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档案在巩固主流意识形态中发挥独特作用的研究

2021-11-27母慧新

兰台内外 2021年31期
关键词:主流意识形态档案研究

母慧新

摘 要:档案是原始的历史记录,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可靠凭证,是珍贵的信息资源。用史实发言、让档案发声,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发挥档案管理在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巩固和发展主流意识形态中具有凭证价值的独特作用,回击历史虚无主义,正史之误、补史之缺,讲好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对于提升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和水平,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档案;主流意识形态;独特作用;研究

进入新时代以来,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外部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国面临的意识形态风险日益突出。档案工作担负着“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重要职责,必须“用好用活”档案资源,充分发挥档案在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独特作用。

一、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风险

1.主流意识形态面临挑战

(1)外来风险。西方敌对势力有目的有企图的文化渗透。2010年起,中国经济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及其盟友再次抛出、更加大肆炒作“中国威胁论”,甚至企图对中国实施“西化”战略,采用贸易、军事、科技、文化等手段,通过政治分化、文化渗透和意识形态控制等,疯狂传播“民主”价值观和“普世价值”,用所谓的“自由民主制度”全面围堵中国,为“颜色革命”铺路奠基,从而上演“和平演变”。同时,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低迷的经济增长导致许多国家国内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发展缓慢造成的民众心理预期失衡等等因素,使得西方民粹主义抬头,全球化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以及全球网络化、信息化的外部传播环境等等都构成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外在风险。特别是宁夏作为民族地区,一直都是境外势力渗透的重点地区、直面对敌斗争的前沿阵地、政治风险隐患的敏感地带,必须加以重视。

(2)内在风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和人民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多元化、多样化和复杂化。拜金主义、权钱至上、享乐主义等成为一部分人的主流价值观,“舶来品”新自由主义渐渐成为一些人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愈加冲击着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新媒体技术盛行后,人人都是麦克风,个个都是通讯社,网络直播、平台带货时时宣传金钱至上,网络“大V”、微信公众号高谈阔论、蛊惑人心,“娱乐至死”四处弥漫,“宫斗剧”“神剧”充斥荧屏,许多“杠精”怀疑一切等,在信息爆炸时代,面对海量信息,很多时候人们无法甄别筛选,做出正确选择。所有这些,都为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渗透提供了便利条件。

2.历史虚无主义肆意泛滥

历史虚无主义传入我国由来已久,21世纪后,在全球化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的大背景下,历史虚无主义重新抬头、甚嚣尘上。历史虚无主义者或贬低丑化党和人民的领袖,夸大领袖人物的错误,全盘否定他们的历史功绩和人格力量,别有用心;或不信正史信野史,污蔑诽谤、调侃戏弄、肆意恶搞革命先烈和英雄模范人物,妄图毁灭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搞乱人心;或公然为已有定论的反面历史人物翻案,为投敌叛国分子张目,为殖民统治者正名,捏造历史;或以“重新评价”的幌子和“史料钩沉”的借口夸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中的曲折或失误;或将党史事件同现实问题刻意勾连,恶意炒作,以碎片化历史细节“否定”历史规律,按自己预设立场简单拼凑,断章取义,必须加以警惕。

3.国之大者尚乏大国精神

民族复兴路上的中国在经济、军事实力以及政治、外交影响力等方方面面已经达到了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准,甚至赶超。但是至今我们还尚乏与这些“硬实力”相匹配的文化“软实力”——大国之精神。它包括文化自信、文化影响力、国民道德素养、自信的社会心态、国际舆论话语权、全民创新能力和精进钻研意识、全民精神文化和兴趣爱好追求等等。许多人迄今仍崇洋媚外,缺乏自信,对民族传统文化认知不足,对西方外来文化认同盲目,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许多文化作品仍跟随西方语境宣扬西方文化;许多建筑不伦不类,稀奇古怪。因此,亟需涵养大国精神,以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充分发挥档案独特作用抵御意识形态风险

