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U 重症CRRT 患者非计划下机发生的影响因素

2021-11-27陈进参杨顺银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30期
关键词:比容血细胞体外循环

陈进参 宋 敏 杨顺银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六安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安徽六安 237000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可替代受损肾脏功能,连续清除水分和毒素,目前在急性肾衰竭、脓毒症等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中常被应用到[1]。大量研究证实,CRRT 治疗具有良好的心血管稳定性,可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且对机体内环境的影响较小[2-3]。但国内外相关研究指出,因CRRT 技术较为先进、治疗操作较为复杂,在CRRT 治疗期间,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易出现非计划下机[4-5]。而非计划下机能够导致患者有效治疗时间缩短、获益降低,可进一步影响疾病的转归,增加患者预后风险[6]。而目前临床尚缺乏对CRRT 患者非计划下机影响因素的研究,尚无法制订有效预防措施。基于此,本研究进一步观察ICU重症CRRT 患者非计划下机发生的影响因素。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7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收治的80 例重症CRRT 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30~70 岁,平均(52.93±6.61)岁;男45 例,女35 例;入住ICU 时间4~10 d,平均(6.90±1.81)d;置管部位:左股静脉18 例,左颈静脉42 例,右股静脉13 例,右颈静脉7 例。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肾衰竭有关诊断标准[7];②入住ICU 时间≥72 h;③经检测,行CRRT 治疗前血压水平正常;④年龄、性别、入住ICU 时间、置管部位、血常规指标等资料齐全。(2)排除标准:①合并活动性出血;②因主诉下机而导致非计划下机;③治疗期间死亡;④入组前1 个月应用过抗凝药物;⑤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1.3 研究方法

1.3.1 基线资料 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入住ICU 时间(由护理人员记录)、置管部位、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脱水速度、血流速度、置换液速度、静脉壶栓塞容积比、间歇性生理盐水冲洗(由护理人员记录)、输注浓缩红细胞(由护理人员记录)、输注白蛋白(由护理人员记录)、血细胞比容、治疗剂量[治疗剂量=置换液量+透析液量+超滤液量+其他补充液(如碳酸氢钠液量及枸櫞酸液量)],参照仪器说明书设置)、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time activity,PTA)。指标检测方法:抽取患者空腹肘静脉血3 ml,以3000 r/min 的速度、8 cm 的离心半径离心10 min,取血清,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细胞比容采用山东康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ZC980 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脱水速度、血流速度、置换液速度、静脉壶栓塞容积比以患者行CRRT 治疗2 h 内血液净化治疗机记录的数据为准;PTA 采用法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STAGO 型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

1.3.2 非计划下机评估 患者均采用上海日机装公司Aquarius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机行CRRT 治疗,选取连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模式,并行肝素抗凝治疗。以未能达到透析治疗时间或完成透析治疗目标时,患者终止CRRT 治疗为非计划性下机。参照有关文献[8]中非计划性下机指征:血凝块堵塞体外循环装置,导致血流无法通过;跨膜压>300 mmHg(1 mmHg=0.133 kPa);血泵停止运转;滤器凝血Ⅱ级或以上;满足以上任意一条可进行非计划性下机。其中滤器凝血等级参照《血液净化治疗标准手册》[9]中有关内容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检验ICU 重症CRRT 患者非计划下机发生的影响因素。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RRT 患者非计划下机发生状况

80 例CRRT 患者中,有35 例(43.75%)为非计划下机,有45 例(56.25%)为计划下机。

2.2 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非计划下机组与计划下机组年龄、性别、入住ICU 时间、置管部位、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脱水速度、置换液速度、间歇性生理盐水冲洗、输注浓缩红细胞、输注白蛋白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非计划下机组血流速度低于计划下机组,静脉壶栓塞容积比、血细胞比容、治疗剂量、PTA 高于计划下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2.3 ICU 重症CRRT 患者非计划下机发生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

纳入初步比较结果显示P <0.1 的基线资料血流速度、静脉壶栓塞容积比、血细胞比容、治疗剂量、PTA 作为自变量,将非计划下机发生状况作为因变量(1=非计划下机,0=计划下机),建立logistic 回归模型。经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流速度慢、静脉壶栓塞容积比高、血细胞比容高、治疗剂量大、PTA 高是ICU 重症CRRT 患者发生非计划下机的危险因素(OR >1,P <0.05)。见表2。

