育课程教学,能够从体育项目、体育教学模式、体育课程体系、体育教学手段等的层面影响大学生的健康体质状况。对此,高校可以采取树立以体质健康为中心的体育教学理念、依托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将学生作为体育教学的主体和开展个性化的体育教学活动等措施,来构建全新的体育教学模式,高效化地落实体育课程教学工作,培养出综合应用型人才,应对后疫情时代的发展需要。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体质改革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体育运动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改革之路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改革备忘
呆呆和朵朵(13)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