1.让档案发“声”,创新平台和载体,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党史就保存在档案馆里。从中央档案馆到省区市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保存着大量文书、照片、录音、录像、实物、图书、报纸、杂志等各种门类档案资料,记载和反映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党团结带领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不懈奋斗历程,这些档案具有无可比拟的真实性和独一无二的稀缺性。2013年以来,宁夏档案馆先后举办了“宁夏档案记忆展”“红星照耀中国——外国记者眼中的共产党人”“党的群众路线档案展”“纪念建党9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馆藏电影海报展”“毛泽东诗词书法手迹展暨纪念红军长征名家书画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红色档案文献展”“‘献给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宁夏解放70周年档案文献展”等,累计共接待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400多个党组织近15万人次党员干部职工参观,通过大量党史档案、图片文献、声像视频等珍贵资料,帮助党员领悟党的伟大,涵养初心使命和为民情怀,澄清谬误、明辨是非、不忘初心、笃定前行。

2.让档案发“力”,纠史之偏补史之阙,批判历史虚无主义

梁启超曾说:“史家第一道德,莫过于忠实。”历史是客观的,但很多时候,历史研究注入了人为的主观因素,比如其阶级立场、学术素养等等,导致历史研究的主观性、片面性和谬误性。而档案凭借其客观凭证性则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可以拨开历史迷雾,纠史之偏补史之阙,尤其是在历史虚无主义甚嚣尘上的当今社会,借助档案独特作用,回击历史虚无主义。比如,2014年,中央档案馆从馆藏档案中选出45名日本战犯的亲笔供词,一天公布一个,回击日本右翼势力谎言,避免历史悲剧重演。2015年,一篇网络博文抹黑刘胡兰,称女烈士刘胡兰并非被国民党所害,而是死于乡亲们的铡刀下,引发轩然大波。后经查,山西省档案馆一份题为《残害刘胡兰的凶手张匪全宝的供词》的档案,记述了阎锡山部队残害刘胡兰的经过,有力地回击了这次网上抹黑英雄、歪曲历史现象。还有,宁夏档案馆正在参与国家档案局编纂的《抗日战争档案汇编》系列丛书,其中选录了馆藏的日军飞机轰炸银川的几件档案。“事实就是事实,公理就是公理。在事实和公理面前,一切信口雌黄、指鹿为马的言行都是徒劳的。黑的就是黑的,说一万遍也不可能变成白的;白的就是白的,说一万遍也不可能变成黑的。一切颠倒黑白的做法,最后都只能是自欺欺人。”而档案佐证了这一切。

3.让档案发“言”,资政育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档案工作的存史、资政、育人功能,决定了档案是进行国史党史宣传教育的权威依据和独特资源,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历史档案全面反映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轨迹,它涵盖中国古代创造的无数辉煌成就,近代所经历的苦难与挫折,以及当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它所包含的民族文化和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生动教材。从浩如烟海的档案中“淘金寻宝”,将这些传统美德、民族精神、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档案文化充分挖掘和整理出来,推出喜闻乐见的档案文化产品,成为触及灵魂思想升华的“催化剂”,让人获得融入血脉、脱胎换骨的精神重塑,影响人们思想观念、道德情操、价值判断。宁夏档案馆馆藏的一件书信档案《崔景岳在狱中给上级领导的信》中写到:现在要在生死关头和各种卑劣的威胁中,我当然抱最后牺牲的决心。透过这件档案似乎让人看到了崔景岳大义凛然走向刑场的英雄形象。通过深挖档案资源,从中总结历史规律,揭示历史趋势,用档案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引导人们以史为鉴、以史为师,增强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坚定“四个自信”。

三、档案发挥独特作用的实现路径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充分发挥档案独特作用,必须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建设,守正创新、脱旧向新、推陈出新,构建起内容丰富、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别具特色的档案资源体系,把档案收集好、管理好、保存好、利用好,全面记录民族复兴伟大历程,发挥好存史、资政、育人作用。

1.加强档案征集

(1)加大红色档案收集。宁夏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要运用唯物史观全面摸查和系统梳理宁夏大地红色档案资料和关于“四史”的文献、文件、实物、照片、声像等各种门类、各种载体的档案资料,加强与党史研究室、高等学校、研究机构等的联系,深入开展调查征集;要着力征集国内亲历者及其后人、相关研究者保存的档案文献,开展抢救性口述历史档案征集等,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因历史条件所限散存私人手中的相关档案资料,进一步丰富馆藏结构,用档案廓清真相、以正视听、资政育人,让红色记忆擦亮新时代宁夏精神的底色,让红色基因融入宁夏人民的血脉代代相传。