表2 ICU 重症CRRT 患者非计划下机发生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目前CRRT 技术临床应用广泛、疗效确切,被证实可提高危重症患者的存活率,延缓肾功能衰竭发展[10]。但CRRT 技术在临床应用时,非计划下机较为常见。多方研究指出,非计划下机可造成危重症患者治疗时机延误,影响患者整体治疗效果,增加血液丢失风险,并可增加护理工作量,延长患者ICU 停留时间,加重患者经济负担[11-12]。

张仲华等[13]研究结果指出,无抗凝CRRT 患者非计划下机发生率达48.61%。本研究结果显示,80 例CRRT 患者中,有35 例为非计划下机,非计划下机发生率达43.75%。结合该研究与本研究结果得出结论,CRRT 患者非计划下机发生风险相对较高。对非计划下机发生相关风险因子进行分析,并制订预防措施,对提高治疗的连续性与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经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流速度慢、静脉壶栓塞容积比高、血细胞比容高、治疗剂量大、PTA 高是ICU 重症CRRT 患者发生非计划下机的危险因素。对各项影响ICU 重症CRRT 患者非计划下机发生的风险因子进行分析。血流速度慢:研究指出,血流速度是影响体外循环凝血的主要因素[14]。患者机体血流速度较慢时,CRRT 运行中透析导管内血流量减少、低于设定血流量,可影响治疗连续性,增加体外循环装置栓塞风险[15-16]。静脉壶栓塞容积比高:静脉壶位置及结构较为特殊,主要作用是过滤掉血液循环中产生的颗粒物及白色血栓、捕捉从上游进入体外循环装置的空气[17]。静脉壶栓塞容积比可反馈静脉壶栓塞风险,容积比越高时,易出现血凝块,可进一步造成体外循环装置栓塞[18-19]。血细胞比容高:血细胞比容越高,患者机体血液黏度越高,在行CRRT 治疗时,跨膜压较大,血流速度减慢,易发生滤器膜孔阻塞,血凝块形成风险增加,可增加CRRT 体外循环装置堵塞风险[20-23]。治疗剂量大:CRRT 治疗剂量越大时,置换液量、透析液量、超滤液量越大,废液泵流速越高,经超滤清除的液体量较大时,血液流经滤器,局部血液的血细胞比容及黏度增加,跨膜压升高,易发生血凝块[24-25]。PTA高:PTA 与凝血酶原时间的意义相同,且能更准确地反馈凝血因子Ⅱ、Ⅴ、Ⅶ、Ⅹ活性,PTA 高水平可反馈为患者多项凝血因子合成过多,凝血功能亢进,CRRT治疗过程中易形成血凝块[26-27]。因此血流速度慢、静脉壶栓塞容积比高、血细胞比容高、治疗剂量大、PTA高均可促进血凝块形成,有引起体外循环装置堵塞、血泵停转的风险,可造成CRRT 治疗无法顺利实施,患者非计划下机发生风险增加。

针对CRRT 患者非计划下机发生的多个风险因子,可参照《抗凝治疗医护指南》[28]中有关标准,对CRRT患者实施合理抗凝治疗,调整肝素抗凝剂量,或应用更有效的抗凝药物(如枸橼酸)进行抗凝治疗,使患者凝血功能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以减少体外循环装置栓塞,预防非计划下机发生。此外,在CRRT 治疗过程中,若遇患者血流量不足而致仪器报警时,应先检查仪器,观察置管情况,可通过适当调整CRRT 治疗剂量,调整置管位置,以使仪器继续运转,预防非计划性下机发生。而因本研究未能观察患者血磷及血钙水平、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及肾功能等指标,结论尚有局限,未来还应持续观察多项指标水平,进一步分析CRRT患者非计划下机发生的风险因子,完善预防措施。

综上所述,ICU 重症CRRT 患者非计划下机发生风险高,与非计划下机发生相关的风险因子包括血流速度慢、静脉壶栓塞容积比高、血细胞比容高、治疗剂量大、PTA 高,临床可针对各项风险因子实施合理抗凝治疗,调整CRRT 治疗方案,以预防非计划下机发生。

猜你喜欢

比容血细胞体外循环
施氏魮(Barbonymus schwanenfeldii)外周血液及造血器官血细胞发生的观察
血细胞分析中危急值的应用评价
红细胞比容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沙塘鳢的血细胞分析
红细胞比容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巡回护士护理配合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的术后护理
全血细胞分析仪配套操作台使用体会
高压氧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精神障碍的辅助治疗作用
曲美他嗪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