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美术活动中提升幼儿创造力

2021-11-27邵佳

幸福家庭 2021年13期
关键词:表现力美术作品绘画

邵佳

幼儿天性喜欢涂涂画画,对美术绘画存在兴趣。教师在对幼儿实施美术教育的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个性特点和认知水平,优化美术教学过程,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美术兴趣,提高幼儿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本文结合实践,探讨了提高幼儿美术表现力与创造力的方法。

一、幼儿美术活动中的表现教学

(一)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幼儿兴趣

故事教学有助于激发幼儿的积极性,能引导他们主动思考,产生情感共鸣。

教师在构建美术活动情境时,要确保情境新颖有趣,利用故事、图片等吸引幼儿的兴趣。比如,教师在教授幼儿画一只狐狸时,可以用绘本故事《狐狸和乌鸦》作为素材,先通过口述将故事讲给幼儿听,然后引导幼儿从乌鸦的角度出发,感受狐狸这个角色的形象特点。有的幼儿认为狐狸非常狡猾;有的幼儿则认为狐狸一定非常漂亮,以至于乌鸦会相信它的谎言。在故事教学中,幼儿能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对狐狸的形象产生不同的认识,创作出多样化的美术图画。教师借助趣味的故事教学,将抽象的事物进行具象化处理,这是提高幼儿表现力的有效手段。

艺术创作和现实生活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教师应该结合幼儿现有的认知经验,引导幼儿展开想象,帮助幼儿在生活情境和绘画创作之间建立联系。以“运动会”美术教学活动为例,幼儿年龄小,对很多体育运动缺乏了解,教师可以选择视频、动画等形式,让幼儿了解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让幼儿根据自己所看见的画面进行美术绘画的创作和思考。

(二)欣赏作品,提高幼儿的艺术表现力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幼儿的艺术表现力,采用多种方式启发幼儿对美术的感受,丰富幼儿的创作思路。因此,教师要以美术作品欣赏为主导,让幼儿多看多感受。以美术活动“给妈妈的画像”为例,教师在课堂上向幼儿展示和母爱相关的优秀美术作品,如李自健创作的“母女系列”。该系列美术作品呈现了日常生活中的诸多细节,从不同角度展现母爱的伟大,对人物的刻画非常真实、传神,而且整体色调柔和,呈現出一种自然之美,生活气息浓厚,很容易被幼儿接受,激发幼儿的共鸣。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展示这些美术作品,带领幼儿欣赏作品,展开分析和探讨,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

在幼儿欣赏美术作品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幼儿思考美术作品中的母亲形象和日常生活中的母亲形象有哪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让幼儿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回答。通过欣赏作品,幼儿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学习了常见的艺术表现方式,并且将其融入自己的美术绘画实践,增强了自身的美术表现力。

二、在美术活动中提升幼儿创造力

(一)培养幼儿造型能力

幼儿喜欢通过简单的线条组成图形,如圆形、三角形等,也能利用图形简化处理复杂的线条。幼儿喜欢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如车子、房子等描绘出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能画出更为复杂的人物。

大部分幼儿绘画的内容是自己比较熟悉的事物,通过联想绘制的作品比较少,但是偶尔能通过想象画出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例如西瓜形状的小房子。当教师询问幼儿的时候,幼儿表示自己比较喜欢吃西瓜,希望自己能住在西瓜形状的房子中,身边的事物都是西瓜形状的。教师应该适当引导,拓展幼儿的认知视野,让他们美术作品的内容更为丰富多彩,教会幼儿对绘画进行细节处理,对作品进行装饰,添加更为形象、生动的细节。

(二)培养幼儿色彩运用能力

感知是幼儿认知客观事物的重要方式,教师要强化幼儿对色彩的认知,提高幼儿美术活动的效果。不同阶段幼儿的心理发展存在不平衡性,为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以发展幼儿的美术思维为重点,帮助幼儿创造出色彩明艳的优秀作品。

在美术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帮助幼儿认识各种材料,如橡皮泥、水粉颜料等,给幼儿讲述这些颜色和自然界的事物有着怎样的联系,让幼儿通过触摸、观看的形式认识这些美术材料的独特之处。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幼儿参与各个区域活动中的班级布置和装饰活动,促使幼儿明白色彩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美术的魅力,这既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又能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教师要关注美术教育的趣味性,丰富游戏形式,引导幼儿及时巩固和复习,提高创新能力。

(三)培养幼儿构图能力

对于大班幼儿,教师要帮助他们理解上下左右的概念,让他们在画画的时候利用纸张对折的方式理解空间。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模仿、引导和实践三个方面提高幼儿在美术创作中的构图能力。

第一,教师可以通过模仿帮助幼儿了解构图的技巧。教师抓住幼儿喜欢模仿的心理,引导幼儿模仿优秀作品,这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教师要让幼儿在观察、分析和模仿中了解绘画的基本技巧,掌握绘画的构图技能。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切忌以说教形式直接告诉幼儿何为构图,而要将相关知识渗透在美术活动中,如示范画、美术作品欣赏等。教师要及时询问幼儿作品的美体现在何处,画中物体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让幼儿感受画面,掌握一定的构图技能。

第二,教师可以通过恰当引导帮助幼儿掌握构图技能。幼儿掌握一定的构图技能后,会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此时,教师要引导幼儿自由想象,并为其提供表现的机会,如给出绘画主体,让幼儿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添画构图。例如,在“公共汽车”主题绘画中,在幼儿掌握汽车的基本画法后,教师引导幼儿联想,思考汽车会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行驶,汽车周围的物体是什么。通过联想,幼儿画出了树木、公路、商场、田野等事物,细节丰富、画面清晰。

第三,教师可以通过实践帮助幼儿创造绘画内容。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幼儿自由发挥,尝试构图。例如,教师可以给幼儿讲述趣味童话故事,通过故事情境启发幼儿进行联想,或者教师也可以直接给出绘画题目,如“春天”“快乐假期”等,让幼儿围绕主题进行构图,探索新的绘画技巧。幼儿对绘画方式的探索能促进幼儿创造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美术是幼儿表达自我的重要方式,创造性美术活动让幼儿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示。教师要组织趣味性的美术活动,让幼儿主动接触周围事物,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鼓励他们发现和尝试,并为其提供自由创作的机会,启发他们大胆想象和表达,提升幼儿感知美的能力。此外,教师要善于鼓励幼儿,为其提供更多自我表现的平台,激发幼儿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作者单位:苏州姑苏区红苹果实验幼儿园)

猜你喜欢

表现力美术作品绘画
如何增强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美术作品
谈电视剧音乐的艺术表现力
美术作品
论民族声乐的声音表现力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