(2)加大专题档案收集。聚焦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真正做到中心工作部署到哪里,档案资源就建设到哪里、档案服务就延伸到哪里。提高做好突发事件档案收集的敏感度,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档案,援鄂医疗队的请战书、文件、一线人员的日记、短片、战衣等;主动跟进、服务国家战略和当地重点建设规划项目,譬如脱贫攻坚、“一带一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9大重点产业、“十大工程项目”等;尝试建立重大活动和突发时间档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新闻媒体合作协作,协同推进档案工作;加强各个级别非遗传承人的档案收集,保管好非遗技艺,传承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定期召集民间收藏家协会、摄影家协会、家谱编纂协会等民间组织会员,召开档案征集工作会议,研究征集线索查找途径等,扩大征集范围。

(3)加大民生档案收集。特别要注意对底层普通民众的生活方面记录的档案的收集,建立婚姻、知青、招工、残障人士、林权证、土地确权、农转非、社保、拆迁、破产企业、公证、复退军人优扶等民生档案全文数据库,方便人民群众查阅利用,促进实现美好生活,从而让人民群众从档案服务中体验到党对人民群众的关切和为民情怀,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得到更多的政治认同和制度认同。

2.加大档案开放

档案不能重藏轻用,要建立常态化的档案开放鉴定机制,最大限度满足群众查档需求。要编制革命历史档案、红色档案、脱贫攻坚等专题档案目录,加大力度收集整理汇编“四史”原始档案史料,加强对其考证分析,将能够解密的档案资料主动提供给文化宣传、历史研究专业学者等部门提供查阅利用,方便其开展史实研究,为“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提供有力支撑。积极开展电话查询、支付宝预约查档、跨馆查档和委托查档服务,优化电子阅览室档案利用手段和方式,提高电子调档和阅览效率,让研究者和利用者少跑腿、提效率,让人民群众在利用档案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可以努力尝试打造“档案馆+专题馆”新模式,实现资源互通有无,盘活资源,合作共享。开发档案文化创意产品,拓宽档案公共性服务半径,举办文化展览、成立民间档案文献收藏研究会、家谱研究会,打造乡愁主题档案馆,满足人们逐步实现美好精神生活的向往。

3.加快档案数字化

对已经破损或濒危的文书档案、报刊、照片等进行修复、缩微或数字化处理,最大限度延长它们的寿命。对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档案资料,要在特藏库中保管或进行异地异质备份保存。积极推进电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和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加速国家档案局开放利用平台建设,推动档案数字资源跨区域、跨部门共享利用。在推进政府公务信息化建设时,为数字档案馆建设争取项目和接口,档案馆还可以尝试与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挂接,共建现行文件查阅平台。启动“互联网+档案”工程,开发开放档案在线APP查询系统。加快数字档案馆和智慧档案馆建设步伐。建设覆盖全国各行各业各领域档案综合大数据库,服务国家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4.加强档案宣传

从近代中国的政治史、思想史、文化史、社会史等各领域开展研究,多推出有深度、有分量的著作等研究成果,揭示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展现档案在引导人们以史为鉴、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中的资政作用,展现档案馆在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增强文化自信中的阵地作用,展现档案工作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的独特作用。2019年,宁夏档案馆与宁夏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档案宁夏》“长征”“解放”和“宁夏英烈故事”三季大型融媒体节目,讲述档案背后的故事,一经播出,广受好评。2020年6月9日第13个国际档案日,当天在国内25家新媒体平台同步直播《守护好历史记忆—走进宁夏档案馆》宣传片和《洪广营印牌》档案故事,点击量达到1000万次。创新档案宣传传播方式,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让书写在档案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档案飞入尋常百姓家。用档案回击历史虚无主义,防范资本逻辑对精神生活的侵蚀和物化,用档案回击“低级红、高级黑”,让档案蕴含的内在价值成为国民的一种文化素养,从而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档案工作姓“党”。档案工作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档案文化须以传递主流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自觉树立为国家服务的大局意识,“让历史说话,让史实发言”,巩固主流意识形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档案智慧、彰显档案作为。

参考文献:

[1]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2]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M].北京:中华书局,2010

[3]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DB/OL](2014-09-04)

[4]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 深入开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研究[EB/OL](2015-07-31)

(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档案馆)

猜你喜欢

主流意识形态档案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和对策研究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正确引导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对策研究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浅谈北京卫视《档案》的叙述方式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实现途